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 若從六道終 還生人中者 應求近善知識 速證一切智 云何修行離慢智慧

大寶積經卷第七十二 菩薩見實會第十六之十二 遮羅迦波利婆羅闍迦外道品第二十四 北齊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若從六道終 還生人中者 應求近善知識 速證一切智 云何修行離慢智慧

外道。從地獄終生人間者。地獄已前作人身時。造諸過惡。起瞋恚故便作殺害。以其彼業牽墮地獄。彼在地獄受種種苦。後生人間猶有習氣。是人既知如是相已。必須自知我從地獄來生人間。是人為捨地獄因緣。應求善知識。遇知識已。彼善知識為除瞋業故說慈悲。亦說慈悲相應助道。以此等行。能除彼人餘殘習氣地獄因緣。彼善知識。或為是人說慈悲相應尸波羅蜜。斷除彼人瞋恚過惡。是人修慈悲時。六波羅蜜當得滿足。增長福德。

外道。從畜生終來生人間者。畜生已前作人身時。修行積習愚癡之法。以習癡故便行惡業。由作彼業生畜生中。彼人本受畜生身時。與諸畜生久居住故行畜生儀式。彼從畜生終已。由有習氣畜生行法。是人得人身已。聞如是法。見己身行。應當自知我本必從畜生中終來生人間。是人為捨畜生行故。應求知識。彼善知識為除是人愚癡業故。說十二因緣。以是法故愚癡得除。彼善知識。或為彼人說般若波羅蜜。既聞般若波羅蜜故。彼人愚癡體性自離。作是觀時。便生智慧。

外道。從餓鬼終生人間者。餓鬼已前作人身時。修行積習慳貪之法。是人修行慳貪法故堅持不捨。彼業力故生餓鬼中。與諸餓鬼久居住故行餓鬼業。彼從餓鬼終已。由有習氣餓鬼行法。是人得人身已。聞如是法。見己身行。應當自知我本必從餓鬼中終來生人間。是人為捨餓鬼行故。應求知識。彼善知識為除彼人慳貪業故。為說布施。以是法故慳貪得除。彼善知識。或為彼說與施相應助菩提法。令其慳貪悉得斷除。彼善知識。或為彼人說檀波羅蜜。是人修行檀波羅蜜故。六度得滿。彼善知識。或為彼人說一切法皆悉平等。是人以修法平等故。般若波羅蜜得滿。以修般若波羅蜜故。流注趣向一切智處。

外道。於阿修羅中終生人間者。阿修羅已前作人身時。多作善根行於憍慢。彼以慢故而作諸業。修行積習憍慢業已。彼業力故生阿修羅中。與諸修羅久居住故行阿修羅業。從修羅終已。由有習氣修羅行法。是人得人身已。聞如是法。見己身行。當須自知我本必從修羅中終來生人間。是人為捨修羅行故。應求知識。彼善知識為除彼人憍慢業故。為說聖住處。以是法故。令彼得除憍慢之業。或為彼人說空法門。以是空法。令其彼人慢業得除。亦除吾我。得無我解。或為彼說因緣和合故有諸法。以和合故而有所作。若無和合亦無所作。作是觀已。慢使及業悉得除斷。或為彼人說諸法一相。修行彼故。般若波羅蜜得滿。修般若波羅蜜滿已。速證一切智。終不退轉。

外道。於人中終生人間者。彼人昔作人身之時。修行積習十善業道。作彼業已數數修行。以彼業力還生人中。昔作人時與人久居行人儀式。今歸得人。由有習氣。是人得聞如是法已。應當自知我本必從人中終已還生人中。是人為超彼習氣故。應求知識。彼善知識為其彼人說無常想。以無常想令除習氣。彼善知識。或為是人說生死過。涅槃至樂。聞此法已。是人能得厭生死過。欣涅槃樂。彼善知識。或為是人說六波羅蜜。既得聞已。能發無上菩提之心。彼善知識。或為是人說善方便。是人以此善方便故。即能堅持六波羅蜜。速證一切智。終不退轉。

外道。從天中終生人間者。天身已前作人身時。所修梵行布施持戒皆希來報。是人如是修行積習作業久訖。以是業力生於天上。得生天已。與天久居行天儀式。從天終已。由有習氣諸天行法。是人得人身已。聞如是法。見己身行。應當自知我本必從天中終來生人間。彼人為超天中習氣。應求知識。彼善知識教其彼人。修持梵行不期來報。說於求報是其過惡。但為顯說。修淨梵行無所依著得福無量。教行布施不期來報。說於求報是其過惡。但為顯說。行於布施無所依著得福無量。教行持戒不期來報。說於求報是其過惡。但為顯說。受持禁戒無所依著功德無量。彼善知識。或為彼說善巧方便。是人以此善方便故。能行六波羅蜜。行六波羅蜜已。六波羅蜜漸得滿足。速證一切智。終不退轉。

