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 棄樂棄苦 入四禪

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四卷第五 蕭齊外國三藏僧伽跋陀羅譯

棄樂棄苦 入四禪

棄樂棄苦者。問曰。何謂棄樂棄苦。答曰。於四禪定中。棄樂心苦心。又言。棄名樂名苦也。問曰。樂心苦心於第四禪言何時得棄。答曰。於第四禪定門中棄也。問曰。何處身苦滅盡。答曰。如經所說。佛語諸比丘。離欲清淨已即入第一禪。苦於此滅。問曰。苦心樂心。於何處滅無餘。答曰。於修滿中。佛語諸比丘。於第四禪定滅盡無餘。苦樂喜悉於禪定門滅無餘也。何以故。初禪定。念思未離故心苦。念思滅者苦亦滅。亦如第二第三第四禪定。念為初。次第而滅。喜者於第四禪定門滅盡。樂到第四禪定。入樂住捨。起不過樂也是故苦。於第四禪中滅盡無餘。是謂不苦不樂。

此法極細。不可以意取也。何以故。譬如惡牛。牧者捉之不得。乃立作欄。驅群內欄。一一牽出次第而至。至惡牛已此即是。然後捉得。佛亦如是。先取樂故入一切法。入已次第而出。此是不苦不樂。不苦心不樂心。此是不苦不樂受。問曰。此不苦不樂可得捉不。答曰。不可得捉。又問曰。上句何以云得捉。答曰。以名知其相故。猶如捉得。語相如此。自當知之。

如經文所說有四緣。長老。以不苦。不樂。以名解脫。以三昧故。棄除苦樂即入第四禪定。長老。此是四緣。不苦。不樂。以名解脫。以三昧故。如第三道。邪見為諸法初。滅此。讚歎第三道。此中亦復如是。問曰。何謂為諸法。答曰。嗔恚愚癡為初。如是自當知。亦如第四禪定。苦樂心為初。因樂起生欲。因苦起故生嗔恚。嗔恚起故滅樂心。是故於第四禪定極遠。是名不苦不樂。問曰。不苦不樂。其相云何。答曰。捨樂捨不樂。問曰。其味云何。答曰。捨苦捨樂味。亦言不嘗味。

捨識淨者。問曰。何謂捨識識淨。答曰。捨者令識得淨潔。此是第四禪定識淨潔。識淨潔已即生三識。悉是捨所作。非餘法作。是故律本說。捨識淨潔。譬如月光有雲覆之。其光不明。雲除去已。月即光明淨潔。此中思樂亦如是。思樂離者。識即淨潔。問曰。前三禪定有無。答曰有。問曰。何不出識。答曰。為思為初覆。是故不出。又第四禪定捨。即是夜識。即是月滿。理合者然後顯月光明。如第一禪有五支。亦如第四禪有三支。捨識一心。廣說有三。略說有二。如經中所說。何時起二支。是第四禪定中。起二支。禪定第四品竟。

此是四禪定者。有欲作觀地。有欲一心。又欲作通地。有欲滅諦地。有欲入生。愛盡人者求一心也。何以入禪定得一心。我住樂一日。即作迦私那已。起八三昧學。凡人從三昧起已。一心諦諦。我觀是名觀地也。復有人成八三昧。已入通禪地。已從三昧起已而作神通。或一身作千萬身。如是次第自當知。是故以禪為通地。又有作八三昧。已入滅諦三昧。已七日入滅盡定。此世間涅槃。我念取七日樂。此是滅諦地。有人入八三昧。從禪定不樂。我欲生梵天。此是入生地。佛入第四禪定。於菩提樹下從三昧起。如來觀地禪。亦言通地。亦入滅諦地。二入一切法。世間法聖利法。

法師曰。今略說取如是第四禪定次第。自當知。以此法故入第四禪定。以三昧一心諦。是故言淨。如律本所說已捨識淨。問曰。何謂為淨。答曰。白而不黑。亦言光明。因樂故。離欲離諸煩惱。已離竟。心即清白。隨用能堪。何以故。已教授令柔。故至極處。如經文所說。若心已柔。隨用所堪。譬如生金。次第鍛成柔已。隨用所堪。若欲作種種瓔珞。打之不碎。心亦如是所遣而隨。如經文所說。

