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菩薩智自在

自在王菩薩經卷上卷下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菩薩智自在

自在王菩薩得蒙聽許。喜悅無量。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於大乘法中得自在行。而能為人演說此法。以自在力。摧伏諸魔增上慢者。及諸外道有所邪見得諸貪著者。令住大乘具足大願成就戒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略)佛告自在王。菩薩摩訶薩有四自在法。以是法故能自在行。令諸眾生得住大乘。何等四。一者戒自在。二者神通自在。三者智自在。四者慧自在。(中略)

自在王。何謂菩薩摩訶薩智自在。謂陰智。性智。入智。因緣智。諦智。自在王。何謂陰智。色前際空。後際空。中亦空。受想行識前際空。後際空。中亦空。五陰畢竟空。是名陰智。自在王。何謂性智。地性是法性。水性是法性。火性是法性。風性是法性。何以故。四性入於法性皆為一性。謂之空性。空性法性同一無性。此中無地性無水性。無火性無風性。何以故。不壞性是法性。無二性是法性。無生性是法性。無垢性是法性。無淨性是法性。如法性。壽性眾生性生死性涅槃性亦如是。如涅槃性。欲性色性無色性有為性無為性亦如是。如是性智不隨他得。是名性智。自在王。何謂入智。眼從本來。不生不起無有作者。耳鼻舌身意從本已來。不生不起無有作者。自在王。眼無有主。是中無有見者。耳無有主。是中無有聽者。鼻無有主。是中無有嗅者。舌無有主。是中無有嘗者。身無有主。是中無有覺者。意無有主。是中無有識者。自在王。眼性不能見色。耳性不能聽聲。鼻性不能嗅香。舌性不能知味。身性不能覺觸。意性不能識法。何以故。眼無所作與草木土石無異。耳鼻舌身意亦無所作。與草木土石無異。自在王。眼不染不離。耳鼻舌身意不染不離。何以故。眼從本來是離相。耳鼻舌身意從本已來是離相。自在王。若能如是知一切入。則能離欲。是名入智。自在王。菩薩如是知諸陰性入不生不起。以畢竟滅。滅已。而受生退沒。雖受陰性入。而不捨陰性入智。是名智自在。謂知陰性入。知陰性入相。而能不捨。現於三界而不住諸結。示有生滅而不生不滅。是名智自在。(中略)

菩薩作是念。法屬眾緣。推求眾緣則不可得。即於十二緣而得真智。何謂真智。知十二緣生法同於無生。無生同空。無相無作。空無相無作同眾緣生法。如來所用平等得一切法。是法同十二緣生法。十二緣生法無有法生。是故說應見十二緣生無生。十二緣無生智即是十二緣生智。(中略)若見緣生法是名見法。云何見法。見離染法。云何離染行者。於一切法離染見故。名為離染。是故說見離染法。云何為見。不為增不為減。如是見如不動不著。如是見如不壞法性。亦不見合。如與法性不壞不合。如是見者不毀實際。如是見者亦不見。非以肉眼見。非以天眼見。非以慧眼見。何以故。肉眼無作。無作故不見。天眼作起相故不見無為法。慧眼無分別相。無分別故不見。

自在王。若菩薩能如是見一切法。則能見佛。不以色故見。不以受想行識故見。不以諸相故見。不以法故見。不以戒故見。不以定慧解脫知見故見。不以過去故見。不以未來現在故見。如是見者是名見佛。自在王菩薩白佛言。世尊。頗有所緣。菩薩見如是諸法。而能見佛耶。佛言有。何以故。色是盡相。性無生故。能見色如是。是名見如來。受想行色是盡相。性無生故。能見識如是。是名見如來。戒是無為無作無起相。能見戒如是。是名見如來。定慧解脫知見等亦如是。是名見如來。(中略)若菩薩能於一切念中。證滅而不實滅。生死不可得。而以方便智故示是。名菩薩智自在。(卷上終)

