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 後有苦樹 能生當有 云何觀察識無常性 而能厭離

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三 攝事分中契經事 緣起食諦界擇攝第三之一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後有苦樹 能生當有 云何觀察識無常性 而能厭離

後有苦樹。能生當有。謂有世間非聰慧者。於現法中所造新業。如小苦樹。若彼世間非聰慧者。於能隨順諸漏處所。依現在世隨觀愛味。依過去世深生顧戀。依未來世專心繫著。如是住已。先所未斷一切貪愛。由數習故。轉更增長。此非聰慧補特伽羅。欲令如是後有小樹復加滋茂。以貪愛水而恒溉灌。令如前說。能感當來取所得果漸次圓滿。

若有多聞諸聖弟子。雖造有漏。能感當來諸業小樹。然於能順煩惱諸行。無倒隨觀生滅法性。於斷.無欲及以滅界。無倒隨觀是寂靜性。損減彼業不令增長。使其愛水亦皆消散。故聰慧者。不欲滋榮後有小樹。便斷其愛.愛緣取等。損壞如是後有小樹。尚令一切皆無所有。何況使其後更增長。

復更有一補特伽羅。已生自體。諸先所有造作增長順後受業。於現法中為其所繫。即彼自體及先所造順後受業。總攝為一。說名後有。如大苦樹。若於能順諸煩惱法。如前乃至專心繫著。如是住已。彼先所造順後受業。如直下根令樹欝茂。於現法中。彼愛煩惱如傍注道。令樹潤澤。以此為因。令隨惑業行一切種子識。於當來世正續生時。住於名色。如是苦樹長時安立。當知如是補特伽羅。欲令苦樹展轉滋茂。此中白品。如前應知。

復次。世尊在昔為菩薩時。棄前所得諸世俗道及世諸師。處菩提座。為欲悲愍利他有情。以為上首。自於諸諦起正觀察。爾時為欲歷觀苦諦。由老死支苦諦所攝。故於緣起逆歷觀察。當知此中由三種相。於其老死如理觀察。一者觀察細因緣故。二者觀察麁因緣故。三者觀察非不定故感生因緣。亦名為生。即生自體亦名為生。前生是細。後生為麁。此中觀前細生有故。而有老死。亦觀由後麁生緣故。得有老死。當來老死細生為因。現法老死麁生為因。云何名為非不決定。謂即除彼生處所攝二種生體。餘定無能與老死果。如觀老死。生有取愛。各由二種如理觀察。當知亦爾。如是名為始從老死。次第逆觀苦集二諦緣起道理。

應知此中。順集諦法猶如燈炷。即此集諦如膏油等。苦諦類燈。諸非聰慧補特伽羅。譬於灌油并集炷者。如是苦燈燒然長世。當知白品。與此相違。謂善方便觀滅道諦。

復有二種補特伽羅。何等為二。一唯行自非利益行。謂但於己集炷灌油。令一苦燈相續久住。二復有餘補特伽羅。兼行自他無量大眾非利益行。為然自他大苦火聚。攝受聽聞邪法為先聞思修慧所引邪行。譬如積集乾薪乾草及乾牛糞。由是因緣。令苦火聚長時熾然。無有斷絕。

復次。世尊在昔為菩薩時。處菩提座。依緣起門逆次而入。先緣後際如理思惟老死苦諦。乃至其愛。如是觀察後際苦諦及後際苦所有集諦。未為喜足。遂復觀察後際集諦因緣所攝現在眾苦。謂徧逆觀受觸六處名色與識。當知此中。觀未來苦是當苦諦。觀彼集因是當集諦。觀未來世苦之集諦由誰而有。知由從先集所生起識為邊際現法苦有。既知從先集所生起。不應復觀此云何有。是故世尊昔菩薩時。為觀當來所有苦集。觀現在苦乃至作意相應心識。而復轉還。又為漸次觀彼後際集諦依處。後際苦諦所依止處。當知即是後際集諦。故乃至識。復還順上。

如是順逆如理觀察緣起苦集。從此無間。為觀滅諦。始從老死逆次第入乃至無明。何以故。觀察如是現在苦諦。云何一切皆悉盡滅。謂不造作無明為緣新業行故。如是歷觀三聖諦已。次更尋求。此滅聖諦何道何行。而能證得。由如前說宿住隨念。憶昔為求諸漏永盡。世間正見如教授者令現在前。作是思惟。我今證得先舊正道。古昔諸仙同所遊履。如是但以世間作意歷觀四諦。又以正見於諸諦中得入現觀。次第方便。證覺無上正等菩提。現見方便。獲得無漏有學無學善淨智見。為此義故。於三大劫阿僧企耶。修行一切難行之行。今於此義皆已證得。為利他故。哀愍世間諸人天故。隨有堪能入聖法者。開四聖諦。令生等覺。

復次。佛世尊教。三處所攝。何等為三。一善建立諸緣生法無作用故。二彼為依利他行故。三彼為依自利行故。此中善建立諸緣生法無作用故者。謂從後際苦。逆觀現法前際苦集。名色緣識。識緣名色。譬如束蘆展轉相依而得住立。於其中間。諸緣生法。皆非自作。亦非他作。非自他作。非無因生。如是施設。名善建立諸緣生法無作用故。所以者何。無常諸行。前際無故。後際無故。中際雖有。唯剎那故作用動轉。約第一義。都無所有。但依世俗暫假施設。如是施設。如實無倒。是故說此名善建立。即依如是善建立性。依諸緣起為他宣說聖諦法教。名彼為依利他行故。即此為依。自能趣入聖諦現觀。法隨法行。又能證得現法涅槃。當知是名用彼為依自利行故。

又先積集智慧資糧諸弟子眾。成就猛利俱生慧故。名為聰慧。具教智故。名為明了。具證智故。名善調伏。不由他緣自覺法故。名無所畏。緣於涅槃如實覺故。名見甘露。盡無生智為所依止。證有餘依涅槃界故。名身證得妙甘露界。具足安住。

復次。有諸愚夫外道種類。雖能觀見四大種身麁無常性。由觀此身雖久住立而有增減。死時生時有捨取故。便於其身。能厭能離。能起勝解。以世間道。離欲界欲。離色界欲極至有頂。然彼於身。當知仍名未得解脫。所以者何。由於彼彼所得定中。瑩磨其識。執取為我。雜染而住。復於後時壽盡業盡。還退生下。以於緣起不善巧故。

