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眾生云何當背生死

僧伽吒經卷四 元魏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眾生云何當背生死

爾時,世尊告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言。善男子,在此眾集,為欲聽法。藥上,此諸眾生,今當背生死,今日當得住於十地。住十地已,得離煩惱,得寂滅佛法。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此諸眾生,雜業所生,如來云何淨此眾生。佛告藥上菩提薩埵言。善男子,汝今諦聽,當為汝說。藥上,此諸眾生愚癡無智,不知解脫在於何處。多有年少諸眾生等,今日當得法陀羅尼。得知一切法,得於十地。至十地已能作佛事,能轉法輪雨於法雨,紹無上佛法,安樂眾生。天龍阿修羅、乾闥婆、餓鬼等,聞法歡喜,皆住十地。擊大法鼓,吹大法螺。此年少等,勤修行故得此十地,今所得法如十方佛。

爾時,五千年少眾生,從座而起,白佛言。世尊,此身為重擔,大可怖畏。不知。道以非道,我等猶如盲冥之人,願佛憐愍。我等勸請世尊,願佛說法。我等生無智慧,不知法藥。願世尊為我等說法,令得遠離生死之苦,所生之處願見佛身。

爾時,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語諸年少眾生言。汝等食已,然後為汝演說正法。時諸年少語藥上言,我不識汝,汝為是誰。色相寂滅,離三惡道怖;如汝身相,離諸惡法;見汝掌中,七寶莊嚴;身服寶瓔,以功德聚。我不知汝是何等人。我等不須食,亦不須飲。以食入身,甚可憎惡,變成屎尿,作血肉筋皮。是故我等不須食飲,不須一切細軟衣服,不須臂印金釧真珠瓔珞,莊嚴身俱皆所不欲。以無常故,我等亦不顧惜身命。為離惡道,我等求於法施。為安樂天人,為求善知識,不求轉輪聖王。以轉輪王,雖主四方不免磨滅。男女妻子不能隨從,所有七寶亦不逐去,無量人眾亦不隨去,於四天下無復自在。一身為王,多見無常。作惡業故,墮叫喚地獄。七寶自在,遊四天下,竟何所在。

仁者,且聽我等所說,速至佛所。佛觀一切,愍之如子。我等無父無母,無兄弟親族,一切皆無。佛為我父,如來是母。佛如日月,示人善道。於生死中能救眾生,令不復生。諸煩惱河甚可怖畏,眾生在中煩惱漂溺,如來救之,令不復入。世尊憐愍為說正法,示人無上菩提之處。我等不貪飲食,不欲世間富貴,不願生天,不畏墜惡道。得人身已,願見世尊。眾生短壽,流轉無常,以惡業故。貪著五欲,不覺死至。知死必至,亦不怖畏。不念生滅,不知細法,不知修細業,不知寂滅界,無明覆心。生已歸死,死已復生。心亦不生厭離之想,長夜受苦。鞭撻撾打不生厭離,但起劫奪,受獄縛苦。五縛所繫,本惡業故。命識欲滅,悲泣而言,誰救濟我。一切悉與金銀雜寶,身為奴僕,一切作使我悉能為。王位自在,我悉不欲。不須財物,但求活命。如是,仁者,我等不須飲食。諸王自在,食則上味,會歸於死;天食甘露,亦歸磨滅。種種百味,王所貪著,求實則無飲食等味,我等不須。我等求聞正法,令得離苦。願離愛縛諸結煩惱,歸依世尊,願離諸縛。我等敬禮大仙世尊,為諸眾生,未知仁者名字何等,願自說之。

藥上菩提薩埵言。世界廣博,眾生名字,寧可盡知。諸年少言,我等願知仁者名字甚深,名字願為宣說。藥上答言,我名藥上,治眾生病,藥中最上。我今為汝等說,令離諸病,滅除一切世界病苦。世間貪為大病,能除滅之;嗔為大病,無智眾生流轉地獄、畜生、餓鬼;痴為大病,眾生受苦皆能滅除。