外道。從地獄終得人身者。彼應依善知識。依知識已。應聽三世佛平等法。聞平等法已。應發勤精進。依城邑聚落與大眾共居。具四部處。更互相於論量佛法學問難答。三世法平等得現在前。解一切法無有自性。修此解故。煩惱漸除。

外道。從畜生中終生人間者。彼應依善知識。親近多聞。以近多聞斷除愚癡。是人雖復求多聞人及諸經論。作非有想。是人觀察非有想已。自然解證無自性法。是人以此。三世法平等自然現前。速證一切智。終不退轉。

外道。從餓鬼終生人間者。彼應依善知識。修行布施。除其慳貪。作諸功德。以修捨故心不積聚。是人以此。三世法平等自然現前。作一相解。所言一相即是無相。是人修此無相解故。速證一切智。終不退轉。

外道。從阿修羅終生人間者。彼應依善知識。與煩惱魔戰。何者是煩惱魔。所謂憍慢。是時彼人應當觀察。何者是慢。是其誰慢。誰受是慢。誰以此慢起煩惱使。誰捨此慢。是人如是推求之時。無慢可得。亦不見有人攝受慢者。彼人如是觀察義故。無慢可得。無起慢者。與慢相應境界亦不可得。亦不見有人能捨慢者。如是觀已。無一法可得。復作是觀。以惡攝受。自誑己身。他亦如是。作是觀時。能見諸法悉無自性。以見諸法無自性故。見法非有。以非有故知不成就。不成就故知即不生。若不生者知彼不滅。若不生不滅者。彼非可說。若解不可說者。則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三世不可得。若法三世不可得者。當知未曾有得有失。

外道。當知此是一切法平等。以此一切法平等。當知一切法是真如。不變不異。如來亦真如。不變不異。以一切法即是真如。是故觀慢。得知是人從人中終得生人間。以有憍慢習氣力故。乃至從彼地獄中終得生人間。以慢習故得知此相。若無慢習。不可得說此從人來。乃至此從地獄中來。外道。此名離慢智慧。彼相要以具巧方便乃能得知。又為般若波羅蜜加持此人。方乃得知。

註: 聖住處者。諸佛辟支佛阿羅漢住法。是名聖住。(大智度論卷第三)

343 若從六道終 還生人中者 智者云何知

大寶積經卷第七十二 菩薩見實會第十六之十二 遮羅迦波利婆羅闍迦外道品第二十四 北齊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若從六道終 還生人中者 智者云何知

外道。如我所說。三法和合而得受胎。我今當說。汝等外道一心諦聽。當為汝等說受胎法門。

外道。我言母者。是其過去作業之緣。我言父者。是其過去作業之因。我言乾闥婆者。謂是業招識。外道。我言迦羅羅者。謂是業安置。外道。我言母腹者。業安識依處所。識住腹已。生得增長。漸漸廣闊。外道。譬如藥草叢林依於大地。而得增長漸漸廣闊。外道。如是彼識入母腹已。增長廣闊。亦復如是。彼母腹中嬰孩成長。方得產生。生已漸增。既得長大。行宿時性隨終來處。彼過所行此現習起。彼是智知。非愚能了。共住交友。常恒觀察方知其性。

外道。諦聽。彼人若從地獄終來生人中者。當有是相。智者應知。其聲嘶破。騾聲。怱急聲。怖畏聲。高聲淺聲。小心常怖。數數戰悚。其毛數竪。夢中多見大火熾然。或見山走。或見火聚。或見釜鑊沸湧。或見有人執杖而走。或見己身為鉾矟所刺。或見羅剎女。或見群狗。或見群象來逐己身。或見己身馳走四方而無歸處。其心少信。無有親友。外道。有如是等無量眾相。我今略說如是等相。是名從地獄終來生人間。此智所知。非愚能惻。

外道。諦聽。彼人若從畜生終來生人中者。當有是相。智者應知。闇鈍少智。懈怠多食。樂食泥土。其性怯弱。言語不辯。樂與癡人而為知友。喜黑闇處。愛樂濁水。喜嚙草木。喜以脚指剜掘於地。喜樂動頭驅遣蠅虻。常喜昂頭欠呿空噍。常喜拳脚隨宜臥地。不避穢污。常喜空嗅。喜樂裸形。常喜虛詐異言異作。多喜綺語。夢泥塗身。或夢見己身於田野食草。或夢見己身為眾蛇纏繞。或夢見己身入於山谷叢林之中。外道。有如是等無量眾相。我今略說如是等相。是名從畜生終來生人間。智者能知。非愚能惻。

