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菩薩於後末世成就幾法 安隱無惱而得解脫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卷上 (大寶積經卷第九十一 發勝志樂會第二十五之一) 唐三藏法師菩提流志譯

菩薩於後末世成就幾法 安隱無惱而得解脫

爾時彌勒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薩。於後末世五百歲中法欲滅時。成就幾法。安隱無惱而得解脫。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若有菩薩於後末世五百歲中法欲滅時。當成就四法。安隱無惱而得解脫。何等為四。所謂於諸眾生不求其過。見諸菩薩有所違犯終不舉露。於諸親友及施主家。不生執著。永斷一切麤獷之言。彌勒。是為菩薩於後末世五百歲中法欲滅時。成就四法。安隱無惱而得解脫。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不求他過失 亦不舉人罪 離麤語慳吝 是人當解脫

彌勒。復有菩薩於後末世五百歲中法欲滅時。當成就四法。安隱無惱而得解脫。何等為四。所謂不應親近懈怠之人。捨離一切憒鬧之眾。獨處閑靜常勤精進。以善方便調伏其身。彌勒。是為菩薩於後末世五百歲中法欲滅時。成就四法。安隱無惱而得解脫。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當捨於懈怠 遠離諸憒鬧 寂靜常知足 是人當解脫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彌勒菩薩言。彌勒。是故菩薩於後末世五百歲時。欲自無惱而解脫者。除滅一切諸業障者。應當捨離憒鬧之處。住阿蘭若寂靜林中。於不應修而修行者,及諸嬾惰懈怠之屬。皆當遠離。但自觀身不求他過。樂於恬默。勤行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之行。若欲於彼諸眾生等。深生憐愍多所饒益。應以無希望心清淨說法。復次彌勒。若菩薩以無希望心行法施時。不著名聞利養果報。以饒益事而為上首。常為眾生廣宣正法。(中略)

佛告彌勒。汝觀未來後五百歲。有諸菩薩甚為無智。行法施時。若有利養生歡喜心。若無利養不生歡喜。彼諸菩薩為人說法。作如是心。云何當令親友檀越歸屬於我。復更念言。云何當令在家出家諸菩薩等。而於我所生淨信心。恭敬供養衣服飯食臥具湯藥。如是菩薩。以財利故為人說法。若無利養心生疲厭。

彌勒。譬如有人志樂清淨。或為死蛇死狗死人等屍。膿血爛壞繫著其頸。是人憂惱深生厭患。以違逆故迷悶不安。彌勒。當知於後末世五百歲中。說法之人亦復如是。於諸一切無利養處。不順其心無有滋味。便生厭倦棄捨而去。彼諸法師作如是念。我於此中說法無益。何以故。是諸人等。於我所須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不生憂念何緣於此徒自疲勞。彌勒。是諸法師。自求供養給侍尊重。攝受同住及於近住。不為於法及利益事。而攝受之。是諸法師自求飲食衣服臥具。詐現異相。入於王城國邑聚落。而實不為利益成熟於諸眾生。而行法施。所以者何。

彌勒。我不說言。有希求者為法施清淨。何以故。若心有希求則法無平等。我不說言。貪汙心者能成熟眾生。何以故。自未成熟能成熟他。無有是處。

彌勒。我不說言。尊重供養安樂其身,貪著攝受不淨物者為利益事。何以故。為求自身安隱豐樂,攝受眾會。不能令其安住正信。(下略)

30 佛陀最後的教誡

佛遺教經 (亦名佛垂涅槃略說教誡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佛陀最後的教誡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後說法,度須跋陀羅。所應度者,皆已度訖。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為諸弟子略說法要。

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持淨戒者,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畜養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種植及諸財寶,皆當遠離,如避火阬;不得斬伐草木,墾土掘地。合和湯藥,占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歷數算計,皆所不應。節身時食,清淨自活,不得參預世事、通致使命,咒術仙藥,結好貴人,親厚媟慢,皆不應作。當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顯異惑眾;於四供養,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應畜積。

此則略說持戒之相。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令毀缺。若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若縱五根,非唯五欲將無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惡馬,不以轡制,將當牽人墬於阬埳。如被劫賊,苦止一世;五根賊禍,殃及累世。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制而不隨。持之如賊,不令縱逸;假令縱之,皆亦不久見其磨滅。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執蜜器,動轉輕躁,但觀於蜜,不見深阬。譬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騰躍踔躑,難可禁制。當急挫之,無令放逸。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是故比丘,當勤精進,折伏汝心。

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饑渴。如蜂採華,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比丘亦爾,受人供養,趣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心。譬如智者,籌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過分,以竭其力。