諸年少言,聞此妙法,離諸苦難。凡夫無智,受諸苦惱。聞此淨法,離諸惡業。離惡業故,無惡道畏,速見如來救一切病。醫王施藥,療治眾苦。仁者速去禮敬如來,以我等語向世尊說。世尊能除我等之病,滅煩惱火。欲火燒身,不能滅除,我等極苦,願佛憐愍。身為重擔甚可怖畏,三毒所壓不可得勝,去來常擔不能遠離,不知死至不生驚怖,不知解脫道,亦不知示解脫道者。以愚癡意自謂不死,見父母死猶不生怖,諸業煩惱濁亂其心,受諸苦惱,云何而食。

我等無明覆心,有如是苦,大怖重擔。想行及受,癡愛無智,流轉諸有。世間妄生,不識解脫。世人愚癡,浴以香湯,衣以上服,食以上味。耳聽樂音,種種自娛。種種好色,樂欲觀之。一切好味,舌求貪食。細軟之觸,身欲著之。二身和合,痴心謂樂。此身頑痴,何處有樂。著好履屣、衣服、飲食,無如之何。臨終困至,無有能救。自不能救,衣服之具,豈能救濟。生在世間,馳諸象馬,當作惡業,不求解脫。自作教人,不知後報。

我等前死有生,今生有死,憂悲苦惱。我具見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喪亡悲哀,憂愁苦惱,皆悉見之。諸行皆空,智者云何而生樂著,不求寂滅法,不求離生死法。以貪覆心,生在世時不行布施。一切過中,無過貪心。著於世法,多作有行。不知修習禪定解脫之道,不知發大誓願成無上道。佛是父母,佛是示解脫道者,能雨利益眾生。愚癡眾生不知護法。發心願求無上菩提,名為護法。一切行空,財物亦空。若觀我空,不復受生。

願仁者憐愍,以我等語具向佛說,為諸菩提薩埵故。諸菩薩法不應懈怠,勤修精進,捨惡行善。仁者為我往至佛所,禮敬如來,作如是言。世尊知一切法,悉無有疑。惡魔眷屬,佛已調伏。如來已能燃大法炬,令眾得樂。如是之法能成佛者,我等未聞。仁者速往佛所,為我等故。我等不見如來,猶未得度;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見此身已,然後得度。

95 無情無佛種 此宗本無諍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曹溪原本 付囑流通第十 門人法海編集

無情無佛種 此宗本無諍

法性本無生滅去來。汝等盡坐。吾與汝等一偈。名曰真假動靜偈。汝等誦取此偈。與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眾僧作禮。請師說偈。偈曰

一切無有真。不以見於真。若見於真者。是見盡非真。

若能自有真。離假即心真。自心不離假。無真何處真。

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若修不動行。同無情不動。

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不動是不動。無情無佛種。

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但作如此見。即是真如用。

報諸學道人。努力須用意。莫於大乘門。卻執生死智。

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

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意。執逆諍法門。自性入生死。

時。徒眾聞說偈已。普皆作禮。並體師意。各各攝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諍。(中略)

師復曰。諸善知識。汝等各各淨心。聽吾說法。汝等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故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閒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淨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種。含藏長養。成熟其實。一相一行。亦復如是。

我今說法。猶如時雨。普潤大地。汝等佛性。譬諸種子。遇茲霑洽。悉得發生。承吾旨者。決獲菩提。依吾行者。定證妙果。聽吾偈曰

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頓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師說偈已。曰。其法無二。其心亦然。其道清淨。亦無諸相。汝等慎勿觀靜及空其心。此心本淨。無可取捨。各自努力。隨緣好去。

五祖宏忍偈。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悟法傳衣第一)

94 當知輪迴 愛為根本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唐罽賓三藏佛陀多羅譯

當知輪迴 愛為根本

於是彌勒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菩薩開祕密藏。令諸大眾深悟輪迴。分別邪正。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於大涅槃生決定信。無復重隨輪轉境界起循環見。世尊。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遊如來大寂滅海。云何當斷輪迴根本。於諸輪迴。有幾種性。修佛菩提。幾等差別。迴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唯願不捨救世大悲。令諸修行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慧目肅清。照曜心鏡。圓悟如來無上知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中略)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婬欲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知欲可厭。愛厭業道。捨惡樂善。復現天人。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捨。還滋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皆輪迴故。不成聖道。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欲及除愛渴。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捨愛。假諸貪欲而入生死。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捨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迴。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淨心便得開悟。

