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云何阿那波那念所緣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七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第二瑜伽處之二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云何阿那波那念所緣

云何阿那波那念所緣。謂緣入息出息念。是名阿那波那念。此念所緣入出息等。名阿那波那念所緣。當知此中入息有二。何等為二。一者入息。二者中間入息。出息亦二。何等為二。一者出息。二者中間出息。入息者。謂出息無間。內門風轉乃至臍處。中間入息者。謂入息滅已乃至出息未生。於其中間在停息處。暫時相似微細風起。是名中間入息。如入息中間入息。出息中間出息當知亦爾。此中差別者。謂入息無間外門風轉。始從臍處乃至面門。或至鼻端或復出外。

入息出息有二因緣。何等為二。一牽引業。二臍處孔穴或上身分所有孔穴。入息出息有二所依。何等為二。一身。二心。所以者何。要依身心。入出息轉如其所應。若唯依身而息轉者。入無想定入滅盡定。生無想天諸有情類。彼息應轉。若唯依心而息轉者。入無色定生無色界。彼息應轉。若唯依身心而轉非如其所應者。入第四靜慮若生於彼諸有情類。及羯羅藍頞部曇閉尸等位諸有情類。彼息應轉。然彼不轉。是故當知。要依身心入出息轉。如其所應。入息出息有二種行。何等為二。一者入息向下而行。二者出息向上而行。入息出息有二種地。何等為二。一麁孔穴。二細孔穴。云何麁孔穴。謂從臍處孔穴乃至面門鼻門。復從面門鼻門乃至臍處孔穴。云何細孔穴。謂於身中一切毛孔。入息出息有四異名。何等為四。一名風。二名阿那波那。三名入息出息。四名身行。風名一種是風共名。餘之三種是不共名。

修入出息者有二過患。何等為二。一太緩方便。二太急方便。由太緩方便故生起懈怠。或為惛沈睡眠纏擾其心。或令其心於外散亂。由太急方便故。或令其身生不平等。或令其心生不平等。云何令身生不平等。謂強用力持入出息。由入出息被執持故。便令身中不平風轉。由此最初於諸支節皆生戰掉。名能戰掉。此戰掉風若增長時能生疾病。由是因緣於諸支節生諸疾病。是名令身生不平等。云何令心生不平等。謂或令心生諸散亂。或為極重憂惱逼切。是名令心生不平等。

又此阿那波那念。應知略有五種修習。何等為五。一算數修習。二悟入諸蘊修習。三悟入緣起修習。四悟入聖諦修習。五十六勝行修習。

云何名為算數修習。謂略有四種算數修習。何等為四。一者以一為一算數。二者以二為一算數。三者順算數。四者逆算數。云何以一為一算數。謂若入息入時。由緣入。出息住。念數以為一。若入息滅出息生。出向外時數為第二。如是展轉數至其十。由此算數非略非廣故唯至十。是名以一為一算數。云何以二為一算數。謂若入息入而已滅。出息生而已出。爾時總合數以為一。即由如是算數道理。數至其十。是名以二為一算數。入息出息說名為二。總合二種數之為一。故名以二為一算數。云何順算數。謂或由以一為一算數。或由以二為一算數。順次展轉數至其十。名順算數。云何逆算數。謂即由前二種算數。逆次展轉從第十數。次九次八次七次六次五次四次三次二。次數其一。名逆算數。若時行者。或以一為一算數為依。或以二為一算數為依。於順算數及逆算數已串修習。於其中間心無散亂。

無散亂心善算數已。復應為說勝進算數。云何名為勝進算數。謂或依以一為一算數。或依以二為一算數。合二為一而算數之。若依以一為一而算數者。即入息出息二合為一。若依以二為一而算數者。即入息出息四合為一。如是展轉數乃至十。如是後後漸增乃至以百為一而算數之。由此以百為一算數。漸次數之乃至其十。如是勤修數息念者。乃至十十數以為一。漸次數之乃至滿十。由此以十為一算數。於其中間心無散亂。齊此名為已串修習。

又此勤修數息念者。若於中間其心散亂。復應退還從初數起或順或逆。若時算數極串習故。其心自然乘任運道。安住入息出息所緣。無斷無間相續而轉。先於入息有能取轉。入息滅已於息空位有能取轉。次於出息有能取轉。出息滅已於息空位有能取轉。如是展轉相續流注。無動無搖。無散亂行。有愛樂轉。齊此名為過算數地。不應復數。唯於入息出息所緣。令心安住。於入出息應正隨行。應審了達。於入出息及二中間若轉若還分位差別。皆善覺了。如是名為算數修習。

又鈍根者應為宣說如是息念算數修習。彼由此故於散亂處。令心安住令心愛樂。若異算數入出息念。彼心應為惛沈睡眠之所纏擾。或應彼心於外馳散。由正勤修數息念故彼皆無有。若有利根覺慧聰俊。不好乘此算數加行。若為宣說算數加行。亦能速疾無倒了達。然不愛樂。彼復於此入出息緣。安住念已。若是處轉若乃至轉。若如所轉若時而轉。於此一切由安住念。能正隨行。能正了達。如是加行有如是相。於此加行。若修若習若多修習為因緣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證一境性。於其所緣愛樂趣入。

如是彼於算數息念。善修習已。復於所取能取二事。作意思惟悟入諸蘊。云何悟入。謂於入息出息及息所依身。作意思惟悟入色蘊。於彼入息出息。能取念相應領納。作意思惟悟入受蘊。即於彼念相應等了。作意思惟悟入想蘊。即於彼念若念相應思及慧等。作意思惟悟入行蘊。若於彼念相應諸心意識。作意思惟悟入識蘊。如是行者。於諸蘊中乃至多住。名已悟入。是名悟入諸蘊修習。