汝等比丘,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諸煩惱賊常伺殺人,甚於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煩惱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當以持戒之鉤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無慚人。慚恥之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慚如鐵鉤,能制人非法,是故常當慚恥,無得暫替。若離慚恥,則失諸功德。有愧之人,則有善法;若無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

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節支解,當自攝心,無令瞋恨;亦當護口,勿出惡言。若縱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瞋恚之害,則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喜見。當知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無法自制,瞋猶可恕。出家行道,無欲之人,而懷瞋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雲中,霹靂起火,非所應也。

汝等比丘,當自摩頭已捨飾好,著壞色衣,執持應器,以乞自活。自見如是。若起憍慢,當疾滅之。增長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況出家入道之人,為解脫故,自降其身而行乞耶。

汝等比丘,諂曲之心,與道相違,是故宜應質直其心。當知諂曲但為欺誑,入道之人,則無是處。是故汝等,宜當端心,以質直為本。汝等比丘,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直爾少欲,尚宜修習,何況少欲能生諸功德。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

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是名知足。

汝等比丘,欲求寂靜無為安樂,當離憒鬧,獨處閒居。靜處之人,帝釋諸天所共敬重。是故當捨己眾他眾,空閒獨處,思滅苦本。若樂眾者,則受眾惱。譬如大樹,眾鳥集之,則有枯折之患。世間縛者,沒於眾苦,譬如老象溺泥,不能自出。是名遠離。

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長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

汝等比丘,求善知識,求善護助,無如不忘念。若有不忘念者,諸煩惱賊則不能入。是故汝等,常當攝念在心。若失念者,則失諸功德。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譬如著鎧入陣,則無所畏。是名不忘念。

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心則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故汝等,常當精勤修習諸定。若得定者,心則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隄塘;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是名為定。

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則無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則於我法中,能得解脫。若不爾者,既非道人,又非白衣,無所名也。實智慧者,則是度老病死海,堅牢船也。亦是無明黑暗大明燈也,一切病者之良藥也,伐煩惱樹之利斧也。是故汝等,當以聞思修慧而自增益。若人有智慧之照,雖無天眼,而是明見人也。是名智慧。

汝等比丘,種種戲論,其心則亂,雖復出家,猶未得脫。是故比丘,當急捨離亂心戲論。若汝欲得寂滅樂者,唯當善滅戲論之患,是名不戲論。

汝等比丘,於諸功德,常當一心,捨諸放逸,如離怨賊。大悲世尊所說利益,皆已究竟,汝等但當勤而行之。若於山間,若空澤中,若在樹下,閒處靜室,念所受法,勿令忘失,常當自勉,精進修之,無為空死,後致有悔。我如良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咎也。又如善導,導人善道,聞之不行,非導過也。

汝等若於苦等四諦有所疑者,可疾問之,毋得懷疑,不求決也。爾時世尊如是三唱,人無問者。所以者何?眾無疑故。時阿菟樓馱,觀察眾心,而白佛言:世尊!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佛說苦諦實苦,不可令樂;集真是因,更無異因;苦若滅者,即是因滅,因滅故果滅;滅苦之道,實是真道,更無餘道。世尊。是諸比丘,於四諦中,決定無疑。

於此眾中,所作未辦者,見佛滅度,當有悲感。若有初入法者,聞佛所說,即皆得度。譬如夜見電光,即得見道。若所作已辦,已度苦海者,但作是念:世尊滅度,一何疾哉。阿菟樓馱雖說此語,眾中皆悉了達四聖諦義。

世尊欲令此諸大眾皆得堅固,以大悲心,復為眾說:汝等比丘,勿懷悲惱。若我住世一劫,會亦當滅;會而不離,終不可得。自利利他,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無所益。應可度者,若天上人間,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自今以後,我諸弟子展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

是故當知,世皆無常,會必有離,勿懷憂惱,世相如是。當勤精進,早求解脫,以智慧明,滅諸癡暗。世實危脆,無堅牢者,我今得滅,如除惡病。此是應捨之身,罪惡之物,假名為身,沒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滅之,如殺怨賊而不歡喜。

汝等比丘,常當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間動不動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汝等且止,勿得復語,時將欲過,我欲滅度。是我最後之所教誨。