諸聖弟子。雖於緣起已得善巧。而但隨觀四大種身細無常性。未即觀察識無常性。所以者何。四大種身經久時住常相可得。剎那相似。相續隨轉。其無常性難可得故。識無常相麁顯可得。剎那剎那所緣易脫。其相轉變無量品類有差別故。雖即此識無常性相。無量品類麁顯易得。然復說名最極微細。當知其性難可識故。難可入故。所以者何。唯是慧眼所見境故。四大種身有增有減有捨有取。其無常性。尚為非理肉眼境界。況其餘眼。

緣起善巧諸聖弟子。復欲悟入最極微細識無常性。即於緣起如理思惟。由能分別墮自相續觸所生起。諸受分位差別性故。便能悟入識無常性。彼既成就如是智見。漸次於受所依止身所因諸觸。及餘一切名所攝行。皆能厭離。生於勝解。亦得解脫。得解脫故。安住畢竟。若有餘依。若無餘依。二涅槃界。

294 善巧所緣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七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第二瑜伽處之二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善巧所緣

云何名為善巧所緣。謂此所緣略有五種。一蘊善巧。二界善巧。三處善巧。四緣起善巧。五處非處善巧。

蘊善巧者。云何蘊。云何蘊善巧。謂蘊有五。則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云何色蘊。謂諸所有色。一切皆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此復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總名色蘊。云何受蘊。謂或順樂觸為緣諸受。或順苦觸為緣諸受。或順不苦不樂觸為緣諸受。復有六受身。則眼觸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觸所生受。總名受蘊。云何想蘊。謂有相想無相想。狹小想廣大想無量想。無諸所有無所有處想。復有六想身。則眼觸所生想。耳鼻舌身意觸所生想。總名想蘊。云何行蘊。謂六思身。則眼觸所生思。耳鼻舌身意觸所生思。復有所餘。除受及想諸心法等。總名行蘊。云何識蘊。謂心意識。復有六識身。則眼識耳鼻舌身意識。總名識蘊。前受想行蘊及此識蘊。皆有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等差別。如前廣說。是名為蘊。

云何蘊善巧。謂善了知如所說蘊。種種差別性。非一眾多性。除此法外。更無所得。無所分別。是名略說蘊善巧義。云何名蘊種種差別性。謂色蘊異。受蘊異。乃至識蘊異。是名種種差別性。云何名蘊非一眾多性。謂色蘊非一。眾多品類。大種所造差別故。去來今等品類差別故。是名色蘊非一眾多性。如是餘蘊。隨其所應皆當了知。云何除此法外。更無所得。無所分別。謂唯蘊可得。唯事可得。非離蘊外有我可得。有常恒住無變易法是可得者。亦無少法是我所有。故除此外。更無所得。無所分別。

云何界。云何界善巧。謂界有十八。則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是名為界。若復於彼十八種法。從別別界。別別種子。別別種姓。生起出現。如實了知。忍可審察。名界善巧。如實了知十八種法。從別別界別別而轉。即於因緣而得善巧。是故說此名界善巧。

云何處。云何處善巧。謂處有十二。則眼處色處。耳處聲處。鼻處香處。舌處味處。身處觸處。意處法處。是名為處。處善巧者。謂眼為增上緣。色為所緣緣。等無間滅意為等無間緣。生起眼識及相應法。耳為增上緣。聲為所緣緣。等無間滅意為等無間緣。生起耳識及相應法。如是乃至意為等無間緣。此生作意為增上緣。法為所緣緣。生起意識及相應法。如是六識身及相應法。皆由三緣而得流轉。謂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若於如是諸內外處緣得善巧。名處善巧。

云何緣起。云何緣起善巧。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乃至招集如是純大苦蘊。是名緣起。若復了知。唯有諸法滋潤諸法。唯有諸法等潤諸法。唯有諸行引發諸行。而彼諸行。因所生故。緣所生故。本無而有。有已散滅。體是無常。是無常故。即是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悴悲嘆憂苦惱法。是生法故乃至是惱法故。則名為苦。由是苦故。不得自在。其力羸劣。由是因緣。定無有我。若於如是緣生法中。由如是等種種行相。善巧了達。或無常智。或苦智。或無我智。是名緣起善巧。

又處非處善巧。當知即是緣起善巧差別。此中差別者。謂由處非處善巧故。能正了知非不 平等因果道理。則善不善法有果異熟。若諸善法能感可愛果異熟法。諸不善法能感非愛果異熟法。若能如是如實了知。名處非處善巧。

此五善巧略則為二。一自相善巧。二共相善巧。由蘊善巧顯自相善巧。由餘善巧顯共相善巧。如是總名善巧所緣。

293 獨覺種性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四 本地分中獨覺地第十四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獨覺種性

云何獨覺地。當知此地。有五種相。一者種姓。二者道。三者習。四者住。五者行。

云何獨覺種姓。謂由三相。應正了知。一者本性獨覺。先未證得彼菩提時。有薄塵種姓。由此因緣。於憒鬧處心不愛樂。於寂靜處深心愛樂。二者本性獨覺。先未證得彼菩提時。 有薄悲種姓。由是因緣。於說正法利有情事心不愛樂。於少思務寂靜住中深心愛樂。三者本性獨覺。先未證得彼菩提時。有中根種姓。是慢行類。由是因緣。深心希願無師無敵。而證菩提。

云何獨覺道。謂由三相。應正了知。謂有一類安住獨覺種姓。經於百劫。值佛出世。親近承事。成熟相續。專心求證獨覺菩提。於蘊善巧。於處善巧。於界善巧。於緣起善巧。於處非處善巧。於諦善巧。勤修學故。於當來世。速能證得獨覺菩提。如是名為初獨覺道。復有一類。值佛出世。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於先所未起順決擇分善根。引發令起。謂煗頂忍。而無力能即於此生證法現觀得沙門果。復修蘊善巧。修處善巧。修界善巧。修緣起善巧。修處非處善巧。修諦善巧故。於當來世。能證法現觀得沙門果。是名第二獨覺道。復有一類。值佛出世。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證法現觀得沙門果。而無力能於一切種。至極究竟。畢竟離垢。畢竟證得梵行邊際阿羅漢果。復修蘊善巧。修處善巧。修界善巧。修緣起善巧。修處非處善巧。修諦善巧故。依出世道於當來世。至極究竟。畢竟離垢。畢竟證得梵行邊際阿羅漢果。是名第三獨覺道。

云何獨覺習。謂有一類依初獨覺道。滿足百劫。修集資糧。過百劫已。出無佛世。無師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證法現觀。得獨覺菩提果。永斷一切煩惱。成阿羅漢。復有一類或依第二。或依第三獨覺道。由彼因緣出無佛世。無師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或證法現觀。乃至得阿羅漢果。或得沙門果。至極究竟。畢竟離垢。畢竟證得梵行邊際。證得最上阿羅漢果。當知此中。由初習故成獨覺者。名麟角喻。由第二第三習故成獨勝者。名部行喻。