自在王。何謂菩薩摩訶薩諦智。求聲聞者。以諦法證聲聞解脫。菩薩得此諦而不證解脫。是名自在。求辟支佛者。以諦法證辟支佛解脫。菩薩得此諦而不證解脫。是名自在。

諦智者。苦諦虛妄知見。云何知見苦。虛妄不實得時故為苦。以倒故有。若菩薩知苦無生無起。是名知見苦諦。云何斷集。諸法隨集斷。云何為集。集平等故。斷亦如是。集無所從來故集。無所去故斷。是名諸法性是中無有實法。生已當斷。隨所愛使故有集。若斷愛使是名斷集。云何苦滅諦。畢竟滅苦集。而無法可壞故。是名苦滅。一切諸緣相滅故。一切法如是滅相。於此中不生不滅名為滅諦。云何道諦。隨以何道求一切法。不得若善若不善。若有漏若無漏。若有為若無為。是名道諦。是道平等不分別一切法故。是道寂滅離諸結熱故。是道安樂離一切憂惱故。是道無漏一切漏盡故。是道一切有所得者所不能行。正行禪定者易修行故。是道諸佛所不捨。是道無相斷一切相故。以如是道不墮於二。是名道諦。若菩薩以如是門知四諦者。是名諦智。若菩薩先以四諦。為求聲聞辟支佛者說。於此乘中亦無所貪。是名諦智自在。又自在王。菩薩知聲聞乘不於中住。知辟支佛乘不於中住。知佛乘不於中住。是名諦智自在。

又自在王。若以一心知一切眾生心。以一心性知一切心性。而於心智不作二行。是名智自在。又有智自在。知見過去世無礙。心不至過去世。知見未來世無礙。心不至未來世。知見現在世無礙。心不至現在世。不於過去未來現在世而生戲論。又有智自在。知一切有為法盡滅。而不盡諸善根。知法無生而以攝法攝集眾生。是名智自在。又不從他。知一切法畢竟滅相。以是智力而自不滅。教化眾生。是名智自在。

自在王。菩薩於此若欲得智自在力而自在者。應隨智行不隨意行。云何意行。所有意業皆是意行。所有識業皆是意行。所有心業皆是意行。所有著心起諸善根皆是意行。墮見行施。墮相持戒。依我行忍皆是意行。我是菩薩則是意行。我發菩提亦是意行。我不斷佛種。不斷法種。不斷僧種。亦是意行。我為利眾生故發心亦是意行。我當度未度者。解未解者。安未安者。滅未滅者皆是意行。我是施主。我是持戒。我是行忍。我是行進。我是行定。我是行智皆是意行。我是行慈者。行悲者。行喜者。行捨者。皆是意行。我是少欲知足離行者。不雜行者。頭陀行者。阿蘭若者。細行者。如是分別皆是意行。我是空行者。我是無相行者。我是無作行者。如是分別皆是意行。我是諦語者。實語者。如說行者。皆是意行。我是過諸魔業離四魔者。我斷一切見得忍。如是分別皆是意行。我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法輪度眾生。當於無餘涅槃而般涅槃。如是分別皆是意行。

自在王。云何菩薩智業。隨無心意識行處。是名智業。菩薩常作智業不起意業。云何菩薩智業。菩薩智業有二種。何等二。一者成眾生。二者受持正法。云何成眾生。菩薩隨以所知能成眾生。云何受持正法。若不受一切法。是名受持正法。若受持色。非受持正法。受持受想行識。非受持正法。若受諸入諸性。非受持正法。若受善不善法。非受持正法。若受罪不罪。有漏無漏。有為無為。世法出世法。非受持正法。若受施相。非受持正法。若受戒忍進定智。非受持正法。何以故。所可取緣皆是非法非善。非受持正法。何以故。如來所得法。是法無相無礙。若取緣相非受持正法。如是菩薩業中智。是名智業。以如是智而作智業。不盡於智。是名智自在。

183 云何勤修觀行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六卷第二十七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第二瑜伽處之一之二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云何勤修觀行

