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四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第四瑜伽處之二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苦集滅道 無常苦空無我 於四聖諦 自內現觀了相作意
若樂往趣出世間道。應當依止四聖諦境。漸次生起七種作意。所謂最初了相作意。最後加行究竟果作意。乃至證得阿羅漢果。修瑜伽師於四聖諦略摽廣辯增上教法。聽聞受持。或於作意已善修習。或得根本靜慮.無色。由四種行了苦諦相。謂無常行苦行空行無我行。由四種行了集諦相。謂因行集行起行緣行。由四種行了滅諦相。謂滅行靜行妙行離行。由四種行了道諦相。謂道行如行行行出行。如是名為了相作意。
由十種行觀察苦諦。能隨悟入苦諦四行。何等為十。一變異行。二滅壞行。三別離行。四法性行。五合會行。六結縛行。七不可愛行。八不安隱行。九無所得行。十不自在行。如是十行依證成道理能正觀察。
此中且依至教量理。如世尊說諸行無常。又此諸行略有二種。一有情世間。二器世間。世尊依彼有情世間。說如是言。苾芻當知。我以過人清淨天眼。觀諸有情死時生時。廣說乃至身壞已後。當生善趣天世界中。由此法門顯示。世尊以淨天眼現見一切有情世間是無常性。又世尊言。苾芻當知。此器世間長時安住。過是已後。漸次乃至七日輪現。如七日經廣說乃至。所有大地諸山大海。及蘇迷盧大寶山王。乃至梵世諸器世界。皆被焚燒。災火滅後灰燼不現。乃至餘影亦不可得。由此法門。世尊顯示諸器世間是無常性。如是且依至教量理。修觀行者淨信增上作意力故。於一切行無常之性獲得決定。得決定已。即由如是淨信增上作意力故。數數尋思觀察一切。現見不背。不由他緣無常之性。(中略)
云何復由法性行故觀無常性。謂即所有變異無常。滅壞無常。別離無常。於現在世猶未合會。於未來世當有法性如實通達。如是諸行於未來世當有法性。如是等類名為通達法性無常。云何復由合會行故觀無常性。謂即如是變異無常。滅壞無常。別離無常。於現在世合會現前如實通達。如是諸行於現在世現前合會。如是等類名為通達合會無常。彼於如是內外諸行五無常性。由五種行如其所應。作意修習。多修習故。獲得決定。
如是由證成道理及修增上故。於無常行得決定已。從此無間趣入苦行。作是思惟。如是諸行皆是無常。是無常故。決定應是有生法性。如是諸行既是生法。即有生苦。既有生苦。當知亦有老病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如是且由不可愛行趣入苦行。如是復於有漏有取。能順樂受一切蘊中。由結縛行趣入苦行。所以者何。以於愛等結處生愛等結。於貪等縛處生貪等縛。便能招集生老病死愁悲憂苦。一切擾惱純大苦蘊。如是復於有漏有取。順非苦樂一切蘊中。由不安隱行趣入苦行。所以者何。有漏有取順非苦樂一切諸蘊。麁重俱行苦樂種子之所隨逐。苦苦壞苦不解脫故。一切皆是無常滅法。如是行者。於能隨順樂受諸行及樂受中。由結縛行趣入壞苦。於能隨順苦受諸行及苦受中。由不可愛行趣入苦苦。於能隨順不苦不樂受諸行。及不苦不樂受中。由不安隱行趣入行苦。如是由結縛行。不可愛行。不安隱行。增上力故。於三受中作如是說。諸所有受皆悉是苦。如是名為由無常行作意為先。趣入苦行。
復作是念。我於今者唯有諸根。唯有境界。唯有從彼所生諸受。唯有其心。唯有假名。我我所法唯有其見。唯有假立。此中可得除此更無若過若增。如是唯有諸蘊可得。於諸蘊中無有常恒堅住主宰。或說為我。或說有情。或復於此說為生者老者病者及以死者。或復說彼能造諸業。能受種種果及異熟。由是諸行皆悉是空。無有我故。如是名為由無所得行。趣入空行。
復作是念。所有諸行。與其自相及無常相苦相相應。彼亦一切從緣生故不得自在。不自在故皆非是我。如是名為由不自在行。入無我行。
如是行者。以其十行攝於四行。復以四行了苦諦相。謂無常行五行所攝。一變異行。二滅壞行。三別離行。四法性行。五合會行。苦行三行所攝。一結縛行。二不可愛行。三不安隱行。空行一行所攝。謂無所得行。無我行一行所攝。謂不自在行。彼由十行悟入四行。
復由四行於苦諦相正覺了已。次復觀察如是苦諦。何因何集何起何緣。由斷彼故苦亦隨斷。如是即以集諦四行了集諦相。謂了知愛能引苦故。說名為因。既引苦已復能招集令其生故。說名為集。既生苦已令彼起故。說名為起。復於當來諸苦種子能攝受故。次第招引諸苦集 故。說名為緣。復有差別。謂了知愛是取因故。復能招集即以其取為有因故。復能生起有為上首當來生故。又能引發以生為緣老病死等諸苦法故。隨其所應當知說名因集起緣。復有差別。謂正了知。煩惱隨眠附屬所依愛隨眠等。是當來世後有生因。又正了知彼所生纏。隨其所應是集起緣。謂後有愛能招引故即是其集。此後有愛復能發起喜貪俱行愛。此喜貪俱行愛復與多種彼彼喜愛為緣。如是依止愛隨眠等及三種纏。能生後有及能發起諸愛差別。是故說名因集起緣。如是行者。由四種行了集諦相。
於集諦相正覺了已。復正覺了如是集諦無餘息滅。故名為滅。一切苦諦無餘寂靜。故名為靜。即此滅靜是第一故。是最勝故。是無上故。說名為妙。是常住故。永出離故。說名為離。如是行者。由四種行了滅諦相。
於滅諦相正覺了已。復正覺了真對治道。於所知境。能通尋求義故。能實尋求義故。由於四門隨轉義故。一向能趣涅槃義故。所以說名道如行出。如是行者。由四種行了道諦相。如是名為於四聖諦。自內現觀了相作意 。
彼既如是於其自內現見諸蘊。依諸諦理無倒尋思正觀察已。復於所餘不同分界不現見蘊。比度觀察。謂彼所有有為有漏。徧一切處徧一切種。於一切時皆有如是法。皆墮如是理。皆有如是性。彼所有滅皆永寂靜常住安樂。彼所有道皆能永斷究竟出離。當知此中。若於現見諸蘊諦智。若於所餘不同分界不現見境比度諦智。即是能生法智類智種子依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