若時無倒能見能知。唯有諸蘊唯有諸行。唯事唯法。彼於爾時能於諸行悟入緣起。云何悟入。謂觀行者。如是尋求此入出息。何依何緣。既尋求已如實悟入。此入出息依身緣身。依心緣心。復更尋求此身此心何依何緣。既尋求已如實悟入。此身此心依緣命根。復更尋求如是命根何依何緣。既尋求已如實悟入。如是命根依緣先行。復更尋求如是先行何依何緣。既尋求已如實悟入。如是先行依緣無明。如是了知無明依緣先行。先行依緣命根。命根依緣身心。身心依緣入息出息。又能了知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命根滅。命根滅故身心滅。身心滅故入出息滅。如是名為悟入緣起。彼於緣起悟入多住。名善習修。是名悟入緣起修習。

如是彼於緣起悟入善修習已。復於諸行如實了知從眾緣生。悟入無常。謂悟入諸行是無常故。本無而有。有已散滅。若是本無而有。有已散滅。即是生法老法病法死法。若是生法老法病法死法。即是其苦。若是其苦即是無我。不得自在遠離宰主。如是名為由無常苦空無我行。悟入苦諦。又彼如是能正悟入諸所有行。眾緣生起。其性是苦。如病如癰。一切皆以貪愛為緣。又正悟入即此能生眾苦貪愛。若無餘斷。即是畢竟寂靜微妙。我若於此如是了知。如是觀見如是多住。當於貪愛能無餘斷。如是名能悟入集諦滅諦道諦。於此悟入能多住已。於諸諦中證得現觀。是名悟入聖諦修習。

如是於聖諦中善修習已。於見道所斷一切煩惱皆悉永斷。唯餘修道所斷煩惱。為斷彼故復進修習十六勝行。云何名為十六勝行。(下略)

65 持禁戒 修安般 羅雲比丘心得解脫 成阿羅漢

增一阿含經卷第七 火滅品第十六 安般品第十七之一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持禁戒 修安般 羅雲比丘心得解脫 成阿羅漢

(火滅品第十六) (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羅雲奉修禁戒。無所觸犯。小罪尚避。況復大者。然不得有漏心解脫。爾時。眾多比丘便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眾多比丘白世尊曰。羅雲比丘奉修禁戒。無所觸犯。然故有漏。心不解脫。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具足禁戒法  諸根亦成就    漸漸當逮得  一切結使盡

是故。諸比丘。常當念修治正法。無有漏失。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安般品第十七之一) (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到時。著衣持鉢。將羅雲入舍衛城分衛。爾時。世尊右旋顧謂羅雲。汝今當觀色為無常。羅雲對曰。如是。世尊。色為無常。世尊告曰。羅雲。痛想行識皆悉無常。羅雲對曰。如是。世尊。痛想行識皆為無常。是時。尊者羅雲復作是念。此有何因緣。今方向城分衛。又在道路。何故世尊而面告誨我。今宜當還歸所在。不應入城乞食。

爾時。尊者羅雲即中道還到祇桓精舍。持衣鉢。詣一樹下。正身正意。結跏趺坐。專精一心。念色無常。念痛想行識無常。爾時。世尊於舍衛城乞食已。食後在祇桓精舍而自經行。漸漸至羅雲所。到已。告羅雲曰。汝當修行安般之法。修行此法。所有愁憂之想皆當除盡。汝今復當修行惡露不淨想。所有貪欲盡當除滅。汝今。羅雲。當修行慈心。已行慈心。所有瞋恚皆當除盡。汝今。羅雲。當行悲心。已行悲心。所有害心悉當除盡。汝今。羅雲。當行喜心。已行喜心。所有嫉心皆當除盡。汝今。羅雲。當行護心。已行護心。所有憍慢悉當除盡。爾時。世尊向羅雲便說此偈

莫數起著想  恒當自順法    如此智之士  名稱則流布
與人執炬明  壞於大闇冥    天龍戴奉敬  敬奉師長尊

是時。羅雲比丘復以此偈報世尊曰

我不起著想  恒復順於法    如此智之士  則能奉師長

爾時。世尊作是教敕已。便捨而去。還詣靜室。是時。尊者羅雲復作是念。今云何修行安般。除去愁憂。無有諸想。是時。羅雲即從坐起。便往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須臾退坐。白世尊曰。云何修行安般。除去愁憂。無有諸想。獲大果報。得甘露味。世尊告曰。善哉。善哉。羅雲。汝乃能於如來前而師子吼。問如此義。云何修行安般。除去愁憂。無有諸想。獲大果報。得甘露味。汝今。羅雲。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具分別說。對曰。如是。世尊。

爾時。尊者羅雲從世尊受教。世尊告曰。於是。羅雲。若有比丘樂於閑靜無人之處。便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無他異念。繫意鼻頭。出息長知息長。入息長亦知息長。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盡觀身體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有時有息亦復知有。又時無息亦復知無。若息從心出。亦復知從心出。若息從心入。亦復知從心入。如是。羅雲。能修行安般者。則無愁憂惱亂之想。獲大果報。得甘露味。

爾時。世尊具足與羅雲說微妙法已。羅雲即從坐起。禮佛足。遶三匝而去。往詣安陀園。在一樹下。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無他餘念。繫心鼻頭。出息長亦知息長。入息長亦知息長。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盡觀身體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有時有息亦復知有。有時無息亦復知無。若息從心出。亦復知從心出。若息從心入。亦復知從心入。

爾時。羅雲作如是思惟。欲心便得解脫。無復眾惡。有覺.有觀。念持喜安。遊於初禪。有覺.有觀。內自歡喜。專其一心。無覺.無觀。三昧念喜。遊於二禪。無復喜念。自守覺知身樂。諸賢聖常所求護喜念。遊於三禪。彼苦樂已滅。無復愁憂。無苦無樂。護念清淨。遊於四禪。