善男子。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依二種障。而現深淺。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

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若諸眾生永捨貪欲。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但能悟入聲聞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界。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為外道種性。邪師過謬非眾生咎。是名眾生五性差別。

善男子。菩薩唯以大悲方便。入諸世間開發未悟。乃至示現種種形相。逆順境界與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無始清淨願力。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於大圓覺起增上心。當發菩薩清淨大願。應作是言。願我今者住佛圓覺。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依願修行。漸斷諸障。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證大圓覺妙莊嚴域。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彌勒汝當知  一切諸眾生   不得大解脫  皆由貪欲故

墮落於生死  若能斷憎愛   及與貪瞋癡  不因差別性

皆得成佛道  二障永銷滅   求師得正悟  隨順菩提願

依止大涅槃  十方諸菩薩   皆以大悲願  示現入生死

現在修行者  及末世眾生   勤斷諸愛見  便歸大圓覺

93 末世善知識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唐罽賓三藏佛陀多羅譯

末世善知識

爾時。世尊告普覺菩薩言。善哉善哉。(中略)善男子。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恒清淨。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末世眾生見如是人。應當供養不惜身命。彼善知識四威儀中常現清淨。乃至示現種種過患。心無憍慢。況復搏財妻子眷屬。若善男子於彼善友不起惡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覺。心華發明。照十方剎。

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作得故說名為病。二者任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無起滅念。任彼一切隨諸法性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任有故說名為病。三者止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止合故說名為病。四者滅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斷一切煩惱。身心畢竟空無所有。何況根塵虛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寂相故說名為病。離四病者。則知清淨。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 名為邪觀。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養善友事善知識。彼善知識欲來親近。應斷憍慢。若復遠離。應斷瞋恨。現逆順境猶如虛空。了知身心畢竟平等。與諸眾生同體無異。如是修行方入圓覺。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得成道。由有無始自他憎愛一切種子。故未解脫。若復有人。觀彼怨家如己父母。心無有二。即除諸病。於諸法中自他憎愛亦復如是。善男子。末世眾生欲求圓覺。應當發心作如是言。盡於虛空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究竟圓覺。於圓覺中無取覺者。除彼我人一切諸相。如是發心不墮邪見。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覺汝當知  末世諸眾生   欲求善知識  應當求正覺

心遠二乘者  法中除四病   謂作止任滅  親近無憍慢

遠離無瞋恨  見種種境界   心當生希有  還如佛出世

不犯非律儀  戒根永清淨   度一切眾生  究竟入圓覺

無彼我人相  常依止智慧   便得超邪見  證覺般涅槃

92 修行漸次 云何思惟 云何住持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唐罽賓三藏佛陀多羅譯

修行漸次 云何思惟 云何住持

於是普眼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則於圓覺不能悟入。願興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

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中略)

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不可說阿僧祇恒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花。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眼汝當知  一切諸眾生   身心皆如幻  身相屬四大

心性歸六塵  四大體各離   誰為和合者  如是漸修行

一切悉清淨  不動徧法界   無作止任滅  亦無能證者

一切佛世界  猶如虛空花   三世悉平等  畢竟無來去

初發心菩薩  及末世眾生   欲求入佛道  應如是修習

 

91 三種圓覺修行方便漸次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唐罽賓三藏佛陀多羅譯

三種圓覺修行方便漸次

於是威德自在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分別如是隨順覺性。令諸菩薩覺心光明。承佛圓音。不因修習而得善利。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薩莊嚴佛國及成菩提。非一方便。唯願世尊廣為我等。宣說一切方便漸次。并修行人總有幾種。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遊戲如來大寂滅海。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威德自在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無上妙覺徧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於諸修行實無有二。方便隨順其數無量。圓攝所歸循性差別當有三種。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離。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鉢提。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方便漸次。不取幻化及諸淨相。了知身心皆為罣礙。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受用世界及與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於外。煩惱涅槃不相留礙。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妙覺隨順寂滅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眾生壽命皆為浮想。此方便者名為禪那。

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若得圓證即成圓覺。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聖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頃隨順修習。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威德汝當知  無上大覺心   本際無二相  隨順諸方便