佛語諸比丘。我不見一法如心者。調伏非一。過柔辱堪可施用。極淨而住。已住故名為不動。為精進故非懈怠。不可動。一心攝已非掉心可動。智慧攝已非無明可蔽。為識所攝。非妄可辱。光明所攝。非煩惱闇所障。此六法所攝。非可動轉。如是心入八支已。隨所堪任。分別諸法。以第四禪定三昧故。而得一心。已一心故。諸蓋遠離。心無垢濁。念思已過。心得清淨。得智慧故。一切諸蓋不得覆蔽。以無念故即至不動。去煩惱已名亦不動。此句是修多羅中說。自當知之。

365 念思滅 入二禪 離喜 入三禪

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四 蕭齊外國三藏僧伽跋陀羅譯

念思滅 入二禪 離喜 入三禪

念思滅者。念思此二法過。入第二禪定。第二禪起。此二法即滅。何以故。為過二大支故。名為第二禪定。又言第二禪定中。無初禪定法。有餘法。初禪定中觸法為初。此中二大支已過。即得第二禪定法。是故律中說。念思滅。入第二禪定。內法者現。問曰。何謂為現。答曰。現者從身生。清者。無垢也。禪亦名清。何以故。如青衣。因有青色故名青衣。禪亦如是。因有清法故。謂之清禪。問曰。何以名定清。答曰。念思是動之根也。念思已滅。名即清淨。

一相者。一法起。問曰。何謂一法起。答曰。為不顧念思故。是名一法相。亦言無上。又言一相者。念思已離。亦言無雙。是名一相。問曰。一法相者。何以名為一法相。答曰。三昧是也。問曰。何謂為三昧。答曰。一心無二。亦言定。亦言不動。是故第二禪一相。何以故。為名故。問曰。何謂為名。非我亦非生。氣是名名也。

問曰。初禪無清耶。答曰有。若爾者。初禪亦名一相。何以只名第二禪名一相。答曰。念思動。水動浪起。不見面像。亦如第一禪。有念思。心不清故。是名非一相。何以故。三昧不明故。問曰。第二禪三昧。何以獨明了。答曰。為心淨故。

從三昧生喜樂者。此是從初禪定三昧生喜樂也。此是第二禪定。第二者。數也。如初禪定有五支。第二禪定有四支。何謂為四。一者清。二者喜。三者樂。四者一心。若廣說有四。略說有三。如經文所說。何時三支起。喜樂一心耶。法師曰。我今證一句。餘自當知。此是第二禪定品竟。

離喜者。問曰。何謂為離喜。答曰。薄喜。亦言過喜。亦言滅喜。是時念思滅已。喜又更起。問曰。第二禪中已論念。念思滅已。喜何故更重而說耶。答曰。欲讚第三禪故所以說之。何以故。譬如第三道。邪見不滅於初須陀洹道。已滅。今於第三道中又說。何謂為讚第三道。故此中亦復如是。

捨而住者。何謂為捨。答曰。捨者。是平等見。不偏見。不黨見。恆大健捨。是第三禪。又曰捨有十種。問曰。何謂為十。一者沙浪求捨。二者梵魔求捨。三者菩提等捨。四者毗梨求捨。五者行求捨。六者觸求捨。七者觀求捨。八者末闍求捨。九者智求捨。十者清淨求捨也。此十種捨。善處處地。人心觀因。一相以略說故。於沙利耶中。曇摩僧伽訶尼耶中。淨道道中。三處中已廣說。自當知。我若於此毘尼中廣說者。即為亂多。

問曰。十捨者。取何捨耶。答曰。取末闍求捨。問曰。何謂末闍求捨。答曰。不知他事因喜而生。問曰。初禪第二禪。此二處無末闍求捨耶。正三禪有也。答曰。初與第二禪亦有。然猶微不現。何以故。念思喜蔽故。第三禪中。念思喜已離。故得現耳。

正思知者。問曰。何謂為思。答曰。心多生想故。謂之思也。知者。問曰。何謂為知。答曰。洞達。知也。問曰。何謂為正思。答曰。正思者。不忘。亦言識。又言起相。知者。問曰。何謂為知。答曰。擇也。亦言聚。又言廣。此略說。末闍中自當知之。問曰。初禪定無思知。答曰。有。何以故。若無思知者。從何往者。初法也。問曰。初禪中何不現思知也。答曰。猶大鈍故。譬如磨刀。初鈍後利。思知亦復如是。初觀禪中猶大鈍。是故不現。亦如人搆乳。驅犢不遠。時時復來。亦如第三禪定。樂離喜不遠。若無思知守者。即與喜合。思知守之。數強者即離。

