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 佛法是不二之法 唯論見性

六祖壇經講記 曹溪原本 悟法傳衣第一 門人法海編集

佛法是不二之法 唯論見性

(印宗法師)宗於是執弟子禮。告請傳來衣缽出示大眾。印復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能曰。指授即無。唯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謂曰。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宗又問。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能曰。法師講涅槃經。經明見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涅槃經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闡提等。當斷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中略)

師復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諦聽。吾為汝說。

善知識。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瞋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善知識。心量廣大。徧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

善知識。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當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何名波羅蜜。此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善知識。迷人口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皆從中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三毒為戒定慧。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

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當知此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明讚歎。莫能具說。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聞。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龍下雨於閻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棗葉。若雨大海。不增不減。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從天有。元是龍能興致。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百川眾流卻入大海合為一體。眾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復如是。

善知識。小根之人。聞此頓教。猶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長。小根之人。亦復如是。元有般若之智。與大智人更無差別。因何聞法不自開悟。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猶如大雲覆蓋於日。不得風吹。日光不現。般若之智亦無大小。為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聞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

善知識。內外不住。去來自由。去除執心。通達無礙。能修此行。與般若經。本無差別。善知識。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自不有。故知萬法。本自人興。一切經書。因人說有。

緣其人中有愚有智。愚為小人。智為大人。愚者問於智人。智者與愚人說法。愚人忽然悟解心開。即與智人無別。善知識。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菩薩戒經云。我本元自性清淨。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淨名經云。即時豁然。還得本心。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

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要他善知識。望得解脫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徧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見同行。在別法中不得傳付。損彼前人。究竟無益。恐愚人不解。謗此法門。百劫千生斷佛種性。

善知識。吾有一無相頌。各須誦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記吾言。亦無有益。聽吾頌曰

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只此見性門。愚人不可悉。

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

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餘。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

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無道心。闇行不見道。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

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現。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見名出世。邪見是世間。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

此頌是頓教。亦名大法船。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

 

師復曰。今於大梵寺說此頓教。普願法界眾生。言下見性成佛。時。韋史君與官僚道俗。聞師所說。無不省悟。一時作禮。皆歎善哉。何期嶺南有佛出世。

224 當持禁戒 除憍慢之結 莫計吾我染著之想

增一阿含經卷第七 滅火品第十六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當持禁戒 除憍慢之結 莫計吾我染著之想

(七)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燭明之法。亦當說由燭趣道之業。諦聽。諦聽。善思念之。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彼云何名燭明者。所謂貪婬.瞋恚.愚癡盡。彼云何名為由燭趣道之業。所謂正見.正治.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三昧。是謂由燭趣道之業。我由此已說燭明。亦說由燭趣道之業。如來所應為者。今已周訖。善念.諷誦。勿有懈怠。今不行者。後悔無及。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力。云何得二力。所謂忍力.思惟力。設吾無此二力者。終不成無上正真等正覺。又無此二力者。終不於優留毘處六年苦行。亦復不能降伏魔怨。成無上正真之道。坐於道場。以我有忍力.思惟力故。便能降伏魔眾。成無上正真之道。坐於道場。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修此二力。忍力.思惟力。便成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阿那律在拘尸那竭國本所生處。爾時。釋.梵.四天王及五百天人。并二十八大鬼神王。便往至尊者阿那律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住。復以此偈歎阿那律曰

歸命人中上  眾人所敬奉    我等今不知  為依何等禪

爾時。有梵志名曰闍拔吒。是梵摩喻弟子。復至尊者阿那律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彼梵志問阿那律曰。我昔在王宮生。未曾聞此自然之香。為有何人來至此間。為是天.龍.鬼神.人.非人乎。爾時。阿那律報梵志曰。向者釋.梵.四天王及五百天人。并二十八大鬼神王。來至我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復以此偈而歎我曰

自歸人中上  眾人所敬奉    我等今不知  為依何等禪

梵志問曰。以何等故。我今不見其形。釋.梵.四天王為何所在。阿那律報曰。以汝無有天眼故也。是故不見釋.梵.四天王及五百天人。及二十八大鬼神王。

梵志問曰。設我能得天眼者。見此釋.梵.四天王及二十八大鬼神王耶。阿那律報曰。設當得天眼者。便能見釋.梵.四天王及五百天人。并二十八大鬼神王。然復。梵志。此天眼者何足為奇。有梵天名曰千眼。彼見此千世界。如有眼之士。自手掌中觀其寶冠。此梵天亦如是。見此千世界無有罣礙。然此梵天不自見身所著衣服。梵志問曰。何以故。千眼梵天不自見形所著服飾。阿那律曰。以其彼天無有無上智慧眼故。故不自見己身所著服飾。梵志問曰。設我得無上智慧眼者。見此身所著服飾不耶。阿那律曰。若能得無上智慧眼者。則能見己形所著服飾。梵志問曰。願尊與我說極妙之法。使得無上智慧之眼。阿那律曰。汝有戒耶。梵志問曰。云何名之為戒。阿那律曰。不作眾惡。不犯非法。梵志報曰。如此戒者。我堪奉持如此之戒。阿那律曰。汝今。梵志。當持禁戒。無失毫釐。亦當除去憍慢之結。莫計吾我染著之想。

時。梵志復問阿那律曰。何者是吾。何者是我。何者是憍慢結。阿那律曰。吾者是神識也。我者是形體之具也。於中起識生吾.我者。是名為憍慢結也。是故。梵志。當求方便。除此諸結。如是。梵志。當作是學。

梵志即從座起。禮阿那律足。遶三匝而去。未至所在。於中道思惟此義。諸塵垢盡。得法眼淨。爾時。有天昔與此梵志親友。知識梵志心中所得。諸塵垢盡。得法眼淨。爾時。彼天復往至尊者阿那律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即以此偈歎阿那律曰

梵志未至家  中道得道跡    垢盡法眼淨  無疑無猶豫

爾時。尊者阿那律復以偈告天曰

我先觀彼心  中間應道跡    彼人迦葉佛  曾聞此法教

爾時。尊者阿那律即其時離彼處。在人間遊。漸漸至舍衛國。到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爾時。世尊具以法語告阿那律。阿那律受佛教已。便從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弟子。得天眼第一者。所謂阿那律比丘是。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羅雲奉修禁戒。無所觸犯。小罪尚避。況復大者。然不得有漏心解脫。爾時。眾多比丘便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眾多比丘白世尊曰。羅雲比丘奉修禁戒。無所觸犯。然故有漏心不解脫。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具足禁戒法  諸根亦成就    漸漸當逮得  一切結使盡

是故。諸比丘。常當念修治正法。無有漏失。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223 戒清淨 心清淨 見清淨 解脫清淨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戒清淨 心清淨 見清淨 解脫清淨

