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 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 尋伺滅內等淨心一趣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八十結蘊第二中十門納息第四之十五百大阿羅漢等造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尋伺滅內等淨心一趣

雲何名為四種天道(色界四禪天)。謂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是名第一天道。

離欲惡不善法者。問。得初靜慮時。總離欲界一切法。何故但說離欲惡不善法耶。答。惡不善法以為上首。總離欲界。故作是說。復次惡不善法。違害聖道。自性應斷。彼若斷已不復成就。是故偏說。諸有漏善。無覆無記。不違聖道。非自性斷。彼若斷已猶可成就。是故不說。然有漏善。無覆無記。斷惡不善時。亦隨說斷。同一對治故。一時斷故。如燈違暗。非炷油器。而破暗時。亦能燒炷盡油熱器。

復次。惡不善法難斷難破難可越度。是故偏說。復次。惡不善法多諸過患。熾盛堅牢。是故偏說。復次。惡不善法離欲染時。極為障礙留難繫縛。如暴獄卒。故偏說之。復次。諸瑜伽師專為斷彼惡不善法。修初靜慮。是故偏說。復次。諸瑜伽師憎惡彼故。總捨欲界。故偏說離惡不善法。復次。惡不善法上地所無。故偏說離。由如是等種種因緣。唯說離欲惡不善法。

問。此中何者是欲。何者是惡不善法耶。答。事具欲是欲。煩惱欲是惡不善法。復次欲謂五欲。惡不善法謂五蓋。復次欲謂欲愛。惡不善法謂欲界諸餘煩惱。復次欲謂欲尋。惡不善法謂恚害尋。復次欲謂欲界。惡不善法謂恚害界。復次欲謂欲想。惡不善法謂恚害想。復次欲謂欲愛。惡不善法謂即欲愛。此即說離種種欲愛。有尋有伺者。與尋俱法。名有尋。與伺俱法。名有伺。

離生者。問。上地中離。勝妙清淨過初靜慮。何故唯說此名離生。答。此中舉初。以顯後故。作如是說。世尊有處舉後顯初。如說雲何非自他害。謂在非想非非想處。如舉初後。始入已度。加行究竟應知亦爾。復次初得離生。發希奇想。後時不爾。故作是說。復次。以初靜慮唯從離生。後諸靜慮亦從定生。從離生故名為離生。如水生者說名水生。陸地生者說名陸生。復次初靜慮離。二無漏定為眷屬故。獨名離生。謂未至定靜慮中間。復次初靜慮離。是後離門所依加行因本道路及安足處。獨得離名。復次初靜慮離。牽引任持長養後離。獨得離名。復次初靜慮離。是後諸離生緣集起。獨得離名。復次上地諸離。決定依止初靜慮離。得及前起。故初靜慮獨得離名。復次。諸瑜伽師離欲界染。起初靜慮現在前時。歡喜踴躍勝於後時。故獨名離。如飢渴人初得飲食。雖復麁惡而生歡喜。勝於後時得美飲食。復次。三種行者依初靜慮。得入離生。得果練根及盡諸漏。故獨名離。三種行者。謂具縛者。分離欲者。全離欲者。

復次。為令疑者得決定故。獨立離名。欲界中。有尋有伺。有諸識身尊卑眷屬。初靜慮中亦有此事。或有生疑。欲界無離。初靜慮亦爾。為決此疑。說初靜慮有離非欲。復次欲界無離。近對治彼。故初靜慮獨立離名。復次。唯初靜慮能離三界一切煩惱。獨立離名。復次。唯初靜慮有四沙門果道。九徧知果道。具三十七菩提分法。故獨名離。復次。唯初靜慮能離所有苦根憂根。男根女根。無慚無愧。食愛婬愛。五蓋五欲。慳貪憤世嫉俗。五蘊十二處及十八界等。故獨名離。由如是等種種因緣。唯初靜慮獨名離生。

喜樂者。喜謂喜根。樂謂輕安樂。復次。喜。受蘊攝。樂。行蘊攝。初靜慮具足住者。謂得獲成就初靜慮善五蘊。得獲成就。名具足住。

復次。尋伺滅。內等淨。心一趣。無尋無伺。定生喜樂。第二靜慮具足住。是名第二天道。

尋伺滅者。問。得第二靜慮時。總滅初靜慮一切法。何故但說尋伺滅耶。答。以尋伺為上首。總滅初靜慮。故作是說。復次。尋伺難斷難破難可越度。是故偏說。復次。尋伺多諸過患。熾盛堅牢。是故偏說。復次。尋伺離初靜慮染時。極為障礙留難繫縛。如暴獄卒。故偏說之。復次。諸瑜伽師專為斷尋伺。修第二靜慮。是故偏說。復次。諸瑜伽師憎惡尋伺。故總捨初靜慮。故偏說之。復次。尋伺上地所無。是故偏說。由如是等種種因緣。但說尋伺滅。

內等淨者。內謂心。等淨謂信。由信。平等令內心淨。故名內等淨。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尋伺躁動。擾亂定心。信能除彼令心等淨。如波浪息。水則澄清。是故說信。名內等淨。復作是說。染喜騰躍渾濁定心。信能除彼令心等淨。如離泥濁。水則澄清。是故說信。名內等淨。大德法救作如是說。行者將入第二靜慮。心於定境。信向樂住。不流馳散。久住一境得第二定。斯有是處。此由信力。是故說信。名內等淨。

