目錄 (2016.4.21 – 2023.10.22)
405 阿賴耶識雜染還滅相 修善法故 方得轉滅 緣真如境聖道 方能轉依故
286 護養定資糧 云何遠離 何因緣故結加趺坐 心一境性 九種心住 四種毘鉢舍那
401 云何勤修不淨觀者 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 義事相品時理
400 淨信瞋恨食者 如是彼時於世間中 唯有二寶 佛及法寶 一切所有佛法語言當於彼時 皆悉棄捨所有僧寶
399 自燃法燈 自作法歸 莫求他燈 莫求他歸 應當一心勤修止觀 思滅苦本 慎莫放逸
396 云何根律儀 密護根門 不取其相 不取隨好 云何惡不善法 修行律儀
394 煩惱雜染決擇 薩迦耶見邊執見邪見 見取戒禁取 貪恚慢無明疑
380 付法藏因緣 深歎生死受苦長遠無有邊際 法為清涼除煩惱熱 即是眾生真善知識
379 佛不聽比丘畜莊嚴身具 呵擯賓頭盧尊者 於未受大戒人前 現過人聖法 不聽歌 聽作聲唄
377 齋法云何 若見破戒者 不應起輕恚 應生憐愍心 訶責諸煩惱
376 云何令正法久住 成律師十一德 食咽細蒜蔥不犯 與三歸授十戒
374 佛不聽噉三種不淨肉 若見若聞若疑 聽噉三種淨肉 不見不聞不疑 調達五法破和合僧
373 有法 令法滅亡沒 有法 法不滅不亡不沒 有二白法護世間 有慚有愧
372 增上慢 聖利法 若得波羅夷罪 今云何得淨 波羅夷有幾
368 如實知故 能盡諸漏 精勤修習四種因緣 循身念 觀品止品所有善法
353 法非法 毘尼非毘尼 有幾法正法滅亡沒 正法滅像法時 有幾非法在世
346 諸根如幻 無滿足時 亦無能滿者 境界如夢 於色聲香味觸 無有厭足
344 若從六道終 還生人中者 應求近善知識 速證一切智 云何修行離慢智慧
334 當勤思禪 若知因生苦 知諸受滅盡 知因緣法盡 則知有漏盡 有四食資益眾生
333 厭離欲滅 勤修正行 云何四法為食 食永斷故 得至當來後有苦際
323 思慮尋伺 掉舉心亂 無明不正知 憍慢增上慢 欲恚害尋
322 云何名為依止所有增上三學起諸邪行 所起正行 云何名法住智 名涅槃智
313 順忍順諦忍 住忍位中 於所緣諦行相先廣後略 生世第一法 緣苦諦忍後入正性離生
305 云何不如正理作意思惟 我有其我 我無其我 云何作者 起者生者 說者受者
304 用無我見以為依止 發其勝解 願於未來 無三苦我 我無三苦
298 法住法性 一切無我無有差別 總名為空 此受此領自作苦樂 不應道理
297 何緣智者成智者性 從初業地乃至獲得阿羅漢果 所有正道
290 安住熾然 乃至調伏世間貪憂 獲得色界定地所攝少分微妙正作意 名有作意
289 云何修光明想 依不淨觀 於諸念住漸次趣入 時時修習勝奢摩他毘鉢舍那 不應諍競
286 護養定資糧 云何遠離 何因緣故結加趺坐 心一境性 九種心住 四種毘鉢舍那
285 云何勤修緣起觀者 勤修界差別觀者 勤修阿那波那念者 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
264 是魔眷屬與魔俱來 如諸菩薩作比丘像於眾中坐 菩薩成就幾德 能見如來常住不壞法身
263 云何於違犯菩薩淨戒律儀 發露悔滅 云何自受菩薩淨戒律儀 圓滿安樂而住
260 如來常住安樂 則必有我 然空無我說亦是佛語 若有我者必有解脫
259 云何徧滿所緣境事 云何所知事同分影像 云何能於所緣安住其心所緣
258 於後末世五百歲中 智慧善巧菩薩 欲護正法當隱其德 以智慧火燒煩惱薪
252 云何入初靜慮乃至有頂 非未離欲得生彼故 非諸異生未修得定能離欲故
240 云何有邊際 非無邊際 成就四如意足 乃至愛盡 戒定慧離熾然 得如實法
238 云何世俗智及出世無漏智生起次第 得入見道 證得預流果
218 無一眾生不依業生 無一眾生非業流轉 一切眾生共業而行 隨所作業隨業受報
207 行此四事者 先苦而後樂 後獲沙門四果 果報之樂 四樂之報
175 差摩比丘於五受陰 正觀非我非我所 觀察生滅 心得解脫 身病悉除
170 云何斷五下分結 知捨如真 厭離 觀覺興衰 必得漏盡 或當昇進得止息處 知如真
168 云何思量觀察正盡苦 若彼取 滅無餘 眾苦則滅 (內觸法 )
141 當自熾燃 熾燃於法 勿他熾燃 當自歸依 歸依於法 勿他歸依 無放逸行
106 勤修觀行 由七作意 方能獲得離欲界欲 離生喜樂 入初靜慮
102 云何為學 謂三勝學 增上戒學 增上心學 增上慧學 三解脫門 空無願無相
64 云何修安那般那念 多修習已 能令四念處滿足 七覺分滿足 乃至明解脫滿足
53 出家在家菩薩云何當能修習樂說思惟諸佛現前三昧(般舟三昧)
409 佛陀夏坐四十五年錄
僧伽羅剎所集經卷下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跋澄等譯
佛陀夏坐四十五年錄