29 五陰 五受陰

雜阿含經卷第二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五陰 五受陰

(五五)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陰及受陰。云何為陰。若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總說色陰。隨諸所有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彼一切總說受想行.識陰。是名為陰。云何為受陰。若色是有漏.是取。若彼色過去.未來.現在。生貪欲.瞋恚.愚癡。及餘種種上煩惱心法。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受陰。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六)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云何為五。色.受.想.行.識受陰。若沙門.婆羅門以宿命智自識種種宿命。已識當識今識。皆於此五受陰已識當識今識。我過去所經如是色.如是受.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識。若可閡可分。是名色受陰。指所閡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飢.若蚊虻.諸毒虫.風雨觸。是名觸閡。是故閡是色受陰。復以此色受陰無常.苦.變易諸覺相。是受受陰。何所覺。覺苦.覺樂.覺不苦不樂。是故名覺相。是受受陰。復以此受受陰是無常.苦.變易諸想。是想受陰。何所想。少想多想無量想。都無所有作.無所有想。是故名想受陰。復以此想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為作相。是行受陰。何所為作。於色為作。於受想行識為作。是故為作相是行受陰。復以此行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別知相。是識受陰。何所識。識色。識聲.香.味.觸.法。是故名識受陰。復以此識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

諸比丘。彼多聞聖弟子於此色受陰作如是學。我今為現在色所食。過去世已曾為彼色所食。如今現在復作是念。我今為現在色所食。我若復樂著未來色者。當復為彼色所食。如今現在作如是知已。不顧過去色。不樂著未來色。於現在色生厭.離欲.滅患.向滅。多聞聖弟子於此受.想.行.識受陰學。我今現在為現在識所食。於過去世已曾為識所食。如今現在。我今已為現在識所食。若復樂著未來識者。亦當復為彼識所食。如今現在如是知已。不顧過去識。不樂未來識。於現在識生厭.離欲.滅患.向滅。滅而不增。退而不進。滅而不起。捨而不取。於何滅而不增。色滅而不增。受想行識滅而不增。於何退而不進。色退而不進。受想行識退而不進。於何滅而不起。色滅而不起。受想行識滅而不起。於何捨而不取。色捨而不取。受想行識捨而不取。滅而不增寂滅而住。退而不進寂退而住。滅而不起寂滅而住。捨而不取不生繫著。不繫著已。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佛說此經時。眾多比丘不起諸漏。心得解脫。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七)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信心善男子應作是念。我應隨順法。我當於色多修厭離住。於受想行識多修厭離住。信心善男子即於色多修厭離住。於受想行識多修厭離住。故於色得厭。於受想行識得厭。厭已。離欲。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八)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信心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自念我應隨順法。於色當多修厭住。於受想行識多修厭住。信心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於色多修厭住。於受想行識多修厭住已。於色得離。於受想行識得離。我說是等。悉離一切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九)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尊者阿難曰。若信心長者.長者子來問汝言。於何等法知其生滅。汝當云何答乎。阿難白佛。世尊。若有長者.長者子來問我者。我當答言。知色是生滅法。知受想行識是生滅法。世尊。若長者.長者子如是問者。我當如是答。佛告阿難。善哉。善哉。應如是答。所以者何。色是生滅法。受想行識是生滅法。知色是生滅法者。名為知色。知受想行識是生滅法者。名為知識。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尊者阿難曰。若有諸外道出家來問汝言。阿難。世尊何故教人修諸梵行。如是問者。云何答乎。阿難白佛。世尊。若外道出家來問我言。阿難。世尊何故教人修諸梵行者。我當答言。為於色修厭.離欲.滅盡.解脫.不生故。世尊教人修諸梵行。為於受想行識修厭.離欲.滅盡.解脫.不生故。教人修諸梵行。世尊。若有外道出家作如是問者。我當作如是答。佛告阿難。善哉。善哉。應如是答。所以者何。我實為於色修厭.離欲.滅盡.解脫.不生故。教人修諸梵行。於受想行識修厭.離欲.滅盡.解脫.不生故。教人修諸梵行。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28 云何瑜伽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八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第二瑜伽處之三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云何瑜伽

云何瑜伽。謂四瑜伽。何等為四。一信。二欲。三精進。四方便。

當知其信有二行相及二依處。二行相者。一信順行相。二清淨行相。二依處者。一觀察諸法道理依處。二信解補特伽羅神力依處。

欲有四種。何等為四。一為證得欲。二為請問欲。三為修集資糧欲。四為隨順瑜伽欲。為證得欲者。謂如有一。於上解脫發生希慕。如前廣說。為請問欲者。謂如有一。生希慕已往僧伽藍。詣諸有識同修梵行成就瑜伽妙智者所。為聽未聞為聞究竟。為修集資糧欲者。謂如有一。為戒律儀清淨。為根律儀清淨故。於食知量減省睡眠。正知住中展轉增勝發生希慕。為隨順瑜伽欲者。謂於無間加行殷重加行修習道中。發生希慕發生欣樂。欲有所作。