(五六五)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橋池人間遊行。與尊者阿難俱。至婆頭聚落國北身恕林中。爾時婆頭聚落諸童子。聞尊者阿難橋池人間遊行。住婆頭聚落國北身恕林中。聞已。相呼聚集。往詣尊者阿難所。稽首禮尊者阿難足。退坐一面。時。尊者阿難語諸童子言。帝種。如來.應.等正覺說四種清淨。戒清淨.心清淨.見清淨.解脫清淨。

云何為戒清淨。謂聖弟子住於戒。波羅提木叉。戒增長。威儀具足。於微細罪能生恐怖。受持學戒。戒身不滿者。能令滿足。已滿者。隨順執持。欲.精進.方便。超出.精勤.勇猛.堪能。諸身心法常能攝受。是名戒淨.斷苦種。

云何名為心淨.斷。謂聖弟子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具足住。定身未滿者令滿。已滿者隨順執受。欲.精進乃至常執受。是名心淨.斷苦種。

云何名為見淨.斷。謂聖弟子聞大師說法。如是如是說法。則如是如是入如實正觀。如是如是得歡喜.得隨喜.得從於佛。

復次。聖弟子不聞大師說法。然從餘明智尊重梵行者說。聞尊重梵行者如是如是說。則如是如是入如實觀察。如是如是觀察。於彼法得歡喜.隨喜。信於正法。

復次。聖弟子不聞大師說法。亦復不聞明智尊重梵行者說。隨先所聞受持者重誦習。隨先所聞受持者。如是如是重誦已。如是如是得入彼法。乃至信於正法。

復次。聖弟子不聞大師說法。不聞明智尊重梵行者說。又復不能先所受持重誦習。然先所聞法。為人廣說。先所聞法。如是如是為人廣說。如是如是得入於法。正智觀察。乃至信於正法。

復次。聖弟子不聞大師說法。復不聞明智尊重梵行者說。又復不能先所受持重誦習。亦復不以先所聞法為人廣說。然於先所聞法。獨一靜處思惟觀察。如是如是思惟觀察。如是如是得入正法。乃至信於正法。

如是從他聞。內正思惟。是名未起正見令起。已起正見令增廣是名未滿戒身令滿。已滿者隨順攝受。欲.精進.方便。乃至常攝受。是名見淨.斷苦種。

云何為解脫清淨.斷。謂聖弟子貪心無欲解脫。恚.癡心無欲解脫。如是解脫。未滿者令滿。已滿者隨順攝受。欲.精進乃至常攝受。是名解脫淨.斷苦種。

尊者阿難說是法時。婆頭聚落諸童子。聞尊者阿難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222 此戒 趣至第一

中阿含經卷第十 習相應品第五 何義經第一 不思經第二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此戒 趣至第一

(四二)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爾時。尊者阿難則於晡時從燕坐起。往詣佛所。稽首禮足。却住一面。白曰。世尊。持戒為何義。世尊答曰。阿難。持戒者。令不悔義。阿難。若有持戒者。便得不悔。復問。世尊。不悔為何義。世尊答曰。阿難。不悔者。令歡悅義。阿難。若有不悔者。便得歡悅。復問。世尊。歡悅為何義。世尊答曰。阿難。歡悅者。令喜義。阿難。若有歡悅者。便得喜。復問。世尊。喜為何義。世尊答曰。阿難。喜者。令止義。阿難。若有喜者。便得止身。復問。世尊。止為何義。世尊答曰。阿難。止者。令樂義。阿難。若有止者。便得覺樂。復問。世尊。樂為何義。世尊答曰。阿難。樂者。令定義。阿難。若有樂者。便得定心。復問。世尊。定為何義。世尊答曰。阿難。定者。令見如實.知如真義。阿難。若有定者。便得見如實.知如真。

復問。世尊。見如實.知如真為何義。世尊答曰。阿難。見如實.知如真者。令厭義。阿難。若有見如實.知如真者。便得厭。復問。世尊。厭為何義。世尊答曰。阿難。厭者。令無欲義。阿難。若有厭者。便得無欲。復問。世尊。無欲為何義。世尊答曰。阿難。無欲者。令解脫義。阿難。若有無欲者。便得解脫一切婬.怒.癡。

是為。阿難。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歡悅。因歡悅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樂。因樂便得定。阿難。多聞聖弟子。因定便得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便得厭。因厭便得無欲。因無欲便得解脫。因解脫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難。是為法法相益。法法相因。如是此戒。趣至第一。謂度此岸。得至彼岸。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三)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曰。阿難。持戒者不應思。令我不悔。阿難。但法自然。持戒者便得不悔。阿難。有不悔者不應思。令我歡悅。阿難。但法自然。有不悔者便得歡悅。阿難。有歡悅者不應思。令我喜。阿難。但法自然。有歡悅者便得喜。阿難。有喜者不應思。令我止。阿難。但法自然。有喜者便得止身。阿難。有止者不應思。令我樂。阿難。但法自然。有止者便得覺樂。阿難。有樂者不應思。令我定。阿難。但法自然。有樂者便得定心。阿難。有定者不應思。令我見如實.知如真。阿難。但法自然。有定者便得見如實.知如真。阿難。有見如實.知如真者不應思。令我厭。阿難。但法自然。有見如實.知如真者便得厭。阿難。有厭者不應思。令我無欲。阿難。但法自然。有厭者便得無欲。阿難。有無欲者不應思。令我解脫。阿難。但法自然。有無欲者便得解脫一切婬.怒.癡。

阿難。是為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歡悅。因歡悅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樂。因樂便得定心。阿難。多聞聖弟子。有定心者便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便得厭。因厭便得無欲。因無欲便得解脫。因解脫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難。是為法法相益。法法相因。如是此戒。趣至第一。謂度此岸。得至彼岸。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221 云何不能正證心一境性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二 攝決擇分中三摩呬多地之一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云何不能正證心一境性

謂補特伽羅。多隨煩惱。染污相續。不能正證心一境性。云何名為多隨煩惱。謂有諂誑矯詐。無慚無愧。不信.懈怠。忘念.不定.惡慧。慢緩.猥雜.趣向前行.捨遠離軛。於所學處不甚恭敬.不顧沙門.唯希活命不為涅槃而求出家。

云何有諂。謂自有過。而不能於大師智者同梵行所如實發露。云何有誑。謂不真實顯己功德。彼實無德。而欲令他諸有智者同梵行等。了知有德。云何有矯。謂於增上戒毀犯尸羅。或於軌範毀犯軌範。由見聞疑。他所舉時。遂用餘事。假託餘事。或設外言而相誘引。如經廣說謂由諂誑增上力故。云何有詐。謂怖他故。或復於彼有所希故。雖有犯重。而不發露亦不現行。非實意樂。詐於有智同梵行所。現行親愛恭敬輭善身語二業。