如是世尊於波羅奈國。而轉法輪。初轉此法時。多饒益眾生。即於此夏坐。有益於摩竭國王第二三於靈鷲頂山。第五脾舒離(毘舍離)。第六摩拘羅山(白善)。為母故第七於三十三天。第八鬼神界。第九拘苫毘國。第十枝提山中。第十一復鬼神界。第十二摩伽陀閑居處。第十三復還鬼神界。第十四本佛所遊處。於舍衛祇樹給孤獨園。第十五迦維羅衛國釋種村中。第十六還迦維羅衛國。第十七羅閱城。第十八復羅閱城。第十九柘梨山中。第二十夏坐在羅閱城。第二十一還柘梨山中。於鬼神界不經歷餘處連四夏坐。十九年不經歷餘處。於舍衛國夏坐。如來如是最後夏坐時。於跋祇境界毘將村中夏坐。世尊已度愛淵。如是曩昔諸佛所作。惠施利根皆悉成就。諸行普至志性柔和。皆悉度已。次度中根。次度軟根。漸漸使至須陀洹。與外學演說。世尊皆周徧。爾時便取涅槃。
註: 佛陀應是得道後第三年年底冬天至第四年初春之間。返回迦維羅衛國。廣度釋種出家。因父王淨飯王日日供養佛陀。第四年無夏坐。
註: 佛陀35歲時。十二月初八(印曆)得道。漢曆應為二月初八。應隔年36歲雨季時。開始其四十五年的夏坐。又佛陀涅槃日。是最後夏坐後隔年二月十五月圓日(印曆)。故佛陀人壽應為81歲。若佛陀涅槃於西元前485年庚午年(歷代三寶紀卷第十一)。佛陀則應是出生於西元前565年。
註: 古印度曆法應為建卯。以中氣為月本。故若春分日當日或之後的第一個月圓十五日當月。是為當年正月。今日漢地農曆沿用周曆建寅。以初氣為月本。故若立春日當日或之後的第一個月圓十五日當月。是為當年正月。故古印度曆法月份和今日漢地所使用的農曆月份。每年差隔是一或二個月。
408 云何眾行觀察苦賢聖諦
僧伽羅剎所集經卷下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跋澄等譯
云何眾行觀察苦賢聖諦
爾時如是眾行。觀察苦賢聖諦。最初受胎之苦為從何生。永處幽冥不見燈明。以是之故生為最苦。觀此苦相。生為長苦。無所堪任。長為業苦。當筋力成辦。有所悕望苦。意無厭足。欲有所求。不獲為苦。不充悕望所護為苦。起若干方便欲使不失。以護漸漸磨滅為苦。若干眾惱悉至已。得度彼岸難。有內外人共諍苦。親族錢財皆散。憶彼難忘苦。不離愛欲諸結使苦。欲最為苦以未滅故。瞋恚為苦罪行不滅故。癡最為苦無照明故。憍慢為苦由意熾盛。自大為苦無尊卑意。朋友為苦。心不分離故。愛最為苦味著無厭。貪嫉為苦心不開解。無戒為苦由變悔故。所見為苦。不見真諦故。然有一切結。自色為苦。無所恃怙為苦。求果報苦。
諸樹草木。及四大所成共相繫著。起諸因緣。內四大苦若干變怪。諸陰持苦由自燃故。諸入為苦所依不離。境界為苦招致外色。苦痛為苦燒形體故。樂痛為苦由苦而生。無苦無樂為苦由境界生。想最為苦由眾生有行。識最為苦緣彼而生。老則為諸根羸劣。病最為苦四大不隨。死最為苦更受異形。怨憎會為苦。共親近心。所欲不得。此最為苦。亦甚苦。取要言之。五盛陰苦。常負重擔。
於彼所趣處。地獄為苦燒炙身形。畜生為苦各相食噉。餓鬼為苦飢渴逼形。人身為苦種種非行。天為苦福盡必落。隨彼界墮三惡趣。欲界為苦愛欲纏絡。色界無色界亦無有智。皆悉為苦。如是為三苦逼。皆悉攝持。爾時以身意行故。或以一行而造苦。所造行皆悉為苦。如是眾苦。無有休息。因緣不盡。當覺知色。如是愚者之所為。然須陀洹究盡其源。斯陀含少有不盡毛髮之餘。阿那含當除。至阿羅漢永盡無餘。為世現照明。
爾時。世尊三耶三佛。為眾生類作大覆護。便說此偈
無數百眾行 常造苦惱業 以懷此色難 現在有此證
彼實是無常 解本皆悉空 自燃法所立 常當自覺知
是時云何復生此苦。所謂自相境界。五根具足。若彼自相境界相應知迴轉。是故極清淨。愚者所不覺。不與智慧相應。復有利根愚者。謂之盲冥。世尊與諸聲聞。本所造行智慧善根。自相合會。相如所修。苦賢聖諦皆悉觀察。
云何當觀此生死苦。知有苦賢聖諦。悉無常牢持而不捨。皆悉同一。起如是心。於苦而觀苦。彼最為妙。於苦觀空。最初微妙等度彼處。苦觀空時。彼皆是分散之法。自燃觀察。如是於苦觀無我。彼智信所成。最初有是頂法。善長益數。數求方便等智功德。無所悕望。三昧林不缺漏。外塵永盡。亦無所著。以想思惟故。除去塵埃一切境界苦。無所敗壞。除去有愛。亦無所畏。亦無暴亂。顏色和悅。自觀境界。於彼現光。於三世起大燈明。欲害彼結拔濟惡趣。為彼眾故無彼此心。亦不懈怠。得甘露味。分別彼章。等度生死故。流轉四境界。欲照明彼眾生故。勤行苦行。周窮一切亦無處所。亦無顛倒。除去顛倒者甚深難可測。於是便說此偈
若明有苦時 清淨無量念 無味極鮮明 人之所嘆譽
彼如是之智 音響相娛樂 觀佛十種力 護世眾生類
如有見禁戒 如來所長益 執志如金剛 分別一切空
若拔愛根本 亦無眾苦惱 當拜手息心 最勝無有比
407 佛陀涅槃年份研考
歷代三寶紀卷第十一(譯經齊梁周) 隋開皇十七年翻經學士臣費長房上
佛陀涅槃年份研考
齊梁及周帝代錄者。此相因修交禪主也。蕭道成。臨沂人。受宋禪稱齊。仍都建康。(中略)
善見毘婆娑律十八卷(見道慧宋齊錄及三藏記)
右一部一十八卷。武帝世。外國沙門僧伽跋陀羅。齊言僧賢。師資相傳云。佛涅槃後。優波離既結集律藏訖。即於其年七月十五日受自恣竟。以香華供養律藏。便下一點置律藏前。年年如是。優波離欲涅槃持付弟子陀寫俱。陀寫俱欲涅槃付弟子須俱。須俱欲涅槃付弟子悉伽婆。悉伽婆欲涅槃付弟子目揵連子帝須。目揵連子帝須欲涅槃付弟子旃陀跋闍。如是師師相付至今三藏法師。三藏法師將律藏至廣州。臨上舶反還去。以律藏付弟子僧伽跋陀羅。羅以永明六年共沙門僧猗。於廣州竹林寺譯出此善見毘婆沙。因共安居。以永明七年庚午歲七月半夜受自恣竟。如前師法。以香華供養律藏訖。即下一點。當其年計得九百七十五點。點是一年。