精進有四。何等為四。一為聞精進。二為思精進。三為修精進。四為障淨精進。為聞精進者。謂為聽未聞。聞已究竟。勤心勇猛審決加行。為思精進者。謂如所聞法。獨處空閑。思惟其義籌量觀察。為修精進者。謂入寂靜。於時時間勤修止觀。為障淨精進者。謂於晝夜。策勵精勤經行宴坐。從諸障法淨修其心。勤心勇猛審決精進。

方便有四。謂尸羅律儀增上力故善守其念。善守念故能無放逸防護其心修諸善法。無放逸故心正於內。修奢摩他增上慧法毘鉢舍那。(中略)

云何瑜伽修。謂有二種。一者想修。二者菩提分修。

云何想修。謂或修世間道時。於諸下地修過患想。或修涅槃道時。於斷界離欲界滅界。觀見最勝寂靜功德。修習斷想離欲想滅想。或修奢摩他時。修習止品上下想。或修毘鉢舍那時。修習觀品前後想。

上下想者。謂觀察此身如其所住如其所願。上從頂上下至足下。種種雜類不淨充滿。謂此身中所有種種髮毛爪齒。如前廣說。前後想者。謂如有一於所觀相。殷勤懇到。善取善思善了善達。謂住觀於坐。坐觀於臥。或在後行觀察前行。此則顯示以毘鉢舍那行。觀察三世緣生諸行。謂若說言住觀於坐。此則顯示以現在作意觀察未來所知諸行。所以者何。現在作意位已現生故說名為住。未來所知位未現生故。臨欲起故說名為坐。若復說言坐觀於臥。此則顯示以現在作意觀察過去所知諸行。所以者何。現在作意位臨欲滅故說名為坐。過去所知位已謝滅故說名為臥。若復說言或在後行觀察前行。此則顯示以現在作意。觀無間滅現行作意。所以者何。若已生起無間謝滅所取作意說名前行。若此無間新新生起能取作意。取前無間已謝滅者。說名後行。當知此中為修止觀。修彼二品勝光明想。是名想修。

云何菩提分修。謂於三十七菩提分法。親近積集。若修若習若多修習。是名菩提分修。何等名為三十七種菩提分法。謂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四念住者。一身念住。二受念住。三心念住。四法念住。四正斷者。一於已生惡不善法。為令斷故。生欲策勵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正斷。二於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生欲策勵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正斷。三於未生善法。為令生故。生欲策勵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正斷。四於已生善法。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圓滿令倍修習。令其增長令其廣大。生欲策勵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正斷。四神足者。一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二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三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四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五根者。一信根。二精進根。三念根。四定根。五慧根。五力者。一信力。二精進力。三念力。四定力。五慧力。七覺支者。一念等覺支。二擇法等覺支。三精進等覺支。四喜等覺支。五安等覺支。六定等覺支。七捨等覺支。八支聖道者。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

27 學佛應讀的四部經書

學佛應讀的四部經書

學佛有應讀的四部經書。四阿含,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大般涅槃經。四阿含有四部經書。雜阿含經,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增一阿含經。我建議先讀雜阿含經。諸法: 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六大。在雜阿含經內有詳細的敘說。再讀其他經書。會容易些。大般涅槃經。則需其他三部經書。多多少少讀通了些。再來研讀才能讀通。此外,讀大智度論可以學到佛經內大多常用的名句的意義。讀瑜伽師地論可以學到如何修習佛法。讀四阿含則可以學到佛在世時,佛弟子們的修行生活。

佛說天地八陽神呪經 唐三藏法師義淨譯

爾時無邊身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八陽經。唯願世尊。為諸聽眾解說其義。令得覺悟。速達本心。入佛知見。永斷疑悔。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諦聽。吾今為汝解說八陽之經者。八者分別也。陽者明解也。明解大乘空無之理。了能分別八識因緣。空無所得。又云八識名為經。八陽名為緯。經緯相交。以成經教。故名八陽經。八者八識。云何名八識。眼是色識。耳是聲識。鼻是香識。舌是味識。身是觸識。意是分別識。六根是六識。含藏識。阿賴耶識。是名曰八識。

明了分別八識根源。空無所得。即知兩眼是光明天。光明天中。即現日月光明世尊。兩耳是聲聞天。聲聞天中。即現無量聲如來。兩鼻是佛香天。佛香天中。即現香積如來。口是法味天。法味天中。即現法喜如來。身是盧舍那天。盧舍那天中。即現成就盧舍那佛。盧舍那鏡像佛。盧舍那光明佛。意是無分別天。無分別天中。即現不動如來。大光明佛。心是法界天。法界天中。即現空王如來。含藏識天。演出阿那含經。大般涅槃經。阿賴耶識天。演出大智度論經。瑜伽論經。善男子。佛即是法。法即是佛。合為一相。即現大通智勝如來。

