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 云何名為菩薩 云何堅心者 云何為善人

十住毘婆沙論卷第一 序品第一 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云何名為菩薩 云何堅心者 云何為善人

敬禮一切佛    無上之大道    及諸菩薩眾    堅心住十地

聲聞辟支佛    無我我所者    今解十地義    隨順佛所說 (中略)

問曰。若人不能修行菩薩十地。不得度生死大海耶。答曰。若有人行聲聞辟支佛乘者。是人得度生死大海。若人欲以無上大乘度生死大海者。是人必當具足修行十地。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効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有智之言。不可聽察。所以者何。世間有四種人。一者自利。二者利他。三者共利。四者不共利。是中共利者。能行慈悲。饒益於他。名為上人。(中略)

菩薩眾者。為無上道發心。名曰菩薩。問曰。但發心便是菩薩耶。答曰。何有但發心而為菩薩。若人發心必能成無上道。乃名菩薩。或有但發心亦名菩薩。何以故。若離初發心則不成無上道。如大經說。新發意者名為菩薩。猶如比丘雖未得道。亦名道人。是名字菩薩。漸漸修習。轉成實法。(中略)

堅心者。心如須彌山王不可沮壞。亦如大地不可傾動。(中略)問曰。若菩薩更有殊勝功德。何故但稱堅心。答曰。菩薩有堅心功德。能成大業。不墮二乘。軟心者怖畏生死。自念何為久在生死受諸苦惱。不如疾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中略)若堅心者。見地獄畜生餓鬼天人阿修羅中受諸苦惱。生大悲心。無有怖畏。作是願言。是諸眾生深入衰惱。無有救護。無所歸依。我得滅度。當度此等。以大悲心勤行精進。不久得成所願。是故我說。菩薩諸功德中。堅心第一。復次菩薩有八法能集一切功德。一者大悲。二者堅心。三者智慧。四者方便。五者不放逸。六者勤精進。七者常攝念。八者善知識。是故初發心者疾行八法。如救頭然。然後當修諸餘功德。又依此八法故。有一切聲聞眾四雙八輩。所謂須陀洹向須陀洹等。辟支佛無我我所者。世間無佛無佛法時。有得道者名辟支佛。諸賢聖離我我所貪著故。名為無我我所者。(中略)

有利根深智之人。聞佛所說諸深經。即能通達第一義。所謂深經者。即是菩薩十地。第一義者。即是十地如實義。有諸論師有慈悲心。隨佛所說。造作論議莊嚴辭句。有人因是而得通達十地義者。(中略)問曰。眾生自所樂不同。於汝何事。答曰。我發無上道心故。不捨一切。隨力饒益。或以財或以法。(中略)若有福德利根者。但直聞是十地經。即解其義不須解釋。不為是人而造此論。

問曰。云何為善人。答曰。若聞佛語即能自解。如丈夫能服苦藥。小兒則以蜜和。善人者略說有十法。何等為十。一者信。二者精進。三者念。四者定。五者善身業。六者善口業。七者善意業。八者無貪。九者無恚。十者無癡。如說

若人以經文   難可得讀誦   若作毘婆沙   於此人大益

若人鈍根懈慢。以經文難故。不能讀誦。難者文多難誦難說難諳。若有好樂莊嚴語言雜飾譬喻諸偈頌等。為利益此等故造此論。是故汝先說但佛經便足利益眾生。何須解釋者。是語不然。如說

思惟造此論   深發於善心   以然此法故   無比供養佛

我造此論時。思惟分別。多念三寶及菩薩眾。又念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故。深發善心則是自利。又演說照明此正法故。名為無比供養諸佛。則是利他。如說

說法然法燈   建立於法幢   此幢是賢聖   妙法之印相

我今造此論   諦捨及滅慧   是四功德處   自然而修集

今造此論。是四種功德自然修集。是故心無有倦。諦者一切真實。名之為諦。一切實中。佛語為真實。不變壞故。我解說此佛法。即集諦處。捨名布施。施有二種。法施財施。二種施中。法施為勝。如佛告諸比丘。一當法施。二當財施。二施之中。法施為勝。是故我法施時。即集捨處。我若義說十地時。無有身口意惡業。又亦不起欲恚癡念及諸餘結。障此罪故。即名集滅處。為他解說法。得大智報。以是說法故。即集慧處。如是造此論。集此四功德處。復次