云何獨覺住。謂初所習鱗角喻獨覺。樂處孤林。樂獨居住。樂甚深勝解。樂觀察甚深緣起道理。樂安住最極空無願無相作意。若第二第三所習部行喻獨勝。不必一向樂處孤林。樂獨居住。亦樂部眾共相雜住。所餘住相。如麟角喻。

云何獨覺行。謂一切獨覺隨依彼彼村邑聚落而住。善護其身。善守諸根。善住正念。隨入彼彼村邑聚落。或為乞食。或濟度他下劣愚昧。以身濟度。不以語言。何以故。唯現身相為彼說法。不發言故。示現種種神通境界。乃至為令心誹謗者生歸向故。又彼一切。應知本來一向趣寂。

292 云何觀十八意行 觀界觀五受根 心得離欲

正法念處經卷第三 生死品第二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云何觀十八意行 觀界觀五受根 心得離欲

又修行者。內心思惟。隨順正法。觀察法行。云何比丘次第捨漏。初捨不善法。次修行善法。正觀思惟。修心正住。彼見聞知。或天眼見。彼比丘初如是觀。根塵相對。迭相因緣。一切世界。無始以來生死輪轉。彼如是觀。此生因緣境界大海。皆悉無我。唯有內心境界因緣。世間流轉。如是最初修遠離行。離憒閙處。樂空閑處。阿蘭若處。山野林中。稻穰積等。樹下露地塚間處住。則能繫縛心之猨猴。以修習故。心則寂靜。不樂聚落歌舞戲笑憒閙之處。亦不樂見長幼婦女。不樂多語。有二犍尼皆壞梵行。一是婬女。二多言說。皆悉捨離。既捨離已。心一寂靜。彼人之心。能如是住。

云何正觀。初觀何法。彼人初心。如是觀察十八意行。能起善根。起不善根。起無記根。何等十八。所謂比丘正觀察意。眼見色已。若喜意染。得不善報。若起憂意。離染欲意。則得善報。若起捨意。得無記報。又復如是。耳聞聲已。若喜意染。得不善報。若起憂意。離染欲意。則得善報。若起捨意。得無記報。又復如是。鼻聞香已。若喜意染。得不善報。若起憂意。離染欲意。則得善報。若起捨意。得無記報。又復如是。舌知味已。若喜意染。得不善報。若起憂意。離染欲意。則得善報。若起捨意。得無記報。又復如是。身覺觸已。若喜意染。得不善報。若起憂意。離染欲意。則得善報。若起捨意。得無記報。又復如是。意知法已。若喜意染。得不善報。若起憂意。離染欲意。則得善報。若起捨意。得無記報。以如是等十八意行三報因緣 。 世間生退。若彼比丘如是觀察十八意行。得上初地。(中略)

如是比丘已如法觀十八意行。得初地已後復更證。何者異地。彼見聞知。或天眼見。彼復次第觀察四家。四者所謂。慧家.諦家.捨家.出家。云何比丘住於慧家。謂彼比丘如是觀察自身正法。如是如實分分善知。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

何者地界。地界二種。一內二外。何者為內。身中所有諸分 。 名內。是內有覺。彼何者覺。與皮肉等和合則覺。所謂髮毛爪齒等根。堅澁所攝。入內名覺。彼復何者。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脈骨髓。脾腎心肺。涕唾等處。生藏熟藏。小腸大腸肚胃頭腦。如是身中。一切內分。堅澁有覺。名內地界。何者名為外地界耶。所有外地。堅澁不覺。名外地界。若內地界。若外地界。彼一和合。此界唯界。觀此地界。無有作者。無有受者。非無因緣。無常無樂。無我無淨。比丘如是觀察慧家。則得解脫。一切非我。亦無我所。亦無所我。如是地界。如實正知。如實見已。心得離欲。如是比丘。則於慧家而得解脫。

何者水界。水界二種。一內二外。何者為內。所有水數。皆水界相。所謂爛相。體中津潤。涕淚涎唾。腦血脂汁。凝脂髓膽。小便汗等。如是身中有內水數。覺分所攝。名內水界。何者名為外水界耶。諸外水數。濕潤所攝。所謂不覺。不覺所攝。以不覺故。名外水界。若外水界。若內水界。彼一和合。此界唯界。觀此水界。一切非我。亦非我所。亦非所我。如是水界。如實正知。如實見已。心得離欲。如是比丘住於慧家。

何者火界。火界二種。一內二外。何者為內。身內所有種種分分。若火火攝。是內有覺。所謂身煖而不燒燃。所謂能消。何者能消。謂噉飲食。得味正樂。迴轉消化。如是身中。內及內分。若火火攝。是內有覺。名內火界。何者名為外火界耶。所有一切外火火數。若煖煖攝。不覺所攝。以不覺故。名外火界。若內火界。若外火界。彼一和合。此界唯界。觀此火界。一切非我。亦非我所。亦非所我。如是火界。如實正知。如實見已。心得離欲。如是火界。非有作者。非有受者。

何者風界。風界二種。一內二外。何者為內。身中所有若內內分。風數所攝。若輕輕動。覺分所攝。彼復何者。謂上行風。若下行風。若傍行風。若產等風。若如針刺。如刀所斫。邪分別風。有旋轉風。如是等風。有八十種。動如虫行。如是等風。如是八十。於八十處分分行風。如是身內分分處處。風數所攝。輕動成熟。有覺所攝。名內風界。何者名為外風界耶。所有外風。輕動數攝。和合無覺。名外風界。若內風界。若外風界。彼一和合。此界唯界。觀此風界。一切非我。亦非我所。亦非所我。如是風界。無有作者。無有受者。如是如是。如實正知。如實見已。心得離欲。如是比丘證於慧家。

何者名為虛空界耶。虛空界者。亦有二種。一內二外。何者為內。謂此身中所有內分。內分虛空。虛空所攝。有覺知處。不普不遍色動轉處。飲食眾味轉下消化開張之處。又咽喉中耳中眼中鼻中虛空。舌處虛空。口內等空。口中舌動行處虛空。此等名為內虛空界。何者名為外虛空界。所有虛空。覺處不攝。不一切滿。不一切遍。所謂樹枝條葉間空。一切窟中諸所有空。山谷河澗如是等中所有虛空。若外孔穴。如是名為外虛空界。若內色中攝虛空界。若外色中攝虛空界。彼一和合。此界唯界。觀此空界。一切非我。亦非我所。亦非所我。如是如是。觀虛空界。如實正知。如實見已。心得離欲。如是觀已。則不放逸。此虛空界。一切非我。亦非我所。亦非所我。無有作者。無有受者。如是知已。心得離欲。