外道。諦聽。彼人若從餓鬼終來生人中者。當有是相。智者應知。其頭髮黃。怒目直視。常喜飢渴。慳貪嫉妬。喜饒飲食。喜背說人。身體饒毛。眼精光赤。多思眾食。貪樂積集。不欲割捨。不樂見善人。所見財物其心欲盜。乃至得其少許財物即便欣喜。常求財利。樂不淨食。見他資產便生妬嫉。復於他財生己有想。見他受用便生悋惜。聞說好食心生不樂。乃至巷路見遺落果及以五穀。便生貪心採取收斂。外道。有如是等無量眾相。我今略說如是等相。是名從餓鬼中終來生人間。智者能知。非愚能測。

外道。諦聽。若從阿修羅終生人中者。當有是相。智者應知。高心我慢。常喜忿怒。好樂鬪諍。挾怨不忘。起增上慢。其身洪壯。眼白如犬。齒長多露。勇健大力常樂戰陣。亦喜兩舌破壞他人。疎齒高心。輕蔑他人。所造書論他人雖知語巧微密。亦有智力及煩惱力。樂自養身。外道。有如是等無量眾相。我今略說如是等相。是名從阿修羅終來生人間。智者能知。非愚所測。

外道。諦聽。若從人終還生人中者。當有是相。智者應知。其人賢直。親近善人。毀呰惡人。好惜門望。篤厚守信。樂好名聞及以稱譽。愛樂工巧。敬重智慧。具慚羞恥。心性柔軟。識知恩養。於善友所心順無違。好喜捨施。知人高下。善觀前人有益無益。善能答對領其言義。善能和合亦能乖離。善能作使宣傳言語。於種種語能善通達憶持不忘。亦復能知是處非處。外道。有如是等無量眾相。我今略說如是等相。是名從人中終還生人間。智者能知。非愚能測。

外道。諦聽。若從天中終生人間者。當有是相。智者應知。為人端正。樂好清淨。喜著花鬘及以香熏。樂香塗身。常喜洗浴。所樂五欲簡擇好者。不喜於惡。喜樂音聲及以歌舞。純與上人而為交友。不與下人而為朋黨。好喜樓閣高堂寢室。樂慈為道。含笑不瞋。吐言柔美。言語善巧令人喜悅。喜樂瓔珞及好衣服嚴身之具。常樂出入行來暢步。所作精勤終不懈怠。外道。有如是等無量眾相。我今略說如是等相。是名從天中終生於人間。此智能知。非愚能測。

外道。若善男子。若善女人。欲超此相。應近善知識。順彼人意。彼所作者。即隨作之。彼善知識。令彼超度為其說法。

342 所謂行者 云何名行 云何入滅正受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所謂行者 云何名行 云何入滅正受

(五六八)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菴羅聚落菴羅林中。與諸上座比丘俱。時有質多羅長者。詣諸上座比丘所。禮諸上座已。詣尊者伽摩比丘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尊者伽摩比丘。所謂行者。云何名行。

伽摩比丘言。行者。謂三行。身行.口行.意行。復問。云何身行。云何口行。云何意行。   答言。長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復問。何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答。長者。出息入息是身法。依於身.屬於身.依身轉。是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故則口語。是故有覺有觀是口行。想思是意行。依於心.屬於心.依心轉。是故想思是意行。復問尊者。覺觀已。發口語。是覺觀名為口行。想思是心數法。依於心.屬於心想轉。是故想思名為意行。

復問。尊者。有幾法。若人捨身時。彼身屍臥地。棄於丘塜間。無心如木石。答言。長者。壽暖及與識。捨身時俱捨。彼身棄塜間。無心如木石。復問。尊者。若死。若入滅盡正受。有差別不。答。捨於壽暖。諸根悉壞。身命分離。是名為死。滅盡定者。身口意行滅。不捨壽命。不離於暖。諸根不壞。身命相屬。此則命終.入滅正受。差別之相。

復問。尊者。云何入滅正受。答言。長者。入滅正受。不言我入滅正受。我當入滅正受。然先作如是漸息方便。如先方便。向入正受。復問。尊者。入滅正受時。先滅何法。為身行。為口行。為意行耶。答言。長者。入滅正受者。先滅口行。次身行。次意行。復問。尊者。云何為出滅正受。答言。長者。出滅正受者。亦不念言。我今出正受。我當出正受。然先已作方便心。如其先心而起。復問。尊者。起滅正受者。何法先起。為身行。為口行。為意行耶。答言。長者。從滅正受起者。意行先起。次身行。後口行。