趙伯休。梁大同元年。於廬山值苦行律師弘度。得此佛涅槃後眾聖點記。年月訖齊永明七年。伯休語弘度云。自永明七年以後云何不復見點。弘度答云。自此已前皆是得道聖人手自下點。貧道凡夫止可奉持頂戴而已。不敢輒點。伯休因此舊點下推。至梁大同九年癸亥歲。合得一千二十八年。房依伯休所推。從大同九年至今開皇十七年丁巳歲。合得一千八十二年。若然則是如來滅度始出千年。去聖尚邇。深可慶歡。願共勵誠同宣遺法。
註: 永明七年是己巳歲(西元489年)。永明八年才是庚午歲(西元490年)。若至庚午歲為九百七十五點。則至梁大同九年癸亥歲(西元543年)。乃合得一千二十八年。而至開皇十七年丁巳歲(西元597年)。乃合得一千八十二年。故應是永明八年庚午歲後不復見點。若如是。佛陀涅槃年份應是西元前485年。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28 云何瑜伽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八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第二瑜伽處之三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云何瑜伽
云何瑜伽。謂四瑜伽。何等為四。一信。二欲。三精進。四方便。
當知其信有二行相及二依處。二行相者。一信順行相。二清淨行相。二依處者。一觀察諸法道理依處。二信解補特伽羅神力依處。
欲有四種。何等為四。一為證得欲。二為請問欲。三為修集資糧欲。四為隨順瑜伽欲。為證得欲者。謂如有一於上解脫發生希慕。如前廣說。為請問欲者。謂如有一生希慕已往僧伽藍。詣諸有識同修梵行成就瑜伽妙智者所。為聽未聞為聞究竟。為修集資糧欲者。謂如有一為戒律儀清淨。為根律儀清淨故。於食知量減省睡眠。正知住中展轉增勝發生希慕。為隨順瑜伽欲者。謂於無間加行殷重加行修習道中。發生希慕發生欣樂。欲有所作。
精進有四。何等為四。一為聞精進。二為思精進。三為修精進。四為障淨精進。為聞精進者。謂為聽未聞。聞已究竟。勤心勇猛審決加行。為思精進者。謂如所聞法。獨處空閑。思惟其義籌量觀察。為修精進者。謂入寂靜。於時時間勤修止觀。為障淨精進者。謂於晝夜。策勵精勤經行宴坐。從諸障法淨修其心。勤心勇猛審決精進。
方便有四。謂尸羅律儀增上力故善守其念。善守念故能無放逸防護其心修諸善法。無放逸故心正於內。修奢摩他增上慧法毘鉢舍那。
此四瑜伽有十六種。當知此中初由信故。於應得義深生信解。信應得已。於諸善法生起樂欲。由樂欲故。晝夜策勵。安住精勤。堅固勇猛。發精進已。攝受方便。能得未得。能觸未觸。能證未證。故此四法說名瑜伽。(中略)
問修瑜伽者。凡有幾種瑜伽所作。答四。何等為四。一所依滅。二所依轉。三遍知所緣。四愛樂所緣。所依滅及所依轉者。謂勤修習瑜伽作意故。所有麁重俱行所依。漸次而滅。所有輕安俱行所依。漸次而轉。是名所依滅及所依轉瑜伽所作。遍知所緣及愛樂所緣者。謂或有遍知所緣愛樂所緣。與所依滅轉。而為上首。由此遍知所緣愛樂所緣增上力故。令所依滅及所依轉。或有遍知所緣愛樂所緣。用所依清淨。而為上首。由此所依清淨增上力故。令遍知所緣得善清淨。及愛樂所緣得善清淨。於其所作成辦時轉。是名四種修瑜伽者瑜伽所作。(中略)
云何瑜伽修。謂有二種。一者想修。二者菩提分修。
云何想修。謂或修世間道時。於諸下地修過患想。或修涅槃道時。於斷界離欲界滅界。觀見最勝寂靜功德。修習斷想離欲想滅想。或修奢摩他時。修習止品上下想。或修毘鉢舍那時。修習觀品前後想。
上下想者。謂觀察此身如其所住如其所願。上從頂上下至足下。種種雜類不淨充滿。謂此身中所有種種髮毛爪齒。如前廣說。前後想者。謂如有一於所觀相。殷勤懇到。善取善思善了善達。謂住觀於坐。坐觀於臥。或在後行觀察前行。此則顯示以毘鉢舍那行。觀察三世緣生諸行。謂若說言住觀於坐。此則顯示以現在作意觀察未來所知諸行。所以者何。現在作意位已現生故。說名為住。未來所知位未現生故。臨欲起故。說名為坐。若復說言坐觀於臥。此則顯示以現在作意觀察過去所知諸行。所以者何。現在作意位臨欲滅故說名為坐。過去所知位已謝滅故說名為臥。若復說言或在後行觀察前行。此則顯示以現在作意。觀無間滅現行作意。所以者何。若已生起無間謝滅所取作意說名前行。若此無間新新生起能取作意。取前無間已謝滅者。說名後行。當知此中為修止觀。修彼二品勝光明想。是名想修。
