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大小乘義

大小乘義

以諸聲聞自利為勝。尚不棄捨將護他行。為令有情未信者信。信者增長學所學處。何況菩薩利他為勝。(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一; 菩薩戒本經)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一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處戒品第十之二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如薄伽梵。於別解脫毘奈耶中。將護他故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諸有情類未淨信者令生淨信。已淨信者令倍增長。於中菩薩與諸聲聞。應等修學無有差別。何以故。以諸聲聞自利為勝。尚不棄捨將護他行。為令有情未信者信。信者增長學所學處。何況菩薩利他為勝。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如薄伽梵。於別解脫毘奈耶中。為令聲聞少事少業少悕望住。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於中菩薩與諸聲聞不應等學。何以故。以諸聲聞自利為勝不顧利他。於利他中。少事少業少悕望住。可名為妙。非諸菩薩利他為勝不顧自利。於利他中少事少業少悕望住。得名為妙。如是菩薩為利他故。

 

菩薩戒本經(出自 菩薩地持經卷第五方便處戒品) 慈氏菩薩說 北涼天竺三藏法師曇無讖於姑臧譯

不同聲聞戒第八 (眾多突吉羅法)

若菩薩,於如來波羅提木叉中毘尼,建立遮罪。護眾生故,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廣,同聲聞學。何以故。聲聞者乃至自度,乃至不離護他,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廣學戒。何況菩薩第一義度。

又復遮罪住少利少作少方便,世尊為聲聞建立者,菩薩不同學此戒。何似故?聲聞自度捨他,應住少利少作少方便,非菩薩自度度他,應住少利少作少方便。

菩薩為眾生故,從非親里婆羅門居士所,求百千衣,及自恣與。當觀施主堪與不堪,隨施應受如衣。缽亦如是。如衣缽,如是自乞縷,令非親里織師織。為眾生故,應畜積憍奢耶、臥具、坐具,乃至百千。乃至金銀百千,亦應受之。如是等住少利少作少方便聲聞遮罪,菩薩不共學。住菩薩律儀戒,為諸眾生。

若嫌恨心,住少利少作少方便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懶惰懈怠,住少利少作少方便,犯非染污起。

毀聲聞法戒第二十四 (眾多突吉羅法)

若菩薩,如是見如是說言。菩薩不應聽聲聞經法,不應受不應學。菩薩何用聲聞法為。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何以故。菩薩尚聽外道異論,況復佛語。不犯者,專學菩薩藏,未能周及。

 

有情眾生根性不同,菩提道有三, 終歸於一。這大小乘義的差異處,是聲聞眾為了能迅速解脫涅槃,先嚴謹度己,再迴心大乘,度脫眾生。菩薩眾呢,更是嚴謹度己。但在度己的菩提道上,俱以慈悲心,懷著悲憫善巧方便,利益眾生。故流轉生死。不取證涅槃解脫。直至成佛。

你若只簡單說說,小乘是自我修行,大乘是利益眾生。很難吧,很可怕吧。尤其若依菩薩戒本經所說,說這話,很可能是菩薩戒四大重罪之一。

 

菩薩戒本經 謗亂正法戒第四 (波羅夷法)

若菩薩,謗菩薩藏,說相似法,熾然建立於相似法,若心自解,或從他受,是名第四波羅夷處法。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