其數即無量  如來總開示   便有三種類  寂靜奢摩他

如鏡照諸像  如幻三摩提   如苗漸增長  禪那唯寂滅

如彼器中鍠  三種妙法門   皆是覺隨順  十方諸如來

及諸大菩薩  因此得成道   三事圓證故  名究竟涅槃

90 行般若波羅蜜當如是住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二十一 大方便品第六十九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共僧叡譯

大智度論卷第八十二 釋方便品第六十九之上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行般若波羅蜜當如是住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以何意故。說般若波羅蜜最上最妙。佛告須菩提。是般若波羅蜜取一切善法。到薩婆若中住不住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羅蜜有法可取可捨不。佛言。不也。須菩提。般若波羅蜜無法可取。無法可捨。何以故。一切法不取不捨故。世尊。般若波羅蜜於何等法不取不捨。佛言。般若波羅蜜於色不取不捨。於受想行識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取不捨。世尊。云何不取色。乃至不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若菩薩不念色乃至不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不取色乃至不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言。世尊。若不念色乃至不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得增益善根。善根不增。 云何具足諸波羅蜜。若不具足諸波羅蜜。云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告須菩提。若菩薩不念色乃至不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時善根增益。善根增益故。具足諸波羅蜜。諸波羅蜜具足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不念色乃至不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何因緣故色不念時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念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以念故著欲界色界無色界。不念故無所著。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應有所著。

世尊。菩薩摩訶薩如是行般若波羅蜜當住何處。佛言。菩薩摩訶薩如是行。不住色乃至不住一切種智。世尊。何因緣故色中不住乃至一切種智中不住。佛言。不著故不住。何以故。是菩薩不見有法可著可住。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以不著不住法。行般若波羅蜜。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作是念。若能如是行如是修。是行般若波羅蜜。我今行般若波羅蜜修般若波羅蜜。若如是取相。則遠離般若波羅蜜。若遠離般若波羅蜜。則遠離檀那波羅蜜。乃至遠離一切種智。何以故。般若波羅蜜無有著處亦無著者。自性無故。菩薩摩訶薩若復如是取相。則於般若波羅蜜退。若退般若波羅蜜則是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得受記。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住是般若波羅蜜。能生檀那波羅蜜。乃至能生大悲。若作是念則為失般若波羅蜜。失般若波羅蜜者則不能生檀那波羅蜜。乃至不能生大悲。菩薩若復作是念。諸佛知諸法無受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若作如是演說開示教詔。則失般若波羅蜜。何以故。諸佛於諸法無所知無所得。亦無法可說。何況當有所得。無有是處。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云何無是過失。佛言。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作是念。諸法無所有不可取。若法無所有不可取。則無所得。若如是行為行般若波羅蜜。若菩薩摩訶薩著無所有法。則遠離般若波羅蜜。何以故。般若波羅蜜中無有著法故。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羅蜜遠離般若波羅蜜耶。檀那波羅蜜遠離檀那波羅蜜耶。乃至一切種智遠離一切種智耶。世尊。若般若波羅蜜遠離般若波羅蜜。乃至一切種智遠離一切種智。菩薩云何得般若波羅蜜。乃至得一切種智。佛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生色是色誰色。乃至一切種智不生是一切種智誰一切種智。如是菩薩能生般若波羅蜜。乃至能生一切種智。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觀色若常若無常。若苦若樂。若我若非我。若空若不空。若離若非離。何以故。自性不能生自性。乃至一切種智亦如是。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如是觀色乃至觀一切種智。能生般若波羅蜜乃至能生一切種智。

89 何等是深般若波羅蜜相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十四 問相品第四十九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共僧叡譯

大智度論卷第七十 釋問相品第四十九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何等是深般若波羅蜜相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欲界天子色界天子。遙散華香來至佛所。頂禮佛足却一面住。白佛言。世尊。所說般若波羅蜜甚深。何等是深般若波羅蜜相。佛告欲界色界諸天子。諸天子。空相是深般若波羅蜜相。無相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垢無淨。無所有法無相。無所依止虛空相。是深般若波羅蜜相。諸天子。如是等相是深般若波羅蜜相。佛為眾生用世間法故說。非第一義。諸天子。如是諸相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不能破壞。何以故。是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亦是相故。

