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三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三結盡 斷五下分結 修習方便禪思
(六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何等為五。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云何色受陰。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受陰。復次。彼色是無常.苦.變易之法。若彼色受陰。永斷無餘。究竟捨離.滅盡.離欲.寂沒。餘色受陰更不相續.不起.不出。是名為妙。是名寂靜。是名捨離。一切有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云何受受陰。謂六受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受陰。復次。彼受受陰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槃。云何想受陰。謂六想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想。乃至意觸生想。是名想受陰。復次。彼想受陰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槃。云何行受陰。謂六思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思。乃至意觸生思。是名行受陰。復次。彼行受陰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槃。云何識受陰。謂六識身。何等為六。謂眼識身。乃至意識身。是名識受陰。復次。彼識受陰是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槃。
比丘。若於此法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是名隨信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比丘。若於此法增上智慧思惟.觀察.忍。是名隨法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比丘。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三結盡斷知。謂身見.戒取.疑。比丘。是名須陀洹果。不墮惡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後究竟苦邊。比丘。若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不起心漏。名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捨離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得解脫。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四)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爾時。世尊晡時從禪起。出講堂。於堂陰中大眾前。敷座而坐。爾時。世尊歎優陀那偈
法無有吾我 亦復無我所 我既非當有 我所何由生
比丘解脫此 則斷下分結
時。有一比丘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云何無吾我。亦無有我所。我既非當有。我所何由生。比丘解脫此。則斷下分結。
佛告比丘。愚癡無聞凡夫計色是我.異我.相在。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多聞聖弟子不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見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亦非知者。亦非見者。此色是無常。受想行識是無常。色是苦。受想行識是苦。色是無我。受想行識是無我。此色非當有。受想行識非當有。此色壞有。受想行識壞有。故非我.非我所。我我所非當有。如是解脫者。則斷五下分結。
時。彼比丘白佛言。世尊。斷五下分結已。云何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佛告比丘。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於無畏處而生恐畏。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怖畏無我無我所。二俱非當生。攀緣四識住。何等為四。謂色識住.色攀緣.色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於受.想.行識住.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比丘。識於此處。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增進廣大生長。
若作是說。更有異法。識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若增進廣大生長者。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
所以者何。比丘。離色界貪已。於色意生縛亦斷。於色意生縛斷已。識攀緣亦斷。識不復住。無復增進廣大生長。受想行界離貪已。於受想行意生縛亦斷。受想行意生縛斷已。攀緣亦斷。識無所住。無復增進廣大生長。識無所住故不增長。不增長故無所為作。無所為作故則住。住故知足。知足故解脫。解脫故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比丘。我說識不住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除欲.見法。涅槃.滅盡。寂靜.清涼。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生滅以不樂 及三種分別 貪著等觀察 是名優陀那
(六五)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
云何如實觀察。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滅。此是受想行識。此是識集.此是識滅。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愚癡無聞凡夫。於苦.樂.不苦不樂受。不如實觀察。此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不如實觀察故。於受樂著生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從集而生。是名色集。是名受想行識集。
云何色滅。受想行識滅。多聞聖弟子受諸苦.樂.不苦不樂受。如實觀察。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如實觀察故。於受樂著滅。著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皆悉得滅。是名色滅。受想行識滅。
是故。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比丘。禪思住。內寂其心。精勤方便。如實觀察。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觀察。如是分別.種種分別.知.廣知.種種知.親近.親近修習。入.觸證二經。亦如是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