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常樂我淨 如來常恒

大方等無想經卷第五卷第六 大雲初分增長健度第三十七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常樂我淨 如來常恒

爾時。大雲密藏菩薩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為未來世薄福德眾生。演說如是深進大海水潮三昧。(中略)佛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自從住是三昧已來。初不曾住有為法中。具足成就一切佛法。何以故。如是三昧悉已攝取一切佛法故。(中略)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是三昧已。則能少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恒無有變易。住是三昧菩薩摩訶薩常作是觀。我今此身空無所有。已得無上大利益事。我今以此支節手足頭目髓腦肌皮血肉。布施於人。未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菩薩摩訶薩住是三昧。云何而作如是觀身。善男子。是菩薩摩訶薩不見是身去來坐臥。猶如空瓶。是故菩薩觀身空寂。血肉骨髓名為空身。住是三昧諸菩薩等。得非血肉骨髓之身。成就法身。不名食身。世尊。如來法身不名食身。其義云何。法身無像不可覩見。云何而得教化眾生。如來常於諸經中說。如鳥飛空無有足跡。如來法身亦復如是。無有去來。無轉無說。不可破壞。(卷第五終)佛言。善男子。勿作是語。如來常所化眾生身。是名化身。(中略)

復次善男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若欲修習是三昧者。先當思惟如來常恒無有變易。佛法不滅。無有畢竟入涅槃者。復作是念。一切眾生種種所須我當給施。若脚若手若頭若目。為正法故悉捨所有。捨時歡樂捨已無悔。何以故。我此身者猶如藥樹。若能作是一念思惟。當知不久得是三昧。(中略)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住是三昧。於一切法所見真正。佛言。善男子。若有成就是三昧者。見於如來無常無樂無我無淨畢竟涅槃。則不得名所見真正。若見如來常樂我淨。終不畢竟入於涅槃。如是乃名所見真正。世尊。如佛所說。若見如來常樂我淨其義云何。善男子。常樂我淨即是如來真實之性。世尊。若如是者。一切凡夫亦得成就如是實性。何以故。凡夫之人亦復計於常樂我淨。善男子。汝今不應作如是說。我言具是三昧菩薩。乃能見於常樂我淨。不說凡夫所計顛倒常樂我淨。

世尊。如佛所說若見諸法無常無樂無我無淨。是人則見上道下道。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見諸法常樂我淨。則不能得須陀洹果。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世尊言。菩薩成就是三昧已。則得見於常樂我淨。又如佛言。真解脫者猶如虛空。如是解脫即是涅槃。云何如來說言涅槃常樂我淨。一切眾生亦如虛空。水月夢幻芭蕉雲電。空無性相。不得暫住。猶如畫水隨畫隨合見覺。無常無樂無我無淨。見如是相則名真見。真見者得須陀洹果。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如來說言菩薩成就是三昧。乃得見於常樂我淨。如佛先說。諸佛如來觀一切法。無常無樂無我無淨。無有壽命士夫眾生。空無所有。是名諸法真實之性。今者復言。見一切法常樂我淨。是義云何。

善男子。止止。莫作是言。善男子。若有菩薩成就具足是三昧已。則不復與諸法和合。不和合故得名護戒。修習三昧菩薩摩訶薩。不見諸法斷常之相。不見斷故不生喜悅。不見常故不生憂慼。為知法印不為護戒。亦不得名修習三昧。如來不著護戒毀戒常無常。覺不覺作不作。淨不淨空不空。戒非戒知非知。名非名取非取。怖非怖畏非畏。因非因滅非滅。菩提非菩提。解脫非解脫。涅槃非涅槃。一切諸法無有怖畏。為解脫故護持禁戒修習三昧。一切諸法無有退滅。菩薩知已。其心甘樂修是三昧。為諸眾生說。佛如來常恒不變。正法不滅。是故護戒修習三昧。復次善男子。若有欲得如是三昧。應當修習常想我想命想人想。習此想已。則得成就具是三昧。若言不得。無有是處。

世尊。如來或說無常無樂無我無淨。或時復說常樂我淨。其義云何。善男子。世俗之道。謬見諸法常樂我淨。是故我說無常無我無樂無淨。(中略)世尊。如來若常。云何得滅。如其滅者云何言常。如來若言亦常亦滅。如是之言非虛妄耶。又如佛言。一切諸法猶如水月。諸法若常。云何復言猶如水月。善男子。我說有為如水中月。是故我說。餘法有常餘法無常。若有眾生未得解脫。未斷煩惱未斷名相未斷眾生相。不得法相。未得修習如是三昧。是名無常。若有眾生已得解脫。永斷煩惱名相眾生相。得於法相。修習三昧。是名為常。是故我說。餘法有常餘法無常。

世尊。若爾者。如來何故說。佛涅槃猶如燈滅。如燈滅者。為喻身滅為喻結滅。如膏不離燈。燈不離膏。眾生亦爾。身不離結。結不離身。云何言滅。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如是見名為正見。善男子。身有二種。一者煩惱身。二者法身。煩惱身滅猶如燈滅。是故我說餘法無常。法身無滅猶如虛空。是故我說餘法是常。

斷煩惱器名為解脫。得解脫已無常身者。諸佛世尊則是斷見。若煩惱氣常不滅者。諸佛世尊則是常見。諸佛世尊定無有此斷常二見。諸佛世尊已於無量阿僧祇劫。斷此二見。如來若有眾生相者則應無常。如來已於無量劫中斷眾生相。若言如來有眾生相。無有是處。善男子。譬如大王出入遊巡。若在外時內則不見。內雖不見不得言無。外亦如是。

菩薩摩訶薩住是三昧。無常已斷。為眾生故受無常身。若言如來身無常者。無有是處。是故我說常與無常。說我無我。說眾生非眾生。說人非人。說命非命。說士夫非士夫。如來常說有為之法皆是無常。終不言常。若言常者無有是處。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是三昧。則得斷除世見命見聲聞緣覺見。無有貪愛。無取無求。常不變易。成就安住。得無所畏。無有憍慢。垢不能污。是故我說常樂我淨。善男子。我說聲聞辟支佛乘。一切世人之所不解。雖世人不解。終不得言慧者亦爾。世間之人雖見如來無常無樂無我無淨。亦不得言有智慧者同於彼見。薄福鈍根行邪道者作如是言。如來無常永滅涅槃。若言如來永滅度者。當知是人不離三惡。

124 常樂我淨 離四顛倒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 壽命品第一之二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常樂我淨 離四顛倒

