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 念思滅 入二禪 離喜 入三禪

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四 蕭齊外國三藏僧伽跋陀羅譯

念思滅 入二禪 離喜 入三禪

念思滅者。念思此二法過。入第二禪定。第二禪起。此二法即滅。何以故。為過二大支故。名為第二禪定。又言第二禪定中。無初禪定法。有餘法。初禪定中觸法為初。此中二大支已過。即得第二禪定法。是故律中說。念思滅。入第二禪定。內法者現。問曰。何謂為現。答曰。現者從身生。清者。無垢也。禪亦名清。何以故。如青衣。因有青色故名青衣。禪亦如是。因有清法故。謂之清禪。問曰。何以名定清。答曰。念思是動之根也。念思已滅。名即清淨。

一相者。一法起。問曰。何謂一法起。答曰。為不顧念思故。是名一法相。亦言無上。又言一相者。念思已離。亦言無雙。是名一相。問曰。一法相者。何以名為一法相。答曰。三昧是也。問曰。何謂為三昧。答曰。一心無二。亦言定。亦言不動。是故第二禪一相。何以故。為名故。問曰。何謂為名。非我亦非生。氣是名名也。

問曰。初禪無清耶。答曰有。若爾者。初禪亦名一相。何以只名第二禪名一相。答曰。念思動。水動浪起。不見面像。亦如第一禪。有念思。心不清故。是名非一相。何以故。三昧不明故。問曰。第二禪三昧。何以獨明了。答曰。為心淨故。

從三昧生喜樂者。此是從初禪定三昧生喜樂也。此是第二禪定。第二者。數也。如初禪定有五支。第二禪定有四支。何謂為四。一者清。二者喜。三者樂。四者一心。若廣說有四。略說有三。如經文所說。何時三支起。喜樂一心耶。法師曰。我今證一句。餘自當知。此是第二禪定品竟。

離喜者。問曰。何謂為離喜。答曰。薄喜。亦言過喜。亦言滅喜。是時念思滅已。喜又更起。問曰。第二禪中已論念。念思滅已。喜何故更重而說耶。答曰。欲讚第三禪故所以說之。何以故。譬如第三道。邪見不滅於初須陀洹道。已滅。今於第三道中又說。何謂為讚第三道。故此中亦復如是。

捨而住者。何謂為捨。答曰。捨者。是平等見。不偏見。不黨見。恆大健捨。是第三禪。又曰捨有十種。問曰。何謂為十。一者沙浪求捨。二者梵魔求捨。三者菩提等捨。四者毗梨求捨。五者行求捨。六者觸求捨。七者觀求捨。八者末闍求捨。九者智求捨。十者清淨求捨也。此十種捨。善處處地。人心觀因。一相以略說故。於沙利耶中。曇摩僧伽訶尼耶中。淨道道中。三處中已廣說。自當知。我若於此毘尼中廣說者。即為亂多。

問曰。十捨者。取何捨耶。答曰。取末闍求捨。問曰。何謂末闍求捨。答曰。不知他事因喜而生。問曰。初禪第二禪。此二處無末闍求捨耶。正三禪有也。答曰。初與第二禪亦有。然猶微不現。何以故。念思喜蔽故。第三禪中。念思喜已離。故得現耳。

正思知者。問曰。何謂為思。答曰。心多生想故。謂之思也。知者。問曰。何謂為知。答曰。洞達。知也。問曰。何謂為正思。答曰。正思者。不忘。亦言識。又言起相。知者。問曰。何謂為知。答曰。擇也。亦言聚。又言廣。此略說。末闍中自當知之。問曰。初禪定無思知。答曰。有。何以故。若無思知者。從何往者。初法也。問曰。初禪中何不現思知也。答曰。猶大鈍故。譬如磨刀。初鈍後利。思知亦復如是。初觀禪中猶大鈍。是故不現。亦如人搆乳。驅犢不遠。時時復來。亦如第三禪定。樂離喜不遠。若無思知守者。即與喜合。思知守之。數強者即離。

樂者。無上樂極樂。何以故。思知守故。義文如此。自當知之。以身知樂者。問曰。何謂為身。答曰。名色身。以名色身故知樂。何以故。樂與名色身合。兩理相合極為美味。已知以美味相著故。知起覺之。是故以身知樂者。善人言。捨有思住樂。問曰。何謂為善人言。答曰。佛辟支佛聲聞為第三禪人說第三禪因緣。是名善人言。何謂為言。答曰。開視為說。為分別。亦言讚歎。問曰。何謂捨思住樂。答曰。為欲入第三禪定故。云何入。為極樂故。以極樂美滿故。於第三禪定。而捨之令喜止不起。是名有思。何以故。為善人所念。所入樂樂純無雜。是善人所讚歎。是義本說捨思住樂。善人讚嘆如是。入第三禪者。如入第一第二。第三禪亦如是。所異者。第一有五支。第二有四支。第三有二支。如經本所說。問曰。何時二支出於第三禪定中。答曰。樂一心。此第三禪品竟。

364 欲惡滅 入初禪 已棄欲故而得禪定

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四 蕭齊外國三藏僧伽跋陀羅譯

欲惡滅 入初禪 已棄欲故而得禪定

佛在菩提樹下。觀四諦法。苦空無常。佛語婆羅門。我正勤精進。而得無上最大。非懈怠放逸心。我以勇猛正勤精進。於菩提樹下。以四精進。何謂為四。一者正。二者不急。三者不寬。四者不置。以法而得無上道。不柔者不住。起心者於所觀處行。不退者不疲勞。三昧心者一心。又言善置心。為三昧故即成一心。不過不逸。此是初善法。以此法故得初禪定。從初禪定次第至三達智為極。

佛為欲出無上法故律中說。佛言。婆羅門。我於欲中清淨。惡亦復清淨。問曰。何謂為欲。答曰。貪欲欲。欲貪欲。欲思欲。此是欲名。何謂諸惡法者。答曰。欲。狐疑。此是名惡法。如來於此二處而得寂靜。又問曰。何謂欲中清淨。答曰。離欲。亦言棄欲。何以故。初入第一禪定者。無明是欲儻。欲是禪定怨家。已棄欲故而得禪定。是謂為怨家。欲與惡離者。禪定而來。欲惡滅已。禪定即起。如是二句義。自當知。又有三靜。身靜。心靜。覆靜。是為三靜。此三靜者。亦入前二句靜。

問曰。何謂為欲。答曰。欲有二。一者處欲。二者煩惱欲。問曰。何謂處欲。何謂煩惱欲。答曰。處欲者。心著色處。煩惱欲者。令人至欲所。此後二句者正著所解。前句者為棄樂欲。後句者從煩惱出。如是欲處煩惱欲。於其二中。心極清淨。又言。前句除欲處。後句者除煩惱欲。前句者除因緣動搖。後句者除痴相。前句者著淨。後句止欲。如是次第。自當知之。

問曰。貪欲者。貪即是欲。貪別欲別。答曰。歸一。何以故。一切諸惡。法理歸一。然分別各異。又律中說。貪者煩惱。欲者欲處。亦如三昧。貪欲怨家。歡喜者是嗔恚怨家。思者是睡怨家。安樂者是動疑怨家。度量者是狐疑怨家。亦如初禪者。貪欲怨家。貪欲者含入五蓋。諸惡法者含取諸蓋。何謂為諸蓋。答曰。三毒根五欲五塵邪貪。後句著處分別諸塵嗔恚痴流法。前句者。欲流欲著欲泉欲受。殺心結欲。後句者。諸流泉受著。前句者諸愛等。後句者無明等。前句者貪等八心受。後句者四不善心起。如是欲中清淨。惡亦清淨。

念思者。何謂為念。答曰。動轉。何以動轉。於觀處初置心。是名念。問曰。何謂為思。答曰。諸禪人以心置觀處中。心徘徊觀處。又言思者。研心著心連心。譬如鐘聲初大後微。初大聲者如念。後微者如思。如鳥翔初動後定。動者如念。定者如思。如蜂採華。初至如念。後選擇如思。

