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悎寤瑜伽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四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初瑜伽處出離地第三之三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悎寤瑜伽

復次。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者。云何初夜云何後夜。云何悎寤瑜伽。云何常勤修習悎寤瑜伽。

言初夜者。謂夜四分中過初一分是夜初分。言後夜者。謂夜四分中過後一分是夜後分。悎寤瑜伽者。謂如說言於晝日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於初夜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淨修心已。出住處外洗濯其足。還入住處右脇而臥重累其足。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巧便而臥。至夜後分速疾悎寤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常勤修習悎寤瑜伽者。謂如有一世尊弟子。聽聞悎寤瑜伽法已。欲樂修學。便依如是悎寤瑜伽。作如是念。我當成辦佛所聽許悎寤瑜伽。發生樂欲精進勤劬。超越勇猛勢力發起。勇悍剛決不可制伏。策勵其心無間相續。

此中云何於晝日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言晝日者。謂從日出時至日沒時。言經行者。謂於廣長稱其度量一地方所。若往若來相應身業。言宴坐者。謂如有一或於大床或小繩床。或草葉座結加趺坐。端身正願安住背念。

所言障者。謂五種蓋。順障法者。謂能引蓋隨順蓋法。云何五蓋。謂貪欲蓋。瞋恚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及以疑蓋。云何順障法。謂淨妙相。瞋恚相。黑闇相。親屬國土不死尋思。追憶昔時笑戲喜樂承事隨念。及以三世或於三世非理法思。

問。於經行時從幾障法淨修其心。云何從彼淨修其心。答從惛沈睡眠蓋及能引惛沈睡眠障法。淨修其心。為除彼故。於光明想善巧精懇。善取善思善了善達。以有明俱心及有光俱心。或於屏處或於露處往返經行。於經行時隨緣一種淨妙境界。極善示現。勸導讚勵慶慰其心。謂或念佛或法或僧。或戒或捨或復念天。或於宣說惛沈睡眠過患相應所有正法。於此法中為除彼故。以無量門訶責毀呰惛沈睡眠所有過失。以無量門稱揚讚歎惛沈睡眠永斷功德。所謂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及以論議。為除彼故。於此正法聽聞受持。以大音聲若讀若誦。為他開示思惟其義。稱量觀察。或觀方隅或瞻星月諸宿道度。或以冷水洗灑面目。由是惛沈睡眠纏蓋。未生不生。已生除遣。如是方便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問。於宴坐時從幾障法淨修其心。云何從彼淨修其心。答從四障法淨修其心。謂貪欲。瞋恚。掉舉惡作。疑蓋。及能引彼法。淨修其心。為令已生貪欲纏蓋速除遣故。為令未生極遠離故。結加趺坐端身正願安住背念。或觀青瘀或觀膿爛。或觀變壞或觀膖脹。或觀食噉或觀血塗。或觀其骨或觀其鎖或觀骨鎖。或於隨一賢善定相作意思惟。或於宣說貪欲過患相應正法。於此法中為斷貪欲。以無量門訶責毀呰欲貪欲愛。欲藏欲護。欲著過失。以無量門稱揚讚歎一切貪欲永斷功德。所謂契經應頌記別乃至廣說。為斷貪欲。於此正法聽聞受持。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即於此法如是宴坐如理思惟。由是因緣貪欲纏蓋未生不生。已生除遣。如是方便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於瞋恚蓋法有差別者。謂如是宴坐以慈俱心。無怨無敵。無損無惱。廣大無量極善修習。普於一方發起勝解具足安住。如是第二如是第三如是第四。上下傍布普遍一切無邊世界。發起勝解具足安住。餘如前說。

於掉舉惡作蓋法有差別者。謂如是宴坐。令心內住。成辦一趣。得三摩地。餘如前說。

於疑蓋法有差別者。謂如是宴坐。於過去世非不如理作意思惟。於未來世於現在世非不如理作意思惟。我於過去為曾有耶。為曾無耶。我於過去為曾何有。云何曾有。我於未來為當何有。云何當有。我於現在為何所有。云何而有。今此有情從何而來。於此殞沒當往何所。於如是等不如正理作意思惟。應正遠離。如理思惟。去來今世唯見有法。唯見有事。知有為有。知無為無。唯觀有因唯觀有果。於實無事不增不益。於實有事不毀不謗。於其實有了知實有。謂於無常苦空無我一切法中。了知無常苦空無我。以能如是如理思惟。便於佛所無惑無疑。餘如前說。於法於僧。於苦於集。於滅於道。於因及因所生諸法。無惑無疑。餘如前說。(中略)

云何名為住光明想巧便而臥。謂於光明想善巧精懇。善取善思善了善達。思惟諸天光明俱心。巧便而臥。由是因緣。雖復寢臥心不惛闇。如是名為住光明想巧便而臥。

60 入深禪定 能得第一義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方等大集月藏經卷第一 月幢神呪品第一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六 月藏分第十四 月幢神呪品第一 (收錄)