樂者。無上樂極樂。何以故。思知守故。義文如此。自當知之。以身知樂者。問曰。何謂為身。答曰。名色身。以名色身故知樂。何以故。樂與名色身合。兩理相合極為美味。已知以美味相著故。知起覺之。是故以身知樂者。善人言。捨有思住樂。問曰。何謂為善人言。答曰。佛辟支佛聲聞為第三禪人說第三禪因緣。是名善人言。何謂為言。答曰。開視為說。為分別。亦言讚歎。問曰。何謂捨思住樂。答曰。為欲入第三禪定故。云何入。為極樂故。以極樂美滿故。於第三禪定。而捨之令喜止不起。是名有思。何以故。為善人所念。所入樂樂純無雜。是善人所讚歎。是義本說捨思住樂。善人讚嘆如是。入第三禪者。如入第一第二。第三禪亦如是。所異者。第一有五支。第二有四支。第三有二支。如經本所說。問曰。何時二支出於第三禪定中。答曰。樂一心。此第三禪品竟。

364 欲惡滅 入初禪 已棄欲故而得禪定

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四 蕭齊外國三藏僧伽跋陀羅譯

欲惡滅 入初禪 已棄欲故而得禪定

佛在菩提樹下。觀四諦法。苦空無常。佛語婆羅門。我正勤精進。而得無上最大。非懈怠放逸心。我以勇猛正勤精進。於菩提樹下。以四精進。何謂為四。一者正。二者不急。三者不寬。四者不置。以法而得無上道。不柔者不住。起心者於所觀處行。不退者不疲勞。三昧心者一心。又言善置心。為三昧故即成一心。不過不逸。此是初善法。以此法故得初禪定。從初禪定次第至三達智為極。

佛為欲出無上法故律中說。佛言。婆羅門。我於欲中清淨。惡亦復清淨。問曰。何謂為欲。答曰。貪欲欲。欲貪欲。欲思欲。此是欲名。何謂諸惡法者。答曰。欲。狐疑。此是名惡法。如來於此二處而得寂靜。又問曰。何謂欲中清淨。答曰。離欲。亦言棄欲。何以故。初入第一禪定者。無明是欲儻。欲是禪定怨家。已棄欲故而得禪定。是謂為怨家。欲與惡離者。禪定而來。欲惡滅已。禪定即起。如是二句義。自當知。又有三靜。身靜。心靜。覆靜。是為三靜。此三靜者。亦入前二句靜。

問曰。何謂為欲。答曰。欲有二。一者處欲。二者煩惱欲。問曰。何謂處欲。何謂煩惱欲。答曰。處欲者。心著色處。煩惱欲者。令人至欲所。此後二句者正著所解。前句者為棄樂欲。後句者從煩惱出。如是欲處煩惱欲。於其二中。心極清淨。又言。前句除欲處。後句者除煩惱欲。前句者除因緣動搖。後句者除痴相。前句者著淨。後句止欲。如是次第。自當知之。

問曰。貪欲者。貪即是欲。貪別欲別。答曰。歸一。何以故。一切諸惡。法理歸一。然分別各異。又律中說。貪者煩惱。欲者欲處。亦如三昧。貪欲怨家。歡喜者是嗔恚怨家。思者是睡怨家。安樂者是動疑怨家。度量者是狐疑怨家。亦如初禪者。貪欲怨家。貪欲者含入五蓋。諸惡法者含取諸蓋。何謂為諸蓋。答曰。三毒根五欲五塵邪貪。後句著處分別諸塵嗔恚痴流法。前句者。欲流欲著欲泉欲受。殺心結欲。後句者。諸流泉受著。前句者諸愛等。後句者無明等。前句者貪等八心受。後句者四不善心起。如是欲中清淨。惡亦清淨。