爾時。世尊復告純陀。莫大啼哭令心憔悴。當觀是身。猶如芭蕉。熱時之燄。水泡幻化。乾闥婆城。坏器電光。亦如畫水。臨死之囚。熟果段肉。如織經盡。如碓上下。當觀諸行猶雜毒食。有為之法多諸過患。於是純陀復白佛言。如來不欲久住於世。我當云何而不啼泣。苦哉苦哉。世間空虛。唯願世尊。憐愍我等及諸眾生。久住於世勿般涅槃。佛告純陀。汝今不應發如是言。憐愍我故久住於世。我以憐愍汝及一切。是故今欲入於涅槃。何以故。諸佛法爾。有為亦然。是故諸佛而說偈言

有為之法  其性無常  生已不住  寂滅為樂

純陀。汝今當觀一切行雜。諸法無我無常不住。此身多有無量過患。猶如水泡。是故汝今不應啼泣。爾時。純陀復白佛言。如是如是。誠如尊教。雖知如來方便示現入於涅槃。而我不能不懷苦惱。覆自思惟復生慶悅。佛讚純陀。善哉善哉。能知如來示同眾生方便涅槃。純陀。汝今當聽。如娑羅娑鳥。春陽之月皆共集彼阿耨達池。諸佛亦爾。皆至是處。純陀。汝今不應思惟諸佛長壽短壽。一切諸法皆如幻相。如來在中以方便力。無所染著。何以故。諸佛法爾。(中略)

爾時。諸比丘聞佛世尊定當涅槃。皆悉憂愁。身毛為豎涕淚盈目。稽首佛足遶無量匝。白佛言。世尊。快說無常苦空無我。世尊。譬如一切眾生跡中。象跡為上。是無常想亦復如是。於諸想中最為第一。若有精勤修習之者。能除一切欲界欲愛。色無色愛。無明憍慢及無常想。世尊。如來若離無常想者。今則不應入於涅槃。若不離者。云何說言修無常想。離三界愛無明憍慢及無常想。(中略)世尊。譬如帝王知命將終。恩赦天下獄囚繫閉。悉令得脫然後捨命。如來今者亦應如是。度諸眾生一切無知。無明繫閉皆令解脫。然後乃入於般涅槃。我等今者皆未得度。云何如來便欲放捨。入於涅槃。(中略)

世尊。譬如有人歎芭蕉樹以為堅實。無有是處。世尊。眾生亦爾。若歎我人眾生壽命養育知見作者受者。是真實者。亦無是處。我等如是修無我想。世尊。譬如漿滓無所復用。是身亦爾。無我無主。世尊。如七葉花無有香氣。是身亦爾。無我無主。我等如是心常修習無我之想。如佛所說一切諸法無我我所。汝諸比丘應當修習。如是修已則除我慢。離我慢已便入涅槃。世尊。譬如鳥跡。空中現者。無有是處。有能修習無我想者而有諸見。亦無是處。爾時。世尊讚諸比丘。善哉善哉。汝等善能修無我想。時諸比丘即白佛言。世尊。我等不但修無我想。亦更修習其餘諸想。所謂苦想無常想無我想。世尊。譬如人醉其心暝眩。見諸山河石壁草木宮殿屋舍日月星辰皆悉迴轉。世尊。若有不修苦無常想無我等想。如是之人不名為聖。多諸放逸流轉生死。世尊。以是因緣。我等善修如是諸想。

爾時。佛告諸比丘。諦聽諦聽。汝向所引醉人喻者。但知文字未達其義。何等為義。如彼醉人見上日月。實非迴轉生迴轉想。眾生亦爾。為諸煩惱無明所覆。生顛倒心。我計無我。常計無常。淨計不淨。樂計為苦。以為煩惱之所覆故。雖生此想不達其義。如彼醉人於非轉處而生轉想。我者即是佛義。常者是法身義。樂者是涅槃義。淨者是法義。汝等比丘云何而言。有我想者憍慢貢高流轉生死。汝等若言。我亦修習無常苦無我等想。是三種修。無有實義。我今當說勝三修法。苦者計樂。樂者計苦。是顛倒法。無常計常。常計無常。是顛倒法。無我計我。我計無我。是顛倒法。不淨計淨。淨計不淨。是顛倒法。有如是等四顛倒法。是人不知正修諸法。

汝諸比丘。於苦法中生於樂想。於無常中生於常想。於無我中生於我想。於不淨中生於淨想。世間亦有常樂我淨。出世亦有常樂我淨。世間法者有字無義。出世間者有字有義。何以故。世間之法有四顛倒。故不知義。所以者何。有想顛倒心倒見倒。以三倒故。世間之人。樂中見苦。常見無常。我見無我。淨見不淨。是名顛倒。以顛倒故世間知字而不知義。何等為義。無我者名為生死。我者名為如來。無常者聲聞緣覺。常者如來法身。苦者一切外道。樂者即是涅槃。不淨者即有為法。淨者諸佛菩薩所有正法。是名不顛倒。以不倒故。知字知義。若欲遠離四顛倒者。應知如是常樂我淨。

時諸比丘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離四倒者。則得了知常樂我淨。如來今者永無四倒。則已了知常樂我淨。若已了知常樂我淨。何故不住一劫半劫。教導我等令離四倒。而見放捨欲入涅槃。如來若見顧念教勅。我當至心頂受修習。如來若入於涅槃者。我等云何與是毒身。同共止住修於梵行。我等亦當隨佛世尊入於涅槃。爾時。佛告諸比丘。汝等不應作如是語。(中略)汝等當知。先所修習無常苦想非是真實。(中略)汝等比丘。不應如是修習無常苦無我想不淨想等以為實義。如彼諸人各以瓦石草木沙礫而為寶珠。汝等應當善學方便。在在處處常修我想常樂淨想。復應當知先所修習四法相貌。悉是顛倒。欲得真實修諸想者。如彼智人巧出寶珠。所謂我想常樂淨想。

爾時。諸比丘白佛言。世尊。如佛先說諸法無我。汝當修學。修學是已則離我想。離我想者則離憍慢。離憍慢者得入涅槃。是義云何。佛告諸比丘。善哉善哉。(中略)汝等比丘。當知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亦復如是。為大醫王出現於世。降伏一切外道邪醫。諸王眾中唱如是言。我為醫王欲伏外道。故唱是言。無我無人眾生壽命養育知見作者受者。比丘當知。是諸外道所言我者。如蟲食木偶成字耳。是故如來於佛法中唱是無我。為調眾生故。為知時故。說是無我。有因緣故亦說有我。如彼良醫善知於乳是藥非藥。非如凡夫所計吾我。凡夫愚人所計我者。或言大如拇指。或如芥子。或如微塵。如來說我悉不如是。是故說言諸法無我。實非無我。何者是我。若法是實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變易者。是名為我。如彼大醫善解乳藥。如來亦爾。為眾生故。說諸法中真實有我。汝等四眾應當如是修習是法。