何者識界。謂十二入。內外和合。眼識見物。意識了別。如是耳鼻舌身意識。如是識界。意是根本。皆意識知。(中略)

又修行者。內心思惟。隨順正法。觀察法行。如是思惟。比丘觀察十八意行。成就初地。諦知六界。得第二地。復念何法得第三地。彼見聞知。或天眼見。如實諦知五受根故。得第三地。云何諦知。樂受欲生。彼如實知。如是次第知苦受生。知喜受生。知憂受生。知捨受生。

有樂皆知。知觸因緣。而生樂受。知樂受已。彼如實知。我知樂受。若彼比丘知觸因緣。而生樂受。於樂受觸不生貪樂。知樂受觸。生樂受已。則樂受滅。彼樂受滅。則如實知我樂受滅。彼如是念。我苦受生。因緣而生。彼知苦受。如樂受生。彼如是知。如說樂受 。 觸緣生等。此苦受中。如是廣說。云何比丘知於喜受。共觸因緣生於喜受。云何比丘知於憂受。共觸因緣生於憂受。若隨順觀彼喜受已。喜受則滅。見其滅已。離喜受欲。若我喜受初生則滅。見其滅已 。 如實知受。心得離欲。如是憂受。如是廣說。捨亦如是。彼如是知。得第三地。

291 淨惑所緣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七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第二瑜伽處之二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淨惑所緣

云何淨惑所緣。謂觀下地麁性上地靜性。如欲界對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對非想非非想處。

云何麁性。謂麁性有二。一體麁性。二數麁性。體麁性者。謂欲界望初靜慮。雖皆具五蘊。而欲界中。過患深重。苦住增上。最為鄙劣。甚可厭惡。是故說彼為體麁性。初靜慮中則不如是。極靜極妙。是故說彼為體靜性。數麁性者。謂欲界色蘊有多品類。應知應斷。如是乃至識蘊亦爾。是故說彼為數麁性。如是上地展轉相望。若體麁性若數麁性。隨其所應當知亦爾。如是麁性。於諸上地展轉相望。乃至極於無所有處。一切下地苦惱增多壽量減少。一切上地苦惱減少壽量增多。非想非非想處唯靜唯妙。更無上地勝過此故。

以要言之有過患義。是麁性義。若彼彼地中過患增多。即由如是過患增多性故。名為麁性。若彼彼地中過患減少。即由如是過患減少性故。名為靜性。此是世間由世俗道淨惑所緣。何以故。彼觀下地多諸過患。如病如癰。猶如毒箭。不安隱性以為麁性。觀於上地與彼相違以為靜性。斷除下地所有煩惱。始從欲界乃至上極無所有處。此是暫斷非究竟斷。以於後時更相續故。

出世間道淨惑所緣。復有四種。一苦聖諦。二集聖諦。三滅聖諦。四道聖諦。云何苦聖諦。 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略說一切五取蘊苦。名苦聖諦。云何集聖諦。謂若愛。若後有愛。若喜貪俱行愛。若彼彼喜樂愛等。名集聖諦。云何滅聖諦。謂即此愛等無餘斷滅。名滅聖諦。云何道聖諦。謂八支等聖道。名道聖諦。

當知此中。依黑品白品果因建立故。建立四聖諦。謂苦諦是黑品果。集諦是黑品因。滅諦是白品果。道諦是白品因。能得能證故。又苦諦如病。初應徧知。集諦如病因緣。次應遠離。滅諦如無病。次應觸證。道諦如良藥。復應修習及多修習。又苦諦苦義。乃至道諦道義。是如是實。非不如實。是無顛倒。非是顛倒。故名為諦。又彼自相無有虛誑。及見彼故。無倒覺轉。是故名諦。

問。何故諸諦唯名聖諦。答。唯諸聖者於是諸諦同謂為諦。如實了知。如實觀見。一切愚夫不如實知。不如實見。是故諸諦唯名聖諦。又於愚夫唯由法爾說名為諦。不由覺悟。於諸聖者俱由二種。

又生苦者。謂於生時發生種種身心苦受。非生自體即是其苦。為苦因緣。故名為苦。廣說乃至求不得苦。謂由所求不得因緣。發生種種身心苦受。非求不得體即是苦。為苦因緣。故名為苦。如是當知。略說一切五取蘊苦。謂由生等異門唯顯了苦苦。由此五取蘊苦。亦顯了所餘壞苦行苦。所以者何。如五取蘊具攝三受。如是能與如前所說苦苦為器。當知此中。亦即具有前所未說壞苦行苦。

問。何故世尊。苦苦一種以自聲說。壞苦行苦以異門說。答。於苦苦中。若凡若聖一切等有。苦覺慧轉。又苦苦性極可厭患。又從先來未習慧者。纔為說時則便易入。又於諸諦。令所調伏可化有情。易得入故。

云何建立三種苦性。謂先所說生苦。乃至求不得苦。即顯苦受及所依處為苦苦性。如是名為建立苦苦性。諸有是彼所對治法。謂少是老所治。無病是病所治。命是死所治。親愛合會是怨憎會所治。非愛別離是愛別離所治。所求稱遂是求不得所治。復有苦受及所依處。所起煩惱。

復有無病等順樂受處等及彼所生受。所起煩惱。如是總說為壞苦性。此中樂受及所依處。由無常故若變若異。受彼增上所生眾苦。若諸煩惱於一切處正生起時。纏縛其心。令心變壞。即生眾苦。故名壞苦。如世尊言。入變壞心執母邑手。乃至廣說。又如說言。住貪欲纏。領受貪欲纏緣所生身心憂苦。如是住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纏。領受彼纏緣所生身心憂苦。由此至教第一至教。諸煩惱中苦義可得。壞義可得。故說煩惱為壞苦性。如是名為建立壞苦性。

若行苦性。徧行一切五取蘊中。以要言之。除苦苦性。除煩惱攝變壞苦性。除樂受攝及所依處變壞苦性。諸餘不苦不樂受俱行。若彼所生。若生彼緣。若生住器。所有諸蘊名行苦性。由彼諸蘊其性無常。生滅相應。有一切取。三受麁重之所隨逐。不安隱攝。不脫苦苦及以壞苦。不自在轉。由行苦故說名為苦。如是名為建立行苦性。

又即彼愛。亦名希求。亦名欣欲。亦名喜樂。即此希求由三門轉。謂希求後有。及希求境界。若希求後有名後有愛。希求境界復有二種。謂於已得境界。有喜著俱行愛。若於未得境界。有希求和合俱行愛。當知此中於已得境界。喜著俱行愛。名喜貪俱行愛。於未得境界。希求和合俱行愛。名彼彼喜樂愛。

