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禪波羅蜜

大智度論卷第十七 釋初品中禪波羅蜜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禪波羅蜜

經。不亂不味故。應具足禪波羅蜜。

論。問曰。菩薩法以度一切眾生為事。何以故閑坐林澤靜默山間。獨善其身。棄捨眾生。答曰。菩薩身雖遠離眾生。心常不捨。靜處求定。得實智慧。以度一切。(中略)復次禪定難得。行者一心專求不廢乃當得之。諸天及神仙猶尚不能得。何況凡夫懈怠心者。(中略)

問曰。行何方便得禪波羅蜜。答曰。卻五事(五塵)。除五法(五蓋)。行五行(五力)。

云何卻五事。當呵責五欲。哀哉眾生。常為五欲所惱。而猶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轉劇如火炙疥。五欲無益如狗齩骨。五欲增諍如鳥競肉。五欲燒人如逆風執炬。五欲害人如踐惡蛇。五欲無實如夢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須臾。世人愚惑。貪著五欲至死不捨。為之後世受無量苦。譬如愚人貪著好果。上樹食之不肯時下。人伐其樹。樹傾乃墮。身首毀壞痛惱而死。又此五欲。得時須臾樂。失時為大苦。如蜜塗刀。舐者貪甜不知傷舌。五欲法者與畜生共。有智者識之。能自遠離。(中略)

著五欲者。名為妙色聲香味觸。欲求禪定。皆應棄之。云何棄色.觀色之患。若人著色。諸結使火盡皆熾然燒害人身。如火燒金銀。煮沸熱蜜。雖有色味。燒身爛口。急應捨之。若人染著妙色美味。亦復如是。復次好惡在人。色無定也。何以知之。如遙見所愛之人即生喜愛心。若遙見怨家惡人即生怒害心。若見中人則無怒無喜。若欲棄此喜怒。當除邪念及色。一時俱捨。譬如烊金燒身。若欲除之。不得但欲棄火而留金。要當金火俱棄。(中略)

云何呵聲。聲相不停。暫聞即滅。愚癡之人不解聲相無常變失故。於音聲中妄生好樂。於已過之聲念而生著。如五百仙人在山中住。甄陀羅女於雪山池中浴。聞其歌聲即失禪定。心醉狂逸不能自持。譬如大風吹諸林樹。聞此細妙歌聲柔軟清淨。生邪念想。是故不覺心狂。今世失諸功德。後世當墮惡道。有智之人觀聲。念念生滅前後不俱。無相及者。作如是知則不生染著。若斯人者。諸天音樂尚不能亂。何況人聲。如是等種種因緣。是名呵聲欲。

云何呵香。人謂著香少罪。染愛於香。開結使門。雖復百歲持戒。能一時壞之。(中略)

云何呵味。當自覺悟。我但以貪著美味故當受眾苦。烊銅灌口。噉燒鐵丸。若不觀食法。嗜心堅著。墮不淨虫中。(中略)

云何呵觸。此觸是生諸結使之大因。繫縛心之根本。何以故。餘四情則各當其分。此則徧滿身識。生處廣故多生染著。此著難離。何以知之。如人著色。觀身不淨三十六種則生厭心。若於觸中生著。雖知不淨。貪其細軟。觀不淨無所益。是故難離。復次。以其難捨故。為之常作重罪。(中略)細軟觸法能動仙人。何況愚夫。(中略)

除五蓋。復次貪欲蓋者。去道甚遠。所以者何。欲為種種惱亂住處。若心著貪欲。無由近道。(中略)瞋恚蓋者。失諸善法之本。墮諸惡道之因。法樂之怨家。善心之大賊。種種惡口之府藏。(中略)睡眠蓋者。能破今世三事。欲樂.利樂.福德。能破今世後世究竟樂。與死無異。唯有氣息。(中略)掉悔蓋者。掉之為法。破出家心。如人攝心猶不能住。何況掉散。掉散之人。如無鉤醉象。決鼻駱駝。不可禁制。(中略)悔法者。如犯大罪。人常懷畏怖。悔箭入心。堅不可拔。如偈說。不應作而作。應作而不作。悔惱火所燒。後世墮惡道。若人罪能悔。已悔則放捨。如是心安樂。不應常念著。(中略)疑蓋者。以疑覆心故。於諸法中不得定心。定心無故。於佛法中空無所得。譬如人入寶山。若無手者。無所能取。(中略)棄是五蓋。譬如負債得脫。重病得瘥。飢餓之地得至豐國。如從獄得出。如於惡賊中得自免濟安隱無患。行者亦如是。除五蓋。其心安隱清淨快樂。(中略)