初禪有五支。何謂為五支。一者念。二者思。三者喜。四者樂。五者定。是為五支。猶如大樹有華有實。亦如初禪有念有思從靜起。問曰。何謂為靜。答曰。離五蓋是為靜。喜樂者。喜者滿。何謂為滿。身心喜滿。怡悅邊味是喜。樂者。棄除二苦。身苦心苦。是名為樂。樂者著其想味。又問曰。何謂為喜。答曰。心肥壯其想希好。是名為喜。樂者得而受之。又言兩法不得相離。若有喜者則有樂。樂則有喜。喜者含入行陰。樂者含入受陰。如人涉道渴乏無水。聞有水處即發喜心。是名為喜。到已飲水洗浴。是名為樂。

初禪定者。初者第一。禪定者善燒。亦言禪師所觀法。何謂為善燒。答曰。極能燒覆蓋。又言斷煩惱。亦言見。何謂為見。答曰。觀見法相。接取威儀八三昧法。何以故。迦師那阿攬摩那(漢言三十八禪定)相。觀迦師那阿攬摩那故。名為禪定。此是見道果。何以故。為觀相故。何謂為觀相。觀無常故。以觀故成道。以果觀滅諦。是故名禪定為觀相。

律中所說。問曰。何謂為初禪。答曰。有念有思有喜有樂有定。是名初禪。如人有物。如人有眷屬。置物已。置眷屬已。有餘名無。答曰。無餘名。禪定亦如是。置念置思置喜置樂置定。更無餘名即是禪定。譬如軍陣有人兵象馬攻具。名之為軍。人兵象馬攻具散去。即無軍名。禪亦如是。置上句五法。即無禪定名。

入者。至。亦言成就。住者。於菩提樹下以禪定而住。佛於菩提樹下坐。觀何等。觀出息入息。問曰。有餘禪無。答曰。亦有。法師曰。禪定法於靜道經中。我若廣說。其義深遠則為紛紜。於阿毘曇毘婆沙。汝自當知。今所說者正論毘尼毘婆沙。餘者稍略說。是禪定第一品。

註: 處欲。事欲也。欲處也。念思。尋伺也。

363 九想 破婬欲諸煩惱賊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一 釋初品中九想義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九想 破婬欲諸煩惱賊

經。九想。脹想.壞想.血塗想.膿爛想.青想.噉想.散想.骨想.燒想。

論。問曰。應當先習九想。離欲然後得諸禪。何以故諸禪定後。方說九想。答曰。先說果報。令行者心樂。九想雖是不淨。人貪其果報。故必習行。 問曰。 行者云何觀是脹想等九事。答曰。行者先持戒清淨。令心不悔。故易受觀法。 能觀人初死之日。辭訣言語。息出不反。奄忽已死。室家驚慟號哭呼天。言說方爾。奄便那去。氣滅身冷。無所覺識。此為大畏。無可免處。譬如劫盡火燒。無有遺脫。如說

    死至無貧富   無勤修善惡   無貴亦無賤   老少無免者

    無祈請可救   亦無欺誑離   無捍挌得脫   一切無免處

死法。名為永離恩愛之處。一切有生之所惡者。雖甚惡之。無得脫者。我身不久必當如是。同於木石無所別知。我今不應貪著五欲。不覺死至。同於牛羊。牛羊禽獸雖見死者。跳騰哮吼。不自覺悟。我既得人身。識別好醜。當求甘露不死之法。如說

    六情身完具   智鑒亦明利   而不求道法   唐受身智慧

    禽獸亦皆知   欲樂以自恣   而不知方便   為道修善事

    既已得人身   而但自放恣   不知修善事   與彼亦何異

    三惡道眾生   不得修道業   已得此人身   當勉自益利

行者到死屍邊。見死屍脹。如韋囊盛風。異於本相。心生厭畏。我身亦當如是。未脫此法。身中主識役御此身。視聽言語。作罪作福。以此自恣為何所趣。而今但見空舍在此。是身好相。細膚姝媚。長眼直鼻。平額高眉。如是等好令人心惑。今但見脹。好在何處。男女之相亦不可識。作此觀已。呵著欲心。此臭屎囊脹可惡。何足貪著。

死屍風熱轉大。裂壞在地。五藏屎尿膿血流出。惡露已現。行者取是壞相以況己身。我亦如是皆有是物。與此何異。我為甚惑。為此屎囊薄皮所誑。如燈蛾投火。但貪明色。不知燒身。已見裂壞。男女相滅。我所著者亦皆如是。死屍已壞肉血塗漫。或見杖楚。死者青瘀黃赤。或日曝瘀黑。具取是相觀所著者。若赤白之色。淨潔端正與此何異。既見青瘀黃赤。鳥獸不食。不埋不藏。不久膿爛。種種蟲生。

行者見已。念此死屍本有好色。好香塗身。衣以上服。飾以華綵。今但臭壞膿爛塗染。此是真實分。先所飾綵皆是假借。若不燒不埋。棄之曠野。為鳥獸所食。烏挑其眼。狗分其手腳。虎狼刳腹分掣爴裂。殘藉在地。有盡不盡。行者見已。心生厭想。思惟此屍未壞之時人所著處。而今壞敗。無復本相。但見殘藉鳥獸食處。甚可惡畏。鳥獸已去。風日飄曝。筋斷骨離。各各異處。行者思惟。本見身法和合。而有身相男女。皆可分別。今已離散。各在異處。和合法滅。身相亦無。皆異於本。所可愛著。今在何處。

身既離散。處處白骨。鳥獸食已唯有骨在。觀是骨人。是為骨想。骨想有二種。一者骨人筋骨相連。二者骨節分離。筋骨相連破男女長短好色細滑之相。骨節分離破眾生根本實相。骨想復有二種。一者淨。二者不淨。淨者久骨白淨。無血無膩。色如白雪。不淨者餘血塗染。膏膩未盡。

行者到屍林中。或見積多草木焚燒死屍。腹破眼出。皮色燋黑。甚可惡畏。須臾之間變為灰燼。行者取是燒想。思惟此身未死之前。沐浴香華。五欲自恣。今為火燒甚於兵刃。此屍初死形猶似人。火燒須臾本相都失。一切有身皆歸無常。我亦如是。

覩是九想。斷諸煩惱。於滅婬欲最勝。為滅婬欲故。說是九想。(中略)

是九想。除人七種染著。或有人染著色。若赤若白若赤白。若黃若黑。或有人不著色。但染著形容。細膚纖指修目高眉。或有人不著容色。但染著威儀進止。坐起行住禮拜俯仰。揚眉頓睫。親近按摩。或有人不著容色威儀。但染著言語。軟聲美辭。隨時而說。應意承旨。能動人心。或有人不著容色威儀軟聲。但染著細滑。柔膚軟肌。熱時身涼寒時體溫。或有人皆著五事。或有人都不著五事。但染著人相。若男若女。雖得上六種欲。不得所著之人猶無所解。捨世所重五種欲樂。而隨其死。

死想。多除威儀語言愛。脹想.壞想.噉想.散想。多除形容愛。血塗想.青瘀想.膿爛想。多除色愛。骨想.燒想。多除細滑愛。九想。除雜愛及所著人愛。噉想.散想.骨想。徧除人愛。噉殘離散白骨中。不見有人可著。以是九想。觀離愛心。瞋癡亦微薄。不淨中淨。顛倒癡故。著是身。今以是九想披析身內。見是身相。癡心薄。癡心薄則貪欲薄。貪欲薄則瞋亦薄。所以者何。人以貪身故生瞋。今觀身不淨。心厭故不復貪身。不貪身故不復生瞋。(中略)

問曰。聲聞人如是觀。心厭離欲。疾入涅槃。菩薩憐愍一切眾生。集一切佛法。度一切眾生。不求疾入涅槃故。觀是九想云何不墮二乘證。答曰。菩薩於眾生。心生憐愍。知眾生以三毒因緣故。受今世後世身心苦痛。是三毒終不自滅。亦不可以餘理得滅。但觀所著內外身相。然後可除。以是故。菩薩欲滅是婬欲毒故。觀是九想。如人憐愍病者。合和諸藥以療之。菩薩亦如是。為著色眾生說是青瘀相等。隨其所著分別諸相如先說。是為菩薩行九想觀。