彼以此三昧。心清淨無塵穢。身體柔軟。知所從來。憶本所作。自識宿命無數劫事。亦知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萬生.數十萬生。成劫.敗劫。無數成劫.無數敗劫。億載不可計。我曾生彼。名某姓某。食如此食。受如此苦樂。壽命長短。彼終生此。此終生彼。彼以此三昧。心清淨無瑕穢。亦無諸結。亦知眾生所起之心。彼復以天眼清淨無瑕穢。觀眾生類。生者.逝者。善色.惡色。善趣.惡趣。若好.若醜。所行.所造。如實知之。或有眾生。身行惡.口行惡.意行惡。誹謗賢聖。行邪見.造邪見行。身壞命終。入地獄中。或復眾生。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不誹謗賢聖。恒行正見.造正見行。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是謂天眼清淨無瑕穢。觀眾生類。生者逝者。善色惡色。善趣惡趣。若好若醜。所行所造。如實知之。

復更施意。成盡漏心。彼觀此苦。如實知之。復觀苦習。亦知苦盡。亦知苦出要。如實知之。彼以作是觀。欲漏。心得解脫。有漏.無明漏。心得解脫。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時。尊者羅雲便成阿羅漢。是時。尊者羅雲已成羅漢。便從坐起。更整衣服。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白世尊曰。所求已得。諸漏除盡。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得阿羅漢者。無有與羅雲等也。論有漏盡。亦是羅雲比丘。論持禁戒者。亦是羅雲比丘。所以然者。諸過去如來.等正覺。亦有此羅雲比丘。欲言佛子。亦是羅雲比丘。親從佛生。法之上者。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弟子能持禁戒。所謂羅雲比丘是。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具足禁戒法  諸根亦成就    漸漸當逮得  一切結使盡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64 云何修安那般那念 多修習已 能令四念處滿足 七覺分滿足 乃至明解脫滿足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云何修安那般那念 多修習已 能令四念處滿足 七覺分滿足 乃至明解脫滿足

(八○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何等為五。住於淨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於微細罪能生怖畏。受持學戒。是名第一。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復次。比丘。少欲.少事.少務。是名二法。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復次。比丘。飲食知量。多少得中。不為飲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復次。比丘。初夜後夜不著睡眠。精勤思惟。是名四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復次。比丘。空閑林中。離諸憒鬧。是名五法。多種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三)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何等為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心住。乞食已。還住處。舉衣鉢。洗足已。或入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繫念面前。斷世貪愛。離欲清淨。瞋恚.睡眠.掉悔.疑斷。度諸疑惑。於諸善法。心得決定。遠離五蓋。煩惱於心令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趣涅槃。

念於內息。繫念善學。念於外息。繫念善學。息長息短。覺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學。覺知喜。覺知樂。覺知身行。

覺知心行息入息。於覺知心行息入息善學。覺知心行息出息。於覺知心行息出息善學。覺知心。覺知心悅。覺知心定。覺知心解脫入息。於覺知心解脫入息善學。覺知心解脫出息。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

觀察無常。觀察斷。觀察無欲。觀察滅入息。於觀察滅入息善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金剛跋求摩河側薩羅梨林中。爾時。尊者阿難獨一靜處。思惟禪思。作如是念。頗有一法。修習多修習。令四法滿足。四法滿足已。七法滿足。七法滿足已。二法滿足。時。尊者阿難從禪覺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思惟禪思。作是念。頗有一法。多修習已。令四法滿足。乃至二法滿足。我今問世尊。寧有一法。多修習已。能令。乃至二法滿足耶。

佛告阿難。有一法。多修習已。乃至能令二法滿足。何等為一法。謂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能令四念處滿足。四念處滿足已。七覺分滿足。七覺分滿足已。明.解脫滿足。

云何修安那般那念。四念處滿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如滅出息念學。阿難。如是聖弟子。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若長若短一切身行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身行休息入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學。身行休息出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學。聖弟子爾時身身觀念住。異於身者彼亦如是隨身比思惟。若有時聖弟子喜覺知。樂覺知。心行覺知。心行息覺知入息念時。如心行息入息念學。心行息出息念時。如心行息出息念學。是聖弟子爾時受受觀念住。若復異受者。彼亦受隨身比思惟。有時聖弟子心覺知心悅.心定。心解脫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心解脫出息念時如心解脫出息念學。是聖弟子爾時心心觀念住。若有異心者。彼亦隨心比思惟。若聖弟子有時觀無常.斷.無欲.滅。如無常.斷.無欲.滅。觀住學。是聖弟子爾時法法觀念住。異於法者亦隨法比思惟。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滿足四念處。

阿難白佛。如是修習安那般那念。令四念處滿足。云何修四念處。令七覺分滿足。佛告阿難。若比丘身身觀念住。念住已。繫念住不忘。爾時方便修念覺分。修念覺分已。念覺分滿足。念覺滿足已。於法選擇思量。爾時方便修擇法覺分。修擇法覺分已。擇法覺分滿足。於法選擇分別思量已。得精勤方便。爾時方便修習精進覺分。修精進覺分已。精進覺分滿足。方便精進已。則心歡喜。爾時方便修喜覺分。修喜覺分已。喜覺分滿足。歡喜已。身心猗息。爾時方便修猗覺分。修猗覺分已。猗覺分滿足。身心樂已。得三昧。爾時修定覺分。修定覺分已。定覺分滿足。定覺分滿足已。貪憂則滅。得平等捨。爾時方便修捨覺分。修捨覺分已。捨覺分滿足。受.心.法法念處。亦如是說。是名修四念處。滿足七覺分。