我說十地論   其心得清淨   深貪是心故   精勤而不倦

若人聞受持   心有清淨者   我亦深樂此   一心造此論

335 眾施法施最 依修多羅莫依人 應以經律檢其所說

十住毘婆沙論卷第六 分別法施品第十三 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眾施法施最 依修多羅莫依人 應以經律檢其所說

又應修學法施。如說眾施法施最。智者應修行。一切布施中。第一最上最妙。所謂法施。是施。智者所應行。問曰。何故但言智者應行法施。答曰。不智者若行法施。即說異論。說異論故自失利。亦失他利。

問曰。何謂異論。答曰。佛欲滅度時告阿難。從今日後。依修多羅。莫依人。阿難。云何名依修多羅。不依人。有比丘來作是言。我現從佛聞。現從佛受。是法是善。是佛所教。是比丘語莫受莫捨。審諦聽已。應以經律檢其所說。若不入修多羅。不入毘尼。又復違逆諸法相義。應報是比丘言。是法或非佛所說。或長老謬受。何以故。是法不入修多羅。不入毘尼。又復違逆諸法相義。是則非法非善。非佛所教。如是知已即應除却。

復有比丘來作是言。彼住處有大眾。有明經上座善說戒律。我現從彼聞。現從彼受。是法是善。是佛所教。是比丘語莫受莫捨。審諦聽已。應以經律檢其所說。若不入修多羅。不入毘尼。又復違逆諸法相義。應報是比丘言。長老。彼比丘僧。法相善相或作非法非善說。或長老謬受。何以故。是法不入修多羅。不入毘尼。又復違逆諸法相義。是則非法非善。非佛所教。如是知已即應除却。

復有比丘來作是言。彼住處多諸比丘。持修多羅。持毘尼。持摩多羅迦。我現從彼聞。現從彼受。是法是善。是佛所教。是比丘語莫受莫捨。審諦聽已。應以經律檢其所說。若不入修多羅。不入毘尼。又復違逆諸法相義。應報是比丘言。長老。彼比丘僧。法相善相或作非法非善說。或長老謬受。何以故。是法不入修多羅。不入毘尼。又復違逆諸法相義。是則非法非善。非佛所教。如是知已即應除却。

復有比丘來作是言。彼住處中有長老比丘。多知多識。人所尊重。我現從彼聞。現從彼受。是法是善。是佛所教。是比丘語莫受莫捨。審諦聽已。應以經律檢其所說。若不入修多羅。不入毘尼。又復違逆諸法相義。應報是比丘言。長老。彼諸比丘。法相善相或作非法非善說。或長老謬受。何以故。是法不入修多羅。不入毘尼。又復違逆諸法相義。是則非法非善。非佛所教。如是知已即應除却。是四名異論。是故言智者。不依異論而行清白法施。

問曰。云何知諸施中法施第一。答曰。經說有二施。財施法施。二施之中法施為上。復次 決定王經中。讚說法功德及說法儀式。應常修習行。若菩薩欲以法施眾生者。應如決定王大乘經中。稱讚法師功德及說法儀式。隨順修學。謂說法者應行四法。何等為四。一者廣博多學。能持一切言辭章句。二者決定善知世間出世間諸法生滅相。三者得禪定慧。於諸經法隨順無諍。四者不增不損。如所說行。

說法者處師子座。復有四法。何等為四。一者欲昇高座。先應恭敬禮拜大眾。然後昇座。二者眾有女人。應觀不淨。三者威儀視瞻有大人相。敷演法音顏色和悅。人皆信受。不說外道經書。心無怯畏。四者於惡言問難。當行忍辱。