滅有二種。一煩惱滅。二所依滅。道有二種。一有學道。二無學道。如是當知。名出世道淨惑所緣。

290 安住熾然 乃至調伏世間貪憂 獲得色界定地所攝少分微妙正作意 名有作意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二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第三瑜伽處之三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安住熾然 乃至調伏世間貪憂 獲得色界定地所攝少分微妙正作意 名有作意

如是所有初修業者。蒙正教誨。修正行時。安住熾然。正知具念。調伏一切世間貪憂。若於如是正加行中。恒常修作。畢竟修作。無倒作意。非諠鬧等所能動亂。是名熾然。若於如是正加行中。修奢摩他毘鉢舍那。審諦了知亂不亂相。如是名為正知具念。若能善取諸厭離相。諸欣樂相。如是乃名調伏一切世間貪憂。由是因緣。宣說彼能安住熾然。乃至調伏世間貪憂。

先發如是正加行時。心一境性。身心輕安。微劣而轉。難可覺了。復由修習勝奢摩他毘鉢舍那。身心澄淨。身心調柔。身心輕安。即前微劣心一境性身心輕安。漸更增長。能引強盛易可覺了心一境性身心輕安。謂由因力展轉引發方便道理。彼於爾時。不久當起強盛易了身心輕安心一境性。如是乃至有彼前相於其頂上。似重而起。非損惱相。即由此相於內起故。能障樂斷諸煩惱品心麁重性。皆得除滅。能對治彼心調柔性心輕安性。皆得生起。

由此生故。有能隨順起身輕安風大偏增。眾多大種來入身中。因此大種入身中故。能障樂斷諸煩惱品身麁重性。皆得除遣。能對治彼身調柔性身輕安性。徧滿身中。狀如充溢。彼初起時。令心踊躍。令心悅豫。歡喜俱行。令心喜樂。所緣境性於心中現。從此已後。彼初所起輕安勢力漸漸舒緩。有妙輕安隨身而行。在身中轉。由是因緣。心踊躍性漸次退減。由奢摩他所攝持故。心於所緣。寂靜行轉。

從是已後。於瑜伽行初修業者。名有作意。始得墮在有作意數。何以故。由此最初。獲得色界定地所攝少分微妙正作意故。由是因緣。名有作意。得此作意初修業者。有是相狀。謂已獲得色界所攝少分定心。獲得少分身心輕安心一境性。有力有能善修淨惑所緣加行。令心相續。滋潤而轉。為奢摩他之所攝護。能淨諸行。雖行種種可愛境中。猛利貪纏亦不生起。雖少生起。依止少分微劣對治暫作意時。即能除遣。如可愛境。可憎可愚可生憍慢可尋思境。當知亦爾。宴坐靜室。暫持其心。身心輕安疾疾生起。不極為諸身麁重性之所逼惱。不極數起諸蓋現行。不極現行思慕不樂憂慮俱行諸想作意。雖從定起。出外經行。而有少分輕安餘勢。隨身心轉。如是等類。當知是名有作意者清淨相狀。

289 云何修光明想 依不淨觀 於諸念住漸次趣入 時時修習勝奢摩他毘鉢舍那 不應諍競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二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第三瑜伽處之三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云何修光明想 依不淨觀 於諸念住漸次趣入 時時修習勝奢摩他毘鉢舍那 不應諍競

汝取如是過患相已。復應數數取光明相。謂或燈明或大火明。或日輪明或月輪明。(中略)彼瑜伽師復應教授告言。賢首。汝先所取諸光明相。於奢摩他品加行中。及於毘鉢舍那品加行中。皆應作意。如理思惟。若汝能以光明俱心。照了俱心。明淨俱心。無闇俱心。修奢摩他毘鉢舍那。如是乃為於奢摩他毘鉢舍那道。修光明想。

若有最初於所緣境。多不分明。數習勝解。其相闇昧。由是因緣。後所修習所有勝解。亦不分明。雖多串習。而相闇昧。若有最初於所緣境。多分分明。數習勝解。其相明了。由是因緣。後所修習轉復分明。雖少串習。而相明了。

如是汝由善取如是厭離相故。善取如是欣樂相故。善取如是奢摩他相故。善取如是毘鉢舍那相故。善取如是光明相故。於時時中。內以寂靜。於時時中。由隨相行毘鉢舍那。思擇諸法。即於不淨。正修加行增上力故。於諸念住漸次趣入。

將趣入時。汝應先於內身所有三十六物。始從髮毛乃至小便。善取其相。汝應於是自內身中諸不淨物。先當發起不淨勝解。數數發起此勝解已。復令其心於內寂靜。如是名為於內身中修循身觀。依自身內而發起故。次應於外諸不淨物。善取其相。汝當發起青瘀勝解。廣說乃至骨鎖勝解。或狹小勝解。或廣大勝解。或無量勝解。數數發起此勝解已。復令其心於內寂靜。如是名為於外身中修循身觀。依他外身而發起故。後復應於自身內外諸不淨物。善取其相。令心明了。又於他身內外不淨。善取其相。令心明了。於自所愛。汝當發起如是勝解。復於死已出送塚間。至塚間已棄之在地。棄在地已至青瘀位。至膿爛位。廣說乃至。至骨鎖位。發起勝解。數數發起此勝解已。復令其心於內寂靜。如是名為於內外身修循身觀。依自他身若內若外而發起故。

汝復應於四無色蘊。由聞思增上力。分別取相。於其三分發起勝解。一於奢摩他品。二於無散亂品。三於毘鉢舍那品。

於奢摩他品者。謂若汝心於內略時。起無相無分別寂靜想行。及無作用。無思慕無躁動。離諸燒惱寂滅樂想行。於所緣境。無亂受等四無色蘊。剎那剎那。展轉別異。唯是新新。而非故故。相續流轉。汝應於此如理思惟。發起勝解。如是名為於內受心法修循受心法觀。

於無散亂品者。謂汝於先取諸境界。緣諸境界墮不定地。過去盡滅及今失念。心亂所生諸相尋思隨煩惱境。增上受等四無色蘊。汝應於此如理作意。如是諸法。其性皆是誑幻所作。暫時而有。率爾現前。多諸過患。其性無常。不可保信。汝應如是發起勝解。如是名為於外受心法修循受心法觀。

於毘鉢舍那品者。謂汝善取毘鉢舍那相已。住有相有分別作意。於有分別有相所緣。增上內所生受等四無色蘊。如理作意。思惟此法。剎那剎那。展轉別異。唯是新新。而非故故。相續流轉。如前所說發起勝解。如是名為於內外受心法修循受心法觀。