云何無慚無愧。謂觀於自。或復觀他。無所羞恥。故思毀犯。犯已不能如法出離。好為種種鬪調違諍。

云何不信。謂於佛法僧。心不清淨。於苦集滅道。生不順解。云何懈怠。謂執睡眠偃臥為樂。晝夜唐捐。捨眾善品。云何忘念。謂於久遠所作所說。不能隨念。不令隨憶。不守根門。不正知住。云何不定。謂於定地下至作意亦不能得。云何惡慧。謂住自見。取執不平等。難捨言論。

云何慢緩。謂不捷利亦不明了。不自起舉無所能為。不能以身供侍有智同梵行者。云何猥雜。謂樂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又樂尋思諸惡不善。欲尋思等。乃至家勢相應尋思。多隨尋思。多隨伺察。云何趣向前行。謂受僧祇或復別人諸衣服等所有利養。或請僧祇及與別人。皆名趣向。若諸苾芻於如是事最初前行。故名趣向前行。云何捨遠離軛。謂於遠離邊際臥具。遠離眾惡。人所習近似寂靜室。遠棄捨之不生欲樂。

云何於諸學處不甚恭敬。謂遭厄難。寧捨學處不棄身命。志求身樂及與壽命。不能隨護所有學處。云何不顧沙門。謂棄捨學處。好為退轉。或犯尸羅。行諸惡法。於內腐爛。廣說乃至實非梵行自稱梵行。況當希求沙門果證八支聖道。云何唯希活命不為涅槃而求出家。謂或為王之所逼迫而求出家。或為怨賊之所逼迫。或為債主之所逼切。或為恐怖之所逼切。或為財寶常所匱乏。恐畏不活而求出家。不為自調自靜自般涅槃而求出家。

常知此中。依同梵行而共止住有所違犯。發起最初四隨煩惱。依增上戒有所違犯。當知發起無慚無愧。依增上心及增上慧。當知發起始從不信乃至惡慧諸隨煩惱。此中不信及與懈怠依俱違犯。忘念散亂依增上心違犯而起。惡慧依犯增上慧起。不信懈怠增上力故。當知發起慢緩猥雜。趣向前行。捨遠離軛。忘念亂心及與惡慧增上力故。當知發起於諸學處不甚恭敬。不顧沙門。唯希活命。不為涅槃而求出家。

復有三種補特伽羅。依三處引諸隨煩惱。云何三種補特伽羅。一依正法而出家者。二在居家受用欲者。三正法外而出家者。

云何三處引隨煩惱。所謂最初補特伽羅。依放逸處引隨煩惱。此復二種。謂或依內妄顯己德。為衣服等利養恭敬。自說己得勝過人法。或復依他諸有智者同梵行等。以身語業逼迫加害損惱毀辱。

當知第二補特伽羅。依耽欲處引隨煩惱。彼由耽著諸欲因緣受用諸欲。依身語意行三惡行。

當知第三補特伽羅。依邪行處引隨煩惱。略有三種。謂隨逐遠離。隨逐憒鬧。隨逐學處。起隨煩惱。

云何隨逐遠離起隨煩惱。謂諸外道隨逐遠離所有臥具。而為五蓋覆蔽其心。或住於苦。領受身心諸苦惱故。或復遠離煩惱對治。由離信等五種根故。彼由如是住染污故。住苦惱故。無有對治能除染污苦惱住故。是名隨逐遠離諸隨煩惱。

云何隨逐憒鬧起隨煩惱。謂各別執異見異欲相違言論。建立自品他品差別。廣起忿恨乃至誑諂。是名隨逐憒鬧諸隨煩惱。

云何隨逐學處起隨煩惱。謂觀自他現行諸罪。無有羞恥。毀戒穿戒。是名隨逐增上戒學諸隨煩惱。若有依止世間等至。於其下劣計自為勝。或於相似計自為勝。心生高舉。是名隨逐增上心學諸隨煩惱。若少聽聞。不能觀察所有善法。是名隨逐增上慧學諸隨煩惱。

如是一切總略說名。非法之行。不平等行。由非善義名非法行。非愛果義名不平等行。

220 精進(毘梨耶)波羅蜜

大智度論卷第十五  釋初品中毘梨耶波羅蜜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精進(毘梨耶)波羅蜜

經。身心精進不懈息故。應具足毘梨耶波羅蜜。

論。問曰。如精進是一切善法本。應最在初。今何以故第四。答曰。布施.持戒.忍辱。世間常有。如客主之義。法應供給。乃至畜生亦知布施。或有人種種因緣故能布施。若為今世若為後世。若為道故布施。不須精進。如持戒者。見為惡之人。王法治罪。便自畏懼不敢為非。或有性善不作諸惡。有人聞今世作惡後世受罪。而以怖畏故能持戒。有人聞持戒因緣故得離生老病死。是中心生口言。我從今日不復殺生。如是等即是戒。豈須精進波羅蜜而能行耶。如忍辱中。若罵若打若殺。或畏故不報。或少力或畏罪。或修善人法。或為求道。故默然不報。皆不必須精進波羅蜜乃能忍也。

今欲得知諸法實相行般若波羅蜜。故修行禪定。禪定是實智慧之門。是中應勤修精進。一心行禪。復次。布施.持戒.忍辱。是大福德。安隱快樂。有好名譽。所欲者得。既得知此福利之味。今欲增進更得妙勝禪定.智慧。譬如穿井已見濕泥。轉加增進必望得水。又如鑽火已得見煙。倍復力勵必望得火。

欲成佛道。凡有二門。一者福德。二者智慧。行施戒忍是為福德門。知一切諸法實相。摩訶般若波羅蜜是為智慧門。菩薩入福德門。除一切罪。所願皆得。若不得願者以罪垢遮故。入智慧門則不厭生死.不樂涅槃。二事一故。今欲出生摩訶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要因禪定門。禪定門必須大精進力。何以故。散亂心不能得見諸法實相。譬如風中然燈不能照物。燈在密屋明必能照。是禪定.智慧。不可以福願求。亦非觀能得。要須身心精勤。急著不懈。爾乃成辦。如佛所說。血肉脂髓皆使竭盡。但令皮骨筋在。不捨精進。如是乃能得禪定.智慧。得是二事。則眾事皆辦。以是故精進第四。名為禪定實智慧之根。上三中雖有精進。少故不說。