行五法。欲.精進.念.巧慧.一心。行此五法得五支(覺觀喜樂一心)。成就初禪。欲名欲於欲界中出。欲得初禪。精進名離家持戒。初夜後夜專精不懈。節食攝心。不令馳散。念名念初禪樂。知欲界不淨狂惑可賤。初禪為尊重可貴。巧慧名觀察籌量欲界樂.初禪樂。輕重得失。一心名常繫心緣中。不令分散。復次。專求初禪。放捨欲樂。譬如患怨常欲滅除。則不為怨之所害也。

如佛為著欲婆羅門說。我本觀欲。欲為怖畏憂苦因緣。欲為少樂其苦甚多。欲為魔網纏綿難出。欲為燒熱乾竭諸樂。譬如樹林四邊火起。欲為如臨火坑。甚可怖畏。如逼毒蛇。如怨賊拔刀。如惡羅剎。如惡毒入口。如吞烊銅。如三流狂象。如臨大深坑。如師子斷道。如摩竭魚開口。諸欲亦如是甚可怖畏。若著諸欲。令人惱苦。著欲之人亦如獄囚。如鹿在圍。如鳥入網。如魚吞鉤。(中略)欲為魔軍。破諸善功德。常為劫害眾生故出。(中略)

問曰。汝先言呵五欲。除五蓋。行五法。得至初禪。修何事。依何道。能得初禪。答曰。依不淨觀.安那般那念等諸定門。(中略)復次。持戒清淨。閑居獨處。守攝諸根。初夜後夜專精思惟。棄捨外樂。以禪自娛。離諸欲不善法。依未到地。得初禪。初禪如阿毘曇說。禪有四種。一味相應。二淨。三無漏。四初禪所攝報得五眾。是中行者入淨.無漏。二禪三禪四禪亦如是。

如佛所說。若有比丘離諸欲及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諸欲者。所愛著色等五欲。思惟分別。呵欲如先說。惡不善法者。貪欲等五蓋。離此內外二事故得初禪。初禪相。有覺有觀喜樂一心。有覺有觀者。得初禪中未曾所得善法功德故。心大驚悟常為欲火所燒。得初禪時如入清涼池。又如貧人卒得寶藏。行者思惟分別欲界過罪。知初禪利益功德甚多。心大歡喜。是名有覺有觀。問曰。有覺有觀為一法為是二法耶。答曰。二法。粗心初念是名為覺。細心分別是名為觀。譬如撞鐘。初聲大時名為覺。後聲微細名為觀。問曰。如阿毘曇說。欲界乃至初禪。一心中覺觀相應。今云何言。粗心初念名為覺。細心分別名為觀。答曰。二法雖在。一心二相不俱。覺時觀不明了。觀時覺不明了。譬如日出。眾星不現。一切心心數法。隨時受名。亦復如是。(中略)

問曰。應說禪波羅蜜。何以但說禪。答曰。禪是波羅蜜之本。得是禪已。憐愍眾生內心中有種種禪定妙樂。而不知求。乃在外法不淨苦中求樂。如是觀已。生大悲心。立弘誓願。我當令眾生皆得禪定內樂。離不淨樂。依此禪樂已。次令得佛道樂。是時禪定得名波羅蜜。復次於此禪中。不受味不求報。不隨報生。為調心故入禪。以智慧方便還生欲界。度脫一切眾生。是時禪名為波羅蜜。(中略)

復次。菩薩知諸法實相故。入禪中心安隱不著味。諸餘外道雖入禪定心不安隱。不知諸法實故著禪味。問曰。阿羅漢辟支佛俱不著味。何以不得禪波羅蜜。答曰。阿羅漢辟支佛雖不著味。無大悲心故。不名禪波羅蜜。又復不能盡行諸禪。菩薩盡行諸禪。粗細大小深淺內緣外緣。一切盡行。以是故菩薩心中名禪波羅蜜。餘人但名禪。復次。外道聲聞菩薩皆得禪定。而外道禪中有三種患。或味著或邪見或憍慢。聲聞禪中慈悲薄。於諸法中。不以利智貫達諸法實相。獨善其身。斷諸佛種。菩薩禪中無此事。欲集一切諸佛法故。於諸禪中不忘眾生。乃至昆虫常加慈念。(中略)復次除菩薩。餘人欲界心不得次第入禪。菩薩行禪波羅蜜。於欲界心次第入禪。何以故。菩薩世世修諸功德。結使心薄。心柔軟故。