心一趣者。謂一門轉。非如欲界。心六門轉。初靜慮中。心四門轉。第二靜慮。心一門轉。故名一趣。即心行一境界義。無尋無伺者。謂尋伺已滅。

定生者。問。初靜慮亦有定。何故唯說第二靜慮名定生耶。答。第二靜慮等持增盛。勝妙清淨過初靜慮。是故偏說。復次。第二靜慮定所引發。定所長養。初靜慮後現在前故。名為定生。非如初靜慮。非定所引發。非定所長養。欲界心後現在前故。不名定生。復次。初靜慮心有定不定。有內門轉。有外門轉。有緣內事。有緣外事。第二靜慮心多在定。多唯內門轉。唯緣內事。故名定生。復次。第二靜慮滅語言本。語言本者。謂尋與伺。如契經說。要尋伺已能發語言。非不尋伺。第二位靜慮尋伺已滅。無語言本。故說定生。復次。第二靜慮名聖默然。故名定生。如契經說。佛告目連。汝等勿輕第二靜慮。此是聖者默然法故。由如是等種種因緣。定生唯在第二靜慮。

喜樂者。喜謂喜根。樂謂輕安樂。復次。喜。受蘊攝。樂。行蘊攝。第二靜慮具足住者。得獲成就第二靜慮善五蘊。得獲成就。名具足住。

384 四靜慮自性十八支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八十 結蘊第二中 十門納息第四之十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四靜慮自性十八支

四靜慮者。謂初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第四靜慮。問。何故作此論。答。欲令疑者得決定故。謂品類足說。云何初靜慮。謂初靜慮攝善五蘊。乃至云何第四靜慮。謂第四靜慮攝善五蘊。彼唯說善靜慮。或有生疑靜慮唯善非染。亦非無覆無記。為決彼疑。顯四靜慮通善及染。無覆無記。故作斯論。問。此四靜慮自性云何。答。各以自地蘊為自性。是名靜慮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

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靜慮。為能斷結。故名靜慮。為能正觀。故名靜慮。(中略)問。若作是說。唯未至定可名靜慮。上地不斷不善結故。答。上地雖無彼斷對治。而有不善厭壞對治。以能厭壞。亦名能斷。(中略)復次。若能正觀。堅固難壞。相續久住。於所緣境。長時注意而不捨者。名為靜慮。欲界三摩地無如是德。故非靜慮。(中略)要具二義。方名靜慮。謂能斷結及能正觀。欲界三摩地雖能正觀而不能斷結。諸無色定雖能斷結。而不能正觀。故非靜慮。(中略)復次。若能靜息一切煩惱。及能思慮一切所緣。名為靜慮。欲界三摩地雖能思慮一切所緣。不能靜息一切煩惱。諸無色定兩義都無。故非靜慮。復次。諸無色定有靜無慮。欲界三摩地有慮無靜。色定俱有。故名靜慮。靜謂等引。慮謂徧觀。故名靜慮。(中略)

四靜慮支。總有十八。謂初靜慮有五支。一尋。二伺。三喜。四樂。五心一境性。第二靜慮有四支。一內等淨。二喜。三樂。四心一境性。第三靜慮有五支。一行捨。二正念。三正慧。四受樂。五心一境性。第四靜慮有四支。一不苦不樂受。二行捨清淨。三念清淨。四心一境性。

問。四靜慮支。名有十八。實體有幾。答。唯有十一。謂初靜慮支。名與實體。俱有五種。第二靜慮支雖有四。而三如前。增內等淨。第三靜慮支雖有五。而第五如前。但增前四。第四靜慮支雖有四。而後三如前。但增第一。故靜慮支。名有十八。實體十一。復有說者。實體唯十。謂三靜慮樂。合為一。評曰。彼不應作是說。初二靜慮是輕安樂。第三靜慮別是受樂。初二靜慮樂。行蘊攝。第三靜慮樂。受蘊攝。故前所說。於理為善。(中略)

問。此中何者是靜慮。何者是靜慮支。答。心一境性是靜慮。以三摩地為自性故。此及所餘是靜慮支。問。若三摩地是靜慮者。初第三靜慮應各唯四支。第二第四靜慮應各唯三支。則靜慮支應唯十四。云何乃說十八支耶。答。三摩地是靜慮亦是靜慮支。餘是靜慮支非靜慮。故有十八。如擇法是覺。亦是覺支。餘是覺支非覺。正見是道。亦是道支。餘是道支非道。離非時食是齋。亦是齋支。餘是齋支非齋。此亦如是。加是名為靜慮支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

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靜慮支。靜慮支是何義。答。寂靜思慮故名靜慮。隨順此靜慮故名靜慮支。以隨順義。負重擔義。成大事義。堅勝義。分別義。是支義故。隨順義者。若法隨順此地靜慮。名此地靜慮支。負重擔義者。若法能引此地靜慮。名此地靜慮支。成大事義者。若法能辦此地靜慮。名此地靜慮支。堅勝義者。若法助成此地靜慮令其堅勝。名此地靜慮支。分別義者。如軍車等諸分別異。故名軍車等支。如是靜慮諸分別異。名靜慮支。(中略)