26 云何眾生縛在生死

正法念處經卷第五 生死品第二之三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云何眾生縛在生死

又復觀察。云何眾生縛在生死。無始無終。無量轉行。彼見聞知或天眼見。以心染故眾生繫縛。以心淨故眾生解脫。如是心者。無量種種攀緣壞相。自體壞相。同業壞相。心有五種。謂五道中自在秉執。與結使心和合相應。常在生死。離第一依謂虛空等三無為法。五根壞相有五種心。無量無邊愛心依止。種種壞相以要言之。此是染分。云何方便得離染分。三煩惱根有三對治。過去未來一切諸佛正遍知說如是正道。欲以不淨。瞋以慈心。癡以因緣。

彼於身中如是觀欲。如是比丘。緣身行已。分分觀身。從足爪等。乃至於頭。分分觀察。此麁身分。何者是我。何者我所。自身分中如是足爪。離身觀察。爪非是身。足指非身。何者是身。何者是我。何者我所。足掌非身。何處起心謂是我所。此內踝者非是我身。此足跟者亦非我身。踹非我身。膝非我身。圓非我身。陰非我身。此髑髏者亦非我身。糞門之處亦非我身。如是背處四十五骨。皆非我身。頭非我身。面中之骨亦非我身。頭中之骨亦非我身。彼比丘如是觀察。於分分中。不見有身。一一分分。皆不見身。又復不見如是分分。

復觀眼耳鼻舌身意。皆不見身。又復觀察。我中無我。彼如是等唯是微塵。如是分分觀察彼身。猶如芥子乃至微塵。又復分分觀察諸大。何者是我何者地界。如是次第。何者是我何者水界。何者是我何者火界。何者是我何者風界。彼如是觀。界非是我。我非是界。非別有我。非別有界。非異界我別更有物。如是皆以第一義諦。譬如無量多樹和合。則見於林。樹非是林。異樹無林。是第一義。離樹之外。無別名林。又復觀樹。離彼根莖枝葉等外。別更無樹。第一義諦無如是樹。依世諦故有林有樹。身亦如是。足等和合唯有名字。依世諦故得言有身。彼比丘知身法已。離於身欲。離身分欲。得離一切根受界欲。既離欲已。彼喜欲愛不能繫縛。如是勤觀欲心對治。

又彼比丘。云何勤觀瞋心對治。彼住慈心常勤觀察。惡行眾生。所謂五道生死退生。常有怖畏。如死無異。比丘觀之。如母悲子。彼諸眾生如是苦惱。云何可瞋。我若瞋之。則是瘡上復更與瘡。如是眾生本性苦惱。不應瞋之。瞋是第二最大煩惱。如是勤觀瞋心對治。

又彼比丘。云何次第。勤觀第三最大煩惱。癡覆眾生。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身壞命終。墮於惡道。生地獄中。彼若離癡。修行正見。身行善行。口行善行。意行善行。諦知善法及不善法。如是諦知法非法心。則滅第三最大煩惱。如是勤觀癡心對治。

又彼比丘。如是勤觀三種煩惱三種對治。彼三種滅已。一切煩惱結使皆滅。如斷樹根。皮莖枝葉。花菓緣等。一切悉乾。如是能斷此三煩惱。一切煩惱皆悉斷滅。

25 出離地 二道資糧 戒律儀 別解脫律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二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初瑜伽處出離地第三之一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出離地 二道資糧 戒律儀 別解脫律儀

云何出離地。嗢拕南曰

若世間離欲   如是出世間   及此二資糧   是名出離地

謂若由世間道而趣離欲。若由出世道而趣離欲。若此二道所有資糧。總略為一。名出離地。

云何名為由世間道而趣離欲。謂如有一。於下欲界觀為麁相。於初靜慮離生喜樂。若定若生。觀為靜相。彼由多住如是觀時。便於欲界而得離欲。亦能證入最初靜慮。如是復於初靜慮上。漸次如應。一切下地觀為麁相。一切上地觀為靜相。彼由多住如是觀時。便於乃至無所有處而得離欲。亦能證入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如是名為由世間道而趣離欲。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云何名為由出世道而趣離欲。謂如有一親近善士。於聖法中已成聰慧。於聖法中已得調順。於苦聖諦如實知苦。於集聖諦如實知集。於滅聖諦如實知滅。於道聖諦如實知道。既得成就有學智見。從此已後漸修聖道。徧於三界見修所斷一切法中。自能離繫。自得解脫。如是便能超過三界。如是名為由出世道而趣離欲。