218 無一眾生不依業生 無一眾生非業流轉 一切眾生共業而行 隨所作業隨業受報

正法念處經卷第六十八 身念處品之五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無一眾生不依業生 無一眾生非業流轉 一切眾生共業而行 隨所作業隨業受報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外身。過閻浮提。復有何等山海洲渚。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有大海。名不梨那。蓮華葉覆。縱廣一萬由旬。風吹不動。以蓮華葉遍覆水故。過此海已復有一渚。縱廣五百由旬。有諸羅剎。住在其中。其形醜惡。甚可怖畏。過羅剎渚。有一大山。名摩醯陀。縱廣四十由旬。高十由旬。多有眾樹。謂多羅樹。娑羅樹。諸阿修羅。諸龍龍女。遊戲其中。或復在於園林遊戲。

於閻浮提六齋之日。四天王天住此山上。觀閻浮提。何等眾生孝養父母隨順法行。何人齋日受持齋戒。有何等人信佛法僧。有何等人與魔共戰。誰行直心。誰行布施。何人不慳。誰不惱他。何人知恩。何人信業。誰行十善。誰近善友。何人信於邪見外道。如是四天王於摩醯陀羅山。觀閻浮提。若閻浮提順法修行。四天王天至帝釋所。白如是言。天王。應生歡喜。破壞魔軍。增長正法及諸天眾。一切閻浮提人行於善法。時。釋迦天王及諸天眾。聞其所說。皆大歡喜。若閻浮提人不順法行。時四天王天。則皆愁惱。向三十三天作如是說。閻浮提人。不順法行。增長魔軍。減損天眾。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外身。過摩醯陀羅山。復有何等山海渚耶。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過摩醯陀羅山。見有一渚縱廣一百由旬。有一足人。住在此渚。飲食根果。以自存生。壽命五十歲。樹葉為衣。不為屋宅。住在樹下。於此國中。多有師子猛惡之獸。其師子身。皆有兩翼。土田調適。無寒無熱。一切女人。皆如狗面。口出妙音。過此洲已。有一大海縱廣二萬由旬。海中有山。名摩利那羅。金銀頗梨毘琉璃寶之所成就。多有種種金色之鳥。曼陀羅華。俱賒耶金花。六時常具。有神通力大阿修羅。於此山中遊戲受樂。受愛色聲香味觸等。山長五千由旬。高一百由旬。有十五峰。皆是白銀。諸天女等在中受樂。為阿修羅之所惱亂。以此因緣。諸天初共阿修羅鬪。一切天人愚癡凡夫。皆為女人之所使役。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外身。過多梨那羅山。復有何等山海渚耶。彼以聞慧或以天眼。過彼山已見有大海。縱廣五千由旬。水中有魚。長一由旬。於此海中。有諸水人。身長五由旬。或作牛頭。或作猪頭。或作水牛頭。或駱駝頭。或師子頭。或作虎頭。或作豹頭。或獼猴頭。遍似一切畜生之面。如印所印。過此海已。有一大山。名曰輪山。一切諸欲皆悉具足。天蓮花池。上味之果。若食其果。生樂七日。緊那羅王住此山中。以自業故。心常歡喜。上中下業。互相娛樂。遊戲受樂。其日輪山。縱廣二千由旬。