問。輕安行捨。一切地有。何故初二靜慮立輕安為支。非行捨。第三第四靜慮立行捨為支。非輕安耶。答。先說隨順是支義故。謂輕安唯隨順初二靜慮。故立為支。行捨唯隨順第三第四靜慮。故立為支。復次互相覆故。謂初二靜慮。輕安用勝能覆行捨。故立為支。第三第四靜慮。行捨用勝能覆輕安。故立為支。問。何故此二能互相覆。答。此二行相更相違故。謂輕安相輕舉。行捨相沈靜。俱時而有。更互相違。如人一時。亦行亦住。亦睡亦覺。一向相違。而善心中。對治各異。故得俱起。謂輕安能對治惛沈。行捨能對治掉舉。

復次。為對治欲界五識身及所引身麁重故。初靜慮立輕安為支。為對治初靜慮三識身及所引身麁重故。第二靜慮立輕安為支。第二第三靜慮無麁識身及所引身麁重可對治故。第三第四靜慮不立輕安為支。彼既不立輕安為支。故立行捨為支。

復次。初二靜慮有染污喜擾動身心。故世尊說。應習輕安。不應住捨。是故初二靜慮唯立輕安為支。第三第四靜慮無染污喜擾動身心。故世尊說。但應住捨。勿習輕安。是故第三第四靜慮唯立行捨為支。

復次。初二靜慮輕安有因。謂諸善喜。如契經說。心有喜故身則輕安。是故初二靜慮唯立輕安為支。第三第四靜慮輕安無因。謂無善喜。唯應住捨。故彼但立行捨為支。

復次。第三靜慮棄捨極喜。第四靜慮棄捨極樂。故此唯立行捨為支。初二靜慮既不立行捨為支。故立輕安為支。無相違故。

問。內等淨即是信。諸地皆有。何故唯在第二靜慮立為支耶。答。前說隨順是支義故。謂信唯順第二靜慮。是故唯此立信為支。復次初靜慮中尋伺如火。身識如泥。令心相續熱惱濁亂。信不明淨。如熱泥中。面像不現。第二靜慮無尋伺火及識身泥。心相續中。信相明淨。如清冷水。面像得現。故於此立內等淨支。第三靜慮有極悅受。第四靜慮有勝捨受。覆心相續。信相不顯。故彼及初。皆不建立內等淨支。

復次。第二靜慮諸瑜伽師。於離染中。初生信勝。故唯此立內等淨支。謂瑜伽師離欲界染。起初靜慮現在前時。作是思惟。我雖已離不定界染。諸定地染為可離耶。彼後復離初靜慮染。第二靜慮現在前時。於界地染俱可離中。初生大信。如欲界染我既能離。色無色染亦必可離。如初靜慮染既可離。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定可離。彼初靜慮現在前時。未生定信。後二靜慮現在前時。雖有定信而非初故。信相不顯。故皆不立內等淨支。復次。起增上信必依大喜。因喜信者。信必堅固。第二靜慮有極勝喜。故唯此立內等淨支。

問。慧徧諸地。何故唯於第三靜慮立為支耶。答。前說隨順是支義故。謂慧唯順第三靜慮。故但於彼立正慧支。復次。第三靜慮有適悅受。諸適悅中此最為勝。耽著此故。諸瑜伽師不欲欣求上地勝法。此受即是自地留難。對治此故。立正慧支。是故世尊作如是說。應以正慧覺了此樂。勿固貪著。不求上地。上下地中。無有自地極樂留難如此地者。故彼不立正慧為支。復次初靜慮中。有麁尋伺覆障正慧。第二靜慮有極喜躍覆障正慧。第四靜慮有勝捨受覆障正慧。以勝捨受是無明分。正慧是明。明無明分。互相違害。故皆不立正慧為支。第三靜慮無有如彼覆正慧法。故立為支。

問。念徧諸地。何故唯在後二靜慮立念為支。答。前說隨順是支義故。謂念唯順後二靜慮。故但於彼立念為支。復次。後二靜慮俱有地地增上留難。對治彼故。立念為支。餘地不爾。謂第二靜慮有極勝喜。輕躁漂溺如邏剎斯。諸瑜伽師由此衰退。不能堅固離自地染。為對治彼。第三靜慮立念為支。是故世尊作如是說。應住正念。勿為下地喜所漂溺。退失自地。第三靜慮有極勝樂。生死樂中。此為最上。留礙行者如詐親怨。諸瑜伽師由此衰退。不能堅固離自地染。為對治彼。第四靜慮立念為支。是故世尊作如是說。應住正念。勿為下地樂所留礙。退失自地。復次。初靜慮中有麁尋伺。猶如暴風覆障正念。第二靜慮有極喜躍。如水濤波覆障正念。故俱不立正念為支。後二靜慮無此過失。是故俱立正念為支。