云何名為二道資糧。嗢拕南曰

自他圓滿善法欲   戒根律儀食知量   悎寤正知住善友   聞思無障捨莊嚴

謂若自圓滿。若他圓滿。若善法欲。若戒律儀。若根律儀。若於食知量。若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若正知而住。若善友性。若聞正法。若思正法。若無障礙。若修惠捨。若沙門莊嚴。如是等法。是名世間及出世間。諸離欲道趣向資糧。(中略)

戒律儀者。謂如有一安住具戒。廣說乃至受學學處。

云何名為安住具戒。謂於所受學所有學處。不虧身業。不虧語業。無缺無穿。如是名為安住具戒。

云何名為善能守護別解律儀。謂能守護七眾所受別解律儀。即此律儀眾差別故。成多律儀。今此義中。唯依苾芻律儀處說。善能守護別解律儀。

云何名為軌則圓滿。謂如有一或於威儀路。或於所作事。或於善品加行處所。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毘奈耶。不越毘奈耶。

云何名為於威儀路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毘奈耶。不越毘奈耶。謂如有一於所應行。於如所行。即於此中如是而行。由是行故。不為世間之所譏毀。不為賢良正至善士。諸同法者。諸持律者。諸學律者。之所呵責。如於所行。於其所住所坐所臥。當知亦爾。如是名為於威儀路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毘奈耶。不越毘奈耶。

云何名為於所作事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毘奈耶。不越毘奈耶。謂如有一於其所作。若衣服事若便利事。若用水事若楊枝事。若入聚落行乞食事。若受用事若盪鉢事。若安置事若洗足事。若為敷設臥具等事。即此略說衣事鉢事。復有所餘如是等類諸所應作。名所作事。如其所應。於所應作。於如所作。即於此中如是而作。由是作故。不為世間之所譏毀。不為賢良正至善士。諸同法者。諸持律者。諸學律者。之所呵責。如是名為於所作事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毘奈耶。不越毘奈耶。

云何名為於諸善品加行處所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毘奈耶。不越毘奈耶。謂於種種善品加行。若於正法受持讀誦。若於尊長修和敬業參覲承事。若於病者起慈悲心殷重供侍。若於如法宣白加行。住慈悲心展轉與欲。若於正法請問聽受翹勤無墮。於諸有智同梵行者。盡其身力而修敬事。於他善品常勤讚勵。常樂為他宣說正法。入於靜室結跏趺坐。繫念思惟。如是等類諸餘無量所修善法。皆說名為善品加行。彼於如是隨所宣說善品加行。如其所應。於所應作。於如所作。即於此中如是而作。由是作故不為世間之所譏毀。不為賢良正至善士。諸同法者。諸持律者。諸學律者。之所呵責。如是名為於諸善品加行處所。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毘奈耶。不越毘奈耶。若於如是所說行相軌則差別悉皆具足。應知說名軌則圓滿。

云何名為所行圓滿。謂諸苾芻略有五種非所行處。何等為五。一唱令家。二婬女家。三酤酒家。四國王家。五旃荼羅羯恥那家。若於如是如來所制非所行處。能善遠離。於餘無罪所有行處。知時而行。如是名為所行圓滿。

云何名為於微小罪見大怖畏。謂於諸小隨小學處。若有所犯可令還淨。名微小罪。於諸學處現行毀犯。說名為罪。既毀犯已。少用功力而得還淨。說名微小。由是因緣名微小罪。云何於中見大怖畏。謂作是觀。勿我於此毀犯因緣。無復堪能得所未得。觸所未觸。證所未證。勿我由此近諸惡趣。往諸惡趣。或當自責。或為大師諸天有智同梵行者以法呵責。勿我由此徧諸方維。惡名惡稱。惡聲惡頌。遐邇流布。彼於如是現法當來毀犯因生諸非愛果。見大怖畏。由是因緣。於小隨小所有學處。命難因緣亦不故犯。或時或處失念而犯。尋便速疾如法發露。令得還淨。如是名為於微小罪見大怖畏。

云何名為受學學處。謂於先受別解脫戒。白四羯磨受具戒時。從戒師所得聞少分學處體性。復從親教軌範師處。得聞所餘別解脫經。總略宣說過於二百五十學處。皆自誓言一切當學。復從所餘恒言議者。同言議者。常交往者。有親愛者聞所學處。復於半月常所宜說別解脫經聞所學處。一切自誓皆當修學。以於一切所應學處皆受學故。說名獲得別解律儀。從此以後於諸學處。若已善巧便能無犯。設有所犯。尋如法悔。若諸學處未得善巧。未能曉悟。由先自誓願受持故。得於今時求受善巧。欲求曉悟。於如前說諸所學處。從親教師或軌範師。如先請問。既得善巧及曉悟已。隨所教誨無增無減。復能受學。又於尊重及等尊重所說學處。若文若義能無倒受。如是名為受學學處。

