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供養知法者
四依法: 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如來性品第四之三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經中有四種人。能護正法建立正法憶念正法。能多利益憐愍世間。為世間依。安樂人天。何等為四。有人出世具煩惱性是名第一。須陀洹人。斯陀含人是名第二。阿那含人是名第三。阿羅漢人是名第四。是四種人出現於世。能多利益憐愍世間。為世間依。安樂人天。(中略)
云何名為具煩惱性。若有人能奉持禁戒威儀具足建立正法。從佛所聞解其文義。轉為他人分別宣說。所謂少欲是道。多欲非道。廣說如是八大人覺。有犯罪者教令發露懺悔滅除。善知菩薩方便所行祕密之法。是名凡夫非第八人。第八人者不名凡夫。名為菩薩不名為佛。(中略)
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出家剃髮雖服袈裟。故未得受沙彌十戒。或有長者來請眾僧。未受戒者即與大眾俱共受請。雖未受戒已墮僧數。善男子。若有眾生發心始學是大乘典大涅槃經。書持讀誦亦復如是。雖未具足位階十住。則已墮於十住數中。或有眾生是佛弟子或非弟子。若因貪怖或因利養聽受是經乃至一偈。聞已不謗。當知是人則為已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以是因緣我說四人為世間依。善男子。如是四人若以佛說言非佛說無有是處。是故我說如是四人為世間依。善男子。汝應供養如是四人。
世尊。我當云何識知是人而為供養。佛告迦葉。若有建立護持正法。如是之人應從啟請。當捨身命而供養之。如我於是大乘經說。
有知法者 若老若少 故應供養 恭敬禮拜 猶如事火 婆羅門等
有知法者 若老若少 故應供養 恭敬禮拜 亦如諸天 奉事帝釋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供養師長正應如是。(中略)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善哉善哉。如來所說真實不虛我當頂受。譬如金剛珍寶異物。如佛所說是諸比丘當依四法。何等為四。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如是四法應當證知非四種人。(中略)
不依不了義。不了義者如經中說。一切燒燃一切無常一切皆苦一切皆空一切無我。是名不了義。何以故。以不能了如是義故。令諸眾生墮阿鼻獄。所以者何。以取著故於義不了。一切燒者謂如來說涅槃亦燒。一切無常者涅槃亦無常。苦空無我亦復如是。是故名為不了義經不應依止。
善男子。若有人言如來憐愍一切眾生善知時宜。以知時故說輕為重說重為輕。如來觀知所有弟子。有諸檀越供給所須令無所乏。如是之人。佛則不聽受畜奴婢金銀財寶販賣市易不淨物等。若諸弟子無有檀越供給所須。時世飢饉飲食難得。為欲建立護持正法。我聽弟子受畜奴婢金銀車乘田宅穀米賣易所須。雖聽受畜如是等物。要當淨施篤信檀越。如是四法所應依止。若有戒律阿毘曇修多羅。不違是四亦應依止。
若有說言有時非時。有能護法。不能護法。如來悉聽一切比丘受畜如是不淨物者。如是之言不應依止。若有戒律阿毘曇修多羅中有同是說。如是三分亦不應依。我為肉眼諸眾生等說是四依。終不為於有慧眼者。是故我今說是四依。
法者即是法性。義者即是如來常住不變。智者了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了義者了達一切大乘經典。
云何菩薩摩訶薩知法。善男子。是菩薩摩訶薩知十二部經。謂修多羅。祇夜。授記。伽陀。優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曰多伽。闍陀伽。毘佛略。阿浮陀達摩。(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五 梵行品第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