362 愛即纏縛 初結波羅夷戒因緣

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六 蕭齊外國三藏僧伽跋陀羅譯

愛即纏縛 初結波羅夷戒因緣

佛成道十二年後。須提那出家。須提那在他國八年。學道八年後還迦蘭陀村。(中略)須提那父。種種方便令須提那還俗。了無從意故。喚新婦言。唯汝先相愛念。能令其心回。何以故。一切財寶猶不能壞。唯有女人能令人迴轉。天上玉女端正。若為者。此是新婦問須提那辭。新婦所以見諸剎利及諸貴姓。捨諸財寶及宮殿妻子眷屬。意謂諸種姓。悉皆為求天玉女故而修梵行。不為天女者。不求天女。(中略)可留續種者。父母語須提那。願汝恆修梵行。於虛空中而入涅槃。願汝留一子以續種姓。勿令財寶空失無有主領。我等死亡。必入梨車毗王庫藏。故請求續種耳。須提那答。此事甚易。我能為之。問曰。何以須提那作是言。須提那心生念言。若我不與種者。終不置我。日夜惱我。我若與子。令其心息。不復嬈我。我因此故。得安住道門修習梵行。(中略)

爾時。佛從菩提樹下二十年中。未為諸弟子結戒。諸弟子既新涉學故。佛未為制戒。須提那不知罪相。謂之無罪。若須提那以知罪相者。乃可沒命。何敢有犯。(中略)時。子漸漸長大。與母俱共出家者。續種年八歲。與續種母出家。母依比丘尼。續種依比丘僧。各得善知識。是故律本說。即共出家。次第得阿羅漢果。

即生悔心者。前既作不淨行。故恆日夜生悔心。於利我不得利者。於佛法中修習梵行得三達智。我不得此利。是名於利。我不得此利。我得惡利者。餘人出家得善利。我不得善利得惡利。梵行者。總持戒定慧藏。而我不得總持。羸瘦者。為自悔所行。飲食不通。是故血肉燋小。(中略)羞恥低頭者。於清淨行。自觀不善而生羞恥。時諸比丘各出房前遊戲。見須提那羸瘦而問。先面貌休滿者。身體美滿手足平正肥壯。今何以羸瘦。諸比丘語須提那。汝於梵行中何所憂恨。為不樂出家耶。須提那答諸長老。我於梵行非不樂。於清淨法勤心修治。為我已作惡法故。已作惡者。已得惡法恆在眼前見。諸比丘語須提那言。汝所作足可狐疑。問曰。何謂狐疑。答曰。於清淨法中。為不淨行故而生狐疑。不得修梵行。

於是諸比丘作方便。釋須提那意。而作是言。不爾。長老。佛以種種方便說法。離欲者。所以佛為一切眾生。於三界中說五欲法。皆令離欲。不使得合。語異而義同說法。令愛盡者令至涅槃。不住三界。是故不令愛。佛已如是說。欲令分別不共。汝今而合者。佛說離不淨行。而汝與故二作不淨行。此義易解佛種種說法。令離迷惑者。佛所以為眾生說法。令除迷惑。斷渴愛者。所以一切眾生渴於五欲。佛說法令眾生斷除渴愛故。斷種者。佛說法令斷三界種。愛盡涅槃。愛者。三界愛欲。眾生所以不得出。為愛欲所纏縛。盡者。滅。為愛盡而得涅槃者。三界中。四生五道。七識住。九眾生居。從此至彼。從彼還此。猶如綖繡衣孔。更相貫穿。纏縛不解。愛即纏縛。盡即滅也。愛盡者。即涅槃也。又涅槃者。涅者言不。槃者言織。謂不織義。佛說除欲者。五塵欲煩惱欲。皆悉令除。知欲者。一切諸欲應一一知已。而調伏之。是名為知。渴欲者。於諸欲中極求欲。思欲者。有所思。與欲共思。煩悶欲者。於五欲中思。未得而生煩悶。此說皆道諦所說。前句說世間法。後句說出世間法。

長老。是不信人。不信令信者。為作惡法故。未信心人。不得令信。長老。信心者更迴轉其心。迴轉心者於法中。信心而生悔恨。若人以道信心。譬如須彌山。四方風搖不能轉動。此信心者。亦復如是。是故律本所說。有人如此。無人如此。

時諸比丘以事白世尊。諸比丘以須提那所作惡法而白佛。令知心不希佛獨譽已。亦不令佛賤薄遣須提那出於清淨法中。又不以此惡法鬥亂故。但依實理而言。諸比丘各自念言。垢法已起。白世尊言。今垢法已起。願為聲聞弟子結戒。以此因緣集比丘僧者。以須提那所行惡過聖人法。是故集比丘僧。佛即賤薄須提那者。若人作惡。法應薄賤。如來即薄賤。有人能持戒精進者應讚歎。如來即讚歎。如此善惡行者。佛不覆藏。如須提那者應薄賤。是故律本所說應薄賤。如來以慈悲心薄賤。

佛言。汝癡人。空無所有。痴者。應作而不作。不應作而作。不順從。作即不淨。以不淨故。即非沙門法。佛問以何因緣作如此事。佛言。我說離欲。一一如前說。佛見須提那已作惡法。以慈悲之心而言癡人。譬如慈父母見子作惡。亦呵罵其子癡人。何以作如此事。是故律本所說。癡人。汝可以男根內毒蛇口。勿內女根中。毒蛇口者。若人觸毒蛇口。肉即爛壞。此死為善。若人以男根內女根中者。死入地獄。無有出期。寧可以男根內蝮蛇口。亦復如是。一入即爛。為此命終不墮地獄。若內女根中。輪轉地獄。寧以男根置大火聚中。不內女根。何以故。癡人。若火聚置者。或死或不死。若死者。現身暫小受苦。不為此因緣墮地獄受大苦痛。(中略)於靜處者。唯有二人。可作不淨行。一切惡法為初。問曰。佛何以作是言。答曰。於清淨法中。而須提那作垢故。名須提那於淨法中最初犯垢。如來以種種方便者。種種薄賤。

此人難養者。於覆藏法。自不能護其身。是名難養。不知足者。為住於覆藏處。故名不知足。若得珍寶如須彌山。亦不稱意。故名不知足。說身聚集一處者。共集一處。而相讚歎或煩惱讚歎。懶墮者有八所作悉具足。如來方便讚歎少欲知足易養易長。少欲者。無慳貪心。若於一供養。隨其所得若持。易養者。能制六情。不隨六塵。是名易養。易長者。於四供養知量知足。是名易長。若粗若細。趣得而受。為少欲故即是知足。淨者。為少欲知足是名淨。已淨故不染塵垢。即是抖擻。因抖擻塵垢。是名端正。又言三業俱淨。棄除三不善業無人毀呰。是名端正。不聚者。身覆藏煩惱令開發使分散。是名不聚。以不聚故即勇猛精進。佛為諸比丘制戒。善者能信受隨應。比丘。何以故。若少欲知足人者。即能受持。是故佛為說戒本。如五色華次第貫穿。亦如七寶珠貫之次第。

今世後世說令恐怖。若人樂學者。住學地而得阿羅漢。或得斯陀含。阿那含。須陀洹。若無因緣者亦得生天。若佛說長阿含短阿含。善者能信受。戒者。學地。何謂為學地。答曰。禪定三昧法。何謂為學地。因十法。因十法故而為結戒。令眾僧安隱。安隱者。不傾危。若人能受如來所說禁戒者。當來世極大安樂。是名安隱。佛言。若人受我語者。我為結戒。若人不受我語。我不說戒。但說根本因緣。亦不強伏。是故律本所說。因十法故令眾僧安樂。此作不得罪。此作得罪。此時應作。此時不應作。為樂學故。莫令狐疑。

是故律本所說。慚愧比丘不言制。不慚愧比丘以此法故令慚愧。得安樂。何以故。不慚愧比丘不得入眾集僧布薩自恣。慚愧比丘得安樂。何以故。得聞禪定三昧。不慚愧比丘不得觸嬈故。故律本說慚愧比丘得安樂。斷今世惱漏故。今世惱漏者為不覆五情。即於今身作不淨行。或人捉或打或殺。或自悔過。如是種種苦惱斷。令得度脫。制不慚愧比丘。不慚愧者。破戒。又言已作不善法故而不羞恥。如此人佛制之。若如來制已。作惡法反問他人。見我何所作。何所聞。我得何罪。如是惱亂眾僧。若結戒者。眾僧以毘尼法呵責。破戒比丘不得動轉。是故律本說制不慚愧比丘。慚愧者得安樂住。若有慚愧比丘樂學法戒。此應作。此不應作。