云何菩提分修。謂於三十七菩提分法。親近積集。若修若習若多修習。是名菩提分修。何等名為三十七種菩提分法。謂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四念住者。一身念住。二受念住。三心念住。四法念住。四正斷者。一於已生惡不善法。為令斷故。生欲策勵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正斷。二於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生欲策勵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正斷。三於未生善法。為令生故。生欲策勵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正斷。四於已生善法。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圓滿令倍修習。令其增長令其廣大。生欲策勵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正斷。四神足者。一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二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三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四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五根者。一信根。二精進根。三念根。四定根。五慧根。五力者。一信力。二精進力。三念力。四定力。五慧力。七覺支者。一念等覺支。二擇法等覺支。三精進等覺支。四喜等覺支。五安等覺支。六定等覺支。七捨等覺支。八支聖道者。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
406 四神足 四如意足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四十一 大種蘊第五中執受納息第四之五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四神足 四如意足
四神足者。一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二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三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四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問。云何名神。云何名足。有作是說。三摩地名神。欲等四名足。由四法所攝受令三摩地轉故。問。等持俱有相應法多。何故此四獨名神足。答。此於等持隨順勝故。謂於俱有相應法中。資益等持此四為勝。復有說者。三摩地是神亦足。欲等四唯足非神。如擇法是覺亦支。餘六唯支非覺。正見是道亦支。餘七唯支非道。離非時食是齋亦支。餘七唯支非齋。彼亦如是。
問。若三摩地是神亦足。或應立一。或應立五。何故說四耶。答。唯三摩地立為神足。從四因生故說為四。謂加行位。或由欲力引發等持令其現起。廣說乃至或由觀力引令現起。由加行位四法隨增。令等持起故得定位。於一等持建立四種。
已說自性當說所以。問。此四何緣說為神足。答。諸所思求。諸所欲願。一切如意故名為神。引發於神故名神足。然此神用略有二種。一世俗所欣。二聖者所樂。若分一為多。合多成一。此等名為世俗所欣。若於世間諸可意事不住順想。於諸世間不可意事不住違想。於諸可意不可意事。安住於捨正念正知。此等名為賢聖所樂。
復有三種神用。一運身。二勝解。三意勢。運身神用者。謂舉身凌虛猶若飛鳥。亦如壁上所畫飛仙。勝解神用者。謂於遠作近解。由此力故。或住此洲手捫日月。或屈伸臂頃至色究竟天。意勢神用者。謂眼識至色頂。或上至色究竟天。或傍越無邊世界。問。此三神用。誰成就幾。有說。聲聞成一。謂運身。獨覺成二除意勢。唯佛世尊具成三種。有說。異生成一。謂運身。二乘成二除意勢。然聲聞運身所顯。獨覺意解所顯。佛具成三意勢所顯。
或復五種神用。一業。二異熟。三變現。四具德。五發心。業神用者。謂中有等。異熟神用者。謂飛禽等。變現神用者。謂依靜慮。分一為多。合多為一等。具德神用者。謂四神足。發心神用者。謂天龍等。此中天者謂欲界天。於所說五神用中。此中說具德神用。
如契經說。苾芻當知。欲三摩地斷行成就修於神足。依止離。依止無染。依止滅。迴向於捨。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觀三摩地。說亦如是。此中說何名為離等。有作是說。是三摩地。彼說若緣三摩地為境修於神足。由二緣故名依離等。謂意樂故及所緣故。若緣餘法為境修於神足。但由一緣名依離等。謂意樂故非所緣故。有餘師說。是寂滅涅槃。彼說若緣寂滅涅槃為境修於神足。由二緣故名為離等。謂意樂故及所緣故。若緣餘法為境修於神足。但由一緣名依離等。謂意樂故非所緣故。復有說者。是三摩地及寂滅涅槃。彼說若緣此二為境修於神足。由二緣故名為離等。謂意樂故及所緣故。若緣餘法為境修於神足。但由一緣名為離等。謂意樂故非所緣故。應知此中依止離者。謂初靜慮。依止無染者。謂第二靜慮。依止滅者。謂第三靜慮。迴向於捨者。謂第四靜慮。
如契經說。苾芻當知。何等名壽。謂四神足。問。何故神足說名為壽。答。由此為依壽不斷故。謂在定位壽必無斷。有說依此離壽災故。謂在定位遠離壽災。有說依此壽自在故。如契經說。若有苾芻苾芻尼等。於四神足若習若修若多修習。彼若希求住壽一劫或一劫餘。隨意自在。由此故說神足為壽。