過此山已。復有一山。名軍闍摩。其山皆以白銀成就。毘琉璃石如天莊嚴。其山有樹。名曰女樹。於此山中。遍山諸樹。天欲明時。皆生孾兒。日出能行。至於食時。皆成年少。至日中時。身色盛壯。至日晡時。年已朽老。拄杖而行。頭髮皓白。如霜著樹。至日沒時。一切皆死。一切眾生。共業而行。隨所作業。隨業受報。(中略)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外身。過大海已。復有何等山河渚耶。彼以聞慧或以天眼。過前大海。見閻羅王決罪福處。一切眾生證業果處。是閻羅王所住境界。閻羅王法治諸罪人。是諸眾生。自心所誑。住黑闇處。過此住處。一百由旬但有虛空。過百由旬。至閻羅王所住宮殿。其王宮殿。閻浮那提金之所成就。一切眾寶。以為莊嚴。河泉流水蓮花嚴飾。縱廣一百由旬。其殿光明。如第二日。過此住處。無日月光。一切黑闇。海廣大故。日光不現。以地獄眾生惡業因故。一切黑闇。目無所見。不知東西。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外身。遍觀眾生所住之處。若地獄處。若河若山。若樹若海。若諸天處。若畜生道。若餓鬼道。八方上下。頗有眾生。不生不死。不生不滅。頗有恩愛而不別離。無有一處不壞不變。無常恩愛。要當別離。如是比丘。不見一處非愛別離。於五道中。無一指地非愛別離。隨諸眾生所住之處。無非生死。生滅無常。是故於此有為生死諸行之中。應生厭離。此是誑惑躁動障礙。多有憂悲。速疾不停。破壞磨滅。得已還失。如幻如夢。得之還失。此恩愛處。誑惑愚癡。無始流轉。欲瞋癡處猶如怨家。詐為親友愛欲住處。是故應離有為。起厭離心。捨於亂心。於無常境界。勿生喜樂。莫與愚癡而共遊戲。

如是修行者。教諸眾生。如實隨順觀於外身四十住處。無一眾生不依業生。無一眾生非業流轉。無一眾生不為業縛。如所作業。或善不善而得果報。彼比丘如是觀時。不見一眾生非業故生。無一眾生非業藏者。無一眾生非業流轉。如所業作。或善不善而得果報。彼比丘觀察業已。如實外身。隨順正觀。

217 外身隨順觀

正法念處經卷第六十七 身念處品之四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外身隨順觀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云何修行觀內外身。所謂觀外法已。觀於內身循身觀。觀察種子。如種生芽。從芽生莖。從莖生葉。從葉生花。從花生實。是名外觀。復次。修行者觀於內身。前識種子共業煩惱。入不淨中。名安浮陀。從安浮陀。名歌羅囉。從歌羅囉。名曰伽那。從伽那時。名為肉摶。從於肉搏。生於五胞。所謂兩手兩足及頭。從於五胞。生於五根。如是次第。乃至老死。復次。修行外身隨順觀。云何草木。前見青綠。後漸變黃。終時墮落。身亦如是。初見嬰兒。次至中年。漸至於老。則歸於死。

復次修行者。外身隨順觀。外諸種子。云何生耶。從地生於一切藥草及以叢林。而得增長。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是諸法。各各因緣。各各力生。若內若外。一切有為。除三種法。所謂數緣無為。非數緣無為。虛空無為。

云何諸法各各力轉。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如是一切大苦聚集。若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大苦聚滅。如是唯有大苦聚滅。如是諸法。若內若外。互相因緣而得生長。

如是修行者。內身循身觀。三種外身界隨順觀。觀內如外。觀外如內。如實觀察。如是修行者觀內外法。先觀閻浮提。為增長正法。修內法觀。分別觀察。一一觀察。人天合觀。別觀無覺。內因於外。一切四大。外因於內。心心數法。有內法外法增長。若有內法。內法正了。若內法增長。見外則了。

云何內法因外增長。床褥臥具病瘦醫藥。所須之物皆悉具足。比丘則能增長善法。若無臥具病瘦醫藥。不能增長一切善法。無心悕求。如是內外互共相因。而得增長。非有作者。非常不變。非無因生。

復次修行者。觀於外身。云何一切三界眾生。外法因緣。而得增長。有一法增長一切有為所攝眾生。有四種食。何等為四。一名搏食。二名思食。三名觸食。四名愛識食。欲界之食。四大種子。因於外食而得增長。內善禪樂。是名初觀外法增長內法。

云何外法增長內法。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觀劫初時眾生所食。何因何緣。八分具足。何等八分。所謂愛味色聲。愛聲樂濡。堅固色貌。外法者。謂床褥臥具湯藥。能增長身。樂修善法。如是修行者。外身隨順觀。若蚊虻蟻等不惱觸身。內法增長。若風雨寒熱若不妨礙。得求內法。若聞不愛不樂醜惡之聲。聞之無礙。名增內法。若聞臭氣不可愛樂。不以為礙。名增內法。若聞愛香無所障礙。名益內法。五根皆悉內因外入。有五內入。是名外身觀。賢聖弟子。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觀於外身。云何六識而取於法。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於外法無所障礙。則能知法。何等六識。所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名內法。了知外法。是內外法互相因緣。譬如飛鳥。遊於虛空。隨其所至。影常隨身。內外諸入。亦復如是。若一切身。一切內法增長。心亦增長。心為一切法之因緣。各各相因而有諸法。如是修行者。不見一法是常不變不破壞者。