問曰。有人言。但行布施.持戒.忍辱故。得大福德。福德力故所願皆得。禪定.智慧自然而至。復何用精進波羅蜜為。答曰。佛道甚深難得。雖有布施.持戒.忍辱力。要須精進。得甚深禪定實智慧及無量諸佛法。若不行精進則不生禪定。禪定不生則不得生梵天王處。何況欲求佛道。復次。有人如民大居士等。欲得無量寶物。則應意皆得。如頂生王王四天下。天雨七寶及所須之物。釋提婆那民分座與坐。雖有是福。然不能得道。(中略)以是故知。非但福德力故得道。欲成佛道要須勤大精進。

問曰。菩薩觀精進有何利益。而勤修不懈。答曰。一切今世後世道德利益皆由精進得。復次。若人欲自度身。尚當勤急精進。何況菩薩誓願欲度一切。(中略)復次。精進法是一切諸善法之根本。能出生一切諸道法。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況於小利。如毘尼中說。一切諸善法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從精進不放逸生。復次。精進能動發先世福德。如雨潤種。能令必生。此亦如是。雖有先世福德因緣。若無精進則不能生。乃至今世利尚不能得。何況佛道。

復次。諸大菩薩荷負眾生。受一切苦乃至阿鼻泥犁中苦。心亦不懈。是為精進。復次。一切眾事。若無精進則不能成。譬如下藥以巴豆為主。若除巴豆則無下力。如是意.止.神足.根.力.覺.道。必待精進。若無精進則眾事不辦。(中略)復次。觀精進之益。今世後世.佛道涅槃之利皆由精進。

復次。菩薩知一切諸法。皆空無所有。而不證涅槃。憐愍眾生。集諸善法。是精進波羅蜜力。復次。菩薩一人獨無等侶。以精進福德力故。能破魔軍及結使賊。得成佛道。既得佛道。於一切諸法。一相無相其實皆空。而為眾生說諸法。種種名字。種種方便。度脫眾生老病死苦。(中略)

復次。如阿難為諸比丘說七覺意。至精進覺意。佛問阿難。汝說精進覺意耶。阿難言說精進覺意。如是三問三答。佛即從坐起告阿難。人能愛樂修行精進。無事不得。得至佛道。終不虛也。如是種種因緣。觀精進利而得增益。

如是精進。佛有時說為欲。或時說精進。有時說不放逸。譬如人欲遠行。初欲去時是名為欲。發行不住是為精進。能自勸勵不令行事稽留。是為不放逸。以是故知。欲生精進。精進生故不放逸。不放逸故能生諸法。乃至得成佛道。(中略)復次。菩薩有三種思惟。若我不作不得果報。若我不自作不從他來。若我作者終不失。如是思惟當必精進。為佛道故勤修專精而不放逸。(中略)

復次。是精進不自惜身。而惜果報。於身四儀坐臥行住。常勤精進。寧自失身不廢道業。譬如失火。以瓶水投之。唯存滅火。而不惜瓶。(中略)復次。菩薩修諸苦行。若有人來求索頭目髓腦。盡能與之。而自念言。我有忍辱.精進.智慧方便之力。受之尚苦。何況愚騃三塗眾生。我當為此眾生故。勤修精進。早成佛道。而度脫之。

219 禪波羅蜜

大智度論卷第十七 釋初品中禪波羅蜜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禪波羅蜜

經。不亂不味故。應具足禪波羅蜜。

論。問曰。菩薩法以度一切眾生為事。何以故閑坐林澤靜默山間。獨善其身。棄捨眾生。答曰。菩薩身雖遠離眾生。心常不捨。靜處求定。得實智慧。以度一切。(中略)復次禪定難得。行者一心專求不廢乃當得之。諸天及神仙猶尚不能得。何況凡夫懈怠心者。(中略)

問曰。行何方便得禪波羅蜜。答曰。卻五事(五塵)。除五法(五蓋)。行五行(五力)。

云何卻五事。當呵責五欲。哀哉眾生。常為五欲所惱。而猶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轉劇如火炙疥。五欲無益如狗齩骨。五欲增諍如鳥競肉。五欲燒人如逆風執炬。五欲害人如踐惡蛇。五欲無實如夢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須臾。世人愚惑。貪著五欲至死不捨。為之後世受無量苦。譬如愚人貪著好果。上樹食之不肯時下。人伐其樹。樹傾乃墮。身首毀壞痛惱而死。又此五欲。得時須臾樂。失時為大苦。如蜜塗刀。舐者貪甜不知傷舌。五欲法者與畜生共。有智者識之。能自遠離。(中略)

著五欲者。名為妙色聲香味觸。欲求禪定。皆應棄之。云何棄色.觀色之患。若人著色。諸結使火盡皆熾然燒害人身。如火燒金銀。煮沸熱蜜。雖有色味。燒身爛口。急應捨之。若人染著妙色美味。亦復如是。復次好惡在人。色無定也。何以知之。如遙見所愛之人即生喜愛心。若遙見怨家惡人即生怒害心。若見中人則無怒無喜。若欲棄此喜怒。當除邪念及色。一時俱捨。譬如烊金燒身。若欲除之。不得但欲棄火而留金。要當金火俱棄。(中略)

云何呵聲。聲相不停。暫聞即滅。愚癡之人不解聲相無常變失故。於音聲中妄生好樂。於已過之聲念而生著。如五百仙人在山中住。甄陀羅女於雪山池中浴。聞其歌聲即失禪定。心醉狂逸不能自持。譬如大風吹諸林樹。聞此細妙歌聲柔軟清淨。生邪念想。是故不覺心狂。今世失諸功德。後世當墮惡道。有智之人觀聲。念念生滅前後不俱。無相及者。作如是知則不生染著。若斯人者。諸天音樂尚不能亂。何況人聲。如是等種種因緣。是名呵聲欲。

云何呵香。人謂著香少罪。染愛於香。開結使門。雖復百歲持戒。能一時壞之。(中略)

云何呵味。當自覺悟。我但以貪著美味故當受眾苦。烊銅灌口。噉燒鐵丸。若不觀食法。嗜心堅著。墮不淨虫中。(中略)

云何呵觸。此觸是生諸結使之大因。繫縛心之根本。何以故。餘四情則各當其分。此則徧滿身識。生處廣故多生染著。此著難離。何以知之。如人著色。觀身不淨三十六種則生厭心。若於觸中生著。雖知不淨。貪其細軟。觀不淨無所益。是故難離。復次。以其難捨故。為之常作重罪。(中略)細軟觸法能動仙人。何況愚夫。(中略)