念思者。何謂為念。答曰。動轉。何以動轉。於觀處初置心。是名念。問曰。何謂為思。答曰。諸禪人以心置觀處中。心徘徊觀處。又言思者。研心著心連心。譬如鐘聲初大後微。初大聲者如念。後微者如思。如鳥翔初動後定。動者如念。定者如思。如蜂採華。初至如念。後選擇如思。

初禪有五支。何謂為五支。一者念。二者思。三者喜。四者樂。五者定。是為五支。猶如大樹有華有實。亦如初禪有念有思從靜起。問曰。何謂為靜。答曰。離五蓋是為靜。喜樂者。喜者滿。何謂為滿。身心喜滿。怡悅邊味是喜。樂者。棄除二苦。身苦心苦。是名為樂。樂者著其想味。又問曰。何謂為喜。答曰。心肥壯其想希好。是名為喜。樂者得而受之。又言兩法不得相離。若有喜者則有樂。樂則有喜。喜者含入行陰。樂者含入受陰。如人涉道渴乏無水。聞有水處即發喜心。是名為喜。到已飲水洗浴。是名為樂。

初禪定者。初者第一。禪定者善燒。亦言禪師所觀法。何謂為善燒。答曰。極能燒覆蓋。又言斷煩惱。亦言見。何謂為見。答曰。觀見法相。接取威儀八三昧法。何以故。迦師那阿攬摩那(漢言三十八禪定)相。觀迦師那阿攬摩那故。名為禪定。此是見道果。何以故。為觀相故。何謂為觀相。觀無常故。以觀故成道。以果觀滅諦。是故名禪定為觀相。

律中所說。問曰。何謂為初禪。答曰。有念有思有喜有樂有定。是名初禪。如人有物。如人有眷屬。置物已。置眷屬已。有餘名無。答曰。無餘名。禪定亦如是。置念置思置喜置樂置定。更無餘名即是禪定。譬如軍陣有人兵象馬攻具。名之為軍。人兵象馬攻具散去。即無軍名。禪亦如是。置上句五法。即無禪定名。

入者。至。亦言成就。住者。於菩提樹下以禪定而住。佛於菩提樹下坐。觀何等。觀出息入息。問曰。有餘禪無。答曰。亦有。法師曰。禪定法於靜道經中。我若廣說。其義深遠則為紛紜。於阿毘曇毘婆沙。汝自當知。今所說者正論毘尼毘婆沙。餘者稍略說。是禪定第一品。

註: 處欲。事欲也。欲處也。念思。尋伺也。

363 九想 破婬欲諸煩惱賊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一 釋初品中九想義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九想 破婬欲諸煩惱賊

經。九想。脹想.壞想.血塗想.膿爛想.青想.噉想.散想.骨想.燒想。

論。問曰。應當先習九想。離欲然後得諸禪。何以故諸禪定後。方說九想。答曰。先說果報。令行者心樂。九想雖是不淨。人貪其果報。故必習行。 問曰。 行者云何觀是脹想等九事。答曰。行者先持戒清淨。令心不悔。故易受觀法。 能觀人初死之日。辭訣言語。息出不反。奄忽已死。室家驚慟號哭呼天。言說方爾。奄便那去。氣滅身冷。無所覺識。此為大畏。無可免處。譬如劫盡火燒。無有遺脫。如說

    死至無貧富   無勤修善惡   無貴亦無賤   老少無免者

    無祈請可救   亦無欺誑離   無捍挌得脫   一切無免處

死法。名為永離恩愛之處。一切有生之所惡者。雖甚惡之。無得脫者。我身不久必當如是。同於木石無所別知。我今不應貪著五欲。不覺死至。同於牛羊。牛羊禽獸雖見死者。跳騰哮吼。不自覺悟。我既得人身。識別好醜。當求甘露不死之法。如說

    六情身完具   智鑒亦明利   而不求道法   唐受身智慧

    禽獸亦皆知   欲樂以自恣   而不知方便   為道修善事

    既已得人身   而但自放恣   不知修善事   與彼亦何異

    三惡道眾生   不得修道業   已得此人身   當勉自益利

行者到死屍邊。見死屍脹。如韋囊盛風。異於本相。心生厭畏。我身亦當如是。未脫此法。身中主識役御此身。視聽言語。作罪作福。以此自恣為何所趣。而今但見空舍在此。是身好相。細膚姝媚。長眼直鼻。平額高眉。如是等好令人心惑。今但見脹。好在何處。男女之相亦不可識。作此觀已。呵著欲心。此臭屎囊脹可惡。何足貪著。