123 如來藏一性一乘 常住安樂有色解脫

佛說大法鼓經卷下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如來藏一性一乘 常住安樂有色解脫

迦葉白佛言。世尊。我終不能攝彼惡人。寧以兩肩荷負須彌至百千劫。不能堪忍聽彼惡人。犯戒滅法謗法污法。如是諸惡非法音聲。(中略)佛告迦葉。汝般涅槃。是聲聞般涅槃。非為究竟。迦葉白佛言。若聲聞緣覺般涅槃。非究竟者。世尊。何故說有三乘。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世尊。云何已般涅槃。復般涅槃耶。佛告迦葉。聲聞以聲聞般涅槃。而般涅槃非為究竟。辟支佛以辟支佛般涅槃。而般涅槃亦非究竟。乃至得一切種功德。一切種智大乘般涅槃。然後究竟。無異究竟。(中略)

迦葉白佛言。世尊。如來云何說有三乘。佛告迦葉。譬如導師。勇猛雄傑。將諸親屬及餘人眾。從其所住欲至他方。經由曠野嶮難惡道。作是思惟。此眾疲乏將恐退還。為令諸人得止息故。於其前路化作大城。遙以指示語諸大眾。前有大城當速至彼。諸眾悉見。漸近彼城。各相謂言是我息處。即共入城休息快樂。樂於中住不欲前進。爾時。導師作是思惟。此諸大眾得此小樂便以為足。羸劣休懈無前進意。爾時。導師即滅化城。彼諸大眾見城滅已。白導師言。此為何等。為幻為夢。為真實耶。導師聞已即告大眾。向者大城為止息故。我化作耳。更有餘城今所應往。宜速至彼。快樂安隱。(中略)時諸大眾。遙見大城安隱豐樂。心得歡喜。各共相視生希有心。(中略)即告彼眾入此大城。此則第一究竟大城。過此處已更無餘城。彼諸大眾俱入城已。生希有心。心得歡喜。歎彼導師。善哉善哉。真實大智大悲方便。哀愍我等。迦葉當知。彼初化城。謂聲聞緣覺乘清淨智慧。空無相無作解脫之智。真實大城是如來解脫。是故如來。開示三乘。現二涅槃。又說一乘。佛告迦葉。若有說言無此經者。非我弟子。我非彼師。(中略)

諸佛世尊亦復如是。隨順眾生種種欲樂。而為演說種種經法。若有眾生。懈怠犯戒不勤修習。捨如來藏常住妙典。好樂修學種種空經。或隨句字說。或增異句字。所以者何。彼如是言。一切佛經皆說無我。而彼不知空無我義。彼無慧人趣向滅盡。然空無我說。亦是佛語。所以者何。無量塵垢諸煩惱藏。常空涅槃。如是涅槃是一切句。彼常住安樂。是佛所得大般涅槃句。迦葉白佛言。世尊。云何離於斷常。佛告迦葉。乃至眾生輪迴生死我不自在。是故我為說無我義。然諸佛所得大般涅槃。常住安樂。以是義故。壞彼斷常。

迦葉白佛言。世尊。再轉無我。轉我久矣。佛告迦葉。為破世間我。故說無我義。若不如是說者。云何令彼受大師法。佛說無我。彼諸眾生。生奇特想。聞所未聞。來詣佛所。然後以百千因緣令入佛法。入佛法已。信心增長。勤修精進善學空法。然後為說常住安樂有色解脫。復次。或有世俗說。有。是解脫。為壞彼故。說言解脫悉無所有。若不如是說。云何令彼受大師法。是故百千因緣。為說解脫。滅盡無我。然後我復見彼眾生。見畢竟滅以為解脫。彼無慧人趣向滅盡。然後我復百千因緣。說解脫是有。迦葉白佛言。世尊。得解脫自在者。當知眾生必應有常。譬如見煙必知有火。若有我者。必有解脫。若說有我。則為已說解脫有色。非世俗身見。亦非說斷常。

迦葉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不般涅槃示般涅槃。不生示生。佛告迦葉。為壞眾生計常想故。如來不般涅槃示般涅槃。不生示生。所以者何。眾生謂佛尚有終沒。不得自在。何況我等有我我所。譬如有王。為隣國所執。繫縛枷鎖。作是思惟。我今復是王是主耶。我今非王非主。何緣乃致如是諸難。由放逸故。如是眾生。乃至生死輪迴。我不自在。不自在故。說無我義。譬如有人。為賊所逐舉刀欲害。作是思惟。我今無力當得免此死難。以不如是生老病死種種眾苦成就。眾生思想願作帝釋梵王。如來為壞彼思想故。示現有死。如來是天中之天。若般涅槃悉磨滅者。世間應滅。若不滅者。則常住安樂。常住安樂。則必有我。如煙有火。若復無我。而有我者。世間應滿。實有我非無。我亦不壞。若實無我。我則不成。

迦葉白佛言。世尊。有者何耶。佛告迦葉。有者。二十五有眾生行。非有者。無思之物。若非有。是眾生者應從他來。設有思之物壞者。眾生當減。若非有。是眾生者則應充滿。以眾生不生不壞故。不減不滿。迦葉白佛言。世尊。若有我者。云何生彼煩惱諸垢。佛告迦葉。善哉善哉。應以是問。問於如來。譬如金師見彼金性。作是思惟。如此金性何由生垢。今當推尋生垢之本。彼人云何。為得本不。迦葉白言。不也。世尊。佛告迦葉。若盡壽思惟。尋初因相。乃至無始。得本際不。既不得本亦不得金。若巧方便精勤不懈。除彼金垢爾乃得金。佛告迦葉。如是我者。生客煩惱。欲見我者。作是思惟。今當推尋我及垢本。彼人云何。為得本不。迦葉白佛言。不也。世尊。佛告迦葉。若勤方便除煩惱垢。爾乃得我。謂聞如是比經。深心信樂不緩不急。善巧方便專精三業。以是因緣。爾乃得我。

迦葉復白佛言。世尊。若有我者。何故不見。佛告迦葉。今當說譬。譬如初學。學五字句。界成句偈。欲先知義。然後乃學。當得知不。要當先學。然後乃知。彼善學已。然後師教界成句義。引譬示之。彼能聽受。緣師得解界成句義故。則能信樂。如是我今為煩惱藏所覆。眾生說言。善男子。如來藏如是如是。彼便欲見。當得見不。迦葉白言。不也。世尊。佛告迦葉。如彼不知界成句義。當緣師信如是。

迦葉當知。如來是誠實語者。以誠實語說有眾生。汝後當知。如彼學成。今當為汝更說譬喻。如四種眾生界隱覆譬喻。所謂膚瞖覆眼。重雲隱月。如人穿井。瓶中燈焰。當知此四有佛藏因緣。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無量相好莊嚴照明。以彼性故。一切眾生得般涅槃。如彼眼翳是可治病。未遇良醫。其目常冥。既遇良醫。疾得見色。如是無量煩惱藏。翳障如來性。乃至未遇諸佛聲聞緣覺。計我非我。我所為我。若遇諸佛聲聞緣覺。乃知真我。如治病愈。其目開明。(中略)