如是汝由依不淨觀。正修加行增上力故。於四念住當得趣入。又汝應於念住加行。時時修習勝奢摩他毘鉢舍那。汝於如是四念住中。安住正念。隨依彼彼村邑聚落邊際而住。於心隨順。趣向臨入所緣境界。汝應捨此所緣境相。入彼村邑聚落乞食。應當善避惡象惡馬。惡牛惡狗。惡蛇惡獸。坑澗濠塹。株杌毒刺。泥水糞穢。及應遠離諸惡威儀。穢坐臥具。汝應如是善護己身。若於如是諸境界相。不應策發諸根。汝應於彼不作功用。善守諸根。若於如是諸境界相。應當策發諸根。汝應於彼正作功用。善住正念。令諸煩惱不起現行。汝應如是善護己身。善守諸根。善住正念。於彼作意。善知其量受用飲食。

又汝應與在家出家。說應量語。說應理語。說應時語。說正直語。說寂靜語。一切世間非法言論。皆當遠離。雖復宣說如法言論。不應諍競。何以故。若諸士夫補特伽羅。住諍競語。互相難詰。其心便住多戲論中。多戲論故其心掉舉。心掉舉故心不寂靜。不寂靜故。便令其心遠三摩地。如是行已。汝應速疾不捨所緣。結跏趺坐。於奢摩他毘鉢舍那如所取相。由恒常作及畢竟作。修瑜伽行。猶如世間鑽火方便。起無間加行及殷重加行。汝應如是恒常修作。畢竟修作。

又汝應起如是願心。假使一切贍部洲人。盡贍部洲曾經壽量。今皆總集在我一身。我亦盡此無量壽命。決定於斷瑜伽作意勝奢摩他毘鉢舍那。精勤修習。時無暫捨。由正了知如是所修瑜伽加行。有大勝果。大勝利故。何況如是小分壽量。少時存活。雖極遠去不過百年。委悉算計但須臾頃。如是汝應隨所教誨。恒常修作。畢竟修作。若為此義受習於斷。汝於此義必當獲得。汝當最初證得下劣身心輕安。心一境性。後當證得世出世間廣大圓滿。

初修業者始修業時。善達瑜伽諸瑜伽師。依不淨觀。如是教誨。名正教誨。如是修行。名正修行。

註: 光明有三種。一治暗光明。二法光明。三依身光明。治暗光明復有三種。一在夜分。謂星月等。二在晝分。謂日光明。三在俱分。謂火珠等。法光明者。謂如有一。隨其所受所思所觸。觀察諸法。或復修習隨念佛等。依身光明者。謂諸有情自然身光。當知初明。治三種暗。一者夜暗。二者雲暗。三者障暗。謂窟宅等。法明能治三種黑暗。由不如實知諸法故。於去來今多生疑惑。於佛法等亦復如是。此中無明及疑。俱名黑暗。又證觀察能治惛沈睡眠黑暗。以能顯了諸法性故。(卷第十一)

註: 勝奢摩他毘鉢舍那。或謂勝三摩地。謂修四三摩地。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觀三摩地。有八斷行。為欲永害諸隨眠故。為三摩地得圓滿故。差別而轉。當能斷滅惡不善法所有隨眠。亦名勝行。(卷第二十九)

288 云何作意 修瑜伽者 凡有幾種瑜伽所作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八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第二瑜伽處之三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云何作意 修瑜伽者 凡有幾種瑜伽所作

云何作意。謂四作意。何等為四。一力勵運轉作意。二有間運轉作意。三無間運轉作意。四無功用運轉作意。云何力勵運轉作意。謂初修業者。令心於內安住等住。或於諸法無倒簡擇。乃至未得所修作意。爾時作意力勵運轉。由倍勵力。折挫其心。令住一境。故名力勵運轉作意。云何有間運轉作意。謂得所修作意已後。世出世道漸次勝進了相作意。由三摩地思所間雜。未能一向純修行轉。故名有間運轉作意。云何無間運轉作意。謂從了相作意已後。乃至加行究竟作意。是名無間運轉作意。云何無功用運轉作意。謂加行究竟果作意。是名無功用運轉作意。

復有所餘四種作意。一隨順作意。二對治作意。三順清淨作意。四順觀察作意。云何隨順作意。謂於所緣深生厭壞。起正加行。而未斷惑。云何對治作意。謂能斷惑。云何順清淨作意。謂心下蹙。取淨妙相。策令歡悅。云何順觀察作意。謂觀察作意。由此作意增上力故。順觀煩惱斷與未斷。

問。於所緣境正作意時。思惟幾相。答。四。何等為四。一所緣相。二因緣相。三應遠離相。四應修習相。所緣相者。謂所知事同分影像明了顯現。因緣相者。謂三摩地。資糧積集。隨順教導。與修俱行猛利樂欲。於可厭法深生厭患。能審徧知亂與不亂。他不惱觸。或人所作或非人作。或音聲作。或功用作。若毘鉢舍那而為上首。內略其心。極猛盛觀後因緣相。若奢摩他而為上首。發起勝觀。極猛盛止後因緣相。應遠離相復有四種。一者沈相。二者掉相。三者著相。四者亂相。沈相者。謂由所緣相因緣相故令心下劣。掉相者。謂由所緣相因緣相故令心高舉。著相者。謂由所緣相因緣相故。令心於境起染起著作諸惱亂。亂相者。謂由所緣相因緣相故。令心於外馳散擾動。如是諸相如前等引地中已說。

問。如是作意於所緣境起勝解時。有幾勝解。答。九。何等為九。一有光淨勝解。二無光淨勝解。三遲鈍勝解。四捷利勝解。五狹小勝解。六廣大勝解。七無量勝解。八清淨勝解。九不清淨勝解。有光淨勝解者。謂於光明相澄心善取。與光明俱所有勝解。無光淨勝解者。謂於光明相不能善取。與闇昧俱所有勝解。遲鈍勝解者。謂鈍根身中所有勝解。捷利勝解者。謂利根身中所有勝解。狹小勝解者。謂狹小信欲俱行勝解。及狹小所緣意解勝解。如是作意狹小故。及所緣狹小故。名狹小勝解。廣大勝解者。謂廣大信欲俱行勝解。及廣大所緣意解勝解。如是作意廣大故。及所緣廣大故。名廣大勝解。無量勝解者。謂無邊無際信欲俱行勝解。及無邊無際所緣意解勝解。如是作意無量故。及所緣無量故。名無量勝解。清淨勝解者。謂已善修已成滿已究竟俱行勝解。不清淨勝解者。謂未善修未成滿未究竟俱行勝解。   