入深禪定 能得第一義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大精進能於七日入深禪定。如是妙定,是丈夫住處,是如來住處、無上住處。善男子,汝及眷屬七日安住阿頗那迦禪。以是義故,今悉成就無量億那由他百千諸天、龍王、夜叉、阿修羅、緊那羅、人非人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除其業障、眾生障、法障、禪障、煩惱障、覺分障,悉滅無餘。彼諸眾生,有得不忘菩提心三昧者,於無上道不退轉者。復有眾生,於一切佛法得大明忍。彼等眾生以此善根,不久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成正覺。如是,善男子,汝以七日入禪定故,一時能滅眾生大苦,令得成就大福德聚。

善男子,若有眾生,唯依讀誦,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是人多喜著於世俗。以世俗故尚不得調己心煩惱,何能調伏他人煩惱。善男子、善女人,樂著讀誦求菩提者,便有嫉妒。求名利富貴,高心自是,輕慢毀他。以自高故,尚不能得欲界善根,何況能得色、無色界一切善根。又不能得聲聞菩提,何況能得辟支佛道及無上菩提。何以故。第一義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與聲聞、辟支佛共。是故非以世俗,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最勝善根大福德聚。(中略)

何者是第一義。所謂修造一切福事。若修福者,亦當數數熏修身心。若修身者,則能修心;能修心者,則能修慧。若能修身心修慧,如是之人則能速滿六波羅蜜。能以四事攝諸眾生,成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等正覺,不以世俗也。於世俗中,復有眾生,計斷常二見者,非第一義。復有眾生,於世俗中,我見、邊見,亦非第一義。復有眾生,於其世俗求現世樂及後世樂,亦非第一義。而我不見更有一法,能盡業障乃至煩惱障一日一夜。令無量億那由他百千眾生,悉得敬信佛法僧寶,成熟安住無上大乘。

若有禪士,雖復持戒不能具足,禪法不周未得三昧。是人於禪,若坐若行。初夜後夜,得與禪定相應而住,則能除斷無量業障。能令多億那由他百千眾生,悉得歸信,成熟菩提種種善根福德之聚。況具持戒,得真法三昧諸陀羅尼忍,得四梵住。宴坐寂定,於七日中所得福德,不可思議,不可為喻。何況能除眾生障煩惱障等,盡滅無餘。乃至成熟無量眾生,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能積集無量福聚。(中略)

善男子,汝今七日於阿頗那迦禪而入定故,成熟無量諸眾生故。是故勸汝及諸善男女等,若現在世、未來世、末世,於我法中初夜後夜,常與於捨相應而住。以正法眼而作照明,紹隆三寶使不斷故,為成熟眾生故,勤修如是第一義諦,為滿六波羅蜜勤修而住。

佛告一切諸天人眾、龍神夜叉,應當養育供給是人,衣服、飲食、臥具、湯藥,隨其所須盡給與之。亦當守護除其災橫,離諸兇衰,殃惡疾病悉令除滅。何以故。與禪相應者是我真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中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餘清信士,若善男子、善女人,以第一義乃至求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及養護者,我以彼等寄付於汝。(中略)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以為上首,及與賢劫諸菩薩等,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大德婆伽婆。我當護念彼諸眾生,乃至與其授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若現在世及未來世,乃至法住,是諸施主作大明者,亦當與授無上道記。天、龍、夜叉、揵闥婆等,於阿蘭若處靜默修行,求第一義者,信樂受持,供養供給衣服、臥具乃至湯藥,隨所須者。爾時,世尊欲重明此義,而說偈言:(中略)

若人百億諸佛所,於多歲數常供養,若能七日在蘭若,攝根得定福多彼。
若人讀誦千億法,及解妙義如佛說,若於七日住蘭若,三昧福聚轉多彼。
若人多歲營僧事,更不造作餘種業,若人七日住蘭若,其人福聚多於彼。
為眾說法解深義,於多年歲無餘業,若能七日心住寂,其福德聚不可數。
若人營造多佛塔,伽藍田業給施僧,若能七日在蘭若,其福轉多勝於彼。

59 云何修三摩地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三 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三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云何修三摩地

復次如世尊言。汝等苾芻。當樂空閑。勤修觀行。內心安住正奢摩他者。謂能遠離臥具貪著。或處空閑或坐樹下。繫念現前。乃至廣說。名樂空閑。當知此言顯身遠離。若能於內九種住心。如是名為內心安住正奢摩他。當知此言顯心遠離。若樂處空閑。便能引發內心安住正奢摩他。若內心安住正奢摩他。便能引發毘鉢舍那。若於毘鉢舍那善修習已。即能引發於諸法中。如實覺了。

復次如世尊言。汝等苾芻。於三摩地當勤修習。無量.常委.安住正念者。謂先總標於三摩地勤修習已。後以三事別顯修相。無量者謂四無量。常委者謂常有所作。及委悉所作。故名常委。安住正念者。顯於四念住。安住其心。