如契經說。有一梵志。來詣具壽阿難陀所。種種愛語歡喜問訊已。退坐一面。問阿難曰。何故於沙門喬答摩所勤修梵行。問。何故梵志作是問耶。答。彼是阿難昔時朋友。委知尊者是愛行人。於五欲中先恒耽著。故來試驗。為求愛斷而修梵行。為求勝欲修梵行耶。故作斯問。阿難答言。我為愛斷故在佛所勤修梵行。問。勤修梵行。斷七隨眠。何故但言我為愛斷。答。尊者慶喜亦知梵志是愛行人耽著諸欲。為汲引故意云。若汝為愛所纏。欲求離者。宜捨家法來世尊所。隨我勤修清淨梵行。故方便答我為愛斷。
婆羅門曰。沙門喬答摩實有道迹能斷愛不。阿難陀曰。實有勿疑。汝若來修。定能斷愛。梵志請曰。願為說之。令我心開必當依命。尊者告曰。惟我世尊。如實知見說四神足。依之修習速離愛纏。問。若有能於四念住等三十七種菩提分法。隨一修習皆能斷愛。何故但言修四神足。答。此是愛結近對治故。謂有愛者馳散諸緣。等持能為彼近對治。梵志復曰。如仁所言。神足無邊。修何能盡。問。梵志何故作是語耶。答。梵志意言。此四神足其體遍在學無學位。彼即無邊。修何能盡修。若不盡何能斷愛。阿難告曰。此非無邊。梵志復言。請為解說。阿難告言。吾今問汝。可隨意答。於意云何。汝曾生欲入園遊不。梵志曰然。復問入園既遊觀已。生欲還不。梵志曰然。復問。二時所生樂欲豈不有異。梵志曰然。尊者告言。如汝生欲二時有異。一欲入園。二欲還出。如是神足學無學位亦各不同。學位所修為欲斷愛。無學所修為現法樂。隨所修異非謂無邊。梵志如何謂修不盡。彼聞歡喜發淳淨心。歸佛出家修於梵行。
316 順決擇分 煖頂忍世第一法 順解脫分善根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七 雜蘊第一中 世第一法納息第一之六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順決擇分 煖頂忍世第一法 順解脫分善根
問。煖有何意趣。答。先所修集一切善根。謂從布施乃至七處善。皆以迴向解脫。是其意趣。問。煖依何而起。答。依自地定。問。煖以何為因。答。前生自地同類善根。問。煖誰為所緣。答。四聖諦。問。煖以何為果。答。以頂為近士用果。問。煖誰為等流。答。後生自地同類善根。問。煖誰為異熟。答。色界五蘊。問。順決擇分亦能牽引眾同分不。有說不能。所以者何。厭背有故。謂此善根厭背諸有。於眾同分但能圓滿不能牽引。有說亦能。謂此善根雖厭背有。而能牽引隨順聖道眾同分果。謂此所招眾同分果。增上熾盛。微妙殊勝。無有災橫。順勝善品。問。煖有何勝利。答。能與涅槃作決定因。有說得煖。定不斷善。問。煖有幾行相。答。十六行相。問。煖為緣名。為緣義。答。名義俱緣。問。煖為聞所成。為思所成。為修所成。答。唯修所成。問。煖為欲界繫。為色界繫。為無色界繫。答。唯色界繫。問。煖為在定。為不在定。答。唯在定。問。煖為有尋有伺。為無尋唯伺。為無尋無伺。答。具三種。問。煖為樂根相應。為喜根相應。為捨根相應。答。三根相應。問。煖為一心。為多心。答。多心。問。煖為可退。為不可退。答。可退。
頂意趣者。謂從布施乃至煖。果者。以忍為近士用果。勝利者。不斷善根。有說亦不作無間業。餘如煖說。忍意趣者。謂從布施乃至頂。果者。以世第一法為近士用果。勝利者。不退。不作無間業。不墮惡趣。有說亦不執我。餘如頂說。世第一法意趣者。謂從布施乃至忍。所緣者。唯苦諦。果者。以苦法智忍為近士用果。勝利者。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行相者。苦諦四行相。一心多心者。當言一心。餘如忍說。(中略)
問。修煖加行。其相云何。答。以要言之。三慧為相。謂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問。云何修習聞所成慧。答。修觀行者。或遇明師。為其略說諸法要者。唯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或自讀誦素怛纜藏。毘奈耶藏。阿毘達磨藏。令善熟已。作如是念。三藏文義甚為廣博。若恒憶持。令心厭倦。三藏所說要者。唯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作是念已。先觀察十八界。彼觀察時立為三分。謂名故。自相故。共相故。名者。謂此名眼界。乃至此名意識界。自相者。謂此是眼界自相。乃至此是意識界自相。共相者。謂十六行相所觀十八界。十六種共相。彼緣此界修智修止。
於十八界修智止已。復生厭倦。作如是念。此十八界即十二處。故應略之入十二處。謂十色界即十色處。七心界即意處。法界即法處。彼觀察此十二處時。立為三分。謂名故。自相故。共相故。名者。謂此名眼處。乃至此名法處。自相者。謂此是眼處自相。乃至此是法處自相。共相者。謂十六行相所觀十二處。十六種共相。彼緣此處修智修止。