斷滅未來漏者。為不斷五情故而行惡法。後身墮地獄中。受諸種種苦毒。非直一受而已。輪轉在中無央數劫。如來為此說戒。斷此因緣。未信心者令信。如來所以結戒。若善比丘隨順戒律。威儀具足。若未信心。見之即生信心。而作是言。此沙門釋家種子。勤心精進。難作能作。所作極重。見如是作已而生信心。若外道見毘尼藏。而作是言。佛諸比丘亦有圍陀。如我無異。而生敬心。是故律本所說。未信令信。已信者令增長。若有信心出家。隨禁戒所說。人見所行。甚為恭敬。又言云何盡形壽。日止一食。而修梵行。護持禁戒。見如是已。信心增長。是故律本所說。已信者令增長。

令正法久住者。正法有三種。何謂為三。一者學正法久住。二者信受正法久住。三者得道正法久住。問曰。何謂學正法久住。答曰。學三藏一切久住。佛所說是名正法。於三藏中。十二頭陀。十四威儀。八十二大威儀戒。禪定三昧。是名信受正法久住。四沙門道果及涅槃者。是名得道正法久住。如來結戒故令比丘隨順。若隨順者具足而得聖利。是故學為初正法久住。為愛重律者有結戒故。覆藏毘尼。棄捨毘尼。調直毘尼。結戒毘尼。此四毘尼極為愛重。是故律本所說愛重毘尼藏。法師曰。以一切語句。若初中後句。汝自當知。於戒中罪福。比丘應學。是故律本說。佛語諸比丘。汝當說戒。問曰。此語云何。佛語比丘。我已結戒。汝當說當持當學。當教餘人作如是說。若比丘行淫欲法。得波羅夷罪。不得共住。如是斷根法堅固作已。初結波羅夷。(中略) 初結品竟。

361 當思惟無常想 便斷欲色無色愛 思惟六入 便無欲想

增一阿含經卷第三十二 力品第三十八之二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當思惟無常想 便斷欲色無色愛 思惟六入 便無欲想

(九) 聞如是。一時。佛在波羅奈鹿野園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思惟無常想。廣布無常想。以思惟無常想。廣布無常想。便斷欲愛.色愛.無色愛。盡斷憍慢.無明。

何以故。昔者過去久遠世時。有辟支佛名善目。顏貌端正。面如桃華色。視贍審諦。口作優鉢華香。身作栴檀香。是時。善目辟支佛到時。著衣持鉢。入波羅奈城乞食。漸漸至大長者家。在門外默然而立。是時。長者女遙見有道士在門外立。端正無雙。顏貌殊特。世之希有。口作優鉢華香。體作栴檀香。便起欲心。向彼比丘所。便作是說。汝今端正。面如桃華色。世之希有。我今雖處女人。亦復端正。可共合會。然我家中饒多珍寶。資財無量。然作沙門。甚為不易。

是時。辟支佛問曰。大妹。今為染著何處。長者女報曰。我今正著眼色。又復口中作優鉢華香。身作栴檀香。是時。辟支佛舒左手。以右手挑眼著掌中。而告之曰。所愛眼者。此之謂也。大妹。今日為著何處。猶如癰瘡。無一可貪。然此眼中。亦漏不淨。大妹當知。眼如浮泡。亦不牢固。幻偽非真。誑惑世人。眼耳鼻口身意。皆不牢固。欺詐不真。口是唾器。出不淨之物。純含白骨。身為苦器。為磨滅之法。恒盛臭處。諸虫所擾。亦如畫瓶。內盛不淨。大妹。今日為著何處。

是故。大妹。當專其心。思惟此法幻偽不真。如妹思惟。眼色無常。所有著欲之想自消滅。耳鼻口身意。皆悉無常。思惟此已。所有欲意自當消除。思惟六入。便無欲想。是時。長者女便懷恐懼。即前禮辟支佛足。白辟支佛言。自今已去。改過修善。更不興欲想。唯願受悔過。如是再三修行。

辟支佛報曰。止。止。大妹。此非汝咎。是我宿罪受此形故。使人見起欲情意。當熟觀眼。此眼非我。我亦非彼有。亦非我造。亦非彼為。乃從無有中而生。已有便自壞敗。亦非往世.今世.後世。皆由合會因緣。所謂合會因緣者。緣是有是。此起則起。此無則無。此滅則滅。眼耳鼻口身意。亦復如是。皆悉空寂。是故。大妹。莫著眼色。以不著色。便至安隱之處。無復情欲。如是。大妹。當作是學。

爾時。辟支佛與彼女人。說四非常之法已。昇在虛空。現十八變。還歸所止。爾時。彼女人觀眼耳鼻舌身意。了無所有。便在閑靜之處。思惟此法。彼女人復更思惟六情無主。得四等心。身壞命終。生梵天上。比丘當知。若思惟無常想。廣布無常想。盡斷欲.色.無色愛。憍慢.無明皆悉除盡。是故。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十二)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六細滑更樂入。云何為六。所謂眼耳鼻舌身、意入。是謂六入。凡夫之人。若眼見色。便起染著之心。不能捨離。彼以見色。極起愛著。流轉生死。無有解時。六情亦復如是。起染著想。意不能捨離。由是流轉。無有解時。

若世尊賢聖弟子。眼見色已。不起染著。無有污心。即能分別此眼是無常之法。苦空非身之法。六情亦復如是。不起染污心。分別此六情。無常苦空非身之法。當思惟此時。便獲二果。於現法中得阿那含。若阿羅漢。猶如有人極飢。欲修治穀麥。揚治令淨。而取食之。除去飢渴。賢聖弟子亦復如是。於此六情。思惟污露不淨。即成道跡。入無餘涅槃界。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滅此六情。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360 悟辟支佛緣

辟支佛因緣論 失譯人名 今附秦錄

悟辟支佛緣

歸命一切智世尊  了達三世大燈明   歸命無上出要法  并及應真諸勝僧   

我聞寂靜辟支佛  悟解因緣之所行   心無瑕穢除煩惱  善護禁戒常清淨   

譬如秋天無雲翳  淡泊自守林藪間   今我渴仰彼功德  誠心敬順生信樂   

雖於彼所欲懷疑  彼力感我強令信   孰聞快士清真行  而不生於敬信心   

我今將說辟支佛  功德妙行之少分   昔從先師相傳聞  唯述正言無偽說   

大象行道象子隨  是故我今開顯示

問曰。辟支佛以何因緣。默然自守。恒入捨心。住於山林幽谷河側寂靜之處。心行寂故亦無言說。譬如犀角獨一之行。何故如是。又問。辟支佛有何功德。答曰。宿舊諸師咸作是說。

昔佛於三十三天宮殿說法。將欲來下還閻浮提。爾時帝釋勅毘首羯磨。為佛作三道寶階。還閻浮提。此三道階下柱僧尸沙國。如來爾時。從彼天宮乘階而下。時釋梵天王與其眷屬。雨華供養。時蓮華比丘尼。見佛來下。即便化作轉輪聖王威儀形像。七寶導從。時眾人等覩其如是。咸皆生疑。怪未曾有。各作是言。頗復有能神力超絕踰勝於彼比丘尼不。爾時世尊。見諸時眾覩三道階深生奇特。復見蓮華比丘尼作此神變。咸生渴仰。為欲增長彼信心故。即告時會。有辟支佛神力過於彼比丘尼。云何名勝彼快士者。佛未出世。則於中出。為諸眾生而作利益。示其色相。現有飢渴受取衣食。為作福田。莊嚴法行。清淨寂滅。調伏離欲。令諸眾生得見之者。惡心永息。捨離刀仗。猶如犀角獨一之行。

月愛大臣悟辟支佛緣 (卷上) 

海潮不過限  犛牛守尾死   如月性自冷  不可變令熱   

調伏諸根者  守護戒亦爾   是名獨一行  如犀角無二   

往昔諸大師  展轉相教授   我從先勝聞  今欲顯說之

過去世時。有辟支佛。名曰月愛。於婆伽婆迦葉佛所。種諸善根。善修戒行。恒以智慧。觀於諸陰皆悉無常。於彼佛所。竟不獲得沙門道果。於彼命終即生天上。以宿善力。受天快樂。天壽盡已下還人間。生瞻婆國中大長者家。初生沖雅。恒依戒禁而自修身。觀其善行過於宿老。亦不輕躁。無有瞋嫌。所有資財周給貧乏。隨家豐儉與眾共分。以戒瓔珞而自莊嚴。其父命終。順法治家。彼城人民見其忠謹。深生敬信同於師長。其年盛壯姿貌端政。諸少婦女一切見者。無不耽愛。諸商估客。以其忠實。咸來依附。