阿難白佛。是名修四念處。滿足七覺分。云何修七覺分。滿足明.解脫。佛告阿難。若比丘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修念覺分已。滿足明.解脫。乃至修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如是修捨覺分已。明.解脫滿足。阿難。是名法法相類.法法相潤。如是十三法。一法為增上。一法為門。次第增進。修習滿足。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63 所言二者 謂有非有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六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處真實義品第四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所言二者 謂有非有

又安立此真實義相。當知即是無二所顯。所言二者。謂有非有。

此中有者。謂所安立假說自性。即是世間長時所執。亦是世間一切分別戲論根本。或謂為色受想行識。或謂眼耳鼻舌身意。或復謂為地水火風。或謂色聲香味觸法。或謂為善不善無記。或謂生滅。或謂緣生。或謂過去未來現在。或謂有為或謂無為。或謂此世或謂他世。 或謂日月。或復謂為所見所聞。所覺所知所求所得。意隨尋伺。最後乃至或謂涅槃。如是等類是諸世間共了諸法。假說自性。是名為有。

言非有者。謂即諸色假說自性。乃至涅槃假說自性。無事無相。假說所依。一切都無。假立言說。依彼轉者皆無所有。是名非有。

先所說有今說非有。有及非有二俱遠離。法相所攝真實性事。是名無二。由無二故。說名中道遠離二邊。亦名無上。佛世尊智於此真實已善清淨。諸菩薩智於此真實學道所顯。又即此慧是諸菩薩能得無上正等菩提廣大方便。何以故。以諸菩薩處於生死。彼彼生中修空勝解。善能成熟一切佛法及諸有情。又能如實了知生死。不於生死以無常等行。深心厭離。

若諸菩薩不能如實了知生死。則不能於貪瞋癡等一切煩惱深心棄捨。不能棄捨諸煩惱故。便雜染心受諸生死。由雜染心受生死故。不能成熟一切佛法及諸有情。若諸菩薩於其生死以無常等行深心厭離。是則速疾入般涅槃。彼若速疾入般涅槃。尚不能成熟一切佛法及諸有情。況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又諸菩薩由習如是空勝解故。則於涅槃不深怖畏。亦於涅槃不多願樂。

若諸菩薩深怖涅槃。即便於彼涅槃資糧不能圓滿。由於涅槃深怖畏故。不見涅槃勝利功德。由不見故。便於涅槃遠離一切清淨勝解。若諸菩薩於其涅槃多住願樂。是則速疾入般涅槃。彼若速疾入般涅槃。則便不能成熟佛法及諸有情。

當知此中若不如實了知生死。即雜染心流轉生死。若於生死深心厭離。即便速疾入般涅槃。若於涅槃深心怖畏。即於能證涅槃資糧不能圓滿。若於涅槃多住願樂。即便速疾入般涅槃。是諸菩薩於證無上正等菩提。無大方便。

若能如實了知生死。即無染心流轉生死。若於生死不以無常等行深心厭離。即不速疾入般涅槃。若於涅槃不深怖畏。即能圓滿涅槃資糧。雖於涅槃見有微妙勝利功德。而不深願速證涅槃。是諸菩薩於證無上正等菩提。有大方便。

是大方便依止最勝空性勝解。是故菩薩修習學道所攝最勝空性勝解。名為能證如來妙智廣大方便。

62 定慧一體 無念無相無住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曹溪原本 定慧一體第三 門人法海編集

定慧一體 無念無相無住

師示眾云,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大眾勿迷,言定慧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諸學道人,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作此見者,法有二相。口說善語,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內外一種,定慧即等。

自悟修行,不在於諍;若諍先後,即同迷人。不斷勝負,卻增我法,不離四相。善知識,定慧猶如何等,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復如走。

師示眾云,善知識。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如淨名經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莫心行諂曲,口但說直;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有執著。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坐不動,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無情,卻是障道因緣。

師示眾云,善知識。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若言坐不動,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卻被維摩誥訶。善知識,又有人教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會,便執成顛。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

師示眾云,善知識。本來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有利鈍。迷人漸契,悟人頓修。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利,所以立頓漸之假名。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

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即法體清淨;此是以無相為體。

善知識。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學道者思之,若不識法意,自錯猶可。更勸他人,自迷不見,又謗佛經,所以立無念為宗。善知識,云何立無念為宗。只緣口說見性,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即是塵勞邪見。故此法門,立無念為宗。

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61 悎寤瑜伽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四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初瑜伽處出離地第三之三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悎寤瑜伽

復次。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者。云何初夜云何後夜。云何悎寤瑜伽。云何常勤修習悎寤瑜伽。

言初夜者。謂夜四分中過初一分是夜初分。言後夜者。謂夜四分中過後一分是夜後分。悎寤瑜伽者。謂如說言於晝日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於初夜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淨修心已。出住處外洗濯其足。還入住處右脇而臥重累其足。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巧便而臥。至夜後分速疾悎寤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常勤修習悎寤瑜伽者。謂如有一世尊弟子。聽聞悎寤瑜伽法已。欲樂修學。便依如是悎寤瑜伽。作如是念。我當成辦佛所聽許悎寤瑜伽。發生樂欲精進勤劬。超越勇猛勢力發起。勇悍剛決不可制伏。策勵其心無間相續。

此中云何於晝日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言晝日者。謂從日出時至日沒時。言經行者。謂於廣長稱其度量一地方所。若往若來相應身業。言宴坐者。謂如有一或於大床或小繩床。或草葉座結加趺坐。端身正願安住背念。

所言障者。謂五種蓋。順障法者。謂能引蓋隨順蓋法。云何五蓋。謂貪欲蓋。瞋恚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及以疑蓋。云何順障法。謂淨妙相。瞋恚相。黑闇相。親屬國土不死尋思。追憶昔時笑戲喜樂承事隨念。及以三世或於三世非理法思。