問。修瑜伽者。凡有幾種瑜伽所作。答。四。何等為四。一所依滅。二所依轉。三徧知所緣。四愛樂所緣。所依滅及所依轉者。謂勤修習瑜伽作意故。所有麁重俱行所依。漸次而滅。所有輕安俱行所依。漸次而轉。是名所依滅及所依轉瑜伽所作。徧知所緣及愛樂所緣者。謂或有徧知所緣愛樂所緣。與所依滅轉而為上首。由此徧知所緣愛樂所緣增上力故。令所依滅及所依轉。或有徧知所緣愛樂所緣。用所依清淨而為上首。由此所依清淨增上力故。令徧知所緣得善清淨。及愛樂所緣得善清淨。於其所作成辦時轉。是名四種修瑜伽者瑜伽所作。

287 云何方乃究竟 於所知事 現量智生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一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第三瑜伽處之二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云何方乃究竟 於所知事 現量智生

當如此中。由隨順教有眾多故。毘鉢舍那亦有眾多。毘鉢舍那有眾多故。令奢摩他亦有眾多。又復即此毘鉢舍那。由所知境無邊際故。當知其量亦無邊際。謂由三門及六種事(卷第三十)。一一無邊品類差別。悟入道理。正修行者。如如毘鉢舍那串習清淨增上力故。增長廣大。如是如是能生身心所有輕安。奢摩他品當知亦得增長廣大。如如身心獲得輕安。如是如是於其所緣心一境性轉得增長。如如於緣心一境性轉復增長。如是如是轉復獲得身心輕安。心一境性。身心輕安。如是二法展轉相依。展轉相屬。身心輕安。心一境性。如是二法若得轉依。方乃究竟。得轉依故。於所知事。現量智生。

問。齊何當言究竟獲得不淨觀耶。乃至齊何當言究竟獲得阿那波那念耶。答。以要言之。修觀行者。於不淨觀正加行中。親近修習。多修習故。若行若住。雖有種種境界現前。雖復觀察所有眾相。而住自性。不由加行。多分不淨行相顯現。非諸淨相。由於不淨善修習故。於能隨順貪欲纏處法。心不趣入。心不愛樂。心不信解。安住於捨。深生厭逆。當於爾時。修觀行者應自了知。我今已得不淨觀。我今已得所修果。齊此名為於不淨觀已得究竟。與此相違。當知名為未得究竟。

如不淨觀。如是慈愍。緣性緣起。界差別。阿那波那念。當知亦爾。於中差別者。謂多分慈心行相顯現。非瞋恚相。於能隨順瞋恚纏處法。心不趣入。乃至廣說。多分無常苦空無 我行相顯現。非彼常樂身見俱行愚癡行相。於能隨順愚癡纏處法。心不趣入。乃至廣說。多分種種界性。非一界性身聚差別相想顯現。非身聚想。於能隨順憍慢纏處法。心不趣入。乃至廣說。多分內寂靜想奢摩他想顯現。非戲論想。於能隨順尋思纏處法。心不趣入。乃至廣說。

問。齊何當言奢摩他毘鉢舍那。二種和合。平等俱轉。由此說名雙運轉道。答。若有獲得九相心住中第九相心住。謂三摩呬多。彼用如是圓滿三摩地為所依止。於法觀中。修增上慧。彼於爾時。由法觀故。任運轉道無功用轉。不由加行。毘鉢舍那清淨鮮白。隨奢摩他調柔攝受。如奢摩他道攝受而轉。齊此名為。奢摩他毘鉢舍那。二種和合。平等俱轉。由此名為。奢摩他毘鉢舍那雙運轉道。

286 護養定資糧 云何遠離 何因緣故結加趺坐 心一境性 九種心住 四種毘鉢舍那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第三瑜伽處之一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護養定資糧 云何遠離 何因緣故結加趺坐 心一境性 九種心住 四種毘鉢舍那

若有自愛補特伽羅初修業者。始修業時為隨證得自義利故。(中略)復於五處如應安立。云何五處。一護養定資糧處。二遠離處。三心一境性處。四障清淨處。五修作意處。

云何護養定資糧。謂若成就戒律儀者。即於是處為令不退。住不放逸。如佛所誡。如佛所許。圓滿戒蘊學處差別。精進修行常無懈廢。如是能於己所證得尸羅相應學道無退。亦能證得先所未證尸羅相應殊勝學道。如說成就戒律儀。如是成就根律儀。於食知量。初夜後夜覺寤瑜伽。正知而住。如是乃至成就所有沙門莊嚴。隨所獲得資糧所攝善法差別。皆能防護令不退失。於後勝進善法差別。為速圓滿為如所說。無增無減。平等現行。發生樂欲增上欣慕。恒常安住勇猛精進。是名護養定資糧。

如是遠離順退分法。修習能順勝分法時。樂住遠離。云何遠離。謂處所圓滿。威儀圓滿。遠離圓滿。是名遠離。

云何處所圓滿。謂或阿練若或林樹下或空閑室。山谷巖穴稻秆積等名空閑室。大樹林中名林樹下。空逈塚間邊際臥坐名阿練若。當知如是山谷巖穴。稻秆積等。大樹林中。空逈塚間邊際臥坐。或阿練若或林樹下或空閑室。總名處所。處所圓滿復有五種。謂若處所從本已來。形相端嚴眾所喜見。清淨無穢。園林池沼悉皆具足。清虛可樂。地無高下。處無毒刺。亦無眾多甎石瓦礫。能令見者心生清淨。樂住其中修斷加行。心悅心喜任持於斷。是名第一處所圓滿。又若處所晝無憒鬧夜少音聲。亦少蚊虻風日蛇蠍諸惡毒觸。是名第二處所圓滿。又若處所無惡師子虎豹豺狼。怨敵盜賊。人非人等諸恐怖事。於是處所身意泰然。都無疑慮安樂而住。是名第三處所圓滿。又若處所隨順身命眾具易得。求衣服等不甚艱難。飲食支持無所匱乏。是名第四處所圓滿。又若處所有善知識之所攝受。及諸有智同梵行者之所居止。未開曉處能正開曉。已開曉處更令明淨。甚深句義以慧通達。善巧方便殷勤開示。能令智見速得清淨。是名第五處所圓滿。