383 不淨中淨三昧門

禪法要解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等於長安逍遙園譯  

不淨中淨三昧門

行者初來欲受法時。師問五眾戒淨已。若婬欲多者。應教觀不淨。不淨有二種。一者惡厭不淨。二者非惡厭不淨。何以故。眾生有六種欲。一者著色。二者著形容。三者著威儀。四者著言聲。五者著細滑。六者著人相。著五種欲者令觀惡厭不淨。著人相者令觀白骨人相。又觀死屍若壞若不壞。觀不壞。斷二種欲。威儀言聲。觀已壞。悉斷六種欲。習不淨有二種。一者觀死屍臭爛不淨。我身不淨。死屍一等無有異也。如是觀己心生惡厭。取是相已。至閑靜處若樹下若空舍。以所取相。自觀不淨。處處遍察。繫心身中不令外出。若心馳散。還攝緣中。二者雖不眼見。從師受法。憶想分別。自觀身中三十六物不淨充滿。髮毛爪齒。涕淚涎涶。汗垢肪?。皮膜肌肉。筋脈髓腦。心肝脾腎肺胃腸肚。胞膽痰癊。生藏膿血。屎尿諸蟲。如是等種種不淨聚。假名為身。自觀如是。所著外身亦如是觀。

若心厭惡婬欲。心息則已。若心不息。當勤精進。呵責其心。作是念言。老病死苦。其為至近。命如電逝。人身難得。善師難遇。佛法欲滅如曉時燈。有破定法。眾患甚多。內諸煩惱。外有魔民。國土飢荒。內外老病死賊。其力甚大。壞習禪定。我身可畏。於諸煩惱賊中未有微損。於禪定法中未有所得。雖服法衣。內實空虛。俗人無異。諸惡趣門。一切皆開。諸善法中未入正定。於諸惡法。未能必不為惡。我今云何著是屎囊而生懈怠。不能精勤制伏其心。如此弊身。賢聖所呵。不淨可惡。九孔流出。而貪著此身。與畜生同。死俱投黑闇。甚所不應。如是鞭心思惟自責。還攝本處。

又時亦復應令心悅。作是念言。佛是一切智人。直說道教。易解易行。是我大師。如是不應憂畏。如依大王。無有怖畏。諸阿羅漢所作已辦。是我同伴。已能伏心。如奴衷主。心已調伏。具種種果。六通自在。我亦應自伏其心。求得此事唯有此道。無復異路。如是思惟已。還觀不淨。復自欣歡。作是念言。初習道時。諸煩惱風吹破我心。我欲得道。上妙五欲尚不能壞。何況弊者。

如長老摩訶目揵連得阿羅漢道本。婦將從伎樂盛自莊嚴飾。欲壞目連。目連爾時說偈言

汝身骨幹立  皮肉相纏裹    不淨內充滿  無一是好物    

韋囊盛屎尿  九孔常流出    如鬼無所直  何足以自貴    

汝身如行廁  薄皮以自覆     智者所棄遠  如人捨廁去    

若人知汝身  如我所厭惡    一切皆遠離  如人避屎坑    

汝身自嚴飾  華香以瓔珞    凡夫所貪愛  智者所不惑    

汝是不淨聚  集諸穢惡物    如莊嚴廁舍  愚者以為好    

汝脅肋著脊  如椽依棟住    五藏在腹內  不淨如屎篋    

汝身如糞舍  愚夫所保愛    飾以珠瓔珞  外好如畫瓶    

若人欲染空  終始不可著    汝欲來嬈我  如蛾自投火    

一切諸欲毒  我今已滅盡    五欲已遠離  魔網已壞裂    

我心如虛空  一切無所著    正使天欲來  不能染我心 

行者如是思惟。決定堅固。住心本緣。不畏眾欲。若利根者。一心精勤。遠至七日。心得定住。中根者。乃至三七。鈍根者。久久乃得。如攢酪成酥。必可得也。若不任習行。是身雖復久習種種方喻。空無所得。譬如攢水。終不成酥。問曰。何事不中。答曰。若犯禁戒不可懺者。若邪見不捨。若斷善根。及三覆障。所謂厚利煩惱。五無間罪。三惡道報。如是等罪不應習行。又摩訶衍中。菩薩利根。有實智慧福德因緣。不同其事。若不任習行。當誦經修福。起塔供養。說法教化。行十善道。

問曰。云何當知得一心相。答曰。心住相者。身軟輕樂。瞋恚愁憂諸惱心法。皆已止息。心得快樂未曾所得。勝於五欲。心淨不濁故身有光明。如清淨鏡。光現於外。如明珠在淨水中。光明顯照。行者見是相己。心安喜悅。譬如渴人掘地求水。已見濕泥。得水不久。行者如是。初習行時如掘乾土。久而不止。得見濕相。自知不久當得禪定。一心信樂。精勤攝心。轉入深定。作是念已。毀訾五欲。見求欲者甚為可惡。如人見狗不得好食而噉臭糞。如是種種因緣。呵欲為過。心生憐愍。受五欲者。自心有樂而不知求。反更外求不淨罪樂。行者常應精進。晝夜集諸善法。助成禪定。諸障禪法令心遠離。集諸善法者。觀欲界無常苦空無我。如病如瘡如癰。如箭入心。三毒熾燃。起諸鬪諍嫉妬烟相。甚為惡厭。如是觀者。是名初習禪法。