問。於經行時從幾障法淨修其心。云何從彼淨修其心。答從惛沈睡眠蓋及能引惛沈睡眠障法。淨修其心。為除彼故。於光明想善巧精懇。善取善思善了善達。以有明俱心及有光俱心。或於屏處或於露處往返經行。於經行時隨緣一種淨妙境界。極善示現。勸導讚勵慶慰其心。謂或念佛或法或僧。或戒或捨或復念天。或於宣說惛沈睡眠過患相應所有正法。於此法中為除彼故。以無量門訶責毀呰惛沈睡眠所有過失。以無量門稱揚讚歎惛沈睡眠永斷功德。所謂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及以論議。為除彼故。於此正法聽聞受持。以大音聲若讀若誦。為他開示思惟其義。稱量觀察。或觀方隅或瞻星月諸宿道度。或以冷水洗灑面目。由是惛沈睡眠纏蓋。未生不生。已生除遣。如是方便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問。於宴坐時從幾障法淨修其心。云何從彼淨修其心。答從四障法淨修其心。謂貪欲。瞋恚。掉舉惡作。疑蓋。及能引彼法。淨修其心。為令已生貪欲纏蓋速除遣故。為令未生極遠離故。結加趺坐端身正願安住背念。或觀青瘀或觀膿爛。或觀變壞或觀膖脹。或觀食噉或觀血塗。或觀其骨或觀其鎖或觀骨鎖。或於隨一賢善定相作意思惟。或於宣說貪欲過患相應正法。於此法中為斷貪欲。以無量門訶責毀呰欲貪欲愛。欲藏欲護。欲著過失。以無量門稱揚讚歎一切貪欲永斷功德。所謂契經應頌記別乃至廣說。為斷貪欲。於此正法聽聞受持。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即於此法如是宴坐如理思惟。由是因緣貪欲纏蓋未生不生。已生除遣。如是方便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於瞋恚蓋法有差別者。謂如是宴坐以慈俱心。無怨無敵。無損無惱。廣大無量極善修習。普於一方發起勝解具足安住。如是第二如是第三如是第四。上下傍布普遍一切無邊世界。發起勝解具足安住。餘如前說。

於掉舉惡作蓋法有差別者。謂如是宴坐。令心內住。成辦一趣。得三摩地。餘如前說。

於疑蓋法有差別者。謂如是宴坐。於過去世非不如理作意思惟。於未來世於現在世非不如理作意思惟。我於過去為曾有耶。為曾無耶。我於過去為曾何有。云何曾有。我於未來為當何有。云何當有。我於現在為何所有。云何而有。今此有情從何而來。於此殞沒當往何所。於如是等不如正理作意思惟。應正遠離。如理思惟。去來今世唯見有法。唯見有事。知有為有。知無為無。唯觀有因唯觀有果。於實無事不增不益。於實有事不毀不謗。於其實有了知實有。謂於無常苦空無我一切法中。了知無常苦空無我。以能如是如理思惟。便於佛所無惑無疑。餘如前說。於法於僧。於苦於集。於滅於道。於因及因所生諸法。無惑無疑。餘如前說。(中略)

云何名為住光明想巧便而臥。謂於光明想善巧精懇。善取善思善了善達。思惟諸天光明俱心。巧便而臥。由是因緣。雖復寢臥心不惛闇。如是名為住光明想巧便而臥。

60 入深禪定 能得第一義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方等大集月藏經卷第一 月幢神呪品第一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六 月藏分第十四 月幢神呪品第一 (收錄)

入深禪定 能得第一義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大精進能於七日入深禪定。如是妙定,是丈夫住處,是如來住處、無上住處。善男子,汝及眷屬七日安住阿頗那迦禪。以是義故,今悉成就無量億那由他百千諸天、龍王、夜叉、阿修羅、緊那羅、人非人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除其業障、眾生障、法障、禪障、煩惱障、覺分障,悉滅無餘。彼諸眾生,有得不忘菩提心三昧者,於無上道不退轉者。復有眾生,於一切佛法得大明忍。彼等眾生以此善根,不久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成正覺。如是,善男子,汝以七日入禪定故,一時能滅眾生大苦,令得成就大福德聚。

善男子,若有眾生,唯依讀誦,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是人多喜著於世俗。以世俗故尚不得調己心煩惱,何能調伏他人煩惱。善男子、善女人,樂著讀誦求菩提者,便有嫉妒。求名利富貴,高心自是,輕慢毀他。以自高故,尚不能得欲界善根,何況能得色、無色界一切善根。又不能得聲聞菩提,何況能得辟支佛道及無上菩提。何以故。第一義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與聲聞、辟支佛共。是故非以世俗,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最勝善根大福德聚。(中略)

何者是第一義。所謂修造一切福事。若修福者,亦當數數熏修身心。若修身者,則能修心;能修心者,則能修慧。若能修身心修慧,如是之人則能速滿六波羅蜜。能以四事攝諸眾生,成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等正覺,不以世俗也。於世俗中,復有眾生,計斷常二見者,非第一義。復有眾生,於世俗中,我見、邊見,亦非第一義。復有眾生,於其世俗求現世樂及後世樂,亦非第一義。而我不見更有一法,能盡業障乃至煩惱障一日一夜。令無量億那由他百千眾生,悉得敬信佛法僧寶,成熟安住無上大乘。

若有禪士,雖復持戒不能具足,禪法不周未得三昧。是人於禪,若坐若行。初夜後夜,得與禪定相應而住,則能除斷無量業障。能令多億那由他百千眾生,悉得歸信,成熟菩提種種善根福德之聚。況具持戒,得真法三昧諸陀羅尼忍,得四梵住。宴坐寂定,於七日中所得福德,不可思議,不可為喻。何況能除眾生障煩惱障等,盡滅無餘。乃至成熟無量眾生,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能積集無量福聚。(中略)