問。於如前所舉所開示出離地中。有幾品類補特伽羅。能證出離。云何建立補特伽羅。云何所緣。(中略)

云何貪增上補特伽羅。謂有補特伽羅。先餘生中於貪煩惱。已修已習已多修習。由是因緣今此生中於所愛事。有猛利貪有長時貪。是名貪增上補特伽羅。云何瞋增上補特伽羅。謂有補特伽羅。先餘生中於瞋煩惱。已修已習已多修習。由是因緣今此生中於所憎事。有猛利瞋有長時瞋。是名瞋增上補特伽羅。云何癡增上補特伽羅。謂有補特伽羅。先餘生中於癡煩惱。已修已習已多修習。由是因緣今此生中於所愚事。有猛利癡有長時癡。是名癡增上補特伽羅。云何慢增上補特伽羅。謂有補特伽羅。先餘生中於慢煩惱。已修已習已多修 習。由是因緣今此生中於所慢事。有猛利慢有長時慢。是名慢增上補特伽羅。云何尋思增上補特伽羅。謂有補特伽羅。先餘生中於其尋思。已修已習已多修習。由是因緣今此生中於所尋思事。有猛利尋思有長時尋思。是名尋思增上補特伽羅。云何得平等補特伽羅。謂有補特伽羅。先餘生中雖於貪瞋癡慢尋思。不修不習不多修習。而於彼法未見過患。未能厭壞未善推求。由是因緣於所愛所憎所愚所慢所尋思事。無猛利貪無長時貪。然如彼事貪得現行。如貪瞋癡慢尋思亦爾。是名得平等補特伽羅。云何薄塵性補特伽羅。謂有補特伽羅。先餘生中於貪煩惱。不修不習不多修習。已能於彼多見過患。已能厭壞已善推求。由是因緣今此生中於所愛事。會遇現前眾多美妙上品境中起微劣貪。於其中品下品境中貪全不起。如貪瞋癡慢尋思應知亦爾。是名薄塵性補特伽羅。(中略)

問。慢行補特伽羅應知何相。答。慢行補特伽羅。於諸微劣所慢事中。尚能生起最極厚重上品慢纏。何況中品上品境界。又此慢纏住在身中。經久相續長時隨縛。由慢纏故為可慢法之所制伏。不能制伏彼可慢法。諸根掉動諸根高舉諸根散亂。勤樂嚴身。言語高大不樂謙下。於其父母眷屬師長。不能時時如法承事。多懷憍傲不能以身禮敬問訊。合掌迎逆修和敬業。自高自舉陵蔑他人。樂著利養樂著恭敬。樂著世間稱譽聲頌。所為輕舉喜作嘲調。難使遠離難使厭患。廣大勝解。微劣慈悲。計我有情命者養者補特伽羅生者等見。多分上品。多怨多恨。如是等類應知是名慢行者相。

問。尋思行補特伽羅應知何相。答。尋思行補特伽羅。於諸微劣所尋思事。尚能發起最極厚重上品尋思纏。何況中品上品境界。此尋思纏住在身中。經久相續長時隨縛。由此纏故為可尋思法之所制伏。不能制伏可尋思法。諸根不住諸根飄舉。諸根掉動諸根散亂。身業誤失。語業誤失。難使遠離難使厭患。喜為戲論樂著戲論。多惑多疑多懷樂欲。禁戒不堅禁戒不定。事業不堅事業不定。多懷恐慮念多忘失。不樂遠離多樂散動。於諸世間種種妙事。貪欲隨流翹勤無惰。起發圓滿。如是等類應知是名尋思行者相。(中略)