於十二處修智止已。復生厭倦。作如是念。此十二處。除無為即五蘊。故應略之入於五蘊。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即色蘊。意處即識蘊。法處中受即受蘊。想即想蘊。餘心所法不相應行即行蘊。彼觀察此五蘊時。立為三分。謂名故。自相故。共相故。名者。謂此名色蘊。乃至此名識蘊。自相者。謂此是色蘊自相。乃至此是識蘊自相。共相者。謂十二行相所觀五蘊。十二種共相。彼緣此蘊修智修止。
於五蘊修智止已。復生厭倦。作如是念。此五蘊并無為。即四念住。故應略之入四念住。謂色蘊即身念住。受蘊即受念住。識蘊即心念住。想行蘊并無為。即法念住。彼觀察此四念住時。立為三分。謂名故。自相故。共相故。名者。謂此名身念住。乃至此名法念住。自相者。謂此是身念住自相。乃至此是法念住自相。共相者。謂十六行相所觀四念住。十六種共相。彼緣此念住修智修止。
於四念住修智止已。復生厭倦。作如是念。此四念住。除虛空非擇滅。即四聖諦。故應略之入四聖諦。謂有漏法。果分即苦諦。因分即集諦。擇滅即滅諦。對治即道諦。彼觀察此四聖諦時。立為三分。謂名故。自相故。共相故。名者。謂此名苦諦。乃至此名道諦。自相者。謂此是苦諦自相。乃至此是道諦自相。共相者。謂四行相所觀苦諦。四種共相。一苦。二非常。三空。四非我。四行相所觀集諦。四種共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緣。四行相所觀滅諦。四種共相。一滅。二靜。三妙。四離。四行相所觀道諦。四種共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彼緣此諦修智修止。
於四聖諦修智止時。如見道中。漸次觀諦。謂先別觀欲界苦。後合觀色無色界苦。先別觀欲界集。後合觀色無色界集。先別觀欲界滅。後合觀色無色界滅。先別觀欲界道。後合觀色無色界道。如是觀察四聖諦時。猶如隔絹觀諸色像。齊此修習。聞所成慧方得圓滿。依此發生思所成慧。修圓滿已。次復發生修所成慧。即名為煖。煖次生頂。頂次生忍。忍次生於世第一法。世第一法次生見道。見道次生修道。修道次生無學道。如是次第。善根滿足。
善根有三種。一順福分。二順解脫分。三順決擇分。順福分善根者。謂種生人生天種子。生人種子者。謂此種子。能生人中高族大貴。多饒財寶。眷屬圓滿。顏貌端嚴。身體細渜。乃至或作轉輪聖王。生天種子者。謂此種子。能生欲色無色天中。受勝妙果。或作帝釋魔王梵王。有大威勢。多所統領。順解脫分善根者。謂種決定解脫種子。因此決定。得般涅槃。順決擇分善根者。謂煖頂忍世第一法。
此中應廣分別順解脫分善根。問。此善根以何為自性。答。以身語意業為自性。然意業增上。問。此善根為在意地。為五識身。答。在意地。非五識身。問。此善根為加行得。為離染得。為生得耶。答。唯加行得。有說亦是生得。評曰前說者好。加行起故。問。此善根為聞所成。為思所成。為修所成耶。答。聞思所成。非修所成。有說亦是修所成。評曰前說者好。唯欲界繫故。問。此善根於何處起。答。於欲界起。非色無色界。欲界中人趣起。非餘趣。人趣中三洲起。非北俱盧。問。此善根於何時種。答。佛出世時。要有佛法方能種故。有餘師說。雖無佛法。若遇獨覺。亦能種此善根。問。此善根依何身起。答。亦依男身。亦依女身。
問。為因何事種此善根。答。或因施。或因戒。或因聞。而不決定。所以者何。意樂異故。謂或有人因施一摶食。或乃至一淨齒木。即能種殖解脫種子。如戰達羅等。彼隨所施皆作是言。願我因斯。定得解脫。或有雖設無遮大會。而不能種解脫種子。如無暴惡等。彼隨所施皆求世間富貴名稱。不求解脫。或有受持一晝一夜八分齋戒。即能種殖解脫種子。或有受持盡眾同分別解脫戒。而不能種解脫種子。或有讀誦四句伽他。即能種殖解脫種子。或有善通三藏文義。而不能種解脫種子。問。誰決定能種此順解脫分善根。答。若有增上意樂。欣求涅槃。厭背生死者。隨起少分施戒聞善。即能決定種此善根。若無增上意樂。欣求涅槃。厭背生死者。雖起多分施戒聞善。而亦不能種此善根。
問。若有種殖此善根已。為經久如能得解脫。答。若極速者。要經三生。謂初生中種此種子。第二生中令其成熟。第三生中即能解脫。餘則不定。謂或有人種順解脫分善根已。或經一劫。或經百劫。或經千劫流轉生死。而不能起順決擇分。或復有人起順決擇分善根已。或經一生。或經百生。或經千生流轉生死。而不能入正性離生。
405 阿賴耶識雜染還滅相 修善法故 方得轉滅 緣真如境聖道 方能轉依故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一 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一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阿賴耶識雜染還滅相 修善法故 方得轉滅 緣真如境聖道 方能轉依故
云何建立阿賴耶識雜染還滅相。謂略說阿賴耶識是一切雜染根本。所以者何。由此識是有情世間生起根本。能生諸根。根所依處。及轉識等故。亦是器世間生起根本。由能生起器世間故。亦是有情互起根本。一切有情相望互為增上緣故。所以者何。無有有情與餘有情。互相見等時。不生苦樂等更相受用。由此道理。當知有情界互為增上緣。又即此阿賴耶識。能持一切法種子故。於現在世是苦諦體。亦是未來苦諦生因。又是現在集諦生因。如是能生有情世間故。能生器世間故。是苦諦體故。能生未來苦諦故。能生現在集諦故。當知阿賴耶識是一切雜染根本。