迦葉白佛言。世尊。若一切眾生。有如來藏一性一乘者。如來何故。說有三乘。聲聞乘緣覺乘佛乘。佛告迦葉。今當說譬。(中略)迦葉。如是不樂一乘者。為說三乘。所以者何。此是如來善巧方便。是諸聲聞悉是我子。(中略)佛告迦葉。應如是學。若汝不堪訶責毀罵。則應捨離。彼後熟時。汝當知之。復次迦葉。聲聞大乘常相違反。世俗無漏。愚癡黠慧。

122 觀菩提心成佛三昧 圓滿月輪心咒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八 發菩提心品第十一 唐罽賓國三藏般若譯

觀菩提心成佛三昧 圓滿月輪心咒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不住。三世所有一切心法。本性皆空。彼菩提心。說何名發。善哉。世尊。願為解說斷諸疑網。令趣菩提。

佛告文殊師利。善男子。諸心法中起眾邪見。為欲除斷六十二見種種見故。心心所法我說為空。如是諸見無依止故。譬如叢林蒙密茂盛。師子白象虎狼惡獸潛住其中。毒發害人。逈絕行跡。時有智者以火燒林。因林空故。諸大惡獸無復遺餘。心空見滅。亦復如是。又善男子。以何因緣立空義耶。為滅煩惱從妄心生。而說是空。善男子。若執空理為究竟者。空性亦空。執空作病亦應除遣。何以故。若執空義為究竟者。諸法皆空。無因無果。路伽耶陀有何差別。

善男子。如阿伽陀藥能療諸病。若有病者服之必差。其病既愈。藥隨病除。無病服藥。藥還成病。善男子。本設空藥為除有病。執有成病。執空亦然。誰有智者服藥取病。善男子。若起有見。勝起空見。空治有病。無藥治空。善男子。以是因緣。服於空藥除邪見已。自覺悟心。能發菩提。此覺悟心即菩提心。無有二相。

善男子。自覺悟心有四種義。云何為四。謂諸凡夫有二種心。諸佛菩薩有二種心。善男子。凡夫二心其相云何。一者眼識乃至意識。同緣自境。名自悟心。二者離於五根。心心所法和合緣境。名自悟心。善男子。如是二心能發菩提。善男子。賢聖二心其相云何。一者觀真實理智。二者觀一切境智。善男子。如是四種名自悟心。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心無形相亦無住處。凡夫行者最初發心。依何等處。觀何等相。佛言。善男子。凡夫所觀菩提心相。猶如清淨圓滿月輪。於胸臆上明朗而住。若欲速得不退轉者。在阿蘭若及空寂室。端身正念。結前如來金剛縛印。冥目觀察臆中明月。作是思惟。是滿月輪。五十由旬無垢明淨。內外澄澈最極清涼。月即是心。心即是月。塵翳無染。妄想不生。能令眾生身心清淨。大菩提心堅固不退。結此手印。持念觀察大菩提心微妙章句。一切菩薩最初發心清淨真言。

唵(一)菩地(二)室多(三)牟致波(四)陀耶(五)弭(六)

此陀羅尼具大威德。能令行者不復退轉。去來現在一切菩薩。在於因地初發心時。悉皆專念持此真言。入不退地。速圓正覺。善男子。時彼行者。端身正念。都不動搖。繫心月輪。成熟觀察。是名菩薩觀菩提心成佛三昧。

若有凡夫修此觀者。所起五逆四重十惡。及一闡提。如是等罪盡皆消滅。即獲五種三摩地門。云何為五。一者剎那三昧。二者微塵三昧。三者白縷三昧。四者起伏三昧。五者安住三昧。

云何名為剎那三昧。謂暫想念滿月而住。譬如獼猴身有所繫。遠不得去。近不得停。唯困飢渴。須臾住止。凡夫觀心。亦復如是。暫得三昧。名為剎那。

云何名為微塵三昧。謂於三昧。少分相應。譬如有人常自食苦。未曾食甜。於一時中。得一塵蜜到於舌根。增勝歡喜。倍生踊躍。更求多蜜。如是行者。經於長劫食眾苦味。而今得與甘甜三昧。少分相應。名為微塵。

云何名為白縷三昧。謂凡夫人。自無始時盡未來際。今得此定。譬如染皂多黑色中。見一白縷。如是行者。於多生死黑闇夜中。而今方得白淨三昧。名之為縷。

云何名為起伏三昧。所謂行者觀心未熟。或善成立。未善成立。如是三昧猶稱低昂。名為起伏。

云何名為安住三昧。修前四定。心得安住。善能守護。不染諸塵。如人夏中遠涉沙磧。備受炎毒。其心渴乏。殆無所堪。忽得雪山甘美之水。天酥陀等。頓除熱惱。身意泰然。是故三昧。名為安住。入此定已遠離惑障。發生無上菩提之芽。速登菩薩功德十地。

註: 路伽耶陀。此謂外道論見。

121 云何識住因緣寂止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四 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四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云何識住因緣寂止

復次。云何識蘊差別。此亦五種應知。一由安住故。二由雜染故。三由所依故。四由住故。五由異相故。

云何安住。謂習欲者。欲界諸識執外色塵。名色安住。若清淨天。色界諸識執內名色。名俱安住。無色界識唯執內名。名名安住。是名識安住差別。

云何雜染差別。謂諸愚夫。由二種門。識被染污。一於現法中由受用境界門。二於後法中由生老等門。是名識雜染差別。

云何所依差別。謂六所依諸識隨轉。謂依眼等六處。六識身轉。如世間火依糠牛糞薪札等轉。是名識所依差別。

云何住差別。謂四識住。如經言。有四依取以為所緣。令識安住。謂識隨色住。緣色為境。廣說如經。乃至我終不說此識往於東方乃至四維。然我唯說於現法中必離欲影。寂滅寂靜清涼清淨。如是已顯經中如來所說諸識住相。從此以後我當宣說此相差別。謂此經中略顯識住及因緣相。識住因緣二種邊際。識住因緣二種寂止。

當知此中若諸煩惱事。若屬彼煩惱。說名依取。應知此二亦名所緣。所緣性故。有所緣故。由彼貪愛為煩惱緣。名趣所執事。由貪欲等四種身繫為發業緣。名緣所緣事。彼二隨眠所隨逐故。名建立事。若諸異生補特伽羅。未得厭離對治喜愛。由所潤識。能取能滿當來內身。由此展轉能取能滿。不能棄捨諸異生性。以於內身能取能滿故。於流轉中相續決定。是名為住。餘住因緣如前應知。是名略說住及因緣相。