何故說此三種修相。謂依二種圓滿故。一者世間圓滿。二者出世圓滿。修無量故。便能引發世間圓滿。修正念故。便能引發出世圓滿。常委修故。於此二種速得通達。由此因緣。處二中說。是故但說三種修相。又無量者。顯奢摩他道。住正念者。顯毘鉢舍那道。常委者。顯此二種速趣證道。又無量者。顯趣福德行。住正念者。顯趣涅槃行。常委者。顯趣二種速圓滿行。先於奢摩他善修習已。後與毘鉢舍那方得俱行。修此二種三摩地故。如實覺了所知境界。

復次如世尊言。修靜慮者。或有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廣說如經嗢柁南頌。云何等持善巧。謂於空等三三摩地得善巧故。云何非等至善巧。謂於勝處徧處滅盡等至。不善巧故。云何等至善巧非等持善巧。謂於十種徧處等至及無想等至。若入若出俱得善巧。非於三三摩地。云何俱善巧。謂於彼二俱善巧故。云何俱不善巧。謂於彼二俱不善巧故。如是於先所說等持等至中。隨其所應當善建立。

又說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者。謂於等持名句文身。善知差別。非於能入等至諸行狀相差別。云何等至善巧非等持善巧。謂如有一善知能入隨一等至。諸行狀相亦能現入。而不善知此三摩地名句文身差別之相。亦不能知我已得入如是如是等持差別。有諸菩薩。雖能得入若百若千諸三摩地。而不了知彼三摩地名句文身。亦不能知我已得入如是如是等持差別。乃至未從諸佛所聞。及於已得第一究竟諸菩薩所而得聽聞。或自證得第一究竟。

云何為住。謂善取能入諸三摩地諸行狀相。善取彼故。隨其所欲能住於定。於三摩地無復退失。如是若住於定。若不退失。二俱名住。

云何為出。謂如有一。於能入定諸行狀相不復思惟。於不定地分別體相。所攝定地不同類法。作意思惟。出三摩地。或隨所作因故。或定所作因故。或期所作因故。而出於定。隨所作者。謂修治衣鉢等諸所作業。定所作者。謂飲食便利。承事師長等諸所作業。期所作者。謂如有一先立期契。或許為他當有所作。或復為欲轉入餘定。由此因緣出三摩地。

何等為行。謂如所緣作種種行而入於定。謂麤行靜行。病行癰行。箭行無常行等。若於彼彼三摩地中。所有諸行。

何等為狀。謂於諸定臨欲入時。便有此定相狀先起。由此狀故。彼自了知我於如是如是相定。不久當入。或復正入。彼教授師由此狀故。亦了知彼不久當入如是如是相定。

何等為相。謂二種相。一所緣相。二因緣相。所緣相者謂分別體。由緣此故。能入諸定。因緣相者謂定資糧。由此因緣。能入諸定。謂隨順定教誡教授。積集諸定所行資糧。修俱行欲。厭患有心。於亂不亂審諦了知。及不為他之所逼惱。或人所作。或非人所作。或音聲所作。或功用所作。

云何調善。謂若三摩地。猶為有行之所拘執。如水被持。或為法性之所拘執。不靜不妙非安隱道。亦非證得心一趣性。此三摩地不名調善。不隨所樂安隱而住。與此相違名為調善。

云何猶為有行拘執。謂由誓願俱行思故。制伏外緣持心於定。又於作意要由功用方能運轉。不令內心於外流散。故作是說如水被持。云何法性之所拘執。謂觀下地為麤法性。觀於上地為靜法性。寂靜微妙得安隱道。及能證得心一趣性。如五聖智三摩地中已略解釋。

云何所行。謂三摩地所行境界。由所得定。過此已上不能知故。如初靜慮不能觀見第二靜慮。如是根度。數取趣度。亦不能知。

云何引發。謂能略攝廣文句義。及能成辦諸勝功德。

云何等愛。謂慚.愧.愛.敬.信。正思惟.正念.正知。根護.戒護。及無悔等。樂為最後。由隨樂故。心便得定。與此相違。名不等愛。云何等愛亦不等愛。謂如有一於慚愧等少分成就。少不成就。謂具慚愧。而無愛敬。乃至廣說。

云何為增。謂所得定轉復增長。云何為減。謂所得定還復退失。

云何方便。謂趣彼二道。

 

58 奢摩他 毘鉢舍那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第三瑜伽處之一

奢摩他 毘鉢舍那

復次如是心一境性。或是奢摩他品。或是毘鉢舍那品。若於九種心住中。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若於四種慧行中。心一境性。是名毘鉢舍那品。

云何名為九種心住。謂有苾芻。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

云何內住。謂從外一切所緣境界。攝錄其心繫在於內令不散亂。此則最初繫縛其心。令住於內不外散亂。故名內住。云何等住。謂即最初所繫縛心。其性麤動。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於此所緣境界。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挫令微細遍攝令住。故名等住。云何安住。謂若此心雖復如是內住等住。然由失念於外散亂。復還攝錄安置內境。故名安住。云何近住。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由此念故。數數作意內住其心。不令此心遠住於外。故名近住。