善男子,汝今七日於阿頗那迦禪而入定故,成熟無量諸眾生故。是故勸汝及諸善男女等,若現在世、未來世、末世,於我法中初夜後夜,常與於捨相應而住。以正法眼而作照明,紹隆三寶使不斷故,為成熟眾生故,勤修如是第一義諦,為滿六波羅蜜勤修而住。

佛告一切諸天人眾、龍神夜叉,應當養育供給是人,衣服、飲食、臥具、湯藥,隨其所須盡給與之。亦當守護除其災橫,離諸兇衰,殃惡疾病悉令除滅。何以故。與禪相應者是我真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中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餘清信士,若善男子、善女人,以第一義乃至求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及養護者,我以彼等寄付於汝。(中略)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以為上首,及與賢劫諸菩薩等,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大德婆伽婆。我當護念彼諸眾生,乃至與其授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若現在世及未來世,乃至法住,是諸施主作大明者,亦當與授無上道記。天、龍、夜叉、揵闥婆等,於阿蘭若處靜默修行,求第一義者,信樂受持,供養供給衣服、臥具乃至湯藥,隨所須者。爾時,世尊欲重明此義,而說偈言:(中略)

若人百億諸佛所,於多歲數常供養,若能七日在蘭若,攝根得定福多彼。
若人讀誦千億法,及解妙義如佛說,若於七日住蘭若,三昧福聚轉多彼。
若人多歲營僧事,更不造作餘種業,若人七日住蘭若,其人福聚多於彼。
為眾說法解深義,於多年歲無餘業,若能七日心住寂,其福德聚不可數。
若人營造多佛塔,伽藍田業給施僧,若能七日在蘭若,其福轉多勝於彼。

59 云何修三摩地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三 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三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云何修三摩地

復次如世尊言。汝等苾芻。當樂空閑。勤修觀行。內心安住正奢摩他者。謂能遠離臥具貪著。或處空閑或坐樹下。繫念現前。乃至廣說。名樂空閑。當知此言顯身遠離。若能於內九種住心。如是名為內心安住正奢摩他。當知此言顯心遠離。若樂處空閑。便能引發內心安住正奢摩他。若內心安住正奢摩他。便能引發毘鉢舍那。若於毘鉢舍那善修習已。即能引發於諸法中。如實覺了。

復次如世尊言。汝等苾芻。於三摩地當勤修習。無量.常委.安住正念者。謂先總標於三摩地勤修習已。後以三事別顯修相。無量者謂四無量。常委者謂常有所作。及委悉所作。故名常委。安住正念者。顯於四念住。安住其心。

何故說此三種修相。謂依二種圓滿故。一者世間圓滿。二者出世圓滿。修無量故。便能引發世間圓滿。修正念故。便能引發出世圓滿。常委修故。於此二種速得通達。由此因緣。處二中說。是故但說三種修相。又無量者。顯奢摩他道。住正念者。顯毘鉢舍那道。常委者。顯此二種速趣證道。又無量者。顯趣福德行。住正念者。顯趣涅槃行。常委者。顯趣二種速圓滿行。先於奢摩他善修習已。後與毘鉢舍那方得俱行。修此二種三摩地故。如實覺了所知境界。

復次如世尊言。修靜慮者。或有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廣說如經嗢柁南頌。云何等持善巧。謂於空等三三摩地得善巧故。云何非等至善巧。謂於勝處徧處滅盡等至。不善巧故。云何等至善巧非等持善巧。謂於十種徧處等至及無想等至。若入若出俱得善巧。非於三三摩地。云何俱善巧。謂於彼二俱善巧故。云何俱不善巧。謂於彼二俱不善巧故。如是於先所說等持等至中。隨其所應當善建立。

又說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者。謂於等持名句文身。善知差別。非於能入等至諸行狀相差別。云何等至善巧非等持善巧。謂如有一善知能入隨一等至。諸行狀相亦能現入。而不善知此三摩地名句文身差別之相。亦不能知我已得入如是如是等持差別。有諸菩薩。雖能得入若百若千諸三摩地。而不了知彼三摩地名句文身。亦不能知我已得入如是如是等持差別。乃至未從諸佛所聞。及於已得第一究竟諸菩薩所而得聽聞。或自證得第一究竟。

云何為住。謂善取能入諸三摩地諸行狀相。善取彼故。隨其所欲能住於定。於三摩地無復退失。如是若住於定。若不退失。二俱名住。

云何為出。謂如有一。於能入定諸行狀相不復思惟。於不定地分別體相。所攝定地不同類法。作意思惟。出三摩地。或隨所作因故。或定所作因故。或期所作因故。而出於定。隨所作者。謂修治衣鉢等諸所作業。定所作者。謂飲食便利。承事師長等諸所作業。期所作者。謂如有一先立期契。或許為他當有所作。或復為欲轉入餘定。由此因緣出三摩地。

何等為行。謂如所緣作種種行而入於定。謂麤行靜行。病行癰行。箭行無常行等。若於彼彼三摩地中。所有諸行。

何等為狀。謂於諸定臨欲入時。便有此定相狀先起。由此狀故。彼自了知我於如是如是相定。不久當入。或復正入。彼教授師由此狀故。亦了知彼不久當入如是如是相定。

何等為相。謂二種相。一所緣相。二因緣相。所緣相者謂分別體。由緣此故。能入諸定。因緣相者謂定資糧。由此因緣。能入諸定。謂隨順定教誡教授。積集諸定所行資糧。修俱行欲。厭患有心。於亂不亂審諦了知。及不為他之所逼惱。或人所作。或非人所作。或音聲所作。或功用所作。