死屍風熱轉大。裂壞在地。五藏屎尿膿血流出。惡露已現。行者取是壞相以況己身。我亦如是皆有是物。與此何異。我為甚惑。為此屎囊薄皮所誑。如燈蛾投火。但貪明色。不知燒身。已見裂壞。男女相滅。我所著者亦皆如是。死屍已壞肉血塗漫。或見杖楚。死者青瘀黃赤。或日曝瘀黑。具取是相觀所著者。若赤白之色。淨潔端正與此何異。既見青瘀黃赤。鳥獸不食。不埋不藏。不久膿爛。種種蟲生。

行者見已。念此死屍本有好色。好香塗身。衣以上服。飾以華綵。今但臭壞膿爛塗染。此是真實分。先所飾綵皆是假借。若不燒不埋。棄之曠野。為鳥獸所食。烏挑其眼。狗分其手腳。虎狼刳腹分掣爴裂。殘藉在地。有盡不盡。行者見已。心生厭想。思惟此屍未壞之時人所著處。而今壞敗。無復本相。但見殘藉鳥獸食處。甚可惡畏。鳥獸已去。風日飄曝。筋斷骨離。各各異處。行者思惟。本見身法和合。而有身相男女。皆可分別。今已離散。各在異處。和合法滅。身相亦無。皆異於本。所可愛著。今在何處。

身既離散。處處白骨。鳥獸食已唯有骨在。觀是骨人。是為骨想。骨想有二種。一者骨人筋骨相連。二者骨節分離。筋骨相連破男女長短好色細滑之相。骨節分離破眾生根本實相。骨想復有二種。一者淨。二者不淨。淨者久骨白淨。無血無膩。色如白雪。不淨者餘血塗染。膏膩未盡。

行者到屍林中。或見積多草木焚燒死屍。腹破眼出。皮色燋黑。甚可惡畏。須臾之間變為灰燼。行者取是燒想。思惟此身未死之前。沐浴香華。五欲自恣。今為火燒甚於兵刃。此屍初死形猶似人。火燒須臾本相都失。一切有身皆歸無常。我亦如是。

覩是九想。斷諸煩惱。於滅婬欲最勝。為滅婬欲故。說是九想。(中略)

是九想。除人七種染著。或有人染著色。若赤若白若赤白。若黃若黑。或有人不著色。但染著形容。細膚纖指修目高眉。或有人不著容色。但染著威儀進止。坐起行住禮拜俯仰。揚眉頓睫。親近按摩。或有人不著容色威儀。但染著言語。軟聲美辭。隨時而說。應意承旨。能動人心。或有人不著容色威儀軟聲。但染著細滑。柔膚軟肌。熱時身涼寒時體溫。或有人皆著五事。或有人都不著五事。但染著人相。若男若女。雖得上六種欲。不得所著之人猶無所解。捨世所重五種欲樂。而隨其死。

死想。多除威儀語言愛。脹想.壞想.噉想.散想。多除形容愛。血塗想.青瘀想.膿爛想。多除色愛。骨想.燒想。多除細滑愛。九想。除雜愛及所著人愛。噉想.散想.骨想。徧除人愛。噉殘離散白骨中。不見有人可著。以是九想。觀離愛心。瞋癡亦微薄。不淨中淨。顛倒癡故。著是身。今以是九想披析身內。見是身相。癡心薄。癡心薄則貪欲薄。貪欲薄則瞋亦薄。所以者何。人以貪身故生瞋。今觀身不淨。心厭故不復貪身。不貪身故不復生瞋。(中略)

問曰。聲聞人如是觀。心厭離欲。疾入涅槃。菩薩憐愍一切眾生。集一切佛法。度一切眾生。不求疾入涅槃故。觀是九想云何不墮二乘證。答曰。菩薩於眾生。心生憐愍。知眾生以三毒因緣故。受今世後世身心苦痛。是三毒終不自滅。亦不可以餘理得滅。但觀所著內外身相。然後可除。以是故。菩薩欲滅是婬欲毒故。觀是九想。如人憐愍病者。合和諸藥以療之。菩薩亦如是。為著色眾生說是青瘀相等。隨其所著分別諸相如先說。是為菩薩行九想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