于時北方有諸估客。多乘好馬至瞻婆國。時瞻婆國王盡取其馬。王心暴虐不依正法。王自思惟。我今多取彼馬。云何當得不與價直而得其馬。即與佞臣集議此事。佞臣白王言。若酬其價。庫藏竭盡。王即答言。我於今者若不與直。我之惡名流布天下。一切國民當患於我。復當斷絕四方商估。佞臣復言。為王計者。不須錢財而得其馬。復能令王惡名不出。國民不患。今王國內月愛大臣。為一切人之所體信。彼若來索。王但當言。我遣月愛送金付汝。

時彼估客有萬匹馬。其一一馬各直一萬金錢。若王但言。月愛大臣與其直者。國內人民必生疑惑。或疑於王。或疑月愛。王之惡名不必彰露。亦復不為萬民厭患。諸商估人來白王言。歸我馬價。我欲還家。王即答言。我先不使月愛償爾價耶。寧可再過與爾直乎。諸估客等即答王言。此月愛者。從先已來實不與我馬之價直。而彼忠信。寧捨身命。終不妄語。言與我價。即說偈言  

假使月雨火  日雨於冷水   壓沙得膏油  鑽水而得酥   

火中生蓮花  欲令彼月愛   作麁獷妄語  終無有是處

諸估客等。復白王言。人中之天。設使月愛。審如王勅言與我者。我終不恨。時王即召月愛而語之言。汝先不在我前。我與汝金償一估客耶。王即動目現作詭相。汝不從我。我定殺汝。時月愛臣私自思惟。我於今日。為從實語。為用王言。復自惟忖。為取法身勝耶。此身勝也。即自決計。我今寧捨此身。終不捨於戒法身。即說偈言

我今自思惟  於此二身中   為當捨何身  復諦自觀察   

寧捐鄙穢形  終不捨戒律   若當捨法身  惡名即流布   

我處眾善手  為彼所携持   若我為惡者  我自不甘樂   

心生悔熱火  捨此穢身已   當趣於地獄  自毀禁戒行   

終不得安樂  但為一形樂   虧損無量身  若當護戒者   

無量身安樂  是故我應當   覆護於法身  不令有毀壞   

為利正法故  當斷於妄語

月愛大臣即白王言。願王開恩莫忿於我。我實不憶見王與彼價。時王即大怒扣劍而言。云何不見。月愛大臣自定其意。而作是念。  

寧為聖法死  不為愚癡生   一切諸有生  誰有不死者   

我今若受死  為法故喪身   決定生天上  何足生驚畏

即答王言。假使王今切割我身碎如胡麻。所受禁戒。終不放捨。今我住於仙聖道中。若以此舌作妄語者。非我所宜。我今若當為王故作妄語。後墮地獄。何所恃怙。王時羞愧。倍增瞋忿。怒眼視之。如熾然火。

月愛爾時。心生歡喜。今正是我生定意時。今正是我秉持法時。更於何處欲求聞法。今日此即為我說法。今我為法乃至捨命。今王於我真大親友。如是念法。即時開悟。得辟支佛。踊身虛空。令破戒者見其如是。皆生慚愧。為修善者增長信行。為實語者現實事果。於虛空中鬚髮自落。時淨居天奉其法服。飛往香山。與諸辟支佛。共集一處。說偈如上。

王舍城大長者悟辟支佛緣 (卷下) 

譬如稠林中  欲挽大樹出   枝柯相妨礙  求出將無由   

在家如稠林  眾務如枝柯   雖欲求出要  縛著永無因   

靜處於林野  觀境修其心   解脫眾緣務  離諸所親愛   

修於獨一行  如犀角無二   先師相傳授  我得聞斯事

昔有辟支佛。於過去五佛所。恒修諸善。為優婆塞。樂著家事。雖覩諸佛。不求出家。然其專心持在家戒。無有毀犯。善根漸增。於迦葉佛所。出家學道。樂修頭陀。六物具足。厭惡於欲。於彼命終得生天宮。從天壽盡。生王舍城大長者家。此長者家。財富無量。倉庫盈溢。以漸長大遂至盛年。父命終後。從意快樂。如毘沙門子那羅究伏羅。在己家中樂諸緣務。生育男女各三十人。庫藏僕從其數甚眾。男女婚娶其事眾多。但營目前。忘所修法。為緣務所縛。不捨家業。於僕從所。聞諸親戚多有死喪。女某甲舍既遭喪禍又失業焉。廣聞如是喪失之聲。愁毒懊惱如似百箭。一時入心。亦聞美善可愛之語。家之估客大獲珍寶。安隱還歸。其子某甲產生男兒。又聞已女生於福子。復生歡喜。聞向衰利。憂喜交集。猶如作伎所旋之輪。

與一親友至園苑中適行遊觀。到一林間。見有一人斫於大樹。枝柯條葉繁美茂盛。使多象挽。不能令出。斫一小樹無諸枝柯。一人獨挽。都無滯礙即挽出林。見斯事已。即自思惟。而作是言。我於今者得見因緣。即說偈言

我見伐大樹  枝葉極繁多   稠林相鉤掛  無由可得出   

世間亦如是  男女諸眷屬   愛憎繫縛心  於生死稠林   

不可得解脫  小樹無枝柯   稠林不能礙  觀彼覺悟我 

斷絕於親愛  於生死稠林   自然得解脫

即於彼處。得辟支佛道。時彼親友即語之言。日已向暮。可共還家。答親友言。汝自歸家。我向家因。今以斷竟。親友問言。汝云何斷。答言。我昔由愛。故著居家。今我已斷如此愛業。人所愛著。妻子眷屬。小子稚孫恩愛憍恣。若見父時弄聲不了。疾走攀緣。戀著此事故生愛著。我於妻子及以眷屬如此之事。愛心永息。我本在家營理眾務。或出或入。或言與彼。或言取此。或言應作。或言不應作。如此之事我今已斷。已捨欲樂。獲解脫樂。伐愛樹根。閉諸趣門。滅大闇障。我於赤子。反似怨家。等無有異。今我如是。云何而當復還家耶。

時其親友即還家中。語其男女。男女大小聞其不來。悉往就看。眷屬既至。但見其父沙門法服。飛昇虛空。男女白言。今以何事。厭惡眷屬。處虛空中。即說上偈。以答男女。既說偈已。即時飛至雪山之中。與諸辟支佛共集會已。還來到本得道園中。捨身涅槃。時其眷屬為造塔廟。時人因名為多子塔。凡諸智人善根成熟。以少因緣。便得開悟。

359 願可移轉可捨離 菩提種性不可移轉不可捨離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一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初瑜伽處種性地品第一 趣入地品第二

卷第二十六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第二瑜伽處之一

卷第五十二 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二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願可移轉可捨離 菩提種性不可移轉不可捨離

(卷第二十一 種性地品第一) 云何種性。謂住種性補特伽羅有種子法。由現有故。安住種性補特伽羅若遇勝緣。便有堪任。便有勢力。於其涅槃能得能證。問。此種性。名有何差別。答。或名種子。或名為界。或名為性。是名差別。問。今此種性以何為體。答。附在所依。有如是相六處所攝。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於此立有差別之名。所謂種性。種子.界.性。是名種性。(中略)無涅槃法補特伽羅住決定聚。彼若遇緣。若不遇緣。徧一切種。畢竟不能得般涅槃。(中略)

云何名為諸佛出世。謂如有一。普於一切諸有情類。起善利益增上意樂。修習多千難行苦行。經三大劫阿僧企耶。積集廣大福德智慧二種資糧。獲得最後上妙之身。安坐無上勝菩提座。斷除五蓋。於四念住善住其心。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現證無上正等菩提。如是名為諸佛出世。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皆由如是名為出世。

云何名為說正法教。謂即如是諸佛世尊出現於世。哀愍一切諸聲聞故。依四聖諦。宣說真實苦集滅道無量法教。所謂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如是名為說正法教。諸佛世尊及聖弟子一切正士。皆乘此法而得出離。然後為他宣 說稱讚。是故說此名為正法。宣說此故名正法教。(下略)