云何調順。謂種種相令心散亂。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女等相。故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調順。云何寂靜。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故彼先應取彼諸法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諸尋思及隨煩惱。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靜。云何名為最極寂靜。謂失念故即彼二種暫現行時。隨所生起諸惡尋思及隨煩惱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是故名為最極寂靜。

云何名為專注一趣。謂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三摩地相續而住。是故名為專注一趣。云何等持。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得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故名等持。

當知此中由六種力。方能成辦九種心住。一聽聞力。二思惟力。三憶念力。四正知力。五精進力。六串習力。初由聽聞思惟二力。數聞數思增上力故。最初令心於內境住。及即於此相續方便澄淨方便等遍安住。如是於內繫縛心已。由憶念力數數作意。攝錄其心令不散亂。安住近住。從此已後由正知力調息其心。於其諸相諸惡尋思諸隨煩惱。不令流散。調順寂靜。由精進力設彼二種暫現行時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由串習力等持成滿。即於如是九種心住。

當知復有四種作意。一力勵運轉作意。二有間缺運轉作意。三無間缺運轉作意。四無功用運轉作意。於內住等住中。有力勵運轉作意。於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中。有有間缺運轉作意。於專注一趣中。有無間缺運轉作意。於等持中。有無功用運轉作意。當知如是四種作意。於九種心住中是奢摩他品。又即如是獲得內心奢摩他者。於毘鉢舍那勤修習時。復即由是四種作意。方能修習毘鉢舍那。故此亦是毘鉢舍那品。

云何四種毘鉢舍那。謂有苾芻。依止內心奢摩他故。於諸法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是名四種毘鉢舍那。云何名為能正思擇。謂於淨行所緣境界。或於善巧所緣境界。或於淨惑所緣境界。能正思擇盡所有性。云何名為最極思擇。謂即於彼所緣境界。最極思擇如所有性。云何名為周遍尋思。謂即於彼所緣境界。由慧俱行有分別作意。取彼相狀周遍尋思。云何名為周遍伺察。謂即於彼所緣境界。審諦推求周遍伺察。

又即如是毘鉢舍那。由三門六事差別所緣。當知復有多種差別。云何三門毘鉢舍那。一唯隨相行毘鉢舍那。二隨尋思行毘鉢舍那。三隨伺察行毘鉢舍那。云何名為唯隨相行毘鉢舍那。謂於所聞所受持法。或於教授教誡諸法。由等引地如理作意。暫爾思惟。未思未量未推未察。如是名為唯隨相行毘鉢舍那。若復於彼思量推察。爾時名為隨尋思行毘鉢舍那。若復於彼既推察已。如所安立復審觀察。如是名為隨伺察行毘鉢舍那。是名三門毘鉢舍那。

云何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謂尋思時尋思六事。一義。二事。三相。四品。五時。六理。既尋思已復審伺察。云何名為尋思於義。謂正尋思如是如是語。有如是如是義。如是名為尋思於義。云何名為尋思於事。謂正尋思內外二事。如是名為尋思於事。云何名為尋思於相。謂正尋思諸法二相。一者自相。二者共相。如是名為尋思於相。云何名為尋思於品。謂正尋思諸法二品。一者黑品。二者白品。尋思黑品過失過患。尋思白品功德勝利。如是名為尋思於品。云何名為尋思於時。謂正尋思過去未來現在三時。尋思如是事曾在過去世。尋思如是事當在未來世。尋思如是事今在現在世。如是名為尋思於時。云何名為尋思於理。謂正尋思四種道理。一觀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四法爾道理。

當知此中由觀待道理尋思世俗以為世俗。尋思勝義以為勝義。尋思因緣以為因緣。由作用道理尋思諸法所有作用。謂如是如是法。有如是如是作用。由證成道理尋思三量。一至教量。二比度量。三現證量。謂正尋思如是如是義。為有至教不。為現證可得不。為應比度不。由法爾道理。於如實諸法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應生信解。不應思議不應分別。如是名為尋思於理。如是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及前三門毘鉢舍那。略攝一切毘鉢舍那。

57 心一境性 名三摩地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第三瑜伽處之一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心一境性 名三摩地

云何心一境性。謂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

何等名為數數隨念。謂於正法聽聞受持。從師獲得教誡教授。增上力故。令其定地諸相現前。緣此為境。流注無罪適悅相應。所有正念隨轉安住。云何名為同分所緣。謂諸定地所緣境界。非一眾多。種種品類。緣此為境令心正行。說名為定。此即名為同分所緣。問。此所緣境是誰同分說為同分。答。是所知事相似品類故名同分。復由彼念。於所緣境無散亂行。無缺無間。無間殷重加行適悅相應而轉。故名流注適悅相應。又由彼念。於所緣境無有染污。極安隱住。熟道適悅相應而轉。故名無罪適悅相應。是故說言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