諸天子。相不能破相。相不能知相。相不能知無相。無相不能知相是相是無相。相無相皆無所有。謂知相知者知法。皆不可得故。何以故。諸天子。是諸相非色作。非受想行識作。非檀那波羅蜜作。非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那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作。非內空作非外空作。非內外空作。非無法空作。非有法空作。非無法有法空作。非四念處作。乃至非一切種智作。諸天子。是相非人所有。非非人所有。非世間非出世間。非有漏非無漏。非有為非無為。

佛復告諸天子。譬如有人問何等是虛空相。此人為正問不。諸天子言。世尊。此不正問。何以故。世尊。是虛空無有相可說。虛空無為無起故。佛告欲界色界諸天子。有佛無佛相性常住。佛得如實相性故。名為如來。

諸天子白佛言。世尊。世尊所得諸相性甚深。得是相故得無礙智。住是相中以般若波羅蜜集諸法自相。諸天子言。希有世尊。是深般若波羅蜜是諸佛常所行道處。行是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通達一切法相。若色相若受想行識相。乃至一切種智相。佛言。如是如是。諸天子。惱壞相是色相。佛得是無相。覺者受相。取者想相。起作者行相。了別者識相。佛得是無相。能捨者檀那波羅蜜相。無熱惱者尸羅波羅蜜相。不變異者羼提波羅蜜相。不可伏者毘梨耶波羅蜜相。攝心者禪那波羅蜜相。捨離者般若波 羅蜜相。佛得是無相。心無所嬈惱者。是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相。佛得是無相。出世間者三十七品相。佛得是無相。苦者無作脫門相。集者空脫門相。寂滅者無相脫門相。佛得是無相。勝者十力相。不恐怖者無所畏相。遍知者四無礙智相。餘人無得者十八不共法相。佛得是無相。愍念眾生者大慈大悲相。實者無錯謬相。無所取者常捨相。現了知者一切種智相。佛得是無相。如是諸天子。佛得一切諸法無相。以是因緣故。佛名無礙智。(中略)

須菩提言。世尊。若一切法無知者無見者。云何般若波羅蜜能生諸佛。能示世間相。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一切法實無知者無見者。云何無知者無見者。一切法空虛誑不堅固。是故一切法。無知者無見者。復次。須菩提。一切法云何無知者無見者。一切法無依止無所繫。以是故一切法無知者無見者。如是。須菩提。般若波羅蜜能生諸佛。能示世間相。不見色故示世間相。不見受想行識故示世間相。乃至不見一切種智故示世間相。如是。須菩提。般若波羅蜜能生諸佛能示世間相。須菩提言。世尊。云何不見色故般若波羅蜜示世間相。不見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故示世間相。佛告須菩提。若不緣色生識。是名不見色相故示。不緣受想行識生識。乃至不緣一切種智生識。是名不見一切種智相故示。如是。須菩提。是深般若波羅蜜能生諸佛。能示世間相。(中略)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佛法如來法自然人法一切智人法。不可思議不可稱無有量無等等。色亦不可思議不可稱無有量無等等。受想行識亦不可思議不可稱無有量無等等。乃至一切種智法性法相。不可思議不可稱無有量無等等。是中心心數法不可得。復次。須菩提。色不可思議是亦不可得。乃至色無等等。是亦不可得。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無等等。是亦不可得。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何因緣色不可思議乃至無等等。是亦不可得。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無等等。是亦不可得。佛語須菩提。色量不可得故。受想行識量不可得故。乃至一切種智量不可得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何因緣色量不可得。乃至一切種智量不可得。佛告須菩提。色不可思議故。乃至色無等等故。量不可得。乃至一切種智不可思議故。乃至一切種智無等等故。量不可得。

須菩提。於汝意云何。不可思議乃至無等等。寧可得不。色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可得不。須菩提言。世尊。不可得。以是故。須菩提。一切法不可思議乃至無等等亦如是。須菩提。諸佛法不可思議不可稱無有量無等等。須菩提。是名諸佛法不可思議乃至無等等。須菩提。是諸佛法不可思議過思議相故。不可稱過稱故。無有量過量故。無等等過等等故。須菩提。是因緣故。一切法亦不可思議乃至無等等。須菩提。不可思議。名是義不可思議。不可稱。名是義不可稱。無有量。名是義不可量。無等等。名是義無等等。須菩提。是諸佛法不可思議乃至無等等。不可思義如虛空不可思識。不可稱如虛空不可稱。無有量如虛空無有量。無等等如虛空無等等。須菩提。是亦名諸佛法不可思議乃至無等等。佛法如是無量。一切世間天及人阿修羅。無能思議籌量者。