云何由行迹差別建立補特伽羅。謂如所舉如所開示補特伽羅。依四行迹而得出離。何等為四。謂或有行迹是苦遲通。或有行迹是苦速通。或有行迹是樂遲通。或有行迹是樂速通。當知此中若鈍根性補特伽羅。未得根本靜慮。所有行迹。名苦遲通。若利根性補特伽羅。未得根本靜慮。所有行迹名苦速通。若鈍根性補特伽羅。已得根本靜慮。所有行迹名樂遲通。若利根性補特伽羅。已得根本靜慮。所有行迹名樂速通。如是名為由行迹差別建立補特伽羅。(中略)

云何所緣。謂有四種所緣境事。何等為四。一者遍滿所緣境事。二者淨行所緣境事。三者善巧所緣境事。四者淨惑所緣境事。

云何遍滿所緣境事。謂復四種。一有分別影像。二無分別影像。三事邊際性。四所作成辦。(中略)

云何於緣安住其心。齊何名為心善安住。佛告長老頡隸伐多。善哉善哉。汝今善能問如是 義。汝今諦聽極善思惟。吾當為汝宣說開示。頡隸伐多。諸有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能於所緣安住其心。或樂淨行或樂善巧。或樂令心解脫諸漏。於相稱緣安住其心。於相似緣安住其心。於緣無倒安住其心。能於其中不捨靜慮。

云何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於相稱緣安住其心。謂彼比丘若唯有貪行。應於不淨緣安住於心。如是名為於相稱緣安住其心。若唯有瞋行。應於慈愍安住其心。若唯有癡行。應於緣性緣起安住其心。若唯有慢行。應於界差別安住其心。若唯有尋思行。應於阿那波那念安住其心。如是名為於相稱緣安住其心。

頡隸伐多。又彼比丘若愚諸行自相。愚我有情命者生者能養育者補特伽羅事。應於蘊善巧安住其心。若愚其因。應於界善巧安住其心。若愚其緣。應於處善巧安住其心。若愚無常苦空無我。應於緣起。處非處善巧安住其心。

若樂離欲界欲。應於諸欲麁性諸色靜性安住其心。若樂離色界欲。應於諸色麁性無色靜性安住其心。若樂通達及樂解脫徧一切處薩迦耶事。應於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安住其心。是名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於相稱緣安住其心。

頡隸伐多。云何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於相似緣安住其心。謂彼比丘於彼彼所知事。為欲簡擇。極簡擇。徧尋思。徧伺察故。於先所見所聞所覺所知事。由見聞覺知增上力故。以三摩呬多地作意思惟分別。而起勝解。彼雖於其本所知事。不能和合現前觀察。然與本事相似而生。於彼所緣有彼相似。唯智唯見唯正憶念。又彼比丘於時時間令心寂靜。於時時間依增上慧法毘鉢舍那勤修觀行。是名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於相似緣安住其心。

頡隸伐多。云何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於緣無倒安住其心。謂若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於所緣境安住其心。隨應解了所知境界。如實無倒能徧了知。是名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於緣無倒安住其心。

頡隸伐多。云何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能於其中不捨靜慮。謂若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如是於緣正修行時。無間加行殷重加行。於時時間修習止相舉相捨相。由修由習由多修習為因緣故。一切麁重悉皆息滅。隨得觸證所依清淨。於所知事由現見故。隨得觸證所緣清淨。由離貪故隨得觸證心徧清淨。離無明故隨得觸證智徧清淨。是名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能於其中不捨靜慮。

頡隸伐多。為此比丘於所緣境安住其心。如是於緣安住其心。如是於緣安住心已名善安住。(中略)

云何名為淨行所緣。謂不淨。慈愍。緣性緣起。界差別。阿那波那念等所緣差別。云何不淨所緣。謂略說有六種不淨。一朽穢不淨。二苦惱不淨。三下劣不淨。四觀待不淨。五煩惱不淨。六速壞不淨。(中略)