(趣入地品第二) 云何趣入自性。謂安住種性補特伽羅。本性成就涅槃種子。若於爾時有佛出世。生於中國。不生達須.蔑戾車中。乃至廣說。初得見佛及佛弟子。往詣承事。從彼聞法。得初正信。受持淨戒。攝受多聞。增長惠捨。調柔諸見。從是已後。由此法受。由此因緣。身滅壞已。度此生已。獲得六處異熟所攝殊勝諸根。能作長時轉勝正信。生起依止。亦能與彼受持淨戒。攝受多聞。增長惠捨。調柔諸見。轉上轉勝。轉復微妙。為所依止。復由如是轉上轉勝。轉復微妙信等諸法。更得其餘殊勝異熟。由此異熟。復得其餘隨順出世轉勝善法。如是展轉互為依因。互與勢力。於後後生轉轉勝進。乃至獲得最後有身。謂住於此得般涅槃。或能趣入正性離生。是名趣入。何以故。若道若路。若正行跡。能得涅槃。能趣涅槃。彼於爾時。能昇能入。能正行履。漸次趣向至極究竟。是故說此。名已趣入。如是名為趣入自性。

(卷第二十六) 云何由願差別建立補特伽羅。謂或有補特伽羅於聲聞乘已發正願。或有補特伽羅於獨覺乘已發正願。或有補特伽羅於其大乘已發正願。當知此中。若補特伽羅於聲聞乘已發正願。彼或聲聞種性。或獨覺種性。或大乘種性。若補特伽羅於獨覺菩提已發正願。彼或獨覺種性。或聲聞種性。或大乘種性。若補特伽羅於其大乘已發正願。彼或大乘種性。或獨覺種性。或聲聞種性。若聲聞種性補特伽羅。於獨覺菩提或於無上正等菩提。已發正願。彼是聲聞種性故。後時決定還捨彼願。必唯安住聲聞乘願。獨覺乘種性。大乘種性補特伽羅。應知亦爾。此中所有補特伽羅。願可移轉。願可捨離。決定不可移轉種性。捨離種性。

(卷第五十二) 復次種子。云何非析諸行別有實物名為種子。亦非餘處然即諸行。如是種性。如是等生。如是安布。名為種子。亦名為果。當知此中果與種子不相雜亂。何以故。若望過去諸行即此名果。若望未來諸行即此名種子。如是若時望彼名為種子。非於爾時即名為果。若時望彼名果。非於爾時即名種子。是故當知種子與果不相雜亂。譬如穀麥等物所有芽莖葉等種子。於彼物中。磨擣分析求異種子。了不可得。亦非餘處然諸大種。如是種性。如是等生。如是安布。即穀麥等物能為彼緣令彼得生。說名種子。當知此中。道理亦爾。

問。前已說損伏染法種子。善法種子損伏云何。答。若常殷重習善相違諸染污法。是初損伏。若執取邪見。多習邪見。如諸外道。是第二損伏。若多修習邪見誹謗。如斷善根者。是第三損伏。若能永害染法種子。如前已說。是第四損伏。

復次。若略說一切種子。當知有九種。一已與果。二未與果。三果正現前。四果不現前。五軟品。六中品。七上品。八被損伏。九不被損伏。若已與果。此名果正現前。若果正現前。此名已與果。若未與果。此名果不現前。若果不現前。此名未與果。若住本性名軟品。若修若練。善不善法未到究竟名中品。若修若練。已到究竟名上品。損及不損如前應知。

復次。我當略說安立種子。云何略說安立種子。謂於阿賴耶識中一切諸法。徧計自性。妄執習氣。是名安立種子。然此習氣是實物有。是世俗有。望彼諸法。不可定說異不異相。猶如真如。即此亦名徧行麁重。

問。若此習氣攝一切種子。復名徧行麁重者。諸出世間法從何種子生。若言麁重自性種子為種子生。不應道理。答。諸出世間法從真如所緣。緣種子生。非彼習氣積集種子所生。問。若非習氣積集種子所生者。何因緣故。建立三種般涅槃法種性差別補特伽羅。及建立不般涅槃法種性補特伽羅。所以者何。一切皆有真如所緣緣故。答。由有障無障差別故。若於通達真如所緣緣中。有畢竟障種子者。建立為不般涅槃法種性補特伽羅。若不爾者。建立為般涅槃法種性補特伽羅。若有畢竟所知障種子布在所依。非煩惱障種子者。於彼一分建立聲聞種性補特伽羅。一分建立獨覺種性補特伽羅。若不爾者。建立如來種性補特伽羅。是故無過。若出世間諸法生已即便隨轉。當知由轉依力所任持故。然此轉依與阿賴耶識互相違反。對治阿賴耶識。名無漏界。離諸戲論。

註:有五種種性。謂聲聞乘種性。緣覺乘種性。如來乘種性。不定種性。無種性。不定種性者。謂聞說彼三種法時。隨生信解。而順修學。(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二)

358 三摩呬多地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一 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一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譯

三摩呬多地

若略說三摩呬多地。當知由總標故。安立故。作意差別故。相差別故。略攝諸經宗要等故。

云何總標。謂此地中略有四種。一者靜慮。二者解脫。三者等持。四者等至。

靜慮者。謂四靜慮。一從離生有尋有伺靜慮。二從定生無尋無伺靜慮。三離喜靜慮。四捨念清淨靜慮。

解脫者。謂八解脫。一有色觀諸色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解脫。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八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解脫。

等持者。謂三三摩地。一空。二無願。三無相。復有三種。謂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復有三種。謂小大無量。復有二種。謂一分修。具分修。復有三種。謂喜俱行。樂俱行。捨俱行。復有四種。謂四修定。復有五種。謂五聖智三摩地。復有五種。謂聖五支三摩地。復有有因有具聖正三摩地。復有金剛喻三摩地。復有有學無學非學非無學等三摩地。

等至者。謂五現見三摩鉢底。八勝處三摩鉢底。十徧處三摩鉢底。四無色三摩鉢底。無想三摩鉢底。滅盡定等三摩鉢底。

云何安立。謂唯此等。名等引地。非於欲界心一境性。由此定等。無悔歡喜安樂所引。欲界不爾。非欲界中。於法全無審正觀察。

復次初靜慮中。說離生喜。由證住此斷除五法。謂欲所引喜。欲所引憂。不善所引喜。不善所引憂。不善所引捨。又於五法修習圓滿。謂歡喜安樂及三摩地。(中略)

復次。於諸靜慮等至障中。略有五蓋。將證彼時能為障礙。何等為五。一貪欲蓋。二瞋恚蓋。三惛沈睡眠蓋。四掉舉惡作蓋。五疑蓋。(中略)

問。此貪欲蓋以何為食。答。有淨妙相。及於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以之為食。淨妙相者。謂第一勝妙諸欲之相。若能於此遠離染心。於餘下劣亦得離染。如制強力。餘劣自伏。此復云何。謂女人身上八處所攝可愛淨相。由此八處。女縛於男。所謂歌舞笑睇。美容進止。妙觸就禮。由此因緣。所有貪欲。未生令生。生已增長。故名為食。問。此貪欲蓋誰為非食。答。有不淨相。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以為非食。此復云何。謂青瘀等。若觀此身種種不淨雜穢充滿。名觀內身不淨之相。復觀於外青瘀等相種種不淨。名觀外身不淨之相。由觀此二不淨相故。未生貪欲令其不生。生已能斷。故名非食。由於彼相如理作意故。遮令不生。多所修習故。生已能斷。

問。瞋恚蓋以何為食。答。有瞋恚性。有瞋恚相。及於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以之為食。依於種種不饒益事。心生惱害。名瞋恚性。不饒益事。名瞋恚相。於九惱事不正作意。名不正思惟。如是等事。皆名為食。問。此瞋恚蓋誰為非食。答。有仁慈賢善。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以為非食。又此慈善。恒欲與他安樂為相。修力所攝。由思擇力所攝作意。調伏九惱。以能斷除瞋恚蓋故。經中唯說。此為非食。

問。惛沈睡眠蓋以何為食。答。有黑暗相。及於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以之為食。問。此蓋誰為非食。答。有光明相。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以為非食。明有三種。一治暗光明。二法光明。三依身光明。治暗光明。復有三種。一在夜分。謂星月等。二在晝分。謂日光明。三在俱分。謂火珠等。法光明者。謂如有一。隨其所受所思所觸。觀察諸法。或復修習隨念佛等。依身光明者。謂諸有情自然身光。當知初明。治三種暗。一者夜暗。二者雲暗。三者障暗。謂窟宅等。法明能治三種黑暗。由不如實知諸法故。於去來今多生疑惑。於佛法等。亦復如是。此中無明及疑。俱名黑暗。又證觀察。能治惛沈睡眠黑暗。以能顯了諸法性故。