88 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十一 隨喜品第三十九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共僧叡譯

大智度論卷第六十一 釋隨喜品第三十九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彌勒菩薩語須菩提。若諸菩薩摩訶薩久行六波羅蜜。多供養諸佛。種善根。與善知識相隨。善學自相空法。是諸菩薩是緣是事。諸佛諸善根。隨喜福德。不取相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不二法非不二法。非相非不相。非可得法非不可得法。非淨非垢。不生不滅法。是名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諸菩薩不久行六波羅蜜。不多供養諸佛。不種善根。不與善知識相隨。不善學自相空法。是諸菩薩是諸緣是諸事。諸佛諸善根。隨喜福德諸心。取相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不名迴向。

須菩提。如是般若波羅蜜義。乃至一切種智義。所謂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不應為新學菩薩說。何以故。是菩薩所有少許信樂恭敬清淨心皆忘失。當在阿惟越致菩薩摩訶薩前說。若有為善知識所護。若久供養諸佛種諸善根。應為是人說如是般若波羅蜜義。乃至一切種智義。所謂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是人聞是法不沒不驚不畏不怖。須菩提。菩薩摩訶薩隨喜福德。應如是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謂菩薩用心隨喜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心盡滅變離。是緣是事是諸善根。亦盡滅變離。

是中何等是隨喜心。何等是諸緣。何等是諸事。何等是諸善根隨喜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心不俱。是心性亦不可得迴向。菩薩云何隨喜心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如是知。是般若波羅蜜無有法。乃至檀那波羅蜜亦無有法。色無有法。受想行識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法。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隨喜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能如是迴向。是名隨喜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釋提桓因語須菩提。新發意菩薩聞是事將無驚懼怖畏。須菩提。云何新發意菩薩作諸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云何隨喜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語釋提桓因。若新發意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不受是般若波羅蜜。以無所得故。無相故。乃至檀那波羅蜜亦如是。多信解內空。乃至多信解無法有法空。多信解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常與善知識相隨。是善知識為說六波羅蜜義。開示分別。如是教授。令常不離般若波羅蜜。乃至得入菩薩法位。終不離般若波羅蜜。乃至不離檀那波羅蜜。不離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亦教語魔事。聞種種魔事已。不增不減。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不受一切法故。是菩薩亦常不離諸佛。乃至得菩薩位。於中種善根。以是善根故生菩薩家。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終不離是善根。(中略)

云何菩薩不墮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須菩提言。若菩薩摩訶薩念諸佛及僧。於是中不生佛想。不生僧想。無善根想。用是心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心中亦不生心想。菩薩如是迴向。想不顛倒心不顛倒見不顛倒。若菩薩摩訶薩念諸佛及僧善根。取相。取相已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如是名為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若菩薩摩訶薩用是心念諸佛及僧諸善根。是心念時即知盡滅。若盡滅是法不可得。迴向所用迴向心亦是盡滅相。所迴向處是法亦如是相。若如是相迴向。是名正迴向。非邪迴向。(中略)

爾時。彌勒菩薩問須菩提。云何菩薩摩訶薩於諸善根不取相。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言。以是事故。當知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中。應有般若波羅蜜方便力。若是福德離般若波羅蜜。不得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般若波羅蜜中諸佛不可得。諸善根不可得。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亦不可得。於是中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應如是思惟。過去諸佛及弟子身皆滅。諸善根亦滅。我今取相分別諸佛諸善根及諸心。以是取相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所不許。何以故。取相有所得故。所謂於過去諸佛取相分別。是故菩薩摩訶薩欲以諸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應有得。不應取相。如是迴向。若有得取相迴向。諸佛不說有大利益。何以故。是迴向雜毒故。