云何威儀圓滿。謂於晝分經行宴坐。於初夜分亦復如是。於中夜分右脇而臥。於後夜分疾疾還起經行宴坐。即於如是圓滿臥具。諸佛所許大小繩床草葉座等結加趺坐。乃至廣說。

何因緣故結加趺坐。謂正觀見五因緣故。一由身攝斂速發輕安。如是威儀順生輕安最為勝故。二由此宴坐能經久時。如是威儀不極令身速疲倦故。三由此宴坐是不共法。如是威儀外道他論皆無有故。四由此宴坐形相端嚴。如是威儀令他見已極信敬故。五由此宴坐佛佛弟子共所開許。如是威儀一切賢聖同稱讚故。正觀如是五種因緣。是故應當結加趺坐。端身正願者。云何端身。謂策舉身令其端直。云何正願。謂令其心。離諂離詐。調柔正直。由策舉身令端直故。其心不為惛沈睡眠之所纏擾。離諂詐故。其心不為外境散動之所纏擾。安住背念者。云何名為安住背念。謂如理作意相應念。名為背念。棄背違逆一切黑品故。又緣定相為境念。名為背念。棄背除遣一切不定地所緣境故。如是名為威儀圓滿。

云何遠離圓滿。謂有二種。一身遠離。二心遠離。身遠離者。謂不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獨一無侶。是名身遠離。心遠離者。謂遠離一切染污無記所有作意。修習一切其性是善。能引義利定地作意。及定資糧加行作意。是名心遠離。如是此中若處所圓滿。若威儀圓滿。若身遠離。若心遠離。總攝為一說名遠離。

云何心一境性。謂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何等名為數數隨念。謂於正法聽聞受持。從師獲得教誡教授增上力故。令其定地諸相現前。緣此為境。流注無罪適悅相應。所有正念隨轉安住。云何名為同分所緣。謂諸定地所緣境界。非一眾多種種品類。緣此為境令心正行。說名為定。此即名為同分所緣。問。此所緣境是誰同分說為同分。答。是所知事相似品類故名同分。復由彼念於所緣境無散亂行。無缺無間。無間殷重加行適悅相應而轉。故名流注適悅相應。又由彼念於所緣境無有染污。極安隱住。熟道適悅相應而轉。故名無罪適悅相應。是故說言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復次如是心一境性。或是奢摩他品。或是毘鉢舍那品。若於九種心住中。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若於四種慧行中。心一境性。是名毘鉢舍那品

云何名為九種心住。謂有苾芻。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云何內住。謂從外一切所緣境界。攝錄其心。繫在於內令不散亂。此則最初繫縛其心。令住於內不外散亂。故名內住。云何等住。謂即最初所繫縛心。其性麁動。未能令其等住徧住故。次即於此所緣境界。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挫令微細徧攝令住。故名等住。云何安住。謂若此心雖復如是內住等住。然由失念於外散亂。復還攝錄安置內境。故名安住。云何近住。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由此念故數數作意內住其心。不令此心遠住於外。故名近住。云何調順。謂種種相令心散亂。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女等相故。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調順。云何寂靜。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故彼先應取彼諸法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諸尋思及隨煩惱。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靜。云何名為最極寂靜。謂失念故。即彼二種暫現行時。隨所生起諸惡尋思及隨煩惱。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是故名為最極寂靜。云何名為專注一趣。謂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三摩地相續而住。是故名為專注一趣。云何等持。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得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故名等持。

當知此中由六種力。方能成辦九種心住。一聽聞力。二思惟力。三憶念力。四正知力。五精進力。六串習力。初由聽聞思惟二力。數聞數思增上力故。最初令心於內境住。及即於此相續方便澄淨方便等徧安住。如是於內繫縛心已。由憶念力數數作意。攝錄其心令不散亂安住近住。從此已後由正知力調息其心。於其諸相。諸惡尋思。諸隨煩惱。不令流散。調順寂靜。由精進力。設彼二種暫現行時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由串習力等持成滿。(中略)

云何四種毘鉢舍那。謂有苾芻依止內心奢摩他故。於諸法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徧尋思。周徧伺察。是名四種毘鉢舍那。云何名為能正思擇。謂於淨行所緣境界。或於善巧所緣境界。或於淨惑所緣境界。能正思擇盡所有性。云何名為最極思擇。謂即於彼所緣境界。最極思擇如所有性。云何名為周徧尋思。謂即於彼所緣境界。由慧俱行有分別作意。取彼相狀周徧尋思。云何名為周徧伺察。謂即於彼所緣境界。審諦推求周徧伺察。

又即如是毘鉢舍那。由三門六事差別所緣。當知復有多種差別。云何三門毘鉢舍那。一唯隨相行毘鉢舍那。二隨尋思行毘鉢舍那。三隨伺察行毘鉢舍那。云何名為唯隨相行毘鉢舍那。謂於所聞所受持法。或於教授教誡諸法。由等引地如理作意。暫爾思惟。未思未量未推未察。如是名為唯隨相行毘鉢舍那。若復於彼思量推察。爾時名為隨尋思行毘鉢舍那。若復於彼既推察已。如所安立復審觀察。如是名為隨伺察行毘鉢舍那。是名三門毘鉢舍那。

云何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謂尋思時。尋思六事。一義。二事。三相。四品。五時。六理。既尋思已復審伺察。云何名為尋思於義。謂正尋思如是如是語有如是如是義。如是名為尋思於義。云何名為尋思於事。謂正尋思內外二事。如是名為尋思於事。云何名為尋思於相。謂正尋思諸法二相。一者自相。二者共相。如是名為尋思於相。云何名為尋思於品。謂正尋思諸法二品。一者黑品。二者白品。尋思黑品過失過患。尋思白品功德勝利。如是名為尋思於品。云何名為尋思於時。謂正尋思過去未來現在三時。尋思如是事曾在過去世。尋思如是事當在未來世。尋思如是事今在現在世。如是名為尋思於時。云何名為尋思於理。謂正尋思四種道理。一觀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四法爾道理。當知此中由觀待道理尋思世俗以為世俗。尋思勝義以為勝義。尋思因緣以為因緣。由作用道理尋思諸法所有作用。謂如是如是法。有如是如是作用。由證成道理尋思三量。一至教量。二比度量。三現證量。謂正尋思如是如是義。為有至教不。為現證可得不。為應比度不。由法爾道理。於如實諸法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應生信解。不應思議不應分別。如是名為尋思於理。如是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及前三門毘鉢舍那。略攝一切毘鉢舍那。(下略)

註: 何等為相。謂二種相。一所緣相。二因緣相。所緣相者。謂分別體。由緣此故能入諸定。因緣相者。謂定資糧。由此因緣能入諸定。謂隨順定教誡教授。積集諸定所行資糧。修俱行欲厭患有心。於亂不亂審諦了知。及不為他之所逼惱。或人所作。或非人所作。或音聲所作。或功用所作。(中略)云何當知於三摩地退失無倒。謂如有一。得初靜慮便生喜足。不求上進。唯起愛味。由起如是欲俱行想作意故。遂便退失。近欲界定。彼於此衰能了是衰。由此因緣。當知無倒。(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