問。掉舉惡作蓋以何為食。答。於親屬等所有尋思。於曾所經戲笑等念。及於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以之為食。親屬尋思者。謂因親屬或盛或衰。或離或合。發欣慼行。心生籌慮等。國土尋思者。謂因國土盛衰等相。廣如前說。不死尋思者。謂因少年及衰老位。諸有所作或利他事。發欣慼行。心生籌慮等。笑者。謂隨有一。或因開論。或因合論。現齒而笑。歡聚啞啞。戲者。謂雙陸摴蒱弄珠等戲。或有所餘種類歡樂。謂互相受用受用境界。受諸快樂。或由同處。或因戲論。歡娛而住。所行事者。謂相執持手臂髮等。或相摩觸。隨一身分。或抱或嗚。或相顧眄。或作餘事。問。此蓋誰為非食。答。有奢摩他。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以為非食。奢摩他者。謂九種住心。及奢摩他品所攝諸法。謂於自他若衰若盛可厭患法。心生厭離。驚恐惡賤。安住寂靜。

問。疑蓋以何為食。答。有去來今。及於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以之為食。謂我於過去。為有為無。廣說如上。不正思惟者。謂不可思處所攝思惟。不可思處者。謂我思惟。有情思惟。世間思惟。若於自處。依世差別思惟我相。名我思惟。若於他處。名有情思惟。若於有情世間及器世間處。名世間思惟。謂世間常。或謂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等。問。此蓋誰為非食。答。有緣緣起。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以為非食。由彼觀見。唯有於法及唯法因。唯有於苦及唯苦因故。所有一切不正思惟。為緣無明。於三世境。未生者不生。已生者能斷。若不如理而強作意。其如理者而不作意。總說此二。名不正思惟。若於是中。應合道理。應知是處名為如理。謂於闇中作光明想。由此方便。如理作意。非不如理。於餘處所。亦有所餘。如理作意。

357 因身心故息得出入 覺喜 覺樂 覺心 解脫心 觀離欲

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 蕭齊外國三藏僧伽跋陀羅譯

因身心故息得出入 覺喜 覺樂 覺心 解脫心 觀離欲

當作是念。今著三昧捨婆傍伽心(漢言心羸弱心眠)。而起諦心。住剎那而滅。復起四五闍婆那(漢言分別心)。此五心。初心作心。第二學心。第三隨心。第四中間心。第五著心。若合五為四。初作學心。第二隨心。第三中間心。第四著心。此第四亦名為四。亦名為五。無六無七。初者欲界心。著心色界心。以此心故。滅五支起五支。具足十相及三善。得第一禪已。即於觀中思念滅已。得第二禪。如是相滅。得第三四。如是教心乃至上。法師曰。此略說也。若廣說於淨道經。汝自當知。

如是比丘得第四禪定。善記識之。令其增長。若欲進至真處。此第四禪五事善。一者安置心。二者入。三者勅。四者起。五者反觀。以此五事而至真處。此比丘已作流利。或觀色為初。或觀無色為初。色無色觀已。更增毘婆舍那。云何增。此比丘從第四禪定起已。而取禪支。取已。此禪支依止心中。心依倚四大。觀四大身。從此禪支言。非色處為初是色。非色等法而見識。從此四大為初色。共諸色等法。識非色也。

若從三昧起出息入息。身心即是其因。見如是已。譬如鍛師。有皮囊筒。因人鼓動。風得出入。出息入息亦復如是。因身心故息得出入。此比丘見出息入息。見身見色。心等與諸法此非色。如是名色。已復觀其因緣。見已。於三世中連續名色不斷。因續名色而生狐疑。斷狐疑已而觀三相。觀三相已復觀起滅因。觀起滅故。先見光明。離十毘婆舍那煩惱。離已而起道智慧。起已捨起法。見生滅法已。念念相滅。若二法(生滅法)起已。於三界中而生厭患。如是次第得四道已。至阿羅漢果。有十九覆觀智。知至極已。於三界中。梵魔沙門婆羅門中。成無上福田。

此是阿那波那念數。第一四廣說竟。餘三四中。與餘禪法不異。是故我今當分別說之。覺者。現離喜也。我今出息入息而現喜。以二事覺喜。何謂為二。一者用觀。二者用不迷。云何用觀而覺喜。入二禪有喜。正入時欲得智慧以觀。自然覺喜。是故用觀覺喜。云何不迷而覺喜。二禪有喜入已。從禪定。起智與喜等。而觀消滅。於毘婆舍那貫度其相而不迷。以不迷故。而成覺喜。

於波致三毗陀經說。以喘息入息而成一心。心不散亂而知生識。因識已知。便即覺喜。以長出息。用短入息。覺一切身滅。身出息入息成一心已知識。以此二法而成覺起。以安心故。而用覺喜。以知故。以觀故。反覆觀已。整心至心。而取精進。而用起識。正心安置。以慧知之。應知已知。應捨而捨。應觀而觀。應現而現。即成覺喜。如是覺喜已。餘句次儀亦如是。此三禪定。便有異有覺樂。若以四禪定而覺。心增訶羅。

問曰。何謂為心增訶羅。答曰。受二陰為初。是名心增訶羅。覺樂。此是毘婆舍那地。樂者。有二樂。一者身樂。二者心樂。於三毗陀中說。滅心增訶羅者麁麁心增。訶羅而滅。亦言定止。若廣說者。於身增訶羅。汝自當知。於喜文句中受亦入。若取樂者。受即覆現二心增訶羅。句中想受支多私迦。此諸法與心不離。若取心增訶羅。想與受等共入。如是觀受已。此是說四事。汝自當知。

於三四中。四禪定覺心。云何覺心。覺心歡喜。善歡喜。心極歡喜。我今覺出息入息故。有二種歡喜。何謂為二種歡喜。一者以三昧。二者以毘婆舍那。云何以三昧而覺喜入二禪定。有喜正入。一剎那心與喜等。心中怡悅喜極喜。云何毘婆舍那入二禪定。有喜從禪定起已。以消滅法而觸禪喜。如是於毘婆舍那。剎那作禪喜為觀而心喜。如是隨。心即怡悅。我今覺出息入息善安置心者。以第一禪定。於觀處中善安置心。入禪定已從定起。以滅滅法而觀禪心。於毘婆舍那中現觀度想。一剎那心定。如是起剎那心定。為一心定。故於觀處。心即善住。我覺如是。

解脫心者。從煩惱處。即得解脫。從第二禪定離思念。從第三禪定離喜。從第四禪定離苦樂。如是從次第得脫。從定起已。見滅滅法。於毘婆舍那。時見無常而捨常法。復見苦復捨樂想。復見無我復捨樂想。心不樂著。因不樂著故。而觀離欲。從欲而觀滅想。從取想而觀棄捨。從取。心即解脫。是故律本說。出息入息。心即解脫。如是觀心。此是說四。汝自當知。

於第四四中。觀無常者。無常想應當知觀無常。應當知恆觀無常。問曰。何謂無常。五陰無常。云何五陰無常。答曰。為生滅法。云何生滅。變相法。以變相故。而生無相法。剎那剎那。汝自當知。是名觀無常。其色為初觀無常者。此恆觀無常也。因觀故。如是四大出息入息。而滅法是名觀無常。

觀離欲者。有二離欲。云何二離欲。一者消離欲。二者無餘離欲。問曰。何謂消離欲。一切法相剎那而滅。云何無餘離欲。觀離欲是涅槃支因。二法故而至道處因。至已。見寂滅法。見已觀捨。以毘婆舍那捨除煩惱。轉即入涅槃。如是阿那念而至極處。阿那波那品竟。

(首楞嚴經卷第五) 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遊族姓。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歷劫已來。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至然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註:  喘息。勞動之後。坐下舒氣。名為喘息。

356 數息 隨念 禪定 禪相

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卷第十一 蕭齊外國三藏僧伽跋陀羅譯

數息 隨念 禪定 禪相

憶識心中者。云何憶識。數隨觸安置。觀還淨歷觀。數者。一二為初。隨者。隨息出入。觸。息所觸處。安置者。道也。淨者。果。歷觀者。法相。若初學者。先數。安置心中。數法者。下數從一至五置。更始不得三四。上數者。從一至十置。更始不得八九。(卷第十竟)