處師子座復有四法。何等為四。一者於諸眾生。生饒益想。二者於諸眾生。不生我想。三者於諸文字。不生法想。四者願諸眾生從我聞法者。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退轉。處師子座復有四法。何等為四。一者善能安住陀羅尼門。深信樂法。二者善得般舟三昧。勤行精進。持戒清淨。三者不樂一切生處。不貪利養。不求果報。四者於三解脫。心無有疑。又能善起諸深三昧。具足威儀。憶念堅固。有念安慧。不調戲不輕躁。不無羞不癡亂。言無錯謬。守護諸根。不貪美味。善攝手足。所念不忘。樂行頭陀。分別世間出世間法。心無疑悔。言辭章句不可窮盡。為諸聽者求安隱利。不求他過。有如是法應處師子座。復有四法。一不自輕身。二不輕聽者。三不輕所說。四不為利養。

佛告阿難。說法者應說何法。阿難。所可說法。不可示不可說。無相無為。世尊。法若爾者。云何可說。阿難。是法甚深。如來以四相方便而為演說。一以音聲。二以名字。三以語言。四以義理。又以四因緣而為說法。一者為度應度眾生。二者但說色受想行識名字。三者以種種文辭章句利益眾生。四者雖說名字而亦不得。

譬如鉢油清淨無垢。於中觀者。自見面相。阿難。汝若見若聞智慧男子。若持戒女人。若聖弟子。能作是說我於鉢油見實人不。世尊。我不聞不見智慧男子。持戒女人。若聖弟子。能作是言我於鉢油見真實人。何以故。智者先知鉢油非有。何況有人。但以假名。說言鉢油而見人相。阿難。如來亦復如是。但以名字假有所說。

阿難。如來以四因緣而為說法。眾生聞者心得安樂。種涅槃因。如來說法。音聲徧滿十方世界。眾生聞者心得歡喜。離諸惡趣。生兜術天。如來聲中。無男無女。男不取女相。女不取男相。如來音者。不惱眾生。不壞諸法。但為示現音聲之性。說法者應習行是事。應隨所行而為法施。

334 當勤思禪 若知因生苦 知諸受滅盡 知因緣法盡 則知有漏盡 有四食資益眾生

雜阿含經卷第十五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當勤思禪 若知因生苦 知諸受滅盡 知因緣法盡 則知有漏盡 有四食資益眾生

(三六七)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勤方便修習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禪思。內寂其心。精勤方便者。如是如實顯現。云何如實顯現。老死如實顯現。老死集.老死滅.老死滅道跡。如實顯現。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如實顯現。行集.行滅.行滅道跡。如實顯現。此諸法無常.有為.有漏。如實顯現。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六八)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無量三摩提。專精繫念。修無量三摩提。專精繫念已。如是如實顯現。云何如實顯現。謂老死如實顯現。乃至行。如實顯現。此諸法無常.有為.有漏。如是如實顯現。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六九)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昔者。毘婆尸佛未成正覺時。住菩提所。不久成佛。詣菩提樹下。敷草為座。結跏趺坐。端坐正念。一坐七日。於十二緣起逆順觀察。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乃至緣生有老死。及純大苦聚集。純大苦聚滅。彼毘婆尸佛正坐七日已。從三昧覺。說此偈言

 如此諸法生  梵志勤思禪    永離諸疑惑  知因緣生法
 若知因生苦  知諸受滅盡    知因緣法盡  則知有漏盡
 如此諸法生  梵志勤思禪    永離諸疑惑  知有因生苦
 如此諸法生  梵志勤思禪    永離諸疑惑  知諸受滅盡
 如此諸法生  梵志勤思禪    永離諸疑惑  知因緣法盡
 如此諸法生  梵志勤思禪    永離諸疑惑  知盡諸有漏
 如此諸法生  梵志勤思禪    普照諸世間  如日住虛空
 破壞諸魔軍  覺諸結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如毘婆尸佛。如是尸棄佛。毘濕波浮佛。迦羅迦孫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佛。亦如是說。

(三七○)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鬱毘羅尼連禪河側大菩提所。不久當成正覺。往詣菩提樹下。敷草為座。結跏趺坐。正身正念。如前廣說。

(三七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一麤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