除五蓋。復次貪欲蓋者。去道甚遠。所以者何。欲為種種惱亂住處。若心著貪欲。無由近道。(中略)瞋恚蓋者。失諸善法之本。墮諸惡道之因。法樂之怨家。善心之大賊。種種惡口之府藏。(中略)睡眠蓋者。能破今世三事。欲樂.利樂.福德。能破今世後世究竟樂。與死無異。唯有氣息。(中略)掉悔蓋者。掉之為法。破出家心。如人攝心猶不能住。何況掉散。掉散之人。如無鉤醉象。決鼻駱駝。不可禁制。(中略)悔法者。如犯大罪。人常懷畏怖。悔箭入心。堅不可拔。如偈說。不應作而作。應作而不作。悔惱火所燒。後世墮惡道。若人罪能悔。已悔則放捨。如是心安樂。不應常念著。(中略)疑蓋者。以疑覆心故。於諸法中不得定心。定心無故。於佛法中空無所得。譬如人入寶山。若無手者。無所能取。(中略)棄是五蓋。譬如負債得脫。重病得瘥。飢餓之地得至豐國。如從獄得出。如於惡賊中得自免濟安隱無患。行者亦如是。除五蓋。其心安隱清淨快樂。(中略)

行五法。欲.精進.念.巧慧.一心。行此五法得五支(覺觀喜樂一心)。成就初禪。欲名欲於欲界中出。欲得初禪。精進名離家持戒。初夜後夜專精不懈。節食攝心。不令馳散。念名念初禪樂。知欲界不淨狂惑可賤。初禪為尊重可貴。巧慧名觀察籌量欲界樂.初禪樂。輕重得失。一心名常繫心緣中。不令分散。復次。專求初禪。放捨欲樂。譬如患怨常欲滅除。則不為怨之所害也。

如佛為著欲婆羅門說。我本觀欲。欲為怖畏憂苦因緣。欲為少樂其苦甚多。欲為魔網纏綿難出。欲為燒熱乾竭諸樂。譬如樹林四邊火起。欲為如臨火坑。甚可怖畏。如逼毒蛇。如怨賊拔刀。如惡羅剎。如惡毒入口。如吞烊銅。如三流狂象。如臨大深坑。如師子斷道。如摩竭魚開口。諸欲亦如是甚可怖畏。若著諸欲。令人惱苦。著欲之人亦如獄囚。如鹿在圍。如鳥入網。如魚吞鉤。(中略)欲為魔軍。破諸善功德。常為劫害眾生故出。(中略)

問曰。汝先言呵五欲。除五蓋。行五法。得至初禪。修何事。依何道。能得初禪。答曰。依不淨觀.安那般那念等諸定門。(中略)復次。持戒清淨。閑居獨處。守攝諸根。初夜後夜專精思惟。棄捨外樂。以禪自娛。離諸欲不善法。依未到地。得初禪。初禪如阿毘曇說。禪有四種。一味相應。二淨。三無漏。四初禪所攝報得五眾。是中行者入淨.無漏。二禪三禪四禪亦如是。

如佛所說。若有比丘離諸欲及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諸欲者。所愛著色等五欲。思惟分別。呵欲如先說。惡不善法者。貪欲等五蓋。離此內外二事故得初禪。初禪相。有覺有觀喜樂一心。有覺有觀者。得初禪中未曾所得善法功德故。心大驚悟常為欲火所燒。得初禪時如入清涼池。又如貧人卒得寶藏。行者思惟分別欲界過罪。知初禪利益功德甚多。心大歡喜。是名有覺有觀。問曰。有覺有觀為一法為是二法耶。答曰。二法。粗心初念是名為覺。細心分別是名為觀。譬如撞鐘。初聲大時名為覺。後聲微細名為觀。問曰。如阿毘曇說。欲界乃至初禪。一心中覺觀相應。今云何言。粗心初念名為覺。細心分別名為觀。答曰。二法雖在。一心二相不俱。覺時觀不明了。觀時覺不明了。譬如日出。眾星不現。一切心心數法。隨時受名。亦復如是。(中略)

問曰。應說禪波羅蜜。何以但說禪。答曰。禪是波羅蜜之本。得是禪已。憐愍眾生內心中有種種禪定妙樂。而不知求。乃在外法不淨苦中求樂。如是觀已。生大悲心。立弘誓願。我當令眾生皆得禪定內樂。離不淨樂。依此禪樂已。次令得佛道樂。是時禪定得名波羅蜜。復次於此禪中。不受味不求報。不隨報生。為調心故入禪。以智慧方便還生欲界。度脫一切眾生。是時禪名為波羅蜜。(中略)

復次。菩薩知諸法實相故。入禪中心安隱不著味。諸餘外道雖入禪定心不安隱。不知諸法實故著禪味。問曰。阿羅漢辟支佛俱不著味。何以不得禪波羅蜜。答曰。阿羅漢辟支佛雖不著味。無大悲心故。不名禪波羅蜜。又復不能盡行諸禪。菩薩盡行諸禪。粗細大小深淺內緣外緣。一切盡行。以是故菩薩心中名禪波羅蜜。餘人但名禪。復次。外道聲聞菩薩皆得禪定。而外道禪中有三種患。或味著或邪見或憍慢。聲聞禪中慈悲薄。於諸法中。不以利智貫達諸法實相。獨善其身。斷諸佛種。菩薩禪中無此事。欲集一切諸佛法故。於諸禪中不忘眾生。乃至昆虫常加慈念。(中略)復次除菩薩。餘人欲界心不得次第入禪。菩薩行禪波羅蜜。於欲界心次第入禪。何以故。菩薩世世修諸功德。結使心薄。心柔軟故。

218 無一眾生不依業生 無一眾生非業流轉 一切眾生共業而行 隨所作業隨業受報

正法念處經卷第六十八 身念處品之五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無一眾生不依業生 無一眾生非業流轉 一切眾生共業而行 隨所作業隨業受報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外身。過閻浮提。復有何等山海洲渚。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有大海。名不梨那。蓮華葉覆。縱廣一萬由旬。風吹不動。以蓮華葉遍覆水故。過此海已復有一渚。縱廣五百由旬。有諸羅剎。住在其中。其形醜惡。甚可怖畏。過羅剎渚。有一大山。名摩醯陀。縱廣四十由旬。高十由旬。多有眾樹。謂多羅樹。娑羅樹。諸阿修羅。諸龍龍女。遊戲其中。或復在於園林遊戲。