216 四無量心 慈悲喜捨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 釋初品中四無量心 龍樹菩薩造 姚秦龜茲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四無量心 慈悲喜捨

四無量心者。慈悲喜捨。慈名愛念眾生。常求安隱樂事以饒益之。悲名愍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喜名欲令眾生。從樂得歡喜。捨名捨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修慈心為除眾生中瞋覺故。修悲心為除眾生中惱覺故。修喜心為除不悅樂故。修捨心為除眾生中愛憎故。(中略)

若欲得大福德者。為說四無量心。患厭色如在牢獄。為說四無色定。於緣中不能得自在。隨意觀所緣。為說八勝處。若有遮道不得通達。為說八背捨。心不調柔不能從禪起次第入禪。為說九次第定。不能得一切緣徧照。隨意得解。為說十一切處。

若念十方眾生令得樂。時心數法中生法名為慈。是慈相應受想行識眾。是法起身業口業及心不相應諸行。是法和合皆名為慈。名為慈故是法生。以慈為主。是故慈得名。譬如一切心心數法。雖皆是後世業因緣。而但思得名。於作業中。思最有力故。悲喜捨。亦如是。

是慈在色界。或有漏或無漏。或可斷或不可斷。亦在根本禪中。亦禪中間。三根相應除苦根憂根。如是等阿毘曇分別說。取眾生相故有漏。取相已入諸法實相故無漏。以是故無盡意菩薩問中說。慈有三種。一者眾生緣。二者法緣。三者無緣。

問曰。是四無量心云何行。答曰。如佛處處經中說。有比丘以慈相應心。無恚無恨。無怨無惱。廣大無量。善修。慈心得解徧滿東方世界眾生。慈心得解徧滿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十方世界眾生。以悲喜捨相應心。亦如是。

慈相應心者。慈名心數法能除心中憒濁。所謂瞋恨慳貪等煩惱。譬如淨水珠著濁水中。水即清。無恚恨者。於眾生中若有因緣若無因緣而瞋。若欲惡口罵詈殺害劫奪是名瞋。待時節得處所有勢力當加害是名恨。以慈除此二事故名無瞋恨。無怨無惱。恨即是怨。初嫌為恨。恨久成怨。身口業加害是名惱。復次。初生瞋結名為瞋。瞋增長籌量持著。心中未決了是名恨。亦名怨。若心已定無所畏忌。是名惱。以慈心力除捨離此三事。是名無瞋無恨。無怨無惱。此無瞋無恨。無怨無惱。佛以是讚歎慈心。一切眾生皆畏於苦貪著於樂。瞋為苦因緣。慈是樂因緣。眾生聞是慈三昧。能除苦能與樂故。一心勤精進行是三昧。以是故無瞋無恨。無怨無惱。

廣大無量者。一大心分別有三名。廣名一方。大名高遠。無量名下方及九方。復次。下名廣。中名大。上名無量。復次。緣四方眾生心。是名廣。緣四維眾生心。是名大。緣上下方眾生心。是名無量。復次。破瞋恨心是名廣。破怨心是名大。破惱心是名無量。復次。一切煩惱心。小人所行生。小事故名為小。復小於此故名瞋恨怨惱。破是小中之小。是名廣大無量。所以者何。大因緣常能破小事故。廣心者。畏罪畏墮地獄故除心中惡法。大心者。信樂福德果報故除惡心。無量心者。為欲得涅槃故除惡心。復次。行者持戒清淨故是心廣。禪定具足故是心大。智慧成就故是心無量。以是慈心。念得道聖人是名無量心。用無量法分別聖人故。念諸天及人尊貴處故。名為大心。念諸餘下賤眾生及三惡道。是名廣心。於所愛眾生中以慈念。廣於念已故。名為廣心。以慈念中人是名大心。以慈念怨憎其功德多故。名無量心。復次。為狹緣心故名為廣。為小緣心故名為大。為有量心故名為無量。如是等分別義。