如是廣辨戒律儀已。云何應知此中略義。謂於是中。世尊顯示戒蘊略義。有三種相。一者無失壞相。二者自性相。三者自性功德相。此復云何。謂若說言安住具戒。由此顯示尸羅律儀無失壞相。若復說言能善守護別解律儀。由此顯示尸羅律儀自性相。若復說言軌則所行皆悉圓滿。由此顯示別解律儀。如其所受。觀他增上自性功德相。所以者何。由他觀見如是軌則所行圓滿。未信者信。信者增長。由是發生清淨信處。心無厭惡。言不譏毀。若異於此具足尸羅軌則所行皆圓滿者。觀他增上所有功德勝利應無。與此相違過失應有。若復說言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受學學處。由此顯示別解律儀。如其所受。觀自增上自性功德相。所以者何。雖由如是軌則所行皆悉圓滿。獲得如前觀他增上功德勝利。然由毀犯淨戒因緣。當生惡趣。或無堪能得所未得。如前廣說。若能於彼微小罪中見大怖畏。於先所受上品學處能正修學。由是因緣。身壞已後當生善趣。亦有堪能得所未得。如前廣說。由是因緣說此名為別解律儀。如其所受。觀自增上功德勝利。

復有異門。謂佛世尊。此中略顯三種戒性。一受持戒性。二出離戒性。三修習戒性。謂若說言安住具戒。由此顯示受持戒性。若復說言能善守護別解律儀。由此顯示出離戒性。所以者何。別解律儀所攝淨戒。當知說名增上戒學。即依如是增上戒學。修增上心增上慧學。由此能得一切苦盡。究竟出離。如是出離。用增上戒以為前行所依止處。是故說此別解律儀名出離戒性。若復說言軌則所行皆悉圓滿。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受學學處。由此顯示修習戒性。所以者何。若由如是所說諸相別解律儀。修習淨戒。名善修習。極善修習。如是一種尸羅律儀。現前宣說。當知六種。

24 大小乘義

大小乘義

以諸聲聞自利為勝。尚不棄捨將護他行。為令有情未信者信。信者增長學所學處。何況菩薩利他為勝。(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一; 菩薩戒本經)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一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處戒品第十之二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如薄伽梵。於別解脫毘奈耶中。將護他故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諸有情類未淨信者令生淨信。已淨信者令倍增長。於中菩薩與諸聲聞。應等修學無有差別。何以故。以諸聲聞自利為勝。尚不棄捨將護他行。為令有情未信者信。信者增長學所學處。何況菩薩利他為勝。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如薄伽梵。於別解脫毘奈耶中。為令聲聞少事少業少悕望住。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於中菩薩與諸聲聞不應等學。何以故。以諸聲聞自利為勝不顧利他。於利他中。少事少業少悕望住。可名為妙。非諸菩薩利他為勝不顧自利。於利他中少事少業少悕望住。得名為妙。如是菩薩為利他故。

 

菩薩戒本經(出自 菩薩地持經卷第五方便處戒品) 慈氏菩薩說 北涼天竺三藏法師曇無讖於姑臧譯

不同聲聞戒第八 (眾多突吉羅法)

若菩薩,於如來波羅提木叉中毘尼,建立遮罪。護眾生故,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廣,同聲聞學。何以故。聲聞者乃至自度,乃至不離護他,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廣學戒。何況菩薩第一義度。

又復遮罪住少利少作少方便,世尊為聲聞建立者,菩薩不同學此戒。何似故?聲聞自度捨他,應住少利少作少方便,非菩薩自度度他,應住少利少作少方便。

菩薩為眾生故,從非親里婆羅門居士所,求百千衣,及自恣與。當觀施主堪與不堪,隨施應受如衣。缽亦如是。如衣缽,如是自乞縷,令非親里織師織。為眾生故,應畜積憍奢耶、臥具、坐具,乃至百千。乃至金銀百千,亦應受之。如是等住少利少作少方便聲聞遮罪,菩薩不共學。住菩薩律儀戒,為諸眾生。

若嫌恨心,住少利少作少方便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懶惰懈怠,住少利少作少方便,犯非染污起。

毀聲聞法戒第二十四 (眾多突吉羅法)

若菩薩,如是見如是說言。菩薩不應聽聲聞經法,不應受不應學。菩薩何用聲聞法為。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何以故。菩薩尚聽外道異論,況復佛語。不犯者,專學菩薩藏,未能周及。