有色界識有來有去。無色界識有死有生。又此二住乃至壽盡。又復此二生長增益及廣大義。如前應知。齊是名為識住邊際及住因緣邊際。若復異此而施設者。當知唯有文字差別。非義差別。由所餘義境界無故。若他正詰不知何答。亦由餘義境界無故。或復有能於後自然如理觀察。便自迷悶。謂我愚癡作如是說。

若聰慧者。於諸色愛乃至行愛所攝貪纏。能永斷離。於煩惱分所攝發業四身繫纏。亦能永斷。所以者何。由在家眾依貪欲瞋恚二繫。發起諸業攝受境界為因故。損害有情為因故。若出家眾依戒禁取。此實執取二繫。發起諸業。以戒禁取猶如貪欲求生天故。此實執取猶如瞋恚謗涅槃故。當知四身繫唯在意地分別所生故。從此以後由多修習勝對治故。復能永斷貪愛身繫二種隨眠。由此斷故。煩惱所緣色受等境亦不相續。以究竟離繫故。由此所緣不相續故。有隨眠識究竟寂滅。於色受等諸識住中不復安住。由對治識永清淨故。是名識住因緣寂止。又由當來因緣滅故。於內身分不取不滿。決定無有流轉相續。是名識住寂止。

又復。對治所攝淨識名無所住。由彼因緣故名不生長。由善修習空解脫門故。名無所為。由善修習無願解脫門故。名為知足。由善修習無相解脫門故。名為安住。如是不生長故。乃至安住故。名極解脫。又於行等都不執著我及我所。由此因緣。色等壞時亦不恐怖。由此相貌顯彼自體已得清淨。又由彼識永清淨故。不待餘因。任運自然入於寂滅。此識相續究竟斷故。於十方界不復流轉。於命及死不希求故。名永離欲。又所有受是識樹影。彼於爾時不復有故。名永離影。諸有漏識於現法中畢竟滅盡故。名寂滅。諸無漏識隨其次第有學解脫。名為寂靜。無學解脫名曰清涼。餘依永滅故說清淨。

又復諸識自性非染。由世尊說一切心性本清淨故。所以者何。非心自性畢竟不淨能生過失。猶如貪等一切煩惱。亦不獨為煩惱因緣。如色受等。所以者何。以必無有獨於識性而起染愛。如於色等。是故唯識不立識住。是名識蘊由住差別。

云何異相差別。謂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等。如經廣說。乃至不解脫心極解脫心。是名一門異相差別。復有約界異相差別。謂欲界有四心。善心。不善心。有覆無記心。無覆無記心。色界有三心。除不善。無色界有三心。亦除不善。無漏有二心。有學及無學。又欲界善心有二種。謂加行及生得。無覆無記心有四種。異熟生心。威儀路心。工巧處心。及變化心。此唯是生得。謂天龍藥叉等然無修果心。於色界中無工巧處心。無色界亦爾。當知善心如下上亦爾。一切處有。又有約種異相差別。謂欲界有五心。一見苦所斷心。二見集所斷心。三見滅所斷心。四見道所斷心。五修道所斷心。如欲界有五心。如是色無色界各有五心并無漏心。總為十六。

初異相心差別義。我當分別。一切有情略有三品。一未發趣定品。二雖已發趣未得定品。三已得定品。此復二種。一不清淨。二極清淨。於初品中。或時起染污心。由貪等纏繞彼心故。或時起善無記心。由貪等纏暫遠離故。第二品中。或時令心於內靜息。或時失念。於五妙欲其心馳散。或時極靜息故。便為惛沈睡眠纏覆其心。或時為斷彼故。於淨妙境安處其心。或時於彼不正安處心便掉舉。若正安處便不掉舉。由沈掉蓋未斷滅故。於彼二品俱不寂靜。由斷滅故心得寂靜。若由如理作意已得根本靜慮。名定心。若未得者名不定心。道究竟故。名善修心。斷究竟故。名極解脫心。與此相違。名不善修心及不解脫心。從定心已來當知是第三品。是名識蘊異相差別。

120 三結盡 斷五下分結 修習方便禪思

雜阿含經卷第三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三結盡 斷五下分結 修習方便禪思

(六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何等為五。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云何色受陰。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受陰。復次。彼色是無常.苦.變易之法。若彼色受陰。永斷無餘。究竟捨離.滅盡.離欲.寂沒。餘色受陰更不相續.不起.不出。是名為妙。是名寂靜。是名捨離。一切有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云何受受陰。謂六受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受陰。復次。彼受受陰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槃。云何想受陰。謂六想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想。乃至意觸生想。是名想受陰。復次。彼想受陰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槃。云何行受陰。謂六思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思。乃至意觸生思。是名行受陰。復次。彼行受陰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槃。云何識受陰。謂六識身。何等為六。謂眼識身。乃至意識身。是名識受陰。復次。彼識受陰是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槃。

比丘。若於此法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是名隨信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比丘。若於此法增上智慧思惟.觀察.忍。是名隨法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比丘。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三結盡斷知。謂身見.戒取.疑。比丘。是名須陀洹果。不墮惡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後究竟苦邊。比丘。若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不起心漏。名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捨離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得解脫。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四)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爾時。世尊晡時從禪起。出講堂。於堂陰中大眾前。敷座而坐。爾時。世尊歎優陀那偈

法無有吾我 亦復無我所   我既非當有 我所何由生
比丘解脫此 則斷下分結

時。有一比丘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云何無吾我。亦無有我所。我既非當有。我所何由生。比丘解脫此。則斷下分結。

佛告比丘。愚癡無聞凡夫計色是我.異我.相在。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多聞聖弟子不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見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亦非知者。亦非見者。此色是無常。受想行識是無常。色是苦。受想行識是苦。色是無我。受想行識是無我。此色非當有。受想行識非當有。此色壞有。受想行識壞有。故非我.非我所。我我所非當有。如是解脫者。則斷五下分結。

時。彼比丘白佛言。世尊。斷五下分結已。云何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佛告比丘。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於無畏處而生恐畏。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怖畏無我無我所。二俱非當生。攀緣四識住。何等為四。謂色識住.色攀緣.色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於受.想.行識住.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比丘。識於此處。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增進廣大生長。

若作是說。更有異法。識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若增進廣大生長者。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

所以者何。比丘。離色界貪已。於色意生縛亦斷。於色意生縛斷已。識攀緣亦斷。識不復住。無復增進廣大生長。受想行界離貪已。於受想行意生縛亦斷。受想行意生縛斷已。攀緣亦斷。識無所住。無復增進廣大生長。識無所住故不增長。不增長故無所為作。無所為作故則住。住故知足。知足故解脫。解脫故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比丘。我說識不住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除欲.見法。涅槃.滅盡。寂靜.清涼。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生滅以不樂 及三種分別    貪著等觀察 是名優陀那