善修者。是慈心牢固。初得慈心不名為修。非但愛念眾生中。非但好眾生中。非但益己眾生中。非但一方眾生中。名為善修。久行得深。

愛樂愛憎及中三種眾生。正等無異。十方五道眾生中。以一慈心視之。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姪知識。常求好事。欲令得利益安隱。如是心徧滿十方眾生中。如是慈心名眾生緣。多在凡夫人行處。或有學人未漏盡者。

行法緣者。諸漏盡阿羅漢辟支佛諸佛。是諸聖人破吾我相。滅一異相故。但觀從因緣。相續生諸欲。心慈念眾生時。從和合因緣相續生但空。五眾即是眾生。念是五眾。以慈念眾生不知是法空。而常一心欲得樂。聖人愍之。令隨意得樂。為世俗法故。名為法緣。

無緣者。是慈但諸佛有。何以故。諸佛心不住有為無為性中。不依止過去世未來現在世。知諸緣不實。顛倒虛誑故。心無所緣。佛以眾生不知是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心著諸法分別取捨。以是諸法實相智慧。令眾生得之。是名無緣。譬如給賜貧人。或與財物。或與金銀寶物。或與如意真珠。眾生緣法緣無緣。亦復如是。是為略說慈心義。

悲心義亦如是。以憐愍心徧觀十方眾生苦。作是念。眾生可愍。莫令受是種種苦。無瞋無恨無怨無惱心。乃至十方亦如是。

問曰。有三種眾生。有受樂如諸天及人少分。有受苦如三惡道及人中少分。有受不苦不樂五道中少分。云何行慈者觀一切眾生皆受樂。行悲者觀一切眾生皆受苦。答曰。行者欲學是慈無量心時先作願。願諸眾生受種種樂。取受樂人相。攝心入禪。是相漸漸增廣。即見眾生皆受樂。譬如鑽火先以軟草乾牛屎。火勢轉大能燒大濕木。慈三昧亦如是。初生慈願時。唯及諸親族知識。慈心轉廣。怨親同等皆見得樂。是慈禪定增長成就故。悲喜捨心亦如是。

問曰。悲心中取受苦人相。喜心中取受喜人相。捨心中取何等相。答曰。取受不苦不樂人相。行者以是心漸漸增廣。盡見一切受不苦不樂。問曰。是三種心中應有福德。是捨心於眾生不苦不樂。有何等饒益。答曰。行者作是念。一切眾生離樂時得苦。苦時即是苦。得不苦不樂則安隱。以是饒益。行者行慈喜心。或時貪著心生。行悲心。或時憂愁心生。以是貪憂故心亂。入是捨心除此貪憂。貪憂除故名為捨心。

問曰。悲心捨心可知有別。慈心令眾生樂。喜心令眾生喜。樂與喜有何等異。答曰。身樂名樂。心樂名喜。五識相應樂名樂。意識相應樂名喜。五塵中生樂名樂。法塵中生樂名喜。先求樂。願令眾生得。從樂因。令眾生得喜。如人憐愍貧人。先施寶物是名樂。後教令賣買得受五欲樂是名喜。復次。欲界樂願令眾生得是名樂。色界樂願令眾生得是名喜。復次。欲界中五識相應樂。初禪中三識相應樂。三禪中一切樂。是名樂。欲界及初禪意識相應樂。二禪中一切樂。是名喜。樂名樂。細樂名喜。因時名樂。果時名喜。初得樂時是名樂。歡心內發樂相。外現歌舞踊躍是名喜。譬如初服藥時是名樂。藥發徧身時是名喜。(中略)

問曰。若如是深愛眾生。復何以行捨心。答曰。行者如是觀。常不捨眾生。但捨是三種心。何以故。妨廢餘法故。亦以是慈心。欲令眾生樂。而不能令得樂。悲心欲令眾生離苦。亦不能令得離苦。行喜心時亦不能令眾生得大喜。此但憶想。未有實事。欲令眾生得實事。當發心作佛。行六波羅蜜具足佛法。令眾生得是實樂。以是故捨是三心。入是捨心。復次。如慈悲喜心。愛深故捨眾生難。入是捨心故易得出離。