 

有情眾生根性不同,菩提道有三, 終歸於一。這大小乘義的差異處,是聲聞眾為了能迅速解脫涅槃,先嚴謹度己,再迴心大乘,度脫眾生。菩薩眾呢,更是嚴謹度己。但在度己的菩提道上,俱以慈悲心,懷著悲憫善巧方便,利益眾生。故流轉生死。不取證涅槃解脫。直至成佛。

你若只簡單說說,小乘是自我修行,大乘是利益眾生。很難吧,很可怕吧。尤其若依菩薩戒本經所說,說這話,很可能是菩薩戒四大重罪之一。

 

菩薩戒本經 謗亂正法戒第四 (波羅夷法)

若菩薩,謗菩薩藏,說相似法,熾然建立於相似法,若心自解,或從他受,是名第四波羅夷處法。

23 生死雖長 是事皆空如虛空

大智度論卷第七十五 釋夢中入三昧品第五十八 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生死雖長 是事皆空如虛空

無緣業不生。無緣思不生。有緣業生有緣思生。於見聞覺知法中心生。不從不見聞覺知法中心生。(中略)

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當作是念。雖生死道長眾生性多。爾時應如是正憶念。生死邊如虛空。眾生性邊亦如虛空。是中實無生死往來。亦無解脫者。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行。能具足六波羅蜜。近一切種智。(中略)

佛道無量無數阿僧祇劫行諸功德。然後可得。但一劫歲數不可得數故。佛以譬喻示人。何況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經此生死受諸苦惱。眾生亦無量無邊。非可譬喻算數所及。但以三千大千世界中微塵等眾生猶尚難度。何況十方無量世界微塵等眾生而可得度。以是事故或心生退沒。是名邪憶念。是故佛教是菩薩正憶念。生死雖長是事皆空如虛空。如夢中所見非實長遠。不應生厭心。又未來世亦是一念所緣。亦非長遠。復次菩薩無量福德智慧力故能超無量劫。如是種種因緣故。不應生厭心。

此中佛說大因緣。所謂生死如虛空。眾生亦如是。眾生雖多亦無定實眾生。如眾生無量無邊。佛智慧亦無量無邊。度亦不難。是故菩薩不應生疲厭心。

我被感動到了

22 愛是苦因 愛斷苦則滅

大智度論卷九十四  釋四諦品第八十四 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愛是苦因 愛斷苦則滅

眾生自知諸法性空則無所度。譬如無病則不須藥。無闇則不須燈明。須菩提。今眾生實不知自相空法故。隨心取相生著。以著故染。染故隨於五欲。隨五欲故為貪所覆。貪因緣故慳。虛誑嫉妬瞋恚鬪諍。以瞋恚故起諸罪業。無所識知。是故壽終隨業因緣生於彼處。續作生死業。常往來六道中。無復窮已。

是故菩薩於諸佛及弟子所。聞說諸法空而慈愍眾生。眾生以狂愚顛倒故生著。我當作佛破眾生顛倒。令解諸法空相。所以者何。諸法不爾如凡人所著。眾生法無有定實。但自於無所有中憶想分別。望有所得。無眾生中起眾生想。無色中起色想。無受想行識中起識想。以狂顛倒故是人能起身口意業。於六道生死中不能得脫。若但生眾生法想。結縛猶輕易可得度。生貪欲瞋恚於是中起諸重業。是為重縛。受此業果報則難可得度。譬如積微塵成山。難可得移動。

菩薩為是眾生故。欲破其生死因緣果報故。於般若中攝一切善法。行菩薩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眾生說四聖諦。所謂苦,苦集,苦滅,滅苦道。種種因緣開示敷演。

問曰。佛無量阿僧祇劫來習微妙法。所謂十八不共法。乃至無礙解脫。諸甚深業。何以但說苦集滅道。答曰。眾生所畏急者無過於苦。為除苦已然後示以佛道。如人重病先以除病為急。然後以寶物衣服莊嚴其身。

苦者。受五受眾身。是一切苦本。性即是苦。是苦略而言之。是生老病等。如經中處處廣說。苦集者愛等諸煩惱。愛是心中舊法。以是故佛說愛能生後身。故是苦因。苦因即是集。若人欲捨苦。先當斷愛。愛斷苦則滅。斷愛即是苦滅。苦滅即是道。

觀是五眾種種因緣。苦及苦集過罪。所謂無常苦空無我。如病如瘡如怨如賊等。於八聖道分中為正見。餘七事助成發起。能斷一切法中愛。如以酒發藥。此人於一切世間無所復貪。得離苦火。然後示以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