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云何斷諸煩惱煩惱因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七 迦葉菩薩品第十二之五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云何斷諸煩惱煩惱因

佛言。善男子。凡夫之色從煩惱生。是故智說。色是無常苦空無我。如來色者遠離煩惱。是故說是常恒無變。迦葉菩薩言。世尊。云何為色從煩惱生。善男子。煩惱三種。所謂欲漏有漏無明漏。智者應當觀是三漏所有罪過。所以者何。知罪過已則能遠離。譬如醫師先診病脈。知病所在然後授藥。善男子。如人將盲至蕀林中捨之而還。盲人於後甚難得出。設得出者身體壞盡。世間凡夫亦復如是。不能知見三漏過患。則隨逐行。如其見者則能遠離。知罪過已。雖受果報果報輕微。

善男子。有四種人。一作業時重受報時輕。二作業時輕受報時重。三作業時重受報俱重。四作業時輕受報俱輕。善男子。若人能觀煩惱罪過。是人作業受果俱輕。善男子。有智之人作如是念。我應遠離如是等漏。又復不應作如是等鄙惡之事。何以故。我今未得脫於地獄餓鬼畜生人天報故。我若修道。當因是力破壞諸苦。是人觀已。貪欲瞋恚愚癡微弱。既見貪欲瞋癡輕已。其心歡喜。

復作是念。我今如是皆由修道因緣力故。令我得離不善之法親近善法。是故現在得見正道。應當勤加而修習之。是人因是勤修道力。遠離無量諸惡煩惱。及離地獄餓鬼畜生人天果報。是故我於契經中說。當觀一切有漏煩惱及有漏因。何以故。有智之人若但觀漏。不觀漏因則不能斷諸煩惱也。何以故。智者觀漏從是因生。我今斷因。漏則不生。善男子。如彼醫師先斷病因。病則不生。智者先斷煩惱因者。亦復如是。

有智之人先當觀因。次觀果報。知從善因生於善果。知從惡因生於惡果。觀果報已遠離惡因。觀果報已。復當次觀煩惱輕重。觀輕重已先離重者。既離重已輕者自去。善男子。智者若知煩惱煩惱因煩惱果報煩惱輕重。是人爾時精勤修道。不息不悔。親近善友至心聽法。為滅如是諸煩惱故。善男子。譬如病者自知病輕必可除差。雖得苦藥服之不悔。有智之人 亦復如是。勤修聖道歡喜不愁不息不悔。善男子。若人能知煩惱煩惱因煩惱果報煩惱輕重。為除煩惱故勤修聖道。是人不從煩惱生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若不能知煩惱煩惱因煩惱果報煩惱輕重。不勤修道。是人則從煩惱生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中略)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三有漏者。云何名為欲漏有漏無明漏耶。佛言。善男子。欲漏者。內惡覺觀因於外緣生於欲漏。(中略)是故一切內惡覺觀外諸因緣。名之為欲。是名欲漏。有漏者。色無色界內諸惡法外諸因緣。除欲界中外諸因緣內諸覺觀。是名有漏。無明漏者。不能了知我及我所。不別內外。名無明漏。

善男子。無明即是一切諸漏根本。何以故。一切眾生無明因緣。於陰入界憶想作相。名為眾生。是名想倒心倒見倒。以是因緣生一切漏。是故我於十二部經說無明者。即是貪因瞋因癡因。

迦葉菩薩言。世尊。如來昔於十二部經說言。不善思惟因緣生於貪欲瞋癡。今何因緣乃說無明。善男子。如是二法互為因果互相增長。不善思惟生於無明。無明因緣生不善思惟。善男子。其能生長諸煩惱者。皆悉名為煩惱因緣。親近如是煩惱因緣。名為無明。(中略)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有智之人知於漏因。云何名為知於漏因。善男子。智者當觀。何因緣故生是煩惱。造作何行生此煩惱。於何時中生此煩惱。共誰住時生此煩惱。何處止住生此煩惱。觀何事已生於煩惱。受誰房舍臥具飲食衣服湯藥而生煩惱。何因緣故轉下作中轉中作上。下業作中中業作上。菩薩摩訶薩作是觀時。則得遠離生漏因緣。如是觀時未生煩惱遮令不生。已生煩惱便得除滅。是故我於契經中說。智者當觀生煩惱因。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眾生一身云何能起種種煩惱。佛言。善男子。如一器中有種種子。得水雨已各各自生。眾生亦爾。器雖是一。愛因緣故。而能生長種種煩惱。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