問曰。菩薩行六波羅蜜。乃至成佛。亦不能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何以故。但言是三心。憶想心生。無有實事。答曰。是菩薩作佛時。雖不能令一切眾生得樂。但菩薩發大誓願。從是大願得大福德果報。得大報故能大饒益。凡夫聲聞行是四無量。為自調自利故。亦但空念眾生。諸菩薩行是慈心。欲令眾生離苦得樂。從此慈心因緣。亦自作福德。亦教他作福德。受果報時或作轉輪聖王。多所饒益。菩薩或時出家行禪。引導眾生教令行禪。得生清淨界。受無量心樂。若作佛時。共無量阿僧祇眾生。入無餘涅槃。比於空心願益。是為大利。乃至舍利餘法多所饒益。(中略)

復次。諸法因緣和合生。故無有自性。自性無故常空。常空中。眾生不可得。如佛說

我坐道場時   智慧不可得   空拳誑小兒   以度於一切

諸法之實相   則是眾生相   若取眾生相   則遠離實道

常念常空相   是人非行道   不生滅法中   而作分別相

若分別憶想   則是魔羅網   不動不依止   是則為法印 (中略)

 

問曰。行是四無量心。得何等果報。答曰。佛說入是慈三昧。現在得五功德。入火不燒。中毒不死。兵刃不傷。終不橫死。善神擁護。以利益無量眾生故。得是無量福德。以是有漏無量心緣眾生故。生清淨處。所謂色界。

問曰。何以故。佛說慈報生梵天上。答曰。以梵天眾生所。尊貴皆聞皆識故。佛在天竺國。天竺國常多婆羅門。婆羅門法所有福德盡願生梵天。若眾生聞行慈生梵天。皆多信向行慈法。以是故說行慈生梵天。復次。斷婬欲天皆名為梵。說梵皆攝色界。以是故斷婬欲法名為梵行。離欲亦名梵。若說梵則攝四禪四無色定。復次。覺觀難滅故。不說上地名。譬如五戒中口律儀。但說一種不妄語。則攝三事。

問曰。慈有五功德。悲喜捨何以不說有功德。答曰。如上譬喻。說一則攝三事。此亦如是。若說慈。則已說悲喜捨。復次。慈是真無量。慈為如王。餘三隨從如人民。所以者何。先以慈心欲令眾生得樂。見有不得樂者故生悲心。欲令眾生離苦心得法樂故生喜心。於三事中。無憎無愛無貪無憂故生捨心。復次。慈以樂與眾生故。增一阿含中說有五功德。悲心於摩訶衍經。處處說其功德。如明網菩薩經中說。菩薩處眾生中。行三十二種悲。漸漸增廣轉成大悲。大悲是一切諸佛菩薩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羅蜜之母。諸佛之祖母。菩薩以大悲心故。得般若波羅蜜。得般若波羅蜜故得作佛。如是等種種讚大悲。喜捨心餘處亦有讚。慈悲二事偏大故。佛讚其功德。慈以功德難有故。悲以能成大業故。

問曰。佛說四無量功德。慈心好修善修福極徧淨天。悲心好修善修福極虛空處。喜心好修善修福極識處。捨心好修善修福極無所有處。云何言慈果報應生梵天上。答曰。諸佛法不可思議。隨眾生應度者如是說。復次。從慈定起。迴向第三禪易。從悲定起向虛空處。從喜定起入識處。從捨定起。入無所有處易故。復次。慈心願令眾生得樂。此果報自應受樂。三界中徧淨最為樂故。言福極徧淨。悲心觀眾生老病殘害苦。行者憐愍心生。云何令得離苦。若為除內苦。外苦復來。若為除外苦。內苦復來。行者思惟有身必有苦。唯有無身乃得無苦。虛空能破色。是故福極虛空處。喜心欲與眾生心識樂。心識樂者。心得離身如鳥出籠。虛空處心雖得出身。猶繫心虛空。識處無量。於一切法中皆有心識。識得自在無邊。以是故喜福極在識處。捨心者。捨眾生中苦樂。苦樂捨故得真捨法。所謂無所有處。以是故捨心福極無所有處。如是四無量。但聖人所得非凡夫。

復次。佛知未來世諸弟子鈍根故。分別著諸法。錯說四無量相。是四無量心眾生緣故。但是有漏。但緣欲界。故無色界中無。何以故。無色界不緣欲界故。為斷如是人妄見故。說四無量心無色界中。佛以四無量心普緣十方眾生故。亦應緣無色界中。如無盡意菩薩問中說。慈有三種。眾生緣法緣無緣。論者言。眾生緣是有漏。無緣是無漏。法緣或有漏或無漏。如是種種。略說四無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