如是不淨是能清淨貪行所緣。貪有五種。一於內身欲欲欲貪。二於外身婬欲婬貪。三境欲境貪。四色欲色貪。五薩迦耶欲薩迦耶貪。是名五貪。為欲令此五種欲貪斷滅除遣不現行故。建立六種不淨所緣。謂由依內朽穢不淨所緣故。令於內身欲欲欲貪心得清淨。由依外朽穢不淨所緣故。令於外身婬欲婬貪心得清淨。婬相應貪復有四種。一顯色貪。二形色貪。三妙觸貪。四承事貪。由依四外不淨所緣。於此四種相應婬貪。心得清淨。若於青瘀或於膿爛。或於變壞或於膖脹。或於食噉作意思惟。於顯色貪令心清淨。若於變赤作意思惟。於形色貪令心清淨。若於其骨若於其鎖。若於骨鎖作意思惟。於妙觸貪令心清淨。若於散壞作意思惟。於承事貪令心清淨。如是四種名於婬貪令心清淨。(卷第二十六。下略)

(卷第二十七) 云何名為善巧所緣。謂此所緣略有五種。一蘊善巧。二界善巧。三處善巧。四緣起善巧。五處非處善巧。

蘊善巧者。云何蘊。云何蘊善巧。謂蘊有五。則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云何色蘊。謂諸所有色。一切皆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此復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總名色蘊。云何受蘊。謂或順樂觸為緣諸受。或順苦觸為緣諸受。或順不苦不樂觸為緣諸受。復有六受身。則眼觸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觸所生受。總名受蘊。云何想蘊。謂有相想無相想。狹小想廣大想。無量想無諸所有無所有處想。復有六想身。則眼觸所生想。耳鼻舌身意觸所生想。總名想蘊。云何行蘊。謂六思身。則眼觸所生思。耳鼻舌身意觸所生思。復有所餘。除受及想。諸心法等總名行蘊。云何識蘊。謂心意識。復有六識身。則眼識耳鼻舌身意識。總名識蘊。前受想行蘊及此識蘊。皆有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等差別。如前廣說。是名為蘊。云何蘊善巧。謂善了知如所說蘊種種差別性非一眾多性。除此法外更無所得無所分別。是名略說蘊善巧義。(中略)云何除此法外更無所得無所分別。謂唯蘊可得。唯事可得。非離蘊外有我可得有常恒住無變易法是可得者。亦無少法是我所有。故除此外。更無所得無所分別。

云何界。云何界善巧。謂界有十八。則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是名為界。若復於彼十八種法。從別別界別別種子別別種性。生起出現。如實了知。忍可審察。名界善巧。如實了知十八種法。從別別界別別而轉。即於因緣而得善巧。是故說此名界善巧。

云何處。云何處善巧。謂處有十二。則眼處色處。耳處聲處。鼻處香處。舌處味處。身處觸處。意處法處。是名為處。處善巧者。謂眼為增上緣。色為所緣緣。等無間滅意為等無間緣。生起眼識及相應法。耳為增上緣。聲為所緣緣。等無間滅意為等無間緣。生起耳識及相應法。如是乃至意為等無間緣。此生作意為增上緣。法為所緣緣。生起意識及相應法。如是六識身及相應法。皆由三緣而得流轉。謂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若於如是諸內外處緣得善巧。名處善巧。(中略)

又處非處善巧。當知即是緣起善巧差別。此中差別者。謂由處非處善巧故。能正了知非不 平等因果道理。則善不善法有果異熟。若諸善法能感可愛果異熟法。諸不善法能感非愛果異熟法。若能如是如實了知。名處非處善巧。(中略)

云何淨惑所緣。謂觀下地麁性上地靜性。如欲界對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對非想非非想處。云何麁性。謂麁性有二。一體麁性。二數麁性。體麁性者。謂欲界望初靜慮。雖皆具五蘊。而欲界中過患深重。苦住增上。最為鄙劣。甚可厭惡。是故說彼為體麁性。初靜慮中則不如是。極靜極妙。是故說彼為體靜性。數麁性者。謂欲界色蘊有多品類。應知應斷。如是乃至識蘊亦爾。是故說彼為數麁性。如是上地展轉相望。若體麁性。若數麁性。隨其所應當知亦爾。如是麁性。於諸上地展轉相望。乃至極於無所有處。一切下地苦惱增多壽量減少。一切上地苦惱減少壽量增多。非想非非想處唯靜唯妙。更無上地勝過此故。

