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何等四人當供養之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如來性品第四之三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何等四人當供養之

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經中。有四種人。能護正法建立正法憶念正法。能多利益憐愍世間。為世間依。安樂人天。何等為四。有人出世具煩惱性是名第一。須陀洹人斯陀含人是名第二。阿那含人是名第三。阿羅漢人是名第四。是四種人出現於世。能多利益憐愍世間。為世間依。安樂人天。

云何名為具煩惱性。若有人能奉持禁戒。威儀具足建立正法。從佛所聞解其文義。轉為他人分別宣說。所謂少欲是道。多欲非道。廣說如是八大人覺。有犯罪者教令發露懺悔滅除。善知菩薩方便所行祕密之法。是名凡夫。非第八人。第八人者不名凡夫。名為菩薩。不名為佛。第二人者名須陀洹斯陀含。若得正法受持正法。從佛聞法。如其所聞。聞已書寫受持讀誦轉為他說。若聞法已。不寫不受不持不說。而言奴婢不淨之物。佛聽畜者。無有是處。是名第二人。如是之人未得第二第三住處。名為菩薩已得受記。第三人者名阿那含。阿那含者。誹謗正法。若言聽畜奴婢僕使不淨之物。受持外道典籍書論。及為客塵煩惱所障。諸舊煩惱之所覆蓋。若藏如來真實舍利。及為外病之所惱害。或為四大毒蛇所侵。論說我者。悉無是處。若說無我斯有是處。說著世法無有是處。若說大乘相續不絕斯有是處。若所受身有八萬蟲亦無是處。永離婬欲乃至夢中不失不淨斯有是處。臨終之日生怖畏者亦無是處。阿那含者為何謂也。是人不還。如上所說所有過患。永不能污往返周旋。名為菩薩已得受記。不久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則名為第三人也。第四人者名阿羅漢。阿羅漢者斷諸煩惱捨於重擔。逮得己利所作已辦。住第十地。得自在智。隨人所樂種種色像。悉能示現如所莊嚴。欲成佛道即能得成。能成如是無量功德。名阿羅漢。是名四人出現於世。能多利益憐愍世間。為世間依。安樂人天。於人天中最尊最勝。猶如如來名人中勝。為歸依處。(中略)

善男子。如是四人。若以佛說。言非佛說。無有是處。是故我說如是四人為世間依。善男子。汝應供養如是四人。世尊。我當云何識知是人而為供養。佛告迦葉。若有建立護持正法。如是之人應從啟請。當捨身命而供養之。如我於是大乘經說

有知法者 若老若少 故應供養 恭敬禮拜 猶如事火 婆羅門等

有知法者 若老若少 故應供養 恭敬禮拜 亦如諸天 奉事帝釋(中略)

佛告迦葉。善男子。我為未來諸菩薩等學大乘者說如是偈。不為聲聞弟子說也。善男子。如我先說。正法滅已毀正戒時。增長破戒非法盛時。一切聖人隱不現時。受畜奴婢不淨物時。是四人中當有一人。出現於世。剃除鬚髮出家修道。見諸比丘。各各受畜奴婢僕使不淨之物。淨與不淨一切不知。是律非律亦復不識。是人為欲調伏如是諸比丘故。與共和光不同其塵。自所行處及佛行處善能別知。雖見諸人犯波羅夷默然不舉。何以故。我出於世為欲建立護持正法。是故默然而不舉處。善男子。如是之人為護法故。雖有所犯不名破戒。(中略)

善男子。我涅槃後護持正法諸菩薩等。亦復如是。以方便力。與彼破戒假名受畜一切不淨物僧。同其事業。爾時。菩薩若見有人雖多犯戒。能治毀禁諸惡比丘。(中略)善男子。若有比丘犯禁戒已。憍慢心故覆藏不悔。當知是人名真破戒。菩薩摩訶薩為護法故。雖有所犯不名破戒。何以故。以無憍慢發露悔故。(中略)以是因緣。我亦不為學聲聞人。但為菩薩而說是偈。(中略)

迦葉菩薩白佛言。眾僧之中有四種人。如菴羅果生熟難知。破戒持戒云何可識。佛言。善男子。因大涅槃微妙經典。則易可知。云何因是大涅槃經可得知耶。譬如田夫種稻穀等芸除稊稗。以肉眼觀名為淨田。至其成實草穀各異。如是八事能污染僧。若能除卻。以肉眼觀則知清淨。若有持戒破戒。不作惡時。以肉眼觀難可分別。若惡彰露則易可知。如彼稊稗易可分別。僧中亦爾。若能遠離於八不淨毒蛇之法。是名清淨聖眾福田。應為人天之所供養。清淨果報。非是肉眼所能分別。(中略)

復次善男子。譬如城市有賣藥人。有妙甘藥出於雪山。亦復多賣其餘雜藥味甘相似。時有諸人咸皆欲買。然不識別。至賣藥所。問言。汝有雪山藥不。其賣藥人即答言有。是人欺詐以餘雜藥語買者言。此是雪山甘好妙藥。時買藥者以肉眼故不能善別。即買持去。復作是念我今已得雪山甘藥。迦葉。若聲聞僧中。有假名僧有真實僧有和合僧。若持戒破戒於是眾中。等應供養恭敬禮拜。是優婆塞以肉眼故不能分別。喻如彼人不能分別雪山甘藥。誰是持戒誰是破戒。誰是真僧誰是假僧。有天眼者乃能分別。

迦葉。若優婆塞知是比丘。是破戒人不應給施禮拜供養。若知是人受畜八法。亦復不應給施所須禮拜供養。若於僧中有破戒者。不應以被袈裟因緣恭敬禮拜。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善哉善哉。如來所說真實不虛。我當頂受。譬如金剛珍寶異物。如佛所說。是諸比丘當依四法。何等為四。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如是四法應當證知非四種人。

佛言。善男子。依法者。即是如來大般涅槃。一切佛法即是法性。是法性者即是如來。是故如來常住不變。若復有言如來無常。是人不知不見法性。若不知見是法性者。不應依止。如上所說。四人出世護持法者。應當證知。而為依止。(中略)依義不依語者。(中略)何等語言所不應依。所謂諸論綺飾文辭如佛所說無量諸經。貪求無厭多姦諛諂。詐現親附現相求利。經理白衣為其執役。又復唱言。佛聽比丘畜諸奴婢不淨之物。金銀珍寶穀米倉庫牛羊象馬。販賣求利。於飢饉世憐愍子故。聽諸比丘儲貯陳宿。手自作食不受而噉。如是等語所不應依。(中略)

善男子。若有人言。如來憐愍一切眾生。善知時宜。以知時故。說輕為重說重為輕。如來觀知所有弟子。有諸檀越供給所須令無所乏。如是之人。佛則不聽受畜奴婢金銀財寶販賣市易不淨物等。若諸弟子無有檀越供給所須。時世飢饉飲食難得。為欲建立護持正法。我聽弟子受畜奴婢金銀車乘田宅穀米賣易所須。雖聽受畜如是等物。要當淨施篤信檀越。如是四法所應依止。若有戒律阿毘曇修多羅。不違是四亦應依止。

若有說言。有時非時。有能護法不能護法。如來悉聽一切比丘受畜如是不淨物者。如是之言不應依止。若有戒律阿毘曇修多羅中有同是說。如是三分亦不應依。我為肉眼諸眾生等說是四依。終不為於有慧眼者。是故我今說是四依。法者即是法性。義者即是如來常住不變。智者了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了義者了達一切大乘經典。

註: 八不淨物,諸奴婢金銀珍寶穀米倉庫牛羊象馬等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