時有比丘。名曰頗求那。住佛後扇佛。白佛言。世尊。誰食此識。佛告頗求那。我不言有食識者。我若言有食識者。汝應作是問。我說識是食。汝應問言。何因緣故有識食。我則答言。能招未來有。令相續生有。有故有六入處。六入處緣觸。

頗求那復問。為誰觸。佛告頗求那。我不言有觸者。我若言有觸者。汝應作是問為誰觸。汝應如是問。何因緣故生觸。我應如是答。六入處緣觸。觸緣受。

復問。為誰受。佛告頗求那。我不說有受者。我若言有受者。汝應問為誰受。汝應問言。何因緣故有受。我應如是答。觸緣故有受。受緣愛。

復問。世尊。為誰愛。佛告頗求那。我不說有愛者。我若說言有愛者。汝應作是問為誰愛。汝應問言。何緣故有愛。我應如是答。緣受故有愛。愛緣取。

復問。世尊。為誰取。佛告頗求那。我不說言有取者。我若說言有取者。汝應問言為誰取。汝應問言。何緣故有取。我應答言。愛緣故有取。取緣有。

復問。世尊。為誰有。佛告頗求那。我不說有有者。我若說有有者。汝應問言為誰有。汝今應問。何緣故有有。我應答言。緣取故有有。能招當來有觸生。是名有。

有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集。謂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集滅。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333 厭離欲滅 勤修正行 云何四法為食 食永斷故 得至當來後有苦際

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四 攝事分中契經事 緣起食諦界擇攝第三之二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厭離欲滅 勤修正行 云何四法為食 食永斷故 得至當來後有苦際

復次。略有三種。於現法中真實寂滅。乃至壽量未永止息。恒相續轉所知境事。於彼有學正修行時。施設學性。於彼無學作是思惟。我一切盡。不復當盡。盡.無生智所思擇故。名思擇法。云何為三。一六處。二六處緣觸。三觸緣受。當知此中。所有多聞諸聖弟子。隨所領受。即於彼受如實徧知。又即於彼厭.離欲.滅。勤修正行。又能如實了知彼受。觸所引生。觸復由彼六處引生。即於彼觸引因六處。厭離欲滅。勤修正行。又於彼受觸及六處一切實事。略攝為一。了知一切。由無常滅。名滅法已。於現法中。於此一切三種實事無常滅法。如前修行厭離欲滅。(中略)

有四種法。於現法中。最能長養諸根.大種。云何為四。一者氣力。二者喜樂。三者於可愛事專注希望。四者氣力喜樂專注希望之所依止。諸根大種并壽并煖。安住不壞。如是四法。隨其次第當知。

別用四法為食。一者段。二者順樂受觸。三者有漏意會思。四者能執諸根大種識。當知此中。段與現法氣力為食。由氣力故。便能長養諸根大種。能順樂受諸有漏觸。能與喜樂為食。由喜樂故。便能長養諸根大種。若在意地能會境思。名意會思。能與一切於可愛境專注希望為食。由專注希望故。便能長養諸根大種。由能執受諸根大種。識故令彼諸根大種并壽并煖。與識不離身。為因而住。是故說識。名彼住因。由彼住故。氣力喜樂專注希望。依彼而轉。如是四食。能令已生有情安住。

又由段故。而有氣力。有氣力故。諸根大種皆得增長。由是因緣。諸有顧戀身命愚夫。為此義故。有所追求。於追求時。造作種種新善惡業。亦令增長。又能增長種種煩惱。如說於段。觸.意會思。隨其所應。當知亦爾。由此三門。能集後有業煩惱識。此於現法由業煩惱所隨逐故。成其有取。便能攝受當來後有。如是四食。令求後有。愛樂後有。於其後有未能斷者。能攝後有。徧攝後有。隨攝後有。

又諸段食在欲界天。名之為細。或處中有母腹卵㲉。當知亦爾。欲界餘位段食名麁。觸意會思及以識食。在無色界。當知名細。餘處名麁。有色為依易分別故。無色為依難分別故。又此諸食。當知有異麁細義門。謂若能使已生有情得安住者。說名為麁。攝益求有諸有情者。當知是細。如是應知。安立四食。   