若習法時。中間或有五蓋覆心。即應除滅。如黑雲翳日。風力破散。若婬欲蓋起。心念五欲。即應思惟。我今在道。自捨五欲。云何復念。如人還食其吐。此是世間罪法。我今學道。除剃鬚髮被著法衣。盡其形壽五欲情願永離永斷。云何還復生著。甚非所宜。即令除滅。如賊毒蛇不令入室。以其為禍甚深重故。復次五欲之法。眾惡住處。無有反復初時尚可。久後欺誑。受諸苦毒嫉妬恚怒。無惡不作。如囊盛眾刀。以手抱觸。左右傷壞。復次設得五欲。猶不厭足。若無厭足。則無有樂。如渴飲漿。未及除渴。不得有樂。猶如搔疥。其患未差。不可為樂。(中略)

淨觀者三品。或初習行。或已習行。或久習行。若初習行當教言。破皮却不淨。當觀白骨人。繫意在觀。不令外意。外念諸緣攝之令還。若已習行當教言。心却皮肉。具觀頭骨。不令外念。外念諸緣攝之令還。若人習行。却身中一寸皮肉。繫意五處。頂上額上眉間鼻端心處。如是等處。住意在骨。不令外念。外念諸緣攝之令還。當復觀心。若心疲極。捨諸外想。注念在緣。譬如獼猴被繫在柱。終日馳走。鎖常攝還。極乃休息。所緣如柱。念則如鎖。心喻獼猴。亦如乳母。常觀小兒不令墮落。行者觀心亦復如是。漸漸制心。令住緣處。若心久住是應禪法。

若得禪定。即有三相。身悉和悅柔軟輕便。白骨流光猶如白珂。心得靜住。是為淨觀。是時便得色界中心。是名初學禪法門。若定得勝。心則不如。制之令住。是名一心。若能一寸中住便得。遍却不得。但觀赤骨人。得此觀已。棄赤骨人觀白骨人。不令外念。外念諸緣攝之令還。心若清淨住於骨觀。骨邊白光遍身中出。如天清明。日光極淨。此光既出。以心目觀。了了見之。因光力故。見骨人中。相似諸心心相應法。生滅如毘瑠璃筒中水流。是時心息得樂。婬人欲樂不足喻也。外身觀亦復如是。如是一身觀。次第轉多。乃至閻浮提。復從一閻浮提。還至一寸。心得自住。是為不淨中淨三昧門。復次此身空骨以薄皮覆。有何可樂。甚可患也。

382 比丘尼八敬法

大愛道比丘尼經 附北涼錄

比丘尼八敬法

(卷上) 佛告阿難。假使母人欲作沙門者。有八敬之法不得踰越。當盡形壽學而持之。自紀信解。專心行之。譬如防水。善治堤塘。勿令漏泆。其已能如是者。可得入我法律戒中也。

何謂為八敬。一者。比丘持大戒。母人比丘尼當從受正法。不得戲故輕慢之。調欺咳笑。說不急之事。用自歡樂也。二者。比丘持大戒半月以上。比丘尼當禮事之。不得故言新沙門勞精進乎。今日寒熱乃爾耶。設有是語者。便為亂新學比丘意。常自恭敬。謹勅自修。勸樂新學。遠離防欲。憺然自守。三者。比丘比丘尼不得相與並居同止。設相與並居同止者。為不清淨。為欲所纏。不免罪根。堅當自制明斷欲情。憺然自守。四者。三月止一處自相撿挍。所聞所見當自省察。若邪語。受而不報。聞若不聞。見若不見。亦無往反之緣。憺而自守。五者。比丘尼不得訟問自了。設比丘以所聞所見。若比丘有所聞見。訟問比丘尼。比丘尼即當自省過惡。不得高聲大語。自現其欲態也。當自撿挍。憺而自守。六者。比丘尼有庶幾於道法者。得問比丘僧經律之事。但得說般若波羅蜜。不得共說世間不急之事也。設說不急之事者。知是人非為道也。是為世間放逸之人耳。深自省察。憺而自守。七者。比丘尼自未得道。若犯法律之戒。當半月詣眾僧中。自首過懺悔。以棄憍慢之態。今復如是自恥慚愧。深自省察。憺而自守。八者。比丘尼雖百歲持大戒。當處新受大戒比丘下坐。當以謙敬為作禮。是為八敬之法。我教女人當自束修。不得踰越。當以盡壽學而行之。假令大愛道。審能持此八敬法者。聽為沙門。

賢者阿難受佛語已。以熟諦思惟。深而且要。便起作禮而出。報大愛道言。裘曇彌。勿可復愁憂也。已得捨家之信。去家就道亦甚安隱矣。佛說。女人作沙門者。有八敬之法。不得踰越。但當終身勤意學而行之耳。持意當如防水善治堤塘。勿令漏泆。爾時阿難。便一一為母說佛教勅八敬之事。言能如是者。可得入佛法律。於是大愛道聞是語。即大歡喜。而言唯諾。阿難。聽我一言。譬如四姓家女。沐浴塗香。衣被莊嚴之事。而人復欲利之。如是寧當益安隱不。對曰。無不安隱也。復以好華香珍寶結為步瑤。持與女人。豈不愛樂。頭首受乎。今佛所教勅八敬法者。我亦觀心。願以頭頂受而行之。遂樂所業。萬不惟恨。自約如是。無不悅豫。