以要言之有過患義。是麁性義。若彼彼地中過患增多。即由如是過患增多性故。名為麁性。若彼彼地中過患減少。即由如是過患減少性故。名為靜性。此是世間由世俗道淨惑所緣。何以故。彼觀下地多諸過患。如病如癰猶如毒箭。不安隱性以為麁性。觀於上地與彼相違以為靜性。斷除下地所有煩惱。始從欲界乃至上極無所有處。此是暫斷非究竟斷。以於後時更相續故。

出世間道淨惑所緣復有四種。一苦聖諦。二集聖諦。三滅聖諦。四道聖諦。云何苦聖諦。 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略說一切五取蘊苦。名苦聖諦。云何集聖諦。謂若愛。若後有愛。若喜貪俱行愛。若彼彼喜樂愛等。名集聖諦。云何滅聖諦。謂即此愛等無餘斷滅。名滅聖諦。云何道聖諦。謂八支等聖道。名道聖諦。

182 云何真實義者 思惟幾事能入世間出世間初靜慮定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二 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一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云何真實義者 思惟幾事能入世間出世間初靜慮定

復次。若欲了知真實義者。當先了知略有五事。(中略)云何五事。一相。二名。三分別。四真如。五正智。

何等為相。謂若略說所有言談安足處事。何等為名。謂即於相所有增語。何等為分別。謂三界行中所有心心所。何等為真如。謂法無我所顯聖智所行。非一切言談安足處事。何等為正智。謂略有二種。一唯出世間正智。二世間出世間正智。何等名為唯出世間正智。謂由此故。聲聞獨覺諸菩薩等通達真如。又由此故。彼諸菩薩於五明處善修方便。多住如是一切徧行真如智故。速證圓滿所知障淨。何等名為世間出世間正智。謂聲聞獨覺以初正智通達真如已。由此後所得世間出世間正智。於諸安立諦中。令心厭怖三界過患.愛味。三界寂靜。又由多分安住此故。速證圓滿煩惱障淨。又即此智未曾得義。名出世間。緣言說相為境界義亦名世間。是故說為世間出世間。

世尊依此密意說如是言。我說有世間智。有出世間智。有世間出世間智。若分別所攝智。唯名為世間。初正智所攝智。唯名出世間。第二正智所攝智。通名世間出世間。(中略)

問。如是五事。幾色。幾心。幾心所有。幾心不相應行。幾無為。答。相通五種。名唯心不相應行。分別正智通心及心所有。真如唯無為。

問。如是五事。幾蘊所攝。幾非蘊所攝。答。三蘊所攝。相攝不攝。真如不攝。(中略)

問。如是五事。幾諦所攝。幾非諦所攝。答。諦有二種。一安立諦。二非安立諦。安立諦者。謂四聖諦。非安立諦者。謂真如。此中三是安立諦所攝。相亦攝亦不攝。真如唯非安立諦所攝。(中略)

問。如是五事。幾欲界繫。幾色界繫。幾無色界繫。幾不繫。答。欲色界繫三。無色界繫亦爾。正智一種。若唯出世間是不繫。若世間出世間通繫不繫。真如俱非二種。(中略)

問。如是五事。幾是空是空境。幾是無願是無願境。幾是無相是無相境。答。相通三種。亦三種境。名非三種是二種境。分別通三種是二種境。真如非三種是空無相境。正智通三種是空所行境。若無差別。總說為空無願無相。當知此中通聞思修所成為性。若唯以三摩地名而宣說者。當知此中唯修所成為性。通世出世。若唯以解脫門名而宣說者。當知此中唯出世間修所成為性。(中略)