復次如是心一境性。或是奢摩他品。或是毘鉢舍那品。若於九種心住中。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若於四種慧行中。心一境性。是名毘鉢舍那品。

云何名為九種心住。謂有苾芻。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

云何內住。謂從外一切所緣境界。攝錄其心繫在於內令不散亂。此則最初繫縛其心。令住於內不外散亂。故名內住。云何等住。謂即最初所繫縛心。其性麤動。未能令其等住徧住故。次即於此所緣境界。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挫令微細徧攝令住。故名等住。云何安住。謂若此心雖復如是內住等住。然由失念於外散亂。復還攝錄安置內境。故名安住。云何近住。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由此念故。數數作意內住其心。不令此心遠住於外。故名近住。

云何調順。謂種種相令心散亂。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女等相。故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調順。云何寂靜。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故彼先應取彼諸法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諸尋思及隨煩惱。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靜。云何名為最極寂靜。謂失念故即彼二種暫現行時。隨所生起諸惡尋思及隨煩惱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是故名為最極寂靜。

云何名為專注一趣。謂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三摩地相續而住。是故名為專注一趣。云何等持。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得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故名等持。

當知此中由六種力。方能成辦九種心住。一聽聞力。二思惟力。三憶念力。四正知力。五精進力。六串習力。初由聽聞思惟二力。數聞數思增上力故。最初令心於內境住。及即於此相續方便澄淨方便等徧安住。如是於內繫縛心已。由憶念力數數作意。攝錄其心令不散亂。安住近住。從此已後由正知力調息其心。於其諸相諸惡尋思諸隨煩惱。不令流散。調順寂靜。由精進力設彼二種暫現行時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由串習力等持成滿。即於如是九種心住。

當知復有四種作意。一力勵運轉作意。二有間缺運轉作意。三無間缺運轉作意。四無功用運轉作意。於內住等住中。有力勵運轉作意。於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中。有有間缺運轉作意。於專注一趣中。有無間缺運轉作意。於等持中。有無功用運轉作意。當知如是四種作意。於九種心住中是奢摩他品。又即如是獲得內心奢摩他者。於毘鉢舍那勤修習時。復即由是四種作意。方能修習毘鉢舍那。故此亦是毘鉢舍那品。

云何四種毘鉢舍那。謂有苾芻。依止內心奢摩他故。於諸法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徧尋思。周徧伺察。是名四種毘鉢舍那。云何名為能正思擇。謂於淨行所緣境界。或於善巧所緣境界。或於淨惑所緣境界。能正思擇盡所有性。云何名為最極思擇。謂即於彼所緣境界。最極思擇如所有性。云何名為周徧尋思。謂即於彼所緣境界。由慧俱行有分別作意。取彼相狀周徧尋思。云何名為周徧伺察。謂即於彼所緣境界。審諦推求周徧伺察。

又即如是毘鉢舍那。由三門六事差別所緣。當知復有多種差別。云何三門毘鉢舍那。一唯隨相行毘鉢舍那。二隨尋思行毘鉢舍那。三隨伺察行毘鉢舍那。云何名為唯隨相行毘鉢舍那。謂於所聞所受持法。或於教授教誡諸法。由等引地如理作意。暫爾思惟。未思未量未推未察。如是名為唯隨相行毘鉢舍那。若復於彼思量推察。爾時名為隨尋思行毘鉢舍那。若復於彼既推察已。如所安立復審觀察。如是名為隨伺察行毘鉢舍那。是名三門毘鉢舍那。

云何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謂尋思時尋思六事。一義。二事。三相。四品。五時。六理。既尋思已復審伺察。云何名為尋思於義。謂正尋思如是如是語。有如是如是義。如是名為尋思於義。云何名為尋思於事。謂正尋思內外二事。如是名為尋思於事。云何名為尋思於相。謂正尋思諸法二相。一者自相。二者共相。如是名為尋思於相。云何名為尋思於品。謂正尋思諸法二品。一者黑品。二者白品。尋思黑品過失過患。尋思白品功德勝利。如是名為尋思於品。云何名為尋思於時。謂正尋思過去未來現在三時。尋思如是事曾在過去世。尋思如是事當在未來世。尋思如是事今在現在世。如是名為尋思於時。云何名為尋思於理。謂正尋思四種道理。一觀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四法爾道理。當知此中由觀待道理尋思世俗以為世俗。尋思勝義以為勝義。尋思因緣以為因緣。由作用道理尋思諸法所有作用。謂如是如是法。有如是如是作用。由證成道理尋思三量。一至教量。二比度量。三現證量。謂正尋思如是如是義。為有至教不。為現證可得不。為應比度不。由法爾道理。於如實諸法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應生信解。不應思議不應分別。如是名為尋思於理。如是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及前三門毘鉢舍那。略攝一切毘鉢舍那。

56 三三摩地 空無願心無相心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二 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二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三三摩地 空無願心無相心