於閻浮提六齋之日。四天王天住此山上。觀閻浮提。何等眾生孝養父母隨順法行。何人齋日受持齋戒。有何等人信佛法僧。有何等人與魔共戰。誰行直心。誰行布施。何人不慳。誰不惱他。何人知恩。何人信業。誰行十善。誰近善友。何人信於邪見外道。如是四天王於摩醯陀羅山。觀閻浮提。若閻浮提順法修行。四天王天至帝釋所。白如是言。天王。應生歡喜。破壞魔軍。增長正法及諸天眾。一切閻浮提人行於善法。時。釋迦天王及諸天眾。聞其所說。皆大歡喜。若閻浮提人不順法行。時四天王天。則皆愁惱。向三十三天作如是說。閻浮提人。不順法行。增長魔軍。減損天眾。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外身。過摩醯陀羅山。復有何等山海渚耶。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過摩醯陀羅山。見有一渚縱廣一百由旬。有一足人。住在此渚。飲食根果。以自存生。壽命五十歲。樹葉為衣。不為屋宅。住在樹下。於此國中。多有師子猛惡之獸。其師子身。皆有兩翼。土田調適。無寒無熱。一切女人。皆如狗面。口出妙音。過此洲已。有一大海縱廣二萬由旬。海中有山。名摩利那羅。金銀頗梨毘琉璃寶之所成就。多有種種金色之鳥。曼陀羅華。俱賒耶金花。六時常具。有神通力大阿修羅。於此山中遊戲受樂。受愛色聲香味觸等。山長五千由旬。高一百由旬。有十五峰。皆是白銀。諸天女等在中受樂。為阿修羅之所惱亂。以此因緣。諸天初共阿修羅鬪。一切天人愚癡凡夫。皆為女人之所使役。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外身。過多梨那羅山。復有何等山海渚耶。彼以聞慧或以天眼。過彼山已見有大海。縱廣五千由旬。水中有魚。長一由旬。於此海中。有諸水人。身長五由旬。或作牛頭。或作猪頭。或作水牛頭。或駱駝頭。或師子頭。或作虎頭。或作豹頭。或獼猴頭。遍似一切畜生之面。如印所印。過此海已。有一大山。名曰輪山。一切諸欲皆悉具足。天蓮花池。上味之果。若食其果。生樂七日。緊那羅王住此山中。以自業故。心常歡喜。上中下業。互相娛樂。遊戲受樂。其日輪山。縱廣二千由旬。

過此山已。復有一山。名軍闍摩。其山皆以白銀成就。毘琉璃石如天莊嚴。其山有樹。名曰女樹。於此山中。遍山諸樹。天欲明時。皆生孾兒。日出能行。至於食時。皆成年少。至日中時。身色盛壯。至日晡時。年已朽老。拄杖而行。頭髮皓白。如霜著樹。至日沒時。一切皆死。一切眾生。共業而行。隨所作業。隨業受報。(中略)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外身。過大海已。復有何等山河渚耶。彼以聞慧或以天眼。過前大海。見閻羅王決罪福處。一切眾生證業果處。是閻羅王所住境界。閻羅王法治諸罪人。是諸眾生。自心所誑。住黑闇處。過此住處。一百由旬但有虛空。過百由旬。至閻羅王所住宮殿。其王宮殿。閻浮那提金之所成就。一切眾寶。以為莊嚴。河泉流水蓮花嚴飾。縱廣一百由旬。其殿光明。如第二日。過此住處。無日月光。一切黑闇。海廣大故。日光不現。以地獄眾生惡業因故。一切黑闇。目無所見。不知東西。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外身。遍觀眾生所住之處。若地獄處。若河若山。若樹若海。若諸天處。若畜生道。若餓鬼道。八方上下。頗有眾生。不生不死。不生不滅。頗有恩愛而不別離。無有一處不壞不變。無常恩愛。要當別離。如是比丘。不見一處非愛別離。於五道中。無一指地非愛別離。隨諸眾生所住之處。無非生死。生滅無常。是故於此有為生死諸行之中。應生厭離。此是誑惑躁動障礙。多有憂悲。速疾不停。破壞磨滅。得已還失。如幻如夢。得之還失。此恩愛處。誑惑愚癡。無始流轉。欲瞋癡處猶如怨家。詐為親友愛欲住處。是故應離有為。起厭離心。捨於亂心。於無常境界。勿生喜樂。莫與愚癡而共遊戲。

如是修行者。教諸眾生。如實隨順觀於外身四十住處。無一眾生不依業生。無一眾生非業流轉。無一眾生不為業縛。如所作業。或善不善而得果報。彼比丘如是觀時。不見一眾生非業故生。無一眾生非業藏者。無一眾生非業流轉。如所業作。或善不善而得果報。彼比丘觀察業已。如實外身。隨順正觀。

217 外身隨順觀

正法念處經卷第六十七 身念處品之四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外身隨順觀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云何修行觀內外身。所謂觀外法已。觀於內身循身觀。觀察種子。如種生芽。從芽生莖。從莖生葉。從葉生花。從花生實。是名外觀。復次。修行者觀於內身。前識種子共業煩惱。入不淨中。名安浮陀。從安浮陀。名歌羅囉。從歌羅囉。名曰伽那。從伽那時。名為肉摶。從於肉搏。生於五胞。所謂兩手兩足及頭。從於五胞。生於五根。如是次第。乃至老死。復次。修行外身隨順觀。云何草木。前見青綠。後漸變黃。終時墮落。身亦如是。初見嬰兒。次至中年。漸至於老。則歸於死。

復次修行者。外身隨順觀。外諸種子。云何生耶。從地生於一切藥草及以叢林。而得增長。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是諸法。各各因緣。各各力生。若內若外。一切有為。除三種法。所謂數緣無為。非數緣無為。虛空無為。

云何諸法各各力轉。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如是一切大苦聚集。若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大苦聚滅。如是唯有大苦聚滅。如是諸法。若內若外。互相因緣而得生長。

如是修行者。內身循身觀。三種外身界隨順觀。觀內如外。觀外如內。如實觀察。如是修行者觀內外法。先觀閻浮提。為增長正法。修內法觀。分別觀察。一一觀察。人天合觀。別觀無覺。內因於外。一切四大。外因於內。心心數法。有內法外法增長。若有內法。內法正了。若內法增長。見外則了。

云何內法因外增長。床褥臥具病瘦醫藥。所須之物皆悉具足。比丘則能增長善法。若無臥具病瘦醫藥。不能增長一切善法。無心悕求。如是內外互共相因。而得增長。非有作者。非常不變。非無因生。

復次修行者。觀於外身。云何一切三界眾生。外法因緣。而得增長。有一法增長一切有為所攝眾生。有四種食。何等為四。一名搏食。二名思食。三名觸食。四名愛識食。欲界之食。四大種子。因於外食而得增長。內善禪樂。是名初觀外法增長內法。