問。是五事中。思惟幾事能入世間初靜慮定。答。思惟欲界所繫及初靜慮所繫相名分別。如是思惟下地所繫及第二靜慮地所繫相名分別。能入世間第二靜慮。如是所餘靜慮無色。如其所應當知亦爾。

問。是五事中。思惟幾事能入出世初靜慮定。答。即思惟欲界所繫及初靜慮地所繫相名分別真如。如是乃至無所有處。如其所應當知亦爾。非想非非想處。本性法爾唯是世間。問。非想非非想處所繫相。當言是相耶。答。當言無想相。亦名微細相。

181 修所成慧地決擇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七 攝決擇分中修所成慧地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修所成慧地決擇

修所成慧地決擇我今當說。當知略有十六種修。謂聲聞乘相應作意修。大乘相應作意修。影像修。事邊際修。所作成辦修。得修。習修。除去修。對治修。少分修。徧行修。動轉修。有加行修。已成辦修。非修所成法修。修所成法修。

云何聲聞乘相應作意修。謂如有一是聲聞。住聲聞法性。或未證入正性離生。或已證入正性離生。不觀他利益事。唯觀自利益事。由安立諦作意門。內觀真如。緣有量有分別法為境。為盡貪愛。由厭離欲解脫行相。修習作意。是名聲聞乘相應作意修。

云何大乘相應作意修。謂如有一是菩薩。住菩薩法性。或未證入正性離生。或已證入正性離生。觀自觀他諸利益事。由安立非安立諦作意門。內觀真如。緣無量無分別法為境。大悲增上力故。為盡自他所有貪愛。由攝受有情諸利益事方便行相。及由趣向無上足跡因緣行相。修習作意。是名大乘相應作意修。

云何影像修。謂或於有分別毘鉢舍那品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事同分。作意思惟故。或於無分別奢摩他品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事同分。作意思惟故。諸所有修名影像修。

云何事邊際修。謂於過去未來現在內外麁細下劣勝妙近遠等法。作意思惟。或於真如作意思惟。如是或盡所有性故。或如所有性故。諸所有修。名事邊際修。

云何所作成辦修。謂已證入根本靜慮或諸等至。或世間定或出世定。諸所有修。名所作成辦修。

云何得修。謂如有一。依初靜慮。或修無常想。乃至或修死想。彼所有餘不現前想。或自地攝。或下地攝。及彼所引諸餘功德。或是世間或出世間。皆能修彼。令其增盛。清淨樂生。於彼獲得自在成就。是名得修。

云何習修。謂如有一。即於彼彼無常等諸善想。作意思惟。或於善法由習修故。皆現修習。是名修習。

云何除去修。謂如有一。由三摩地所行影像諸相作意故。如楔出楔。方便除遣棄於自性諸相。又如有一。用彼細楔遣於麁楔。如是行者。以輕安身除麁重身。餘如前說。是名除去修。

云何對治修。謂於厭患對治。或斷對治。或持對治。或遠分對治。作意思惟。諸所有修名對治修。此中厭患對治者。謂一切世間善道。除諸無量及餘行者遊戲神通所引作意。斷對治者。謂緣真如為境作意。持對治者。謂此後得世出世道若解脫道。遠分對治者。謂煩惱斷已。於對治道更多修習或多修習上地之道。復有差別。謂聞思修道名厭患對治。出世間道名斷對治。此果轉依名持對治。世間修道名遠分對治。

云何少分修。謂於無常想等隨一善法。作意思惟。諸所有修名少分修。

云何徧行修。謂於諸法一味真如。作意思惟。諸所有修。名徧行修。

云何動轉修。謂於無相修方便修時。時時有相。間隔而修。名動轉修。

云何有加行修。謂即於彼方便修時。由有加行相。間隔而修。名有加行修。

云何成辦修。謂或聲聞乘。或獨覺乘。或復大乘。已得一切所有轉依。及得一切諸法自在。此所有修。名成辦修。

云何非修所成法修。謂不定地諸施戒等所有善法修。名非修所成法修。

云何修所成法修。謂定地諸善法修。名修所成法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