爾時。佛便授大愛道十戒為沙彌尼。沙彌尼奉戒者。斷之根也。不得殺生。禽獸蟲蛾斫樹生折草華終無害心。不得盜不得偷。不得貪人財物。或娛色欲軟細語言。令人迷亂。貪得布施以為家業。此利墮貪盜之中。比丘尼當慎莫豫也。爾時。大愛道便受十戒。為沙彌尼。(中略)爾時。比丘尼裘曇彌受佛十戒。一一不失。如十戒。行之無有漏缺。常在佛左右。遂爾三年。聰明智慧。博覽眾經。歡喜不亂。志如大山。心端意正。平直無邪。恒自愍傷及一切人。蜎飛蠕動蚑行之類。莫不悲歎。勸化善法。終離惱患。三年之中未常短愆。

復還詣佛。稽首陳情。叩頭悔過。靡所不言。佛有慈慧。告訴罪患以見成立。以脫惡愆。萬不惟恨。願啟一言。十戒便止。復有殘餘。十戒微少不足設心。願告異戒。令心酸勤當學問。無有懈慢當如法律。行菩薩焉。佛告比丘尼裘曇彌。汝行十戒。如法者有大戒名具足。真諦行之。疾得作佛。凡有五百要事。若且復行十事。可得道場。若不能行者不得至。終不能得是大具足戒也。(中略) 沙彌尼復有十事法。(中略)沙彌尼事師有十事。(中略)爾時。裘曇彌自檢挍奉持十行事。無一缺減行如中事。一心行之。終無差特。意無退轉。精進誠感應時。佛知沙彌尼至誠有信。佛語阿難。汝見是沙彌尼。瑞應百鳥侍之不也。阿難對曰。蒙佛恩。

時沙彌尼復來到佛所。稽首作禮。却住一面須臾前叉手。頭腦著佛足下。復白佛言。佛道恩慈多所過道。前受佛十戒為沙彌尼。次行十事悉具足。不審如行不也。佛言。大愛道。汝自當知之。大佳耳。大愛道復白佛言。人命無常。恍惚之間。如大愛道輩旦日當過。去恐不及佛時。願佛愍念。授我大戒。令至無上之覺。一切蒙度也。佛告沙彌尼裘曇彌。汝欲受具足戒大善。爾時。大愛道便更正衣服。叉手作禮。遶佛十匝。却住一面。爾時。佛便授大愛道裘曇彌大具足戒。為比丘尼奉行法律。遂得應真道。且覩生死本際。所見已諦。眼能徹視。耳能通聽。鼻能禪息。心知他人意所念。身能飛行。

然後大愛道比丘尼與諸長老比丘尼。俱行詣佛賢者阿難而問言。阿難。諸長老比丘尼。受大戒皆已久矣。勤修梵行。且已見諦。云何阿難。甫當使我為新受大戒幼少比丘作禮也。阿難言。小住且待。須我問之。須臾阿難即入稽首佛足下。白佛言。大愛道比丘尼言。是諸長老比丘尼皆久修梵行。且以見諦。云何甫使當為新受大戒幼少比丘作禮也。佛言。止止。阿難。當慎此言。勿得說是。汝所知何以薄少也。汝尚未知一。焉能知二。汝所知似不如我知諦耶。

若使女人不於我道作沙門者。外諸梵志及諸居士。皆當以衣被用持布施。以頭腦著地。求哀於諸沙門。當言。賢者有淨戒志。願以足行此衣上。令我長夜得其福德。不可稱量皆從心計。如其所願皆得其證。若使女人不於我道作沙門者。天下人民皆當解髮布地。以頭腦著地。求哀於諸沙門。皆言。賢者有淨戒聞慧之行。願以足行此髮上。令我長夜身得安隱福德無量。若使女人不於我道作沙門者。天下人民當豫具衣被飯食床臥具。病瘦因緣醫藥賑給。願諸沙門當自來取之。使我國土人民無啼哭者。若使女人不於我道作沙門者。天下人民奉事諸沙門。當如事日月。當如事天神。過踰於外道異學者上。沙門亦清淨不可沾污。如摩尼珠。若國中有沙門者。國中常安隱。勝於餘國土。

若使女人不於我道作沙門者。佛之正法當住千歲。興盛流布。歸留一切悉蒙得度。今以女人在我法中為沙門故。當除減五百歲壽。法消衰微。所以者何。阿難。女人有五處。不得作沙門。何等為五處。女人不得作如來至真等正覺。女人不得作轉輪聖王。女人不得作第七梵天王。女人不得作飛行皇帝。女人不得作魔天王。如是五處者。當皆丈夫得作為之尊。丈夫得作佛。得作轉輪聖王。得作天帝釋。得作魔天王。得作梵天王。得作人中王。