云何調善。謂若三摩地。猶為有行之所拘執。如水被持。或為法性之所拘執。不靜不妙非安隱道。亦非證得心一趣性。此三摩地不名調善。不隨所樂安隱而住。與此相違名為調善。

云何猶為有行拘執。謂由誓願俱行思故。制伏外緣持心於定。又於作意要由功用方能運轉。不令內心於外流散。故作是說如水被持。云何法性之所拘執。謂觀下地為麤法性。觀於上地為靜法性。寂靜微妙得安隱道。及能證得心一趣性。如五聖智三摩地中已略解釋。

云何所行。謂三摩地所行境界。由所得定。過此已上不能知故。如初靜慮不能觀見第二靜慮。如是根度。數取趣度。亦不能知。

云何引發。謂能略攝廣文句義。及能成辦諸勝功德。

云何等愛。謂慚.愧.愛.敬.信。正思惟.正念.正知。根護.戒護。及無悔等。樂為最後。由隨樂故。心便得定。與此相違。名不等愛。云何等愛亦不等愛。謂如有一於慚愧等少分成就。少不成就。謂具慚愧。而無愛敬。乃至廣說。

云何為增。謂所得定轉復增長。云何為減。謂所得定還復退失。

云何方便。謂趣彼二道。

 

58 奢摩他 毘鉢舍那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第三瑜伽處之一

奢摩他 毘鉢舍那

復次如是心一境性。或是奢摩他品。或是毘鉢舍那品。若於九種心住中。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若於四種慧行中。心一境性。是名毘鉢舍那品。

云何名為九種心住。謂有苾芻。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

云何內住。謂從外一切所緣境界。攝錄其心繫在於內令不散亂。此則最初繫縛其心。令住於內不外散亂。故名內住。云何等住。謂即最初所繫縛心。其性麤動。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於此所緣境界。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挫令微細遍攝令住。故名等住。云何安住。謂若此心雖復如是內住等住。然由失念於外散亂。復還攝錄安置內境。故名安住。云何近住。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由此念故。數數作意內住其心。不令此心遠住於外。故名近住。

云何調順。謂種種相令心散亂。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女等相。故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調順。云何寂靜。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故彼先應取彼諸法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諸尋思及隨煩惱。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靜。云何名為最極寂靜。謂失念故即彼二種暫現行時。隨所生起諸惡尋思及隨煩惱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是故名為最極寂靜。

云何名為專注一趣。謂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三摩地相續而住。是故名為專注一趣。云何等持。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得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故名等持。

當知此中由六種力。方能成辦九種心住。一聽聞力。二思惟力。三憶念力。四正知力。五精進力。六串習力。初由聽聞思惟二力。數聞數思增上力故。最初令心於內境住。及即於此相續方便澄淨方便等遍安住。如是於內繫縛心已。由憶念力數數作意。攝錄其心令不散亂。安住近住。從此已後由正知力調息其心。於其諸相諸惡尋思諸隨煩惱。不令流散。調順寂靜。由精進力設彼二種暫現行時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由串習力等持成滿。即於如是九種心住。

當知復有四種作意。一力勵運轉作意。二有間缺運轉作意。三無間缺運轉作意。四無功用運轉作意。於內住等住中。有力勵運轉作意。於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中。有有間缺運轉作意。於專注一趣中。有無間缺運轉作意。於等持中。有無功用運轉作意。當知如是四種作意。於九種心住中是奢摩他品。又即如是獲得內心奢摩他者。於毘鉢舍那勤修習時。復即由是四種作意。方能修習毘鉢舍那。故此亦是毘鉢舍那品。

云何四種毘鉢舍那。謂有苾芻。依止內心奢摩他故。於諸法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是名四種毘鉢舍那。云何名為能正思擇。謂於淨行所緣境界。或於善巧所緣境界。或於淨惑所緣境界。能正思擇盡所有性。云何名為最極思擇。謂即於彼所緣境界。最極思擇如所有性。云何名為周遍尋思。謂即於彼所緣境界。由慧俱行有分別作意。取彼相狀周遍尋思。云何名為周遍伺察。謂即於彼所緣境界。審諦推求周遍伺察。

又即如是毘鉢舍那。由三門六事差別所緣。當知復有多種差別。云何三門毘鉢舍那。一唯隨相行毘鉢舍那。二隨尋思行毘鉢舍那。三隨伺察行毘鉢舍那。云何名為唯隨相行毘鉢舍那。謂於所聞所受持法。或於教授教誡諸法。由等引地如理作意。暫爾思惟。未思未量未推未察。如是名為唯隨相行毘鉢舍那。若復於彼思量推察。爾時名為隨尋思行毘鉢舍那。若復於彼既推察已。如所安立復審觀察。如是名為隨伺察行毘鉢舍那。是名三門毘鉢舍那。

云何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謂尋思時尋思六事。一義。二事。三相。四品。五時。六理。既尋思已復審伺察。云何名為尋思於義。謂正尋思如是如是語。有如是如是義。如是名為尋思於義。云何名為尋思於事。謂正尋思內外二事。如是名為尋思於事。云何名為尋思於相。謂正尋思諸法二相。一者自相。二者共相。如是名為尋思於相。云何名為尋思於品。謂正尋思諸法二品。一者黑品。二者白品。尋思黑品過失過患。尋思白品功德勝利。如是名為尋思於品。云何名為尋思於時。謂正尋思過去未來現在三時。尋思如是事曾在過去世。尋思如是事當在未來世。尋思如是事今在現在世。如是名為尋思於時。云何名為尋思於理。謂正尋思四種道理。一觀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四法爾道理。

當知此中由觀待道理尋思世俗以為世俗。尋思勝義以為勝義。尋思因緣以為因緣。由作用道理尋思諸法所有作用。謂如是如是法。有如是如是作用。由證成道理尋思三量。一至教量。二比度量。三現證量。謂正尋思如是如是義。為有至教不。為現證可得不。為應比度不。由法爾道理。於如實諸法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應生信解。不應思議不應分別。如是名為尋思於理。如是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及前三門毘鉢舍那。略攝一切毘鉢舍那。

