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云何能善行於三摩呬多心

佛說寶雨經卷第七卷第八 唐天竺三藏達摩流支譯

云何能善行於三摩呬多心

復次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得宿住隨念智。何等為十。一者承事諸佛。二者攝受正法。三者持戒清淨。四者無有惡作。五者得無障礙。六者歡喜無量。七者得多修行。八者得三摩呬多。九者得化生。十者得識無愚癡。善男子。菩薩承事無量諸佛故。得尊重正法。於諸正法受持讀誦為他廣說。不顧身命勤修正法。故得尸羅。所謂身語意戒皆得清淨。由戒清淨故得無惡作。無惡作故得無障礙。由無障礙故得歡喜無量。歡喜無量故得多修行。多修行故得三摩地。得三摩地故能趣清淨。趣清淨故恒得化生。得化生故識無愚癡。識無愚癡故得憶念生智。由是能隨憶念多生。一生二生乃至無量百千生。善男子。菩薩成就此十種法。得宿住隨念智。(中略)

復次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而能善行於三摩呬多心。何等為十。一者善行身念處。二者善行受念處。三者善行心念處。四者善行法念處。五者善行境界念處。六者善行阿蘭若念處。七者善行村邑國土王都聚落念處。八者善行利養尊重名聞念處。九者善行如來施設學處念處。十者善行煩惱及隨煩惱雜染念處。

云何菩薩行身念處。善男子。菩薩以正般若簡擇諸法。與身俱者能捨惡法。觀察是身從頭至足。無我我所。性不久停終當壞滅。筋脈纏縛臭穢不淨。菩薩如是觀察之時。而不於中樂欲貪著。以是義故。身中所有諸可惡法。唯除菩薩自在能捨。非諸有情。是名善行於身念處。

云何菩薩行受念處。善男子。菩薩作是思惟。所有諸受悉皆是苦。愚夫顛倒為之為樂。一切智者知樂即苦。是故勇猛修行斷苦。令他有情亦如是學。菩薩摩訶薩觀察受時。終不染著。亦不瞋恚。是名菩薩善行受念處。

云何行心念處。善男子。菩薩作是思惟。心實無常執著為常。實是其苦執著為樂。本無有我執著為我。本來不淨執著為淨。其心輕動無時暫停。以不停故。於諸雜染能為根本。壞滅善道開惡趣門。生長三毒。與隨煩惱等作其因緣。為主為導。又能積集淨不淨業。迅速流轉。如旋火輪亦如奔馬。如火焚燒。如水增長。遍知諸境如世彩畫。菩薩如是觀察心時。便得自在。得自在已。於諸法中亦無罣礙。是名菩薩善行心念處。

云何菩薩行法念處。善男子。菩薩如實了知諸不善法貪瞋癡等。及依止此所起餘法。及能修習煩惱對治。令諸惡法皆悉永斷。既能了知一切善法。於中安住。要期發願。復能安立一切有情。如是修學。是名菩薩善行法念處。

云何菩薩行境界念處。善男子。菩薩於可意不可意。色聲香味觸法中。無染無著。亦不發起瞋恚之心。菩薩作是思惟。我不應於都無法中。而生貪染。我若生染。即是愚夫及愚癡性。為不了性。為不善性。如世尊言。若為貪愛所染。即便頑鈍。不能了知善不善法。由此因緣墮於惡趣。菩薩作是思惟。我不應於空法中發起瞋恚。我若起瞋。即不能忍是瞋恚纏。為諸聖人之所訶責。及梵行者之所譏嫌。菩薩觀察境界之時。不為境縛亦無執著。復教化人如是修學。是名菩薩善行境界念處。(卷第七終)

云何菩薩善行阿蘭若念處。善男子。菩薩作是思惟。住無諍行及住寂靜行。若有天龍藥叉健達縛等他心神通。能知我心心所有法。是故我應如理作意。遠離不如理作意。於如理法中增廣修習。是名菩薩善行阿蘭若念處。

云何菩薩善行村邑聚落國土王都念處。善男子。菩薩若有非法之處當須捨離。所謂酒肆婬里王家。博弈醉徒聚戲歌舞。非是出家之所行處皆應遠離。是名菩薩善行人間念處。

云何菩薩善行利養承事尊重讚歎念處。善男子。菩薩能於利養等中。發如是心。為諸施者作福田故。分散施故。終不耽著生於愛染。亦不為己執我我所。所受之物與一切有情共之。迴施一切苦惱之者。由此因緣。菩薩所得利養等事。終不倚恃。而生我慢貢高之心。作是思惟。所得名聞利養等事。體性空寂都不可得。終當磨滅敗壞之法。不可信也。誰有智者於無常法中而生愛著。復起憍逸我慢貢高。是名菩薩善行利養等念處。

云何菩薩善行如來施設學處念處。善男子。菩薩作是思惟。過去諸佛習是學處。既能修習。已現等覺入般涅槃。未來諸佛如是修習。當現等覺入般涅槃。現在諸佛既修習已。今現等覺入般涅槃。菩薩摩訶薩。能於如是所學之處。發起信心尊重勇猛。依之修習。是名菩薩善行如來施設學處念處。

云何菩薩善行一切煩惱及隨煩惱雜染念處。善男子。菩薩於煩惱及隨煩惱雜染法中。善能念之。從何因起。何緣所生。如是緣起。如是緣生。悉皆捨離。是名菩薩善行煩惱及隨煩惱念處。

善男子。菩薩成就此十種法。恒常證得三摩呬多心。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