云何外法增長內法。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觀劫初時眾生所食。何因何緣。八分具足。何等八分。所謂愛味色聲。愛聲樂濡。堅固色貌。外法者。謂床褥臥具湯藥。能增長身。樂修善法。如是修行者。外身隨順觀。若蚊虻蟻等不惱觸身。內法增長。若風雨寒熱若不妨礙。得求內法。若聞不愛不樂醜惡之聲。聞之無礙。名增內法。若聞臭氣不可愛樂。不以為礙。名增內法。若聞愛香無所障礙。名益內法。五根皆悉內因外入。有五內入。是名外身觀。賢聖弟子。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觀於外身。云何六識而取於法。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於外法無所障礙。則能知法。何等六識。所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名內法。了知外法。是內外法互相因緣。譬如飛鳥。遊於虛空。隨其所至。影常隨身。內外諸入。亦復如是。若一切身。一切內法增長。心亦增長。心為一切法之因緣。各各相因而有諸法。如是修行者。不見一法是常不變不破壞者。

216 四無量心 慈悲喜捨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 釋初品中四無量心 龍樹菩薩造 姚秦龜茲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四無量心 慈悲喜捨

四無量心者。慈悲喜捨。慈名愛念眾生。常求安隱樂事以饒益之。悲名愍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喜名欲令眾生。從樂得歡喜。捨名捨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修慈心為除眾生中瞋覺故。修悲心為除眾生中惱覺故。修喜心為除不悅樂故。修捨心為除眾生中愛憎故。(中略)

若欲得大福德者。為說四無量心。患厭色如在牢獄。為說四無色定。於緣中不能得自在。隨意觀所緣。為說八勝處。若有遮道不得通達。為說八背捨。心不調柔不能從禪起次第入禪。為說九次第定。不能得一切緣徧照。隨意得解。為說十一切處。

若念十方眾生令得樂。時心數法中生法名為慈。是慈相應受想行識眾。是法起身業口業及心不相應諸行。是法和合皆名為慈。名為慈故是法生。以慈為主。是故慈得名。譬如一切心心數法。雖皆是後世業因緣。而但思得名。於作業中。思最有力故。悲喜捨。亦如是。

是慈在色界。或有漏或無漏。或可斷或不可斷。亦在根本禪中。亦禪中間。三根相應除苦根憂根。如是等阿毘曇分別說。取眾生相故有漏。取相已入諸法實相故無漏。以是故無盡意菩薩問中說。慈有三種。一者眾生緣。二者法緣。三者無緣。

問曰。是四無量心云何行。答曰。如佛處處經中說。有比丘以慈相應心。無恚無恨。無怨無惱。廣大無量。善修。慈心得解徧滿東方世界眾生。慈心得解徧滿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十方世界眾生。以悲喜捨相應心。亦如是。

慈相應心者。慈名心數法能除心中憒濁。所謂瞋恨慳貪等煩惱。譬如淨水珠著濁水中。水即清。無恚恨者。於眾生中若有因緣若無因緣而瞋。若欲惡口罵詈殺害劫奪是名瞋。待時節得處所有勢力當加害是名恨。以慈除此二事故名無瞋恨。無怨無惱。恨即是怨。初嫌為恨。恨久成怨。身口業加害是名惱。復次。初生瞋結名為瞋。瞋增長籌量持著。心中未決了是名恨。亦名怨。若心已定無所畏忌。是名惱。以慈心力除捨離此三事。是名無瞋無恨。無怨無惱。此無瞋無恨。無怨無惱。佛以是讚歎慈心。一切眾生皆畏於苦貪著於樂。瞋為苦因緣。慈是樂因緣。眾生聞是慈三昧。能除苦能與樂故。一心勤精進行是三昧。以是故無瞋無恨。無怨無惱。

廣大無量者。一大心分別有三名。廣名一方。大名高遠。無量名下方及九方。復次。下名廣。中名大。上名無量。復次。緣四方眾生心。是名廣。緣四維眾生心。是名大。緣上下方眾生心。是名無量。復次。破瞋恨心是名廣。破怨心是名大。破惱心是名無量。復次。一切煩惱心。小人所行生。小事故名為小。復小於此故名瞋恨怨惱。破是小中之小。是名廣大無量。所以者何。大因緣常能破小事故。廣心者。畏罪畏墮地獄故除心中惡法。大心者。信樂福德果報故除惡心。無量心者。為欲得涅槃故除惡心。復次。行者持戒清淨故是心廣。禪定具足故是心大。智慧成就故是心無量。以是慈心。念得道聖人是名無量心。用無量法分別聖人故。念諸天及人尊貴處故。名為大心。念諸餘下賤眾生及三惡道。是名廣心。於所愛眾生中以慈念。廣於念已故。名為廣心。以慈念中人是名大心。以慈念怨憎其功德多故。名無量心。復次。為狹緣心故名為廣。為小緣心故名為大。為有量心故名為無量。如是等分別義。

善修者。是慈心牢固。初得慈心不名為修。非但愛念眾生中。非但好眾生中。非但益己眾生中。非但一方眾生中。名為善修。久行得深。

愛樂愛憎及中三種眾生。正等無異。十方五道眾生中。以一慈心視之。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姪知識。常求好事。欲令得利益安隱。如是心徧滿十方眾生中。如是慈心名眾生緣。多在凡夫人行處。或有學人未漏盡者。

行法緣者。諸漏盡阿羅漢辟支佛諸佛。是諸聖人破吾我相。滅一異相故。但觀從因緣。相續生諸欲。心慈念眾生時。從和合因緣相續生但空。五眾即是眾生。念是五眾。以慈念眾生不知是法空。而常一心欲得樂。聖人愍之。令隨意得樂。為世俗法故。名為法緣。

無緣者。是慈但諸佛有。何以故。諸佛心不住有為無為性中。不依止過去世未來現在世。知諸緣不實。顛倒虛誑故。心無所緣。佛以眾生不知是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心著諸法分別取捨。以是諸法實相智慧。令眾生得之。是名無緣。譬如給賜貧人。或與財物。或與金銀寶物。或與如意真珠。眾生緣法緣無緣。亦復如是。是為略說慈心義。

悲心義亦如是。以憐愍心徧觀十方眾生苦。作是念。眾生可愍。莫令受是種種苦。無瞋無恨無怨無惱心。乃至十方亦如是。

問曰。有三種眾生。有受樂如諸天及人少分。有受苦如三惡道及人中少分。有受不苦不樂五道中少分。云何行慈者觀一切眾生皆受樂。行悲者觀一切眾生皆受苦。答曰。行者欲學是慈無量心時先作願。願諸眾生受種種樂。取受樂人相。攝心入禪。是相漸漸增廣。即見眾生皆受樂。譬如鑽火先以軟草乾牛屎。火勢轉大能燒大濕木。慈三昧亦如是。初生慈願時。唯及諸親族知識。慈心轉廣。怨親同等皆見得樂。是慈禪定增長成就故。悲喜捨心亦如是。