復次。阿賴耶識。所攝持順解脫分及順決擇分等善法種子。此非集諦因。由順解脫分等善根與流轉相違故。所餘世間所有善根因此生故。轉更明盛。由此因緣。彼所攝受自類種子轉有功能。轉有勢力增長種子。速得成立。復由此種子故。彼諸善法轉明盛生。又復能感當來。轉增轉勝。可愛可樂諸異熟果。復次。依此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故。薄伽梵說。有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有意界法界意識界。由於阿賴耶識中有種種界故。又如經說惡叉聚喻。由於阿賴耶識中有多界故。
復次。此雜染根本阿賴耶識。修善法故。方得轉滅。此修善法若諸異生。以緣轉識為境作意。方便住心。能入最初聖諦現觀。非未見諦者於諸諦中未得法眼。便能通達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此未見諦者修如是行已。或入聲聞正性離生。或入菩薩正性離生。達一切法真法界已。亦能通達阿賴耶識。當於爾時。能總觀察自內所有一切雜染。亦能了知自身。外為相縛所縛。內為麁重縛所縛。
復次。修觀行者。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略彼諸行於阿賴耶識中。總為一團一積一聚。為一聚已。由緣真如境智。修習多修習故。而得轉依。轉依無間。當言已斷阿賴耶識。由此斷故。當言已斷一切雜染。當知轉依由相違故。能永對治阿賴耶識。
又阿賴耶識。體是無常。有取受性。轉依是常。無取受性。緣真如境聖道。方能轉依故。又阿賴耶識。恒為一切麁重所隨。轉依究竟。遠離一切所有麁重。又阿賴耶識。是煩惱轉因。聖道不轉因。轉依。是煩惱不轉因。聖道轉因。應知但是建立因性。非生因性。
又阿賴耶識。令於善淨無記法中不得自在。轉依令於一切善淨無記法中得大自在。又阿賴耶識斷滅相者。謂由此識正斷滅故。捨二種取。其身雖住。猶如變化。所以者何。當來後有苦因斷故。便捨當來後有之取。於現法中一切煩惱因永斷故。便捨現法一切雜染所依之取。一切麁重永遠離故。唯有命緣暫時得住。由有此故。契經中言。爾時但受身邊際受。命邊際受。廣說乃至。即於現法一切所受。究竟滅盡。
如是建立雜染根本故。趣入通達修習作意故。建立轉依故。當知建立阿賴耶識雜染還滅相。
如是已依勝義道理。建立心意識名義差別。由此道理。於三界等。諸心意識一切雜染清淨道理。應隨決了。餘處所顯心意識理。但隨所化有情差別。為嬰兒慧所化權說。方便令彼易得入故。
問。若成就阿賴耶識亦成就轉識耶。設成就轉識亦成就阿賴耶識耶。答。應作四句。或有成就阿賴耶識非轉識。謂無心睡眠。無心悶絕。入無想定。入滅盡定。生無想天。或有成就轉識非阿賴耶識。謂阿羅漢。若諸獨覺。不退菩薩及諸如來。住有心位。或有俱成就。謂餘有情住有心位。或有俱不成就。謂阿羅漢。若諸獨覺。不退菩薩及諸如來。入滅盡定處無餘依般涅槃界。
404 云何勤修慈愍觀者 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第三瑜伽處之一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云何勤修慈愍觀者 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
云何勤修慈愍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謂依慈愍增上正法聽聞受持增上力故。由欲利益安樂意樂。於諸有情作意與樂發起勝解。是慈愍相。若能如是解了其義。如是名為於諸慈愍尋思其義。
彼既如是解了義已。復能思擇。此為親品。此為怨品。此中庸品。是一切品皆他相續之所攝故。於中發起外事勝解。又若親品名為內事。怨中庸品名為外事。如是名為於諸慈愍尋思其事。
復能思擇。如是三品。若無苦樂。欲求樂者。願彼得樂。今於此中有饒益相名為親品。不饒益相名為怨品。俱相違相名中庸品。如是三品。若無苦樂。欲求樂者。略有三種欲求樂心差別可得。一者欲求欲界諸樂。二者欲求色界有喜勇悅諸樂。三者欲求離喜諸樂。如是若於欲樂匱乏。願彼皆得無罪欲樂。若於有喜離喜諸樂有所匱乏。當知亦爾。是名尋思慈愍自相。
復審思擇。若諸親品。若諸怨品。若中庸品。我於其中皆當發起相似性心平等性心。何以故。我若作意與親品樂。此未為難。於中庸品作意與樂。亦未甚難。若於怨品作意與樂。乃甚為難。我於怨品尚應作意願與其樂。何況親品及中庸品而不與樂。何以故。此中都無能罵所罵。能瞋所瞋。能弄所弄。能打所打。唯有音聲。唯有名字。又我此身。隨所生起有色麁重。四大所造隨所住處。便為如是觸所逼惱。略有二觸。謂音聲觸。及手足塊刀杖等觸。是身及觸。皆是無常。能為如是不饒益者。亦是無常。又復一切有情之類皆有生老病死等法。本性是苦。故我不應於本性苦諸有情上。更加其苦。而不與樂。又亦不應不與怨家作善知識。不攝一切有情之類以為自體。