復問。尊者。入滅正受者。云何順趣.流注.浚輸。答言。長者。入滅正受者。順趣於離。流注於離。浚輸於離。順趣於出。流注於出。浚輸於出。順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輸涅槃。復問。尊者。住滅正受時。為觸幾觸。答言。長者。觸不動。觸無相。觸無所有。復問。尊者。入滅正受時。為作幾法。答言。長者。此應先問。何故今問。然當為汝說。比丘入滅正受者。作於二法。止以觀。

時質多羅長者。聞尊者迦摩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341 沙門 婆羅門 梵行 苾芻 精勤 出家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九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第二瑜伽處之四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沙門 婆羅門 梵行 苾芻 精勤 出家

云何補特伽羅異門。謂有六種。何等為六。一沙門。二婆羅門。三梵行。四苾芻。五精勤。六出家。

第一沙門。復有四種。何等為四。一勝道沙門。二說道沙門。三活道沙門。四壞道沙門。當知諸善逝。名勝道沙門。諸說正法者。名說道沙門。諸修善行者。名活道沙門。諸行邪行者。名壞道沙門。諸善逝者。謂已證得貪瞋癡等無餘永盡。說正法者。謂為調伏貪瞋癡等宣說正法。修善行者。謂為調伏貪瞋癡等勤修正行。行邪行者。謂犯尸羅行諸惡法。

又學無學。名勝道沙門。以無漏道摧滅一切見修所斷諸煩惱故。若無如來及諸菩薩。為菩提故勤修正行。諸聲聞眾持三藏者。名說道沙門。任持世俗法毘奈耶。轉正法眼令不斷故。若諸異生補特伽羅。其性調善。為自利益勤修正行。有羞有悔。愛樂正學。為得未得。為觸未觸。為證未證。勤修加行。有力有能。堪得未得。堪觸未觸。堪證未證。名活道沙門。由彼現有諸善法煗。堪能生長聖慧命根。名活非死。是故名為活道沙門。若諸犯戒補特伽羅。多行惡法。廣說乃至。實非梵行。自稱梵行。名壞道沙門。由彼破壞最初所有正道根本。無力無能。非生道器。雖現前有說正道教。及現前有證正道者。而彼不得。是故名為壞道沙門。

世尊依彼作如是說。此初沙門。廣說乃至第四沙門。於外沙門婆羅門教。空無所有。若於是處。八支聖道安立可得。即於是處有初沙門。廣說乃至第四沙門。

第二婆羅門。復有三種。一種姓婆羅門。二名想婆羅門。三正行婆羅門。種姓婆羅門者。謂若生在婆羅門家。從母產門之所生出。父母圓備。名婆羅門。名想婆羅門者。謂諸世間 由想等想假立言說。名婆羅門。正行婆羅門者。謂所作事決定究竟。已能驅擯惡不善法。如說當知。婆羅門更無有所作。所作事已辨。是謂婆羅門。

第三梵行。復有三種。一受遠離梵行。二暫時斷梵行。三畢竟斷梵行。受遠離梵行者。謂能受學遠離一切行非梵行習婬欲法。暫時斷梵行者。謂諸異生。由世間道離欲界欲。畢竟斷梵行者。謂諸聖者。得不還果。復得最上阿羅漢果。

第四苾芻。復有五種。一乞匃苾芻。二自稱苾芻。三名想苾芻。四破壞煩惱苾芻。五白四羯磨受具足戒苾芻。

第五精勤。復有三種。一止息犯戒精勤。謂能遠離一切不善身業語業。二止息境界精勤。謂密護根門。修防守念及常委念。如前廣說。三止息煩惱精勤。謂能永斷見修所斷一切煩惱。及於一切先所生起。或欲尋思。或恚尋思。或害尋思。或貪或瞋。或諸邪見。或忿恨覆惱誑諂等。能往惡處那洛迦等諸險惡趣非沙門法。隨所生起。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當知此中。略有二種止息煩惱。一止息隨眠。二止息諸纏。

第六出家。復有二種。一於善說法毘奈耶中而出家者。二於惡說法毘奈耶中而出家者。於善說法毘奈耶中而出家者。謂苾芻苾芻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又若自能出離身中所有一切惡不善法。當知是名真實出家。於惡說法毘奈耶中而出家者。謂諸外道。或全無衣。或壞色衣。或塗灰等增上外道。復有所餘如是等類眾多外道。

是故說言。若諸沙門。若婆羅門。若修梵行。若諸苾芻。若精勤者。若出家者。如是一切。是數取趣所有異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