87 一切法無生無滅無相無為

佛藏經卷上 諸法實相品第一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一切法無生無滅無相無為

爾時。舍利弗從三昧起行詣佛所。偏袒右肩頭面作禮。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所說一切諸法。無生無滅無相無為。令人信解。佛告舍利弗。汝見何利歎言希有。如來所說一切諸法無生無滅無相無為。令人信解。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在靜處每作是念。世尊。乃於無名相法以名相說。無語言法以語言說。思惟是事生希有心。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是事希有第一希有。謂是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略)

舍利弗。如來所說諸法無性。空無所有。一切世間所難信解。何以故。舍利弗。是法無想離諸想。無念離諸念。無取無捨無戲論無惱熱。非此岸非彼岸非陸地。非癡非明。以無量智乃可得解。非以思量所能得知。無行無相無有惱熱。無念過諸念。無心過諸心。無向無背無縛無解。無妄無妄法。無癡無癡法。無有癡網。無名無言。無說無不說。無盡無不盡。無行無行相。無道無道果。無離過諸離。無思惟無雜糅。不取不捨。無得不可得。除諸滯着。除貪恚癡。非實非虛妄。非常非無常。非明非不明。非闇非照。不在心。無有性性本空。能降伏魔。降伏煩惱。降伏五陰。降伏十二入。降伏十八界。降伏說有五陰者。降伏說有十二入者。降伏說有十八界者。降伏說有眾生者。說有人者。說有壽者。說有命者。說有有者。說有無者。降伏一切諸邪行者。

舍利弗。我此聖法。皆能降伏一切貪著乃至說有法者。不信樂諸法如實相者。逆佛法者。所以者何。舍利弗。若有眾生說我者。說人者。說眾生者。說斷滅者。說常者。說有者。說無者。說諸法者。說假名者。說邊者。皆違逆佛。與佛共諍。舍利弗。乃至於法少許得者。皆與佛諍。與佛諍者皆入邪道。非我弟子。若非我弟子。即與涅槃共諍。與佛共諍。與法共諍。與僧共諍。舍利弗。如是見人。我則不聽出家受戒。舍利弗。如是見人。我則不聽受一飲水以自供養。

舍利弗。若人除捨如是不善貪著事者。於我法中出家求道。不念涅槃。不以涅槃為念。不貪涅槃。於畢竟空法。不驚不畏。是人尚為斷諸法故勤行精進。何況如是不善貪著。謂著我著眾生著人著法。是人為斷諸貪著故。但勤修習無相三昧。於無相三昧亦不取相。是人通達一切諸法相皆是一相。所謂無相。舍利弗。是則名為於聖法中柔順法忍。得是柔順法忍。乃名是我弟子。能消供養。不空受身。

所以者何。舍利弗。我是真實相法。不可入不可取。不可捨不可貪。不可說。斷語言道。無歡無喜斷貪喜心。非眾緣合離眾因緣。無道斷道至於無道。斷諸語言論議音聲。無形無色。無取無著無用。無實無妄無闇無明。無壞無諍無合無散。無動無念無有分別。不可得示。非垢非淨。非名非相。非心數法非心所解。我此法中。無男無女。無天無龍無夜叉無乾闥婆無鳩槃荼無毘舍闍。無斷無常。無我無眾生無人。無來無去無出無入。無戒無犯無淨無垢。無有三昧。無定無定根。無禪無禪根。無知無見無貪無諍。無道無道果。無慧無慧根。無明無非明。無解脫無非解脫。無果無得果。無力無非力。無所畏無無所畏。無念無念根。無坐無行無有威儀。無此無彼。無憶想分別。無菩提無菩提分。無智無非智。無地無水無火無風。無罪無福。無法無非法。無苦無樂。拔諸一切戲論根本。一切永離。令而無相。

舍利弗。舉要言之。我法悉破一切諸念一切諸見一切諸結諸增上慢。不念一切諸所憶念。除斷一切種種語言。我是法中無常無無常。無苦無樂。無垢無淨。無斷無常。無我無眾生。無人無壽者。無命者。無生無滅。何以故。舍利弗。如來於法都無所得有所滅。故名為涅槃。亦不見有得涅槃者。舍利弗。佛亦不念涅槃。不以涅槃為念。亦不貪著涅槃。是故當知是為第一奇特希有。所謂如來說一切法。無生無滅無相無為。令人信解倍為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