如是阿難。諸女人譬如毒蛇。人雖取殺之。破其身出其腦。是蛇以死。復有人見之。心中驚怖。如此女人雖得沙門。惡露故存。一切男子為之迴轉。用是故。令一切人不得道。佛言。如是女人。政使作沙門持具足戒。百歲乃至得阿羅漢。故當為八歲沙彌作禮。何以故。沙彌具足。亦得阿羅漢。身中能出水火。以足指按須彌山頂。三千大千國土皆為六反震動。如是女人雖得阿羅漢道。不能動搖一鍼大如毛髮也。云何阿難。女人坐貢高。以陰不淨。以倰男子。用是故。不得道也。

佛言。夙夜不學。目無所見。動入罪中宛轉益深。自沒其體。其亦苦辛。往而不反。投命太山地獄之罪。難可堪任。生時不學。死當入淵。老不止婬。塵滅世門。呼吸而盡。何足自珍。能自改悔。守身良真。今世滅罪。後世得申。有財不施。世世受貧。常多疾病。面目萎黃。行步須人。臥亦不安。甫能自悔深遠之端。今入我法律得全人身。却後無數亦得自然。爾時。大愛道比丘尼與諸長老比丘尼。聞佛說經如是。皆大愁憂不樂。淚下如雨。前頭面著佛足下。白佛言。如是女人。為不可度耶。佛報言。有女人作沙門。精進持戒具足無缺減。不犯如毛髮。現世得化成男子身。便得無量。決得作佛。無所罣礙自恣所作。若所求者皆可得。(中略)今大愛道輩。常行大慈大悲。却後亦當成男子。受決作佛。大愛道聞佛說是語。頭腦著地。作禮而去。

(卷下) 佛告阿難。我法中。今有比丘尼。即却壽五百歲。我般泥洹後。當復有三千比丘尼。有千八百比丘(尼)奉持是法律。皆得阿羅漢。未世時當有八萬比丘尼。有七百六十比丘尼奉是法律經。皆得阿羅漢。其餘者却後百三十劫。當復奉是法律。當復得阿羅漢。爾時阿難問佛言。比丘尼當云何行得道也。當用何法行之乎。佛語阿難。夫天下欲婬垢大重。若能斷是態者。便可得道。女人身譬如珠寶。其像大好不可久立迷亂道德。亡失人身。何以故。用珠寶好故。當入深海中。求之不止。殺身不久。女人求道。但坐外八十四態。還自纏身。有墮八十四態者。如入大深海。必沒其身。有能除此八十四態者。即是阿羅漢也。(後略)

381 云何教誡比丘尼 云何得為人受具戒

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五第十六第十八 蕭齊外國三藏僧伽跋陀羅譯

云何教誡比丘尼 云何得為人受具戒

(卷第十五) 教誡比丘尼者。大得供養者。諸大德為教誡比丘尼故。大得利養。非比丘尼與。亦非比丘尼教與。此諸比丘尼。有是國王女大臣女。或是大富長者女。各自還家。父母問言。誰為教授。比丘尼答言。諸大德教授我等。父母聞已發歡喜心。即以四事。飲食衣服湯藥臥具。供養諸大德。有比丘尼還家。說諸大德持戒精進學問忍辱貴姓。父母聞已增加供養。以三種因緣。諸大德大得利養。

六群比丘見諸大德大得利養。便語比丘尼言。我等亦能教授比丘尼。比丘尼聞已。往六群比丘所求教授。六群比丘為比丘尼說少法已。便多說世間國土治化飢儉豐熟城邑聚落。此等皆是三惡道語。是故律本中說。若比丘有八法。堪教誡比丘尼。何者為八。一者持戒。二者守護波羅提木叉。三者威儀具足。四者見小罪生怖畏心。五者堅持。六者多聞。七者多聞堅固。八者分別說法。初中後善。純一清白。梵行具足。正見無邪。誦二部波羅提木叉。義字分明。音聲流利。為比丘尼恭敬貴重。善能隨順說法。是名八法。

持戒者。或言戒在身。或言持戒不犯。是名持戒。護持者。身口意業不犯。或言。行無上法。或言受具足波羅提木叉法。是名守護持。威儀具足者。不邪命自活。不往五處。一者婬女。二者寡婦。三者比丘尼寺。四者大童女家。五者黃門。亦不往信心優婆夷家。是名威儀具足。見小罪生怖畏者。若見小罪。如見大毒蛇無異。是名怖畏。堅持不犯者。於持戒中不生退心。是名堅持。多聞者。解一阿含或言二阿含。是名多聞。堅固者。所解阿含堅固不失。是名多聞堅固。初中後善者。法師曰。於毗蘭若婆羅門品已說。

義字分明者。為人解說無疑亂。音聲流利者。言辭辯了亦不謇吃。反復流利者。誦二部波羅提木叉。無有滯礙。半月半月盡布薩。悉知六齋日。能為人說法。若誦一阿含二阿含。亦知無礙。知沙門禪定法。乃至阿羅漢果悉知無礙。若滿二十歲。能為人受具足戒。法師曰。何以不言知阿毘曇。答曰。若能知阿毘曇最善。若下根者。知律及修多羅。亦得教授。