(六五)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

云何如實觀察。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滅。此是受想行識。此是識集.此是識滅。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愚癡無聞凡夫。於苦.樂.不苦不樂受。不如實觀察。此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不如實觀察故。於受樂著生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從集而生。是名色集。是名受想行識集。

云何色滅。受想行識滅。多聞聖弟子受諸苦.樂.不苦不樂受。如實觀察。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如實觀察故。於受樂著滅。著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皆悉得滅。是名色滅。受想行識滅。

是故。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比丘。禪思住。內寂其心。精勤方便。如實觀察。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觀察。如是分別.種種分別.知.廣知.種種知.親近.親近修習。入.觸證二經。亦如是廣說。

119 彼有 有苦樂 無有 無苦樂 云何眾生

佛說大法鼓經卷上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彼有 有苦樂 無有 無苦樂 云何眾生

爾時。迦葉即白佛言。善哉。世尊。當請所疑。如世尊所說。若有有則有苦樂。無有則無苦樂。此有何義。佛告迦葉。若無有者。謂般涅槃第一之樂。是故離苦樂。得般涅槃第一之樂。若苦若樂。彼則是有。若無有者。則無苦樂。是故欲得般涅槃者。當求斷有。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一切有無常  亦無不變異   彼有有苦樂  無有無苦樂

不為無苦樂  為則有苦樂   莫樂諸有為  亦勿更習近

若人得安樂  還復墜於苦   若不到涅槃  不住安樂處 (中略)

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常解脫非名  妙色湛然住   非聲聞緣覺  菩薩之境界

迦葉白佛言。世尊。云何言色而復常住。佛告迦葉。今當說譬。譬如士夫。從南方摩頭邏來。有人問彼。汝從何來。士夫答言。從摩頭邏來。即復問言。摩頭邏為在何方。時彼士夫。即指南方。迦葉。非為彼人於此得信耶。所以者何。以是士夫自見彼來故。如是迦葉。以我見故。汝當信我。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譬如有士夫  以手指虛空   我今亦如是  名字說解脫

譬如彼士夫  遠自南方來   今我亦如是  從彼涅槃出

然彼迦葉。若見義者。則不須因緣。若不見義。則須因緣。如是迦葉。諸佛世尊。常以無量因緣顯示解脫。迦葉白佛言。云何為因。佛告迦葉。因者是事。迦葉白佛言。云何為緣。佛告迦葉。緣者是依。迦葉白佛言。願更顯示。其譬云何。佛告迦葉。如由父母而生其子。母則是因。父則是緣。是故父母因緣生子。如是說因緣住法。是名為成。

迦葉白佛言。成者有何義。佛告迦葉。成者世間成。迦葉白佛言。云何世間。佛告迦葉。眾生和合施設。迦葉白佛言。云何眾生。佛告迦葉。法集施設。迦葉白佛言。云何為法。 佛告迦葉。非法亦法。法亦非法。法者復有二種。何等為二。有為及無為。色及非色。更無第三法。迦葉白佛言。法何像類。佛告迦葉。法者非色。迦葉白佛言。非法何類。佛告迦葉。非法者亦非色。迦葉白佛言。若法非法非色無相。云何是法。云何非法。佛告迦葉。法者是涅槃。非法者是有。迦葉白佛言。若法非法非色無相者。彼慧者。云何知。何所知。何故知彼相耶。佛告迦葉。眾生生生死中。習種種福德清淨善根。是其正行。若彼行如是法。一切淨相生。若行此法者。是法眾生。眾生生生死中。行種種非福惡不善業。若彼行如是非法。一切惡不淨相生。若行此非法者。是非法眾生。

迦葉白佛言。世尊。云何眾生。佛告迦葉。眾生者四界攝施設。謂內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及入處五根。乃至十三緣起支(無盡意經中云。從不正思惟生無明。故十三支)。受想思心意識。是名眾生法。迦葉當知。是名一切法。迦葉白佛言。是中何等法是眾生。佛告迦葉。是中非一法名為眾生。所以者何。迦葉。譬如波斯匿王鼓。何等為鼓。迦葉白佛言。所言鼓者。皮木及捊。此三法和合。是名為鼓。佛告迦葉。如是和合施設。名為眾生。(中略) 迦葉白佛言。鼓者為是法。為是非法耶。佛告迦葉。鼓者非法非非法。迦葉白佛言。名為何等。佛告迦葉。非法非非法者。名為無記。(中略)

佛告迦葉。從樂生苦。從苦生苦。彼為無記。迦葉白佛言。其譬如何。佛告迦葉。因食生病。食則是樂。病則是苦。彼白癬等。名為無記。迦葉白佛言。若苦樂名無記者。父母子亦無記。佛告迦葉。此則不然。迦葉白佛言。其譬如何。佛告迦葉。如非想非非想等天乃至無想。則恒住子法。善亦如是。迦葉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受想是眾生。是故非想非非想處。應非眾生。佛告迦葉。彼有行分。我說此眾生法者。除無想天。

迦葉白佛言。眾生為是色為非色耶。佛告迦葉。眾生亦非色亦非非色。然成就彼法名為眾生。迦葉白佛言。若如是。非眾生成就法。更有異眾生者。不應有無色天。若然者。無二法世間色及無色。佛告迦葉。法亦非色。非法亦非色。迦葉白佛言。云何為法與解脫俱。為非法與解脫俱。無色天亦有解脫。佛告迦葉。不然。唯有為法無為法。是故無色天。是有為數。解脫是無為。無色天有色性耳。迦葉白佛言。世尊。一切有為是色。非色是無為。無色天有色者。是佛境界。非我等境界。佛告迦葉。善哉善哉。是我境界。非汝等境界。如是諸佛世尊。到解脫者。彼悉有色。解脫亦有色。(中略)

迦葉白佛言。世尊。若如是得解脫者。復應受苦樂。佛告迦葉。如有病眾生。服藥離病已。還復病耶。迦葉白佛言。若有業者。則必有病。佛告迦葉。無業者彼有病耶。迦葉白佛言。不也。世尊。佛告迦葉。如是離苦樂是解脫。當知苦樂是病。如丈夫是得涅槃者。迦葉白佛言。若離苦樂是解脫者。無業病盡耶。佛告迦葉。世間樂者。彼則是苦。於彼出離。如是業盡得解脫。迦葉白佛言。不復終盡耶。佛告迦葉。譬虛空如海。虛空如海耶。虛空無譬解脫無譬。亦復如是。如無色天有色而不可知。亦不可知似此似彼。如是住如是遊戲。非是聲聞緣覺境界。解脫亦如是。

