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七 迦葉菩薩品第十二之五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欲斷愛者當先觀受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一切眾生皆從煩惱而得果報。言煩惱者所謂惡也。從惡煩惱所生煩惱亦名為惡。如是煩惱則有二種。一因。二果。因惡故果惡。果惡故子惡。(中略)因亦眾生。果亦眾生。因亦煩惱。果亦煩惱。煩惱因果即是眾生。眾生即是煩惱因果。若從是義。云何如來。先喻雪山亦有毒草微妙藥王。若言煩惱即是眾生。眾生即是煩惱。云何而言眾生身中有妙藥王。(中略)善男子。雪山喻者即是眾生。言毒草者即是煩惱。妙藥王者即淨梵行。善男子。若有眾生能修如是清淨梵行。是名身中有妙藥王。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眾生有清淨梵行。善男子。猶如世間從子生果。是果有能與子作因。有不能者。有能作者是名果子。若不能作。唯得名果不得名子。一切眾生亦復如是。皆有二種。一者有煩惱果是煩惱因。二者有煩惱果非煩惱因。是煩惱果非煩惱因。是則名為清淨梵行。
善男子。眾生觀受。知是一切漏之近因。所謂內外漏。受因緣故不能斷絕一切諸漏。亦不能出三界牢獄。眾生因受。著我我所。生於心倒想倒見倒。是故眾生先當觀受。如是受者為一切愛而作近因。是故智者。欲斷愛者當先觀受。善男子。一切眾生十二因緣所作善惡。皆因受時。是故我為阿難說言。阿難。一切眾生所作善惡。皆是受時。是故智者先當觀受。既觀受已。復當更觀如是受者何因緣生。若因緣生。如是因緣復從何生。若無因生。無因何故不生無受。復觀是受不因自在天生。不因士夫生。不因微塵生。非時節生。不因想生不因性生。不從自生不從他生。非自他生非無因生。是受皆從緣合而生。因緣者即是愛也。是和合中。非有受非無受。是故我當斷是和合。斷和合故則不生受。
善男子。智者既觀因已次觀果報。眾生因受。受於地獄餓鬼畜生。乃至三界無量苦惱。受因緣故受無常樂。受因緣故斷於善根。受因緣故獲得解脫。作是觀時不作受因。云何名為不作受因。謂分別受何等受能作愛因。何等愛能作受因。善男子。眾生若能如是深觀愛因受因。則便能斷我及我所。善男子。若人能作如是等觀。則應分別愛之與受在何處滅。即見愛受有少滅處。當知亦應有畢竟滅。爾時。即於解脫生信。生信心已。是解脫處何由而得。知從八正道。即便修習。
云何名為八正道耶。是道觀受有三種相。一者苦。二者樂。三者不苦不樂。如是三種俱能增長身之與心。何因緣故能增長耶。觸因緣也。是觸三種。一者無明觸。二者明觸。三者非明無明觸。言明觸者即八正道。其餘二觸增長身心及三種受。是故我應斷二種觸因緣。觸斷故不生三受。善男子。如是受者。亦名為因。亦名為果。智者當觀亦因亦果。云何為因。因受生愛名之為因。云何名果。因觸生故名之為果。是故此受。亦因亦果。
智者如是觀是受已。次復觀愛。受果報故名之為愛。智者觀愛復有二種。一者雜食。二者無食。雜食愛者。因生老病死一切諸有。無食愛者。斷生老病死一切諸有。貪無漏道智者復當作如是念。我若生是雜食之愛。則不能斷生老病死。我今雖貪無漏之道。不斷受因。則不能得無漏道果。是故應當先斷是觸。觸既斷已。受則自滅。受既滅已愛亦隨滅。是名八正道。善男子。若有眾生能如是觀。雖有毒身。其中亦有微妙藥王。如雪山中雖有毒草亦有妙藥。善男子。如是眾生雖從煩惱而得果報。而是果報更不復為煩惱作因。是即名為清淨梵行。
復次善男子。智者當觀受愛二事何因緣生。知因想生。何以故。眾生見色亦不生貪。及觀受時亦不生貪。若於色中生顛倒想。謂色即是常樂我淨。受是常恒無有變易。因是倒想。生貪恚癡。是故智者應當觀想。云何觀想。當作是念。一切眾生未得正道皆有倒想。云何倒想。於非常中生於常想。於非樂中生於樂想。於非淨中生於淨想。於空法中生於我想。於非男女大小晝夜歲月衣服房舍臥具。生於男女至臥具想。是想三種。一者小。二者大。三者無邊。小因緣故生於小想。大因緣故生於大想。無量緣故生無量想。復有小想。謂未入定。復有大想。謂已入定。復有無量想。謂十一切入。復有小想。所謂欲界一切想等。復有大想。所謂色界一切想等。復有無量想。謂無色界一切想等。三想滅故受則自滅。想受滅故名為解脫。
迦葉菩薩言。世尊。滅一切法名為解脫。如來云何說想受滅名解脫耶。(中略)善男子。如來雖說想受二滅。則已總說一切可斷。智者既觀如是想已。次觀想因。是無量想因何而生。知因觸生。是觸二種。一者因煩惱觸。二者因解脫觸。因無明生名煩惱觸。因明生者名解脫觸。因煩惱觸生於倒想。因解脫觸生不倒想。(中略)
善男子。一切凡夫有二種想。一者世流布想。二者著想。一切聖人唯有世流布想。無有著想。一切凡夫惡覺觀故。於世流布生於著想。一切聖人善覺觀故。於世流布不生著想。是故凡夫名為倒想。聖人雖知。不名倒想。智者如是觀想因已。次觀果報。是惡想果在於地獄餓鬼畜生人天中受。如我因斷惡覺觀故無明觸斷。是故想斷。因想斷故果報亦斷。智者為斷如是想因。修八正道。善男子。若有能作如是等觀。則得名為清淨梵行。善男子。是名眾生毒身之中有妙藥王。如雪山中雖有毒草亦有妙藥。
復次善男子。智者觀欲。欲者即是色聲香味觸。善男子。即是如來因中說果。從此五事生於欲耳。實非欲也。善男子。愚癡之人貪求受之。於是色中生顛倒想。乃至觸中亦生倒想。倒想因緣便生於受。是故世間說因倒想生十種想。欲因緣故在於世間受惡果報。以惡加於父母沙門婆羅門等。所不應作而故作之。不惜身命。是故智者觀是惡想因緣。故生欲心。智者如是觀欲因已。次觀果報。是欲多有諸惡果報。所謂地獄餓鬼畜生人中天上。是名觀果報。若是惡想得除滅者。終不生於此欲心也。無欲心故不受惡受。無惡受故則無惡果。是故我應先斷惡想。斷惡想已。如是等法自然而滅。是故智者為滅惡想修八正道。是則名為清淨梵行。是名眾生毒身之中有妙藥王。如雪山中雖有毒草亦有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