復次。三三摩地者。云何空三摩地。謂於遠離有情命者及養育者數取趣等。心住一緣。

當知空性略有四種。一觀察空。謂觀察諸法空無常樂。乃至空無我我所等。二彼果空。謂不動心解脫。空。無貪等一切煩惱。三者內空。謂於自身空。無計我我所。及我慢等一切僻執。四者外空。謂於五欲空無欲愛。如說我已超過一切有色想。故於外空。身作證具足住。乃至廣說此中。緣妙欲想名為色想。此想所起貪欲斷故。說為外空。

又修行者。由彼果空。或時作意思惟外空。或時作意思惟內空。由觀察空。或時思惟內外空性。由此力故。心俱證會。設復於此內外空性。不證會者。便應作意思惟無動。言無動者。謂無常想。或復苦想。如是思惟。便不為彼我慢等動。由彼不為計我我慢。乃至廣說。動其心故。便於二空。心俱證會。

云何無願心三摩地。謂於五取蘊。思惟無常。或思惟苦。心住一緣。

云何無相心三摩地。謂即於彼諸取蘊滅。思惟寂諍。心住一緣。

如經言。無相心三摩地。不低不昂。乃至廣說。云何名為不低不昂。違順二相不相應故。又二因緣入無相定。一不思惟一切相故。二正思惟無相界故。由不思惟一切相故。於彼諸相不厭不壞。惟不加行作意思惟。故名不低。於無相界正思惟故。於彼無相不堅執著。故名不昂。

此三摩地略有二種。一者方便。二方便果。言方便者。數數策勵。思擇安立。於彼諸相未能解脫。由隨相識。於時時中。擾亂心故。彼復數數自策自勵。思擇安立。方能取果。解脫隨相。於此解脫。又解脫故。不自策勵思擇而住。是故名為極善解脫。若數策勵思擇安立。方得住者。雖名解脫。非善解脫。(中略)

若於此處無有彼物。由此道理觀之為空。故名空性。即所觀空。無可希願。故名無願。觀此遠離一切行相。故名無相。何故此中先說空性。餘處宣說無常故苦。苦故無我。後方說空。謂若無無我。無常苦觀終不清淨。要先安住無我之想。從此無間方得無願。是故經言。諸無常想。依無我想而得安住。乃至廣說。彼於無常。觀無我已。不生希願。唯願無相。專求出離。故此無間宣說無相。

註: 三昧是定。三摩地是定地所緣境界,心住一緣或心一境性之境地。

55 三三昧 空無作無相

大智度論卷第五 釋初品中菩薩功德第十 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三三昧 空無作無相

諸三昧者。三三昧。空.無作.無相。有人言。觀五陰無我無我所。是名為空。住是空三昧。不為後世故起三毒。是名無作。緣離十相故。五塵.男女.生住滅故。是名無相。

有人言。住是三昧中。知一切諸法實相。所謂畢竟空。是名空三昧。知是空已無作。云何無作。不觀諸法若空若不空。若有若無等。如佛說法句中偈。見有則恐怖。見無亦恐怖。是故不著有。亦復不著無。是名無作三昧。云何無相三昧。一切法無有相。一切法不受不著。是名無相三昧。如偈說。言語已息。心行亦滅。不生不滅。如涅槃相。

復次。十八空是名空三昧。種種有中。心不求。是名無作三昧。一切諸相破壞不憶念。是名無相三昧。

問曰。有種種禪定法。何以故獨稱此三三昧。答曰。是三三昧中。思惟近涅槃故。令人心不高不下。平等不動。餘處不爾。以是故獨稱是三三昧。餘定中或愛多或慢多或見多。是三三昧中。第一實義實利能得涅槃門。以是故諸禪定法中。以是三定法為三解脫門。亦名為三三昧。是三三昧實三昧故。餘定亦得名定。

復次。除四根本禪。從未到地乃至有頂地。名為定。亦名三昧,非禪。四禪亦名定。亦名禪。亦名三昧。諸餘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如四無量.四辯.六通.八背捨.八勝處.九次第定.十一切處等諸定法。(中略)

問曰。前言菩薩得諸三昧。何以故復言。行空無相無作。答曰。前說三昧名。未說相。今欲說相。是故言行空無作無相。若有人行空無相無作。是名得實相三昧。如偈說

若持戒清淨 是名實比丘 若有能觀空 是名得三昧

若有能精進 是名行道人 若有得涅槃 是名為實樂

54 云何觀世間生滅相

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華嚴)卷第二十六 十地品第二十二之四 第六現前地 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云何觀世間生滅相

諸法本性空  無有毫末相    空無有分別  同若如虛空
無有去住相  亦無有戲論    本來常清淨  如如無分別  (中略)

是菩薩觀一切法如是相。大悲為首。增長大悲故。觀世間生滅相。作是念。世間所有受身生處。皆以貪著我故。若離著我。則無生處。一切凡夫。常隨邪念。行邪妄道。愚癡所盲。貪著於我。習起三行。罪行福行不動行。以是行故。起有漏心種子。有漏有取心故。起生死身。所謂業為地。識為種子。無明覆蔽。愛水為潤。我心溉灌。種種諸見令得增長。生名色芽。因名色故生諸根。諸根合故有觸。從觸生受。樂受故生愛。愛增長故有取。取因緣故有有。於有起五陰身名為生。五陰變名為老。五陰滅名為死。老死因緣。有憂悲熱惱。眾苦聚集。