迦葉白佛言。世尊。一切眾生誰之所作。佛告迦葉。眾生自作。迦葉白佛言。此義云何。佛告迦葉。作福者佛。作惡者眾生。迦葉白佛言。最初眾生誰之所作。佛告迦葉。非想非非想等無色天。誰之所作。云何活。云何住。迦葉白佛言。於彼諸業所不能知。然唯業作。如是眾生。生死黑及涅槃白。誰之所作。佛告迦葉。業之所作。業起無量法。善起無量法。迦葉白佛言。何者業起。何者善起。佛告迦葉。業起者有。善起者解脫。迦葉白佛言。無生處云何善起。佛告迦葉。如如不異。迦葉白佛言。若善起者。云何到無生處。佛告迦葉。行善業。

118 云何成就思惟一切諸佛現前三昧(般舟三昧)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又名般舟三昧經)卷第四 饒益品第九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云何成就思惟一切諸佛現前三昧(般舟三昧)

諸菩薩等。若欲成就三昧王者。常當專心精勤觀察彼四念處。賢護。云何菩薩觀四念處。 賢護。菩薩摩訶薩常當專心觀察身行。畢竟不見一切諸身。常當專心觀察受行。而亦不見一切諸受。常當一心觀察心行。而亦不見一切諸心。常當一心觀察法行。而亦不見一切諸法。賢護。如是等事誰能信者。唯彼漏盡阿羅漢。及以阿毘跋致諸菩薩等。

賢護。是中一切愚惑凡夫。於彼念佛現前三昧。常當思惟諸佛世尊。不得生著。又亦思惟 諸佛世尊說如斯法。而亦不著。又亦思惟我聽聞法。一切所為皆不得著。何以故。賢護。諸法皆空本來無生故。賢護。諸法不可念。無念處故。賢護。諸法遠離。絕心想故。賢護。諸法不可執持。真如無得故。賢護。諸法無染如虛空故。賢護。諸法清淨。遠離眾生故。賢護。諸法無濁。因緣滅故。賢護。諸法無為。福伽羅不可得故。賢護。諸法即涅槃相。本性清淨故。賢護。諸法無所有。一切物不可得故。

賢護。是故諸菩薩等。若欲思惟此三昧者。不可異相而能得入。無得相故得見諸佛。正念諸佛。和合相應。亦得思惟助菩提分。念聞正法。思量分別選擇菩提分。而不見自身。亦不證諸法。所以者何。賢護。是中不可以色相故而得見佛。不可以聲相故而得聞法。不可以希望心。成就檀波羅蜜。不可以樂著諸有。具足尸波羅蜜。不可以慳悋祕法而得涅槃。不可以深著福伽羅想而獲多聞。不可以攀緣諸行而能遠離諸事。不可以樂著住處而得證果。不可以隨順貪愛。誡諸過非。不可以常樂鬪諍。成就諸忍。不可以常行惡業而得善果。不可以聲聞乘人而證菩薩念佛三昧。亦不可得諸菩薩忍。亦不可以嫉妬取著而得空三昧。亦不可以行愛欲而入奢摩他。亦不可以懈怠懶惰。證諸聖道。乃至不可以不捨異念諸物。而能成就思惟也。

117 一行三昧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梁扶南國三藏曼陀羅仙譯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六 文殊師利說般若會第四十六之二 梁三藏曼陀羅仙譯

一行三昧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觀正法無為無相。無得無利。無生無滅。無來無去。無知者。無見者。無作者。不見般若波羅蜜。亦不見般若波羅蜜境界。非證非不證。不作戲論無有分別。一切法無盡離盡。無凡夫法。無聲聞法。無辟支佛法。佛法非得非不得。不捨生死不證涅槃。非思議非不思議。非作非不作。法相如是。不知云何當學般若波羅蜜。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若能如是知諸法相。是名學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若欲學菩提自在三昧。得是三昧已。照明一切甚深佛法及知一切諸佛名字。亦悉了達諸佛世界。無有障礙。當如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中學。

復有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亦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

阿難所聞佛法。得念總持辯才智慧。於聲聞中雖為最勝。猶住量數則有限礙。若得一行三昧。諸經法門一一分別。皆悉了知決定無礙。晝夜常說智慧辯才終不斷絕。若比阿難多聞辯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菩薩摩訶薩應作是念。我當云何逮得一行三昧不可思議功德無量名稱。佛言。菩薩摩訶薩。當念一行三昧。常勤精進而不懈怠。如是次第漸漸修學。則能得入一行三昧不可思議功德作證。除謗正法。不信惡業重罪障者。所不能入。

復次。文殊師利。譬如有人得摩尼珠。示其珠師。珠師答言。此是無價真摩尼寶。即求師言。為我治磨勿失光色。珠師治已。隨其磨時。珠色光明映徹表裏。文殊師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修學一行三昧不可思議功德無量名稱。隨修學時知諸法相。明達無礙功德增長。亦復如是。文殊師利。譬如日輪光明遍滿無有滅相。若得一行三昧。悉能具足一切功德。無有缺少。亦復如是。照明佛法如日輪光。

文殊師利。我所說法皆是一味。離味解脫味寂滅味。若善男子善女人。得是一行三昧者。其所演說亦是一味。離味解脫味寂滅味。隨順正法無錯謬相。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訶薩得是一行三昧。皆悉滿足助道之法。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16 隨願往生十方淨土

佛說灌頂經卷第十一 佛說灌頂隨願往生十方淨土經 東晉天竺三藏帛尸梨蜜多羅譯

隨願往生十方淨土

聞如是。一時佛在鳩尸那竭國娑羅雙樹間。爾時。世尊般涅槃時。十方國土無央數眾。天龍八部悉皆悲號歎息。禽獸雜類悉皆如是。來到佛所。稽首作禮畢訖却坐。世尊告曰若有疑者今皆當問。正覺滅度多所矜愍。設有問者為究竟說。爾時。他方國土有一菩薩名曰普廣。從座而起稽首作禮。而白佛言。四輩弟子臨終之日。若已終者。願欲往生十方國土。修何功德而得往生。佛告普廣菩薩摩訶薩。汝能愍念四輩弟子及未來世諸眾生等。問此願生因緣之福。汝今諦聽。吾當為汝而演說之。