(卷第十一) 問曰。若數至三四置者。有何不善。答曰。出入息逼促。因逼促故。心難調伏。譬如牛欄內牛極多。在欄裡迮切。會當破欄出。若足十者。身中寬容。如大欄寬容牛故。易可守養。若至八九有何不善。答曰。勿使亂錯。而生狐疑心。或言我得禪味。起迷惑心故。如是之過。汝自捨離。

若數息者。安徐數也。如人量穀。先滿覆竟。然後數為一。復更取量。若有塵草。選拾棄之。覆竟唱二。如是次第乃至十。坐禪比丘。數出息入息亦復如是。若駃者。如牧牛人數牛。云何數牛。黠了牧牛人。手執杖。門柱上坐。驅牛出時。打牛駃出已完而數。一二三四五。如是至十。何以故作如是數。有時四大不和。氣息駃出入時。隨出入而數。一二三四五。一二三四五。數牛時當門關而數。不數內外。因駃數故。而心得定。何以故。譬如人乘船上湍。一二三四五。篙更互刺住。船然後定。出息入息亦復如是。何以心者如船。出入息者如篙。心流五欲。而出息入息制其令定。若息入心隨入。如肪膏入身美滿。若息出心隨出。於觀中最大。因其大故。心亦難調。除此二法。於觸處住至而數之。然後即成三昧。是故律本中說。莫數內外息。

數何時可止者。若心不亂如息出入。便止不數。如是已。便作隨念。何謂名為隨念。知出入息。不假數而知。隨念有三種。何謂為三。答曰。臍為初。心為中。鼻頭為後。是名三種。若出息者。臍為初。心為中。鼻頭為後。若入息。鼻頭為初。心為中。臍為後。若心隨出息。心即不定。因心不定。身即動搖。是故律本。若心隨出息入息。而內不定。而外動搖內動搖。因動搖故。不成三昧。若隨入隨出亦復如是。是故莫隨息中後出入。但安置鼻頭住。正心而住待息出入。若斷數心。憶識自定。譬如跛腳人守養小兒。以籃貯懸系屋間。坐住攬至而盪一處。手不移動。比丘坐禪。亦復如是。又曰譬如守門人。人出入不先遙問。臨到門限然後問之。亦不問所從來及所持雜物。但知其出入而已。比丘坐禪。亦復如是。不先逆取知出入息。汝自當知。

佛言。若知三法。心即定。何謂為三。一者樂入。二者方便。三者得上。是名為三。譬如大木善置地上。有人欲解木。先觀木際。然後用鋸解之。心恆注看鋸齒。令其正直。不觀往還。出息入息亦復如是。現思禪法。辦立方便如大木在地。善觀木際如心善思。禪法如鋸往還。出入息亦爾。心注看鋸齒如注鼻頭。比丘坐禪應知此譬。亦現禪定。亦立方便。亦至上處。

問曰。何謂為禪定。答曰。身心精進調柔成就。此是名為禪定。問曰。何謂辦立方便。答曰。以勇猛精進。消除煩惱及滅斷思。是名辦立方便。問曰。何謂至上處。答曰。以勇猛精進消除結使。是名至上處。此三法非一心觀成。非不知三法心亦不動。現禪定法。辦立方便。往至上處。得如是者。然後按阿那波那念。名為成就。若比丘入阿那波那念者。此比丘光徹世間。如月從雲得出。光明照於世間。此禪定中。有人初作而現瑞相。有人用數息而現瑞相。其瑞云何。此比丘或坐地或坐床上。無有敷具。其坐處柔濡。猶如木綿華無異。何以故。已數息故其身輕利。如是次第粗出入息滅。身心無極故猶處虛空。出息轉細如有如無。如人打磬。初粗後細。坐禪比丘數息。亦復如是。是故律本中說。先大後小。法師曰。此數息禪定。與餘禪定有異。餘禪定先細後粗。

若此比丘入禪。禪相不現。莫從坐起。安心正坐。更自思惟。云何思惟。以知禪相不現。而言。此出息入息。何處有。何處無。誰有誰無。而言。人在母腹中無出入息。於水中無出入息。長壽天無出入息。死屍無出入息。入第四禪定無出入息色。無色界無出入息。滅盡三昧無出入息。作是念已。自呵責身。汝智慧人。非在母腹中。亦非在水。亦非在色無色天。亦非在滅盡三昧。亦非在長壽天。亦非在死屍。亦非入第四禪定有出息入息極細微。而不能自知。但更正心。若長鼻者。安心鼻弗咤(漢言鼻兩邊)。若鼻短者。安心置唇上。是故勤守此處。如修多羅中說。

佛告諸比丘。若人好忘。不安心在前。不得入阿那波那禪定。非但阿那波那禪定。餘一切禪定亦如是。若思念之。禪定即現。此阿那波那禪定極重。諸佛辟支佛大阿羅漢。悉用阿那波那念為地。然後得隨。道念極靜。是故於此定中。憶念為上及慧。譬如絹練用針。綖極細。針者如憶念。綖如智慧。連勿使斷。因二法故。不失出息入息。

譬如耕田人。牛已疲極。其人亦復疲極。解牛而放。放已牛即入林中。其人蘇息已。起追逐牛而不逐牛跡。入林直先往牛飲水處止。或坐或臥。待牛飲水竟。取繩穿鼻。以杖驅去。更還耕田。比丘禪定亦復如是。若出息入息悉疲極。暫時放之。令蘇息不還出入。但先住鼻端。聽息出入而數。憶念如繩。智慧如杖加之。令出息入息。若得如是。不久而現禪相。身體怡悅。如木綿觸身柔弱。有人見如古貝華。有人見如猛風起。有人見如星宿。有人見如連珠。有人見如散白珠。有人見如古貝華核。有人見如繩。有人所觸悉強。有人見如火焰。有人見如獼猴。有人見如雲起。有人見如蓮華。有人見如車輪。有人見如月圓。何以故。如修多羅說。諸比丘集眾誦經。而各各有。所見異瑞。

有人見如山如江如樹。如是為初。問曰。如是山江樹者。從何生也。答曰。從心想有而生。人憶想各異。是故想亦爾。有人觀息出。有人觀息入。有人觀禪相。若不觀如是。亦不起阿那波那。亦不成初禪法。若有此三法者。成就禪定。

若坐禪比丘現如是相。應往白師。我見如是相。師答言。是見相。不言是禪相。不言非禪相。作是答已。更語長老。汝更進心。法師曰。師何不向語。是禪相是非禪相也。答曰。若向其分別說者。是禪相即懈怠。非禪相而心生退。是故不說。但殷勤教之。禪相自現。而說往昔偈言。

置心於觀後   現相非一種   若有智慧人   正心而數之
於出息入息   精勤不錯亂

如是從禪相現已。諸蓋寂然而住。諸煩惱寂然自止。用此二法(憶念及慧)。正心安置。即成三昧。或得初地。或得除煩惱地。或因現禪支。或得初地者。此現得初三昧地。問曰。著三昧與初三昧。有異為同。答曰。有異。初三昧。心善行已入婆傍伽心(漢言心羸弱心眠)。著三昧。心境界一日恆入善行。不隨婆傍伽。此二法。是名有異。

若禪相現已。或觀色。或觀相貌。將養令長。如轉輪王在胎。父母愛重護之。令冷熱調適。及諸飲食若善守護。得成其果。比丘護禪相。亦復如是。不護即失。云何護之。一者善住處。二者善行處。三者親近善人。四者飲食調適。五者和調四時。六者善經行立坐臥。七者離諸憒鬧及飲食為初。是名為七。以此七法以用護之。若護如是。禪相堅固而住。次第增長現之。已具諸根極清淨。調伏柔弱。若欲捉。心即得。若欲放之即去。若欲起之即起。若欲調之即調。若欲歡喜即歡喜。若欲捨之即成捨。離非禪人。親近禪人。至心於禪。知禪相。此是十法。善安置心中。莫作懈怠。精勤修習。(後續)

(首楞嚴經卷第五) 烏芻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我常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說多婬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觀百骸四肢諸冷暖氣。神光內凝。化多婬心成智慧火。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心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親伏魔怨。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心暖觸無礙流通。諸漏既銷。生大寶焰。登無上覺。斯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