是十二因緣。無有集者。無有散者。緣合則有。緣散則無。菩薩如是。於六地中。隨順觀十二因緣。又作是念。不如實知第一義故有無明。無明起業是名行。依行有初識。與識共生有四取陰。依止取陰有名色。名色成就有六入。根塵合故有觸。觸因緣生受。貪樂受名為愛。愛增長名為取。從取起業名為有。業報五陰名為生。五陰變名為老。五陰壞名為死。死別離時。貪著心熱名為悲。發聲啼哭。五識為苦。意識為憂。憂苦轉多名為惱。如是但生大苦積聚。

是十二因緣。無我無我所。無作者。無使作者。若有作者。則有作事。若無作者。則無作事。第一義中。無作者。無作事。又作是念。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十二緣分。是皆依心。所以者何。隨事生欲心。是心即是識。事是行。行誑心故名無明。識所依處名名色。名色增長名六入。三事和合有觸。觸共生名受。貪著所受名為愛。愛不捨名為取。彼和合故名為有。有所起名為生。生變名為老。老壞名為死。(中略)

又無明愛取是三分。不斷煩惱道。行有二分。不斷業道。餘因緣分。不斷苦道。先後際相續故。是三道不斷。是三道離我我所而有生滅。又無明及行是過去事。識名色六入觸受是現在事。愛取有生老死是未來事。於是有三世轉。無明滅故諸行滅。名為斷三世相續說。又十二因緣說名三苦。無明行識名色六入名為行苦。觸受名為苦苦。愛取有生老死憂悲苦惱名為壞苦。無明滅故諸行滅。乃至生滅故老死滅。名為斷三苦相續說。

53 出家在家菩薩云何當能修習樂說思惟諸佛現前三昧(般舟三昧)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又名般舟三昧經)卷第三 戒行具足品第七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出家在家菩薩云何當能修習樂說思惟諸佛現前三昧(般舟三昧)

佛告賢護言。賢護。若有菩薩捨家出家深樂廣宣。復欲思惟如是三昧者。彼出家菩薩當先護持清淨戒行。不缺戒行。不染戒行。不污戒行。不濁戒行。不著戒行。不動戒行。不被呵戒行。智者所讚戒行。聖所愛敬戒行。應當念知如是諸戒也。賢護。彼出家菩薩云何當得清淨戒行。乃至云何當得聖所愛敬戒行也。賢護。彼出家菩薩。應當依彼波羅提木叉。成就威儀成就眾行。乃至成就微塵數等戒行。見已驚怖。清淨活命。於諸戒中當念成就。應信甚深不得著忍。於空無相無願諸法中。聞說之時心不驚怖。無有悔沒。賢護。以是因緣。彼出家菩薩成就如是清淨戒行。不見戒行不著戒行。乃至成就聖所愛敬戒行也。

爾時。賢護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彼出家菩薩。云何得有如是不清淨戒行.缺戒行.染著戒行.污戒行.依倚戒行.智所訶毀戒行.聖所不愛戒行也。佛告賢護菩薩言。賢護。若有出家菩薩取著色。受持禁戒修於梵行。如是取著受。取著想。取著行。取著識。受持禁戒修行梵行。修行已。作如是念。我今如是持戒如是苦行。如是修學如是梵行。願我未來得生天上或生人間。自在有生受諸果報。賢護。以是因緣。彼出家菩薩成就如是不清淨戒。乃至聖者所不愛戒。是謂為求有故。為有生故。為受欲果故。為生處所故。

賢護。是故彼出家菩薩。念欲說此三昧。思此三昧者。要當先具清淨戒行。乃至成就聖所愛戒。亦念常行檀波羅蜜。所謂最勝施。諸法施。上施妙施微妙施。精妙施無上施。亦常勇猛精進不休。不捨重擔。不忘正念。常行一心。正信清淨。無有嫉妬。不著世間利養名聞。如法索求以濟形命。恒行乞食不受別請。厭離人間樂阿蘭若。尊崇聖種敬事頭陀。息世語言但論出世。處眾靜默假言不多。常敬於他不敢輕慢。於一切時常行慙愧。有恩必知知恩必報。於善知識常念親近。諸師尊所謹事無違。若聞如是甚深經典。專心聽受終無疲厭。於法師所起慈父心善知識心。乃至生於諸如來想。以為如是微妙法故。成就無上大菩提故。轉增愛敬尊重心故。(中略)