音聲流利女人樂聞。何以言音聲流利教授比丘尼。答曰。女人多貪著音聲。然後聽法。為比丘尼敬重者。此比丘有道德故。為比丘尼所貴重。不污三眾。何以言污三眾不得教授。若教授者。此尼見者不生敬重心。滿二十歲者。若滿二十歲。持法堅固少有退敗。年少輕躁易可退敗。是故制滿二十臘。堪教誡比丘尼。掃灑房舍灑水者。所以掃灑辦水者。比丘既從遠來。宜應供給床席水漿。若無薦席下至草敷。若為尼說法。應須一伴。不得房中說。若比丘尼於路見比丘。遠則合掌。近應和南。乃至王難路濕。亦應問訊。

夏安居。去比丘寺半由旬得安居。過半由旬不得。若檀越請比丘尼夏坐。無比丘依安居。比丘尼欲去。檀越語言。但住。弟子為請比丘來。若請未得。至後安居有比丘。得住。若為請不得。應去。若道路有命難有梵行難。無比丘得安居不犯。若初安居有比丘。結安居竟。若比丘有因緣去。若罷道若病。比丘尼不知。後知。以結安居。不得移住。無罪。若安居竟。不得無比丘自恣。應覓。半月半月應往大僧中請二法。何者二法。一者問布薩日。二者請教誡。

法師曰。如來何故殷勤囑授比丘尼。為比丘尼女人鈍根故。是時比丘尼僧。盡往比丘所受教誡。諸人譏嫌比丘尼。往白比丘。比丘往白佛。佛因此制。自今以去。不得多比丘尼往請教誡。聽五人往。由致譏嫌。佛言。聽二三人往。比丘尼僧應羯磨。差二三人往大僧中請教誡。乃至阿蘭若比丘亦應教誡比丘尼。

云何教誡。應作期。若樹下若客舍中。比丘尼期往。不往。得突吉羅。若比丘不至期處待。亦得突吉羅。比丘尼十四日自恣。比丘僧十五日自恣。若比丘尼請說。若不說八敬先說餘法。突吉羅。若說八敬已後說餘法。不犯。除答問不犯。除為他說。尼聽不犯。為式叉摩尼沙彌尼說不犯。法師曰。餘文句易可解。不須廣說。此是制罪。從心口起三受。若比丘僧不差。若往比丘尼寺教誡。波夜提。(中略)

(卷第十六) 七滅諍法。後騫陀迦中當廣說。次說比丘尼戒。摩觸者。缺甕骨以下。至肘膝以上摩觸。波羅夷。若比丘尼摩觸比丘。比丘受樂不動身。比丘不得罪。若比丘來摩觸比丘尼。比丘尼身不動受樂。隨處得罪。後四波羅夷竟。

若比丘尼言人。共往官所。若比丘尼語居士言。汝先說理。若居士說理時。比丘尼得突吉羅。居士說已。比丘尼復向官說。比丘尼得偷蘭遮罪。若居士復說。比丘尼得理犯僧殘。不得理亦犯僧殘。若居士言比丘尼。官喚比丘尼來。來已。語比丘尼言但還去。官自判得理不得理。比丘尼不犯。若比丘尼至官前言人。若官問何物人。不得道名字。若教。官罰物。隨直多少犯罪。應償。若官問。不道名字不犯。若官後自尋訪知主。官自罰不犯。若人偷比丘尼衣。不得言是賊。但言此人取貧道衣去。若人當劫奪比丘尼。得就王乞護身。不得稱名字。若道名字犯。如前說。王聞比丘尼乞護身已。王打鼓宣令。若有犯比丘尼者。依法治罪。後有人犯比丘尼。王自依法治罪。比丘尼不犯。若人入比丘尼寺斫伐樹木。不得奪刀斧及打壞。若打壞應還直。不還計直多少犯罪。餘文句易可解。言人戒廣說竟。(中略)

爾時。諸比丘或二人或三人。白四羯磨。為人受具足戒。中有少欲知足比丘呵責已。往白佛。佛以此因緣集比丘僧。自今以去。應制十僧授人具足戒。若減十人授具足。得突吉羅。或一歲或二歲為人受具戒。不知教授。弟子不按威儀將諸弟子往至佛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爾時佛勞問。汝等四大調和不。乞食易得不。答佛言。四大調和。乞食易得。於是佛知而故問。此諸比丘。誰弟子也。答言。我弟子。問言。汝幾歲。答言。二歲。汝弟子幾歲。答言。一歲。佛即呵責言。汝自未斷乳。云何度人。呵責已。集諸比丘。自今以去不滿十歲。不得度人受具戒。若受戒得罪。雖滿十臘。愚癡無智慧。不得受人具戒。與受戒竟。(中略)

(卷第十八) 比丘尼犍度。何以佛不聽女人出家。為敬法故。若度女人出家。正法只得五百歲住。由佛制比丘尼八敬。正法還得千年。法師曰。千年已。佛法為都盡也。答曰。不都盡。於千年中得三達智。復千年中得愛盡羅漢。無三達智。復千年中得阿那含。復千年中得斯陀含。復千年中得須陀洹。學法復得五千歲。於五千歲得道。後五千年學而不得道。萬歲後。經書文字滅盡。但現剃頭。有袈裟法服而已。比丘尼犍度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