57 心一境性 名三摩地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第三瑜伽處之一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心一境性 名三摩地

云何心一境性。謂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

何等名為數數隨念。謂於正法聽聞受持。從師獲得教誡教授。增上力故。令其定地諸相現前。緣此為境。流注無罪適悅相應。所有正念隨轉安住。云何名為同分所緣。謂諸定地所緣境界。非一眾多。種種品類。緣此為境令心正行。說名為定。此即名為同分所緣。問。此所緣境是誰同分說為同分。答。是所知事相似品類故名同分。復由彼念。於所緣境無散亂行。無缺無間。無間殷重加行適悅相應而轉。故名流注適悅相應。又由彼念。於所緣境無有染污。極安隱住。熟道適悅相應而轉。故名無罪適悅相應。是故說言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

復次如是心一境性。或是奢摩他品。或是毘鉢舍那品。若於九種心住中。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若於四種慧行中。心一境性。是名毘鉢舍那品。

云何名為九種心住。謂有苾芻。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

云何內住。謂從外一切所緣境界。攝錄其心繫在於內令不散亂。此則最初繫縛其心。令住於內不外散亂。故名內住。云何等住。謂即最初所繫縛心。其性麤動。未能令其等住徧住故。次即於此所緣境界。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挫令微細徧攝令住。故名等住。云何安住。謂若此心雖復如是內住等住。然由失念於外散亂。復還攝錄安置內境。故名安住。云何近住。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由此念故。數數作意內住其心。不令此心遠住於外。故名近住。

云何調順。謂種種相令心散亂。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女等相。故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調順。云何寂靜。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故彼先應取彼諸法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諸尋思及隨煩惱。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靜。云何名為最極寂靜。謂失念故即彼二種暫現行時。隨所生起諸惡尋思及隨煩惱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是故名為最極寂靜。

云何名為專注一趣。謂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三摩地相續而住。是故名為專注一趣。云何等持。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得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故名等持。

當知此中由六種力。方能成辦九種心住。一聽聞力。二思惟力。三憶念力。四正知力。五精進力。六串習力。初由聽聞思惟二力。數聞數思增上力故。最初令心於內境住。及即於此相續方便澄淨方便等徧安住。如是於內繫縛心已。由憶念力數數作意。攝錄其心令不散亂。安住近住。從此已後由正知力調息其心。於其諸相諸惡尋思諸隨煩惱。不令流散。調順寂靜。由精進力設彼二種暫現行時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由串習力等持成滿。即於如是九種心住。

當知復有四種作意。一力勵運轉作意。二有間缺運轉作意。三無間缺運轉作意。四無功用運轉作意。於內住等住中。有力勵運轉作意。於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中。有有間缺運轉作意。於專注一趣中。有無間缺運轉作意。於等持中。有無功用運轉作意。當知如是四種作意。於九種心住中是奢摩他品。又即如是獲得內心奢摩他者。於毘鉢舍那勤修習時。復即由是四種作意。方能修習毘鉢舍那。故此亦是毘鉢舍那品。

云何四種毘鉢舍那。謂有苾芻。依止內心奢摩他故。於諸法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徧尋思。周徧伺察。是名四種毘鉢舍那。云何名為能正思擇。謂於淨行所緣境界。或於善巧所緣境界。或於淨惑所緣境界。能正思擇盡所有性。云何名為最極思擇。謂即於彼所緣境界。最極思擇如所有性。云何名為周徧尋思。謂即於彼所緣境界。由慧俱行有分別作意。取彼相狀周徧尋思。云何名為周徧伺察。謂即於彼所緣境界。審諦推求周徧伺察。

又即如是毘鉢舍那。由三門六事差別所緣。當知復有多種差別。云何三門毘鉢舍那。一唯隨相行毘鉢舍那。二隨尋思行毘鉢舍那。三隨伺察行毘鉢舍那。云何名為唯隨相行毘鉢舍那。謂於所聞所受持法。或於教授教誡諸法。由等引地如理作意。暫爾思惟。未思未量未推未察。如是名為唯隨相行毘鉢舍那。若復於彼思量推察。爾時名為隨尋思行毘鉢舍那。若復於彼既推察已。如所安立復審觀察。如是名為隨伺察行毘鉢舍那。是名三門毘鉢舍那。

云何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謂尋思時尋思六事。一義。二事。三相。四品。五時。六理。既尋思已復審伺察。云何名為尋思於義。謂正尋思如是如是語。有如是如是義。如是名為尋思於義。云何名為尋思於事。謂正尋思內外二事。如是名為尋思於事。云何名為尋思於相。謂正尋思諸法二相。一者自相。二者共相。如是名為尋思於相。云何名為尋思於品。謂正尋思諸法二品。一者黑品。二者白品。尋思黑品過失過患。尋思白品功德勝利。如是名為尋思於品。云何名為尋思於時。謂正尋思過去未來現在三時。尋思如是事曾在過去世。尋思如是事當在未來世。尋思如是事今在現在世。如是名為尋思於時。云何名為尋思於理。謂正尋思四種道理。一觀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四法爾道理。當知此中由觀待道理尋思世俗以為世俗。尋思勝義以為勝義。尋思因緣以為因緣。由作用道理尋思諸法所有作用。謂如是如是法。有如是如是作用。由證成道理尋思三量。一至教量。二比度量。三現證量。謂正尋思如是如是義。為有至教不。為現證可得不。為應比度不。由法爾道理。於如實諸法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應生信解。不應思議不應分別。如是名為尋思於理。如是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及前三門毘鉢舍那。略攝一切毘鉢舍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