復次賢護。若彼菩薩。或復至於聲聞人所。聞說如是微妙經典。生愛敬心生尊重心。乃起教師想諸如來想。親承供養。即能聽受。亦能書寫。復能解說。能令是經久住利益。斯有是處。復次賢護。若彼菩薩復於聲聞人所。聞說如是微妙經典。即於彼所生尊重心。如諸佛想親。近承事恭敬供養者。如是之人雖未修學如是經典。即為修習。雖未解釋即為解說。令是妙法久住世間。不毀不滅。斯有是處。何以故。以能愛敬尊重法故。是故此經久住世間。賢護。以是因緣吾今語汝。是人於是說法師所。生愛樂心生敬重心生尊貴心。起善知識想。起教師想。起諸佛想。盡心承事恭敬供養。賢護。若能如是。是則名為行我所行。受我教誡也。

復次賢護。彼出家菩薩必欲解說如此三昧。復欲思惟此三昧者。常當樂行阿蘭若事。不得居處聚落城邑。捨離朋黨多求之處。不貪衣食。不得貯聚穀米食具。不得受畜財物生資。不得貪求名聞利養。不惜重命常念捨身。遠離貪著恒修死想。常行慙愧不造諸惡。攝受正法無有疑心。常念遠離不取眾相。當修慈心勿懷嫌怨。常起慈悲無行瞋恚。安心喜捨莫想愛憎。常當經行破除睡蓋。賢護。出家菩薩若能安住如是法行。則能修學解說思惟如是念佛現前三昧也。(中略)

時彼賢護菩薩復白佛言。若有在家菩薩。處於世間聞是三昧。欲自思惟。即為他說。乃至一日或經一夜。是人安住幾種行法。當得成就思惟三昧。為他說也。

佛言賢護。彼在家菩薩處於世間。若欲修習思惟三昧。或一日一夜。乃至一搆牛乳時者。吾今語汝。彼在家菩薩既居世間。當應正信。不起慳貪。常念行施隨多少施。當一切施不求果報。應歸依佛又歸依法亦歸依僧。不事天神亦無禮拜。不生嫉妬常念隨喜。當須清淨如法活命。不愛兒女不著妻妾。不染居家不躭財寶。常樂出家念除鬚髮。修八關齋恒住伽藍。常懷慙愧。發菩提心不念餘乘。見有持戒清淨比丘修梵行者。終無調戲常行恭敬。從誰聞學如此三昧。當於師所生愛敬心起尊重心。善知識想。生教師想。起諸佛想。一切眾具悉以奉之。常當識恩恒思報德。以能教我微妙法故。賢護。彼在家菩薩處俗之時。應住如是諸法行已。然後教示如是三昧。如是思惟。如是修習。

 

52 居家者 若欲生無量清淨佛國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中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下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居家者 若欲生無量清淨佛國

佛告阿逸菩薩等.諸天帝王人民.我皆語若曹。諸欲生無量清淨佛國.雖不能大精進禪定持經戒者.大要當作善。一者不得殺生。二者不得盜竊。三者不得婬泆.犯愛他人婦女。四者不得調欺。五者不得飲酒。六者不得兩舌。七者不得惡口。八者不得妄言。九者不得嫉妒。十者不得貪欲。不得心中有所慳惜。不得瞋怒。不得愚癡。不得隨心嗜欲。不得心中中悔。不得狐疑。當作孝順。當作至誠忠信。當作受佛經語。深當信作善.後世得其福。奉持如是其法不虧失者.在心所願.可得往生無量清淨佛國。至要當齋戒一心清淨。晝夜常念.欲往生無量清淨佛國。十日十夜不斷絕。我皆慈哀之。悉令生無量清淨佛國。

佛言。世間人.欲以慕及賢明.居家修善為道者。與妻子共居.在恩好愛欲之中。憂念苦多家事煩務.不暇大齋戒一心清淨。雖不能得離家。有空閑時.自端正心.意念諸善。專精行道十日十夜。殊使不能爾.自思惟熟計.欲度脫身者.下當絕念去憂。勿念家事.莫與女人同牀。自端正身心.斷愛欲.一心齋戒清淨。至意念生無量清淨佛國.一日一夜不斷絕者。壽終皆得往生其國.在七寶浴池蓮華中化生。可得智慧勇猛。所居七寶舍宅自在其意。所欲作為.可次如上第一輩。

佛語阿逸菩薩言。諸八方上下無央數諸天人民.比丘僧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其往生無量清淨佛國.眾等大會。皆共於七寶浴池中.都共人人悉自於一大蓮華上坐。皆自陳道德善。人人各自說其前世宿命求道時.持經戒所作善法.所從來生本末。其所好喜經道。知經智慧。所施行功德。從上次下轉皆徧。以知經有明不明.有深淺大小。德有優劣厚薄自然之道。別知才能智慧猛健。眾相觀照。禮義和順。皆自歡喜踊躍。智慧有勇猛.各不相屬逮。佛言。其人殊不豫益作德為善。輕戲不信之然。徒倚懈怠為用可爾。至時都集說經行道。自然迫促.應答遲晚。道智卓殊超絕.才能高猛。獨於邊羸.臨事乃悔。悔者已.出其後.當復何益。但心中戾悢.慕及等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