佛告普廣菩薩摩訶薩。若四輩弟子。若臨終時若未終者。願生東方香林剎者。其佛號曰入精進菩薩。無央數國土莊嚴。若人臨終之日。願生彼者隨願往生。佛告普廣菩薩摩訶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臨終之日。願生東南方金林剎者。其佛號曰盡精進菩薩。無央數國土莊嚴。若人臨終願生彼者隨願往生。佛告普廣菩薩摩訶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臨終之日。願生南方樂林剎者。其佛號曰不捨樂菩薩。無央數國土莊嚴。若人命終願生彼者隨願往生。佛告普廣菩薩摩訶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臨終之日。願生西南方寶林剎者。其佛號曰上精進菩薩。無央數國土莊嚴。若臨終時願生彼者隨願往生。佛告普廣菩薩摩訶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臨終之日。願生西方華林剎者。其佛號曰習精進菩薩。無央數國土莊嚴。若人臨終願生彼者隨願往生。佛告普廣菩薩摩訶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臨終之日願生西北方金剛剎者。其佛號曰一乘度菩薩。無央數國土莊嚴。若人臨終願生彼者隨願往生。佛告普廣菩薩摩訶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臨終之日。願生北方道林剎者。其佛號曰行精進菩薩。無央數國土莊嚴。若人臨終願生彼者隨願往生。佛告普廣菩薩摩訶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臨終之日。願生東北方青蓮剎者。其佛號曰悲精進菩薩。無央數國土莊嚴。若人臨終願生彼者隨願往生。佛告普廣菩薩摩訶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臨終之日。願生下方水精剎者。其佛號曰淨命精進菩薩。無央數國土莊嚴。若人臨終願生彼者隨願往生。佛告普廣菩薩摩訶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命終之日。願生上方欲林剎者。其佛號曰至誠精進菩薩。無央數國土莊嚴。若人臨終願生彼者隨願往生。

佛告普廣菩薩摩訶薩。若四輩男女臨終之日。願生十方佛剎土者。當洗除身體著鮮潔之衣。燒眾名香懸繒旛蓋。歌詠三寶讀誦尊經。廣為病者說因緣譬喻。言辭微妙經義。苦空非身四大假合。形如芭蕉中無有實。又如電光不得久停。故云色不久鮮。當歸敗壞。精誠行道可得度苦。隨心所願無不獲果。

佛又復告普廣菩薩摩訶薩。十方妙土通洞無窮不可度量。諸佛如來所居淨土。亦復無量不可稱數。今我於此大眾之中。為諸四輩未來之世像法眾生。說是十方諸佛國土及佛名號。不可稱說略演少耳。普廣菩薩摩訶薩又白佛言。世尊。十方佛剎淨妙國土有差別不。佛言普廣。無差別也。普廣又白佛言。世尊。何故經中讚歎阿彌陀剎。七寶諸樹宮殿樓閣。諸願生者。皆悉隨彼心中所欲應念而至。佛告普廣菩薩摩訶薩。汝不解我意。娑婆世界人多貪濁。信向者少習邪者多。不信正法。不能專一。心亂無志。實無差別。令諸眾生專心有在。是故讚歎彼國土耳。諸往生者悉隨彼願。無不獲果。普廣菩薩復白佛言。若四眾男女。若命未終若已終者。我今當勸修諸福業。得生十方諸佛剎也。佛言。善哉。普廣菩薩摩訶薩。隨意教導十方人也。

普廣菩薩語四輩言。若人臨終未終之日。當為燒香然燈續明。於塔寺中表剎之上懸命過幡。轉讀尊經竟三七日。所以然者。命終之人在中陰中。身如小兒。罪福未定應為修福。願亡者神使生十方無量剎土。承此功德必得往生。亡者在世若有罪業應墮八難。幡燈功德必得解脫。若善願。應生父母在異方。不得疾生。以幡燈功德。皆得疾生無復留難。若得生已。當為人作福德之子。不為邪鬼之所得便。種族豪強。是故應修幡燈功德。諸過命者。修行福業至心懇惻。應代亡者悔過眾罪。罪垢即滅。為亡者修福。如餉遠人無不獲果。譬如世間犯罪之人。心中思惟望諸親屬。求諸大力救其危厄。今日燒香望得解脫。為亡者稱其名號修諸功德。以福德之力緣是解脫亦復如是。徑生十方無願不得。

普廣菩薩又白佛言。若人在世不歸三寶不行法戒。若其命終應墮三塗受諸苦痛。其人臨終方欲精誠歸命三寶。受行法戒悔過罪釁。發露懺謝改更修善。臨壽終時聞說經法。善師化導得聞法音。欲終之日生是善心得解脫不。佛言普廣菩薩摩訶薩。若有男子善女人等。臨終之時得生此心。無不解脫眾苦者也。所以者何如人負債依附王者。債主便畏不從求財。此譬亦然。天帝放赦閻羅除遣。及諸五官伺候之神。反更恭敬不生惡心。緣此福故不墮惡道解脫厄難。隨心所願皆得往生。(中略)

普廣菩薩白佛言。世尊。若四輩男女。若臨終時。若已過命是其亡日。我今亦勸造作黃幡懸著剎上。使獲福德。離八難苦。得生十方諸佛淨土。幡蓋供養隨心所願至成菩提。幡隨風轉。破碎都盡至成微塵。風吹幡塵其福無量。幡一轉時轉輪王位。乃至吹塵小王之位。其報無量。燈四十九照諸幽冥。苦痛眾生蒙此光明皆得相見。緣此福德拔彼眾生悉得休息。(中略)

佛告普廣菩薩摩訶薩。若人未終臨終之日。若已終竟又是終日。父母親族知識朋友。為命終者修諸福業。齋戒一心洗浴身體著鮮潔之衣。一心禮敬十方諸佛。又當稱揚十方佛號。別以華香供養諸佛。可得解脫憂苦之患。得昇天上證泥洹道。

佛告普廣菩薩摩訶薩。若未終時禮拜十方諸佛。命終之人所生之處常得值佛。千劫萬劫億萬劫數。重罪之殃無不得脫。亦復當為說是灌頂無上章句。三世諸佛天中之天各皆順本。三世如來說是無上總持章句。普廣菩薩摩訶薩汝當諦聽。我今為汝及一切眾生諸病苦者。若其臨終。若已終竟復是終日。聞此章句。所生之處當得見佛。不墮八難遠於惡道。於是世尊在大眾中。宣說諸佛無上章句。即作偈頌。而說之曰

波利富樓那  遮利三慢陀   達舍尼羅佉  摩訶毘羅訶

伽帝三慢陀  毘陀摩伽帝   摩訶伽利波  波帝婆彌陀

娑婆婁伽提  修鉢利富那   阿利那達摩  摩訶毘波提

帝利毘波伽  修勒波僧祇   醯帝三博叉  摩訶三慢陀

阿陀摩羅尼  阿利摩羅多   毘鼓三慢陀  達尼佉羅陀

佛語普廣菩薩摩訶薩。是為灌頂無上章句。必定不二。解除亡者無量罪厄。令過命者得生天上。隨心所願往生十方。此大章句真實之言。在所生處常見十方微妙淨土。若在世時應當受持如是章句。齋戒一心。為過命者。七日七夜受持八禁。長齋菜食。禮敬十方諸佛世尊。當發大誓。願我獲得僧那僧涅。諸眾生輩使向無上正真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