又世尊言。我不觀見如是種類有情。可得無始世來經歷生死長時流轉。不互相為或父或母兄弟姊妹。若軌範師若親教師。若餘尊重似尊重者。由是因緣。一切怨品無不皆是我之親品。又怨親品無有決定真實可得。何以故。親品餘時轉成怨品。怨品餘時轉成親品。是故一切無有決定。故我今者。應於一切有情之類。皆當發起平等性心平等性見。及起相似利益意樂。安樂意樂。與樂勝解。是名尋思慈愍共相。
復審思擇。我若於彼不饒益者發生瞋恚。便為顛倒。黑品所攝。是有諍法。廣說如前。我若於彼不起瞋恚。便無顛倒。白品所攝。是無諍法。廣說如前。如是名為尋思慈愍黑品白品。
復審思擇。諸過去世。求欲得樂有情之類。彼皆過去。我當云何能與其樂。諸現在世有情之類。我今願彼盡未來世。於一切時常受快樂。是名尋思諸慈愍時。
復審思擇。此中都無我及有情或求樂者或與樂者。唯有諸蘊。唯有諸行。於中假想施設言論。此求樂者。此與樂者。又彼諸行。業煩惱等以為因緣。如是名依觀待道理尋思慈愍。若於慈愍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瞋恚。如是名依作用道理尋思慈愍。如是之義有至教量。我內智見現轉可得。比度量法亦有可得。如是名依證成道理尋思慈愍。又即此法。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謂修慈愍能斷瞋恚。不應思議。不應分別。應生勝解。如是名依法爾道理尋思慈愍。是名勤修慈愍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
361 當思惟無常想 便斷欲色無色愛 思惟六入 便無欲想
增一阿含經卷第三十二 力品第三十八之二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當思惟無常想 便斷欲色無色愛 思惟六入 便無欲想
(九) 聞如是。一時。佛在波羅奈鹿野園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思惟無常想。廣布無常想。以思惟無常想。廣布無常想。便斷欲愛.色愛.無色愛。盡斷憍慢.無明。
何以故。昔者過去久遠世時。有辟支佛名善目。顏貌端正。面如桃華色。視贍審諦。口作優鉢華香。身作栴檀香。是時。善目辟支佛到時。著衣持鉢。入波羅奈城乞食。漸漸至大長者家。在門外默然而立。是時。長者女遙見有道士在門外立。端正無雙。顏貌殊特。世之希有。口作優鉢華香。體作栴檀香。便起欲心。向彼比丘所。便作是說。汝今端正。面如桃華色。世之希有。我今雖處女人。亦復端正。可共合會。然我家中饒多珍寶。資財無量。然作沙門。甚為不易。
是時。辟支佛問曰。大妹。今為染著何處。長者女報曰。我今正著眼色。又復口中作優鉢華香。身作栴檀香。是時。辟支佛舒左手。以右手挑眼著掌中。而告之曰。所愛眼者。此之謂也。大妹。今日為著何處。猶如癰瘡。無一可貪。然此眼中。亦漏不淨。大妹當知。眼如浮泡。亦不牢固。幻偽非真。誑惑世人。眼耳鼻口身意。皆不牢固。欺詐不真。口是唾器。出不淨之物。純含白骨。身為苦器。為磨滅之法。恒盛臭處。諸虫所擾。亦如畫瓶。內盛不淨。大妹。今日為著何處。
是故。大妹。當專其心。思惟此法幻偽不真。如妹思惟。眼色無常。所有著欲之想自消滅。耳鼻口身意。皆悉無常。思惟此已。所有欲意自當消除。思惟六入。便無欲想。是時。長者女便懷恐懼。即前禮辟支佛足。白辟支佛言。自今已去。改過修善。更不興欲想。唯願受悔過。如是再三修行。
辟支佛報曰。止。止。大妹。此非汝咎。是我宿罪受此形故。使人見起欲情意。當熟觀眼。此眼非我。我亦非彼有。亦非我造。亦非彼為。乃從無有中而生。已有便自壞敗。亦非往世.今世.後世。皆由合會因緣。所謂合會因緣者。緣是有是。此起則起。此無則無。此滅則滅。眼耳鼻口身意。亦復如是。皆悉空寂。是故。大妹。莫著眼色。以不著色。便至安隱之處。無復情欲。如是。大妹。當作是學。
爾時。辟支佛與彼女人。說四非常之法已。昇在虛空。現十八變。還歸所止。爾時。彼女人觀眼耳鼻舌身意。了無所有。便在閑靜之處。思惟此法。彼女人復更思惟六情無主。得四等心。身壞命終。生梵天上。比丘當知。若思惟無常想。廣布無常想。盡斷欲.色.無色愛。憍慢.無明皆悉除盡。是故。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十二)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六細滑更樂入。云何為六。所謂眼耳鼻舌身意入。是謂六入。凡夫之人。若眼見色。便起染著之心。不能捨離。彼以見色。極起愛著。流轉生死。無有解時。六情亦復如是。起染著想。意不能捨離。由是流轉。無有解時。
若世尊賢聖弟子。眼見色已。不起染著。無有污心。即能分別此眼是無常之法。苦空非身之法。六情亦復如是。不起染污心。分別此六情。無常苦空非身之法。當思惟此時。便獲二果。於現法中得阿那含。若阿羅漢。猶如有人極飢。欲修治穀麥。揚治令淨。而取食之。除去飢渴。賢聖弟子亦復如是。於此六情。思惟污露不淨。即成道跡。入無餘涅槃界。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滅此六情。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