問曰。悲心中取受苦人相。喜心中取受喜人相。捨心中取何等相。答曰。取受不苦不樂人相。行者以是心漸漸增廣。盡見一切受不苦不樂。問曰。是三種心中應有福德。是捨心於眾生不苦不樂。有何等饒益。答曰。行者作是念。一切眾生離樂時得苦。苦時即是苦。得不苦不樂則安隱。以是饒益。行者行慈喜心。或時貪著心生。行悲心。或時憂愁心生。以是貪憂故心亂。入是捨心除此貪憂。貪憂除故名為捨心。

問曰。悲心捨心可知有別。慈心令眾生樂。喜心令眾生喜。樂與喜有何等異。答曰。身樂名樂。心樂名喜。五識相應樂名樂。意識相應樂名喜。五塵中生樂名樂。法塵中生樂名喜。先求樂。願令眾生得。從樂因。令眾生得喜。如人憐愍貧人。先施寶物是名樂。後教令賣買得受五欲樂是名喜。復次。欲界樂願令眾生得是名樂。色界樂願令眾生得是名喜。復次。欲界中五識相應樂。初禪中三識相應樂。三禪中一切樂。是名樂。欲界及初禪意識相應樂。二禪中一切樂。是名喜。樂名樂。細樂名喜。因時名樂。果時名喜。初得樂時是名樂。歡心內發樂相。外現歌舞踊躍是名喜。譬如初服藥時是名樂。藥發徧身時是名喜。(中略)

問曰。若如是深愛眾生。復何以行捨心。答曰。行者如是觀。常不捨眾生。但捨是三種心。何以故。妨廢餘法故。亦以是慈心。欲令眾生樂。而不能令得樂。悲心欲令眾生離苦。亦不能令得離苦。行喜心時亦不能令眾生得大喜。此但憶想。未有實事。欲令眾生得實事。當發心作佛。行六波羅蜜具足佛法。令眾生得是實樂。以是故捨是三心。入是捨心。復次。如慈悲喜心。愛深故捨眾生難。入是捨心故易得出離。

問曰。菩薩行六波羅蜜。乃至成佛。亦不能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何以故。但言是三心。憶想心生。無有實事。答曰。是菩薩作佛時。雖不能令一切眾生得樂。但菩薩發大誓願。從是大願得大福德果報。得大報故能大饒益。凡夫聲聞行是四無量。為自調自利故。亦但空念眾生。諸菩薩行是慈心。欲令眾生離苦得樂。從此慈心因緣。亦自作福德。亦教他作福德。受果報時或作轉輪聖王。多所饒益。菩薩或時出家行禪。引導眾生教令行禪。得生清淨界。受無量心樂。若作佛時。共無量阿僧祇眾生。入無餘涅槃。比於空心願益。是為大利。乃至舍利餘法多所饒益。(中略)

復次。諸法因緣和合生。故無有自性。自性無故常空。常空中。眾生不可得。如佛說

我坐道場時   智慧不可得   空拳誑小兒   以度於一切

諸法之實相   則是眾生相   若取眾生相   則遠離實道

常念常空相   是人非行道   不生滅法中   而作分別相

若分別憶想   則是魔羅網   不動不依止   是則為法印 (中略)

 

問曰。行是四無量心。得何等果報。答曰。佛說入是慈三昧。現在得五功德。入火不燒。中毒不死。兵刃不傷。終不橫死。善神擁護。以利益無量眾生故。得是無量福德。以是有漏無量心緣眾生故。生清淨處。所謂色界。

問曰。何以故。佛說慈報生梵天上。答曰。以梵天眾生所。尊貴皆聞皆識故。佛在天竺國。天竺國常多婆羅門。婆羅門法所有福德盡願生梵天。若眾生聞行慈生梵天。皆多信向行慈法。以是故說行慈生梵天。復次。斷婬欲天皆名為梵。說梵皆攝色界。以是故斷婬欲法名為梵行。離欲亦名梵。若說梵則攝四禪四無色定。復次。覺觀難滅故。不說上地名。譬如五戒中口律儀。但說一種不妄語。則攝三事。

問曰。慈有五功德。悲喜捨何以不說有功德。答曰。如上譬喻。說一則攝三事。此亦如是。若說慈。則已說悲喜捨。復次。慈是真無量。慈為如王。餘三隨從如人民。所以者何。先以慈心欲令眾生得樂。見有不得樂者故生悲心。欲令眾生離苦心得法樂故生喜心。於三事中。無憎無愛無貪無憂故生捨心。復次。慈以樂與眾生故。增一阿含中說有五功德。悲心於摩訶衍經。處處說其功德。如明網菩薩經中說。菩薩處眾生中。行三十二種悲。漸漸增廣轉成大悲。大悲是一切諸佛菩薩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羅蜜之母。諸佛之祖母。菩薩以大悲心故。得般若波羅蜜。得般若波羅蜜故得作佛。如是等種種讚大悲。喜捨心餘處亦有讚。慈悲二事偏大故。佛讚其功德。慈以功德難有故。悲以能成大業故。

問曰。佛說四無量功德。慈心好修善修福極徧淨天。悲心好修善修福極虛空處。喜心好修善修福極識處。捨心好修善修福極無所有處。云何言慈果報應生梵天上。答曰。諸佛法不可思議。隨眾生應度者如是說。復次。從慈定起。迴向第三禪易。從悲定起向虛空處。從喜定起入識處。從捨定起。入無所有處易故。復次。慈心願令眾生得樂。此果報自應受樂。三界中徧淨最為樂故。言福極徧淨。悲心觀眾生老病殘害苦。行者憐愍心生。云何令得離苦。若為除內苦。外苦復來。若為除外苦。內苦復來。行者思惟有身必有苦。唯有無身乃得無苦。虛空能破色。是故福極虛空處。喜心欲與眾生心識樂。心識樂者。心得離身如鳥出籠。虛空處心雖得出身。猶繫心虛空。識處無量。於一切法中皆有心識。識得自在無邊。以是故喜福極在識處。捨心者。捨眾生中苦樂。苦樂捨故得真捨法。所謂無所有處。以是故捨心福極無所有處。如是四無量。但聖人所得非凡夫。

復次。佛知未來世諸弟子鈍根故。分別著諸法。錯說四無量相。是四無量心眾生緣故。但是有漏。但緣欲界。故無色界中無。何以故。無色界不緣欲界故。為斷如是人妄見故。說四無量心無色界中。佛以四無量心普緣十方眾生故。亦應緣無色界中。如無盡意菩薩問中說。慈有三種。眾生緣法緣無緣。論者言。眾生緣是有漏。無緣是無漏。法緣或有漏或無漏。如是種種。略說四無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