復次。如上所說諸根大種。由集諦攝先愛而生。為欲令彼得增長故。追求四食。由此道理。已生有情雖由四食而得安住。然本藉愛為緣故有。又有愛故。於現法中依諸食身。由三種門。滋長業惑。能辦業惑。常所隨逐有取之識。於現法中攝受後有。是故一切求有有情。雖由四食之所攝益。然復藉愛為緣故有。

又即此愛。於現法中。由無明觸所生諸愛為緣故起。此無明觸所生諸受。由無明觸為緣故起。此無明觸由先串習諸無明界。所隨六處為緣故起。此六處後更無餘因。於現法中。唯此六處展轉相依有色諸根。依止於識。識亦依止識所執受有色諸根。由此因緣。六處已後更無所說。

或復有時。聽聞正法為外支力。如理作意正勤修習為內支力。由是因緣。正見生起。正見生故。能斷無明。能生於明。彼現法中。諸無明界所隨六處皆得除滅。明界所隨六處得生。名為轉依。彼品麁重皆止息故。六處既滅。漸次乃至愛亦隨滅。由愛滅故。諸食亦滅。能取後有諸法滅故。當知後有亦復隨滅。是故應知。處於明者。不求後有。

復次。三食為因。能令三種內苦生起。一者界不平等所生病苦。二者欲希求苦。三者求不允苦。初苦段食為因。第二苦觸食為因。第三苦意會思食為因。

段食因緣生內病苦。是故苾芻。當觀段食如子肉想。不應貪著。

隨順樂受觸食因緣。能生於內欲希求苦。是故苾芻。當觀順彼六種觸處如無皮牛。應作是觀。若我依於六種觸處。發起種種欲希求貪。便為依止諸色而住。依止色故。令我發起種種諸惡不善尋思。如無皮牛觸處諸蟲之所唼食。多生眾苦。不安隱住。如是觀已。於初觸處深見過患。無染而住。如依於色。如是依聲香味觸法。當知亦爾。如於初觸處。深見過患。無染而住。如是乃至於第六觸處。當知亦爾。

有漏意會思食因緣。能生於內求不允苦。是故苾芻。當觀有漏意會思食。如一分火。觀察如是所求不允。能引身心大熱惱故。彼作如是正觀察已。終不希望衣食等事往詣他家。是故不為所求不允所生苦觸。其心坦然安樂而住。

由是因緣。應正觀察如是三食。所謂段觸意會思食。即由如是三食因緣。生如所說依識內苦。是故苾芻。當觀識食如三百鉾之所鑽刺。所以者何。段食因緣。能令非一種種眾多品類病苦依識而起。隨順樂受觸食因緣。能令倍增欲希求苦依識而起。有漏意會思食因緣。能令種種求不允苦依識而起。如是行者於識食中。正觀諸食以識為依。多生過患。由是因緣。不顧身命。

如是如理於四種食。審正觀察。審觀為依。能於現法永斷諸食。食永斷故。得至當來後有苦際。

332 因明處 (五明處)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五 本地分中聞所成地第十之三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因明處 (五明處)

云何醫方明處。當知此明。略有四種。謂於病相善巧。於病因善巧。於已生病斷滅善巧。於已斷病後更不生方便善巧。如是善巧廣分別義。如經應知。已說醫方明處。

云何因明處。謂於觀察義中。諸所有事。此復云何。(中略)當知此中。略有七種。一論體性。二論處所。三論所依。四論莊嚴。五論墮負。六論出離。七論多所作法。

云何論體性。謂有六種。一言論。二尚論。三諍論。四毀謗論。五順正論。六教導論。

言論者。謂一切言說。言音。言詞。是名言論。

尚論者。謂諸世間。隨所應聞。所有言論。

諍論者。謂或依諸欲所起。若自所攝諸欲。他所侵奪。若他所攝諸欲。自行侵奪。若所愛有情所攝諸欲。更相侵奪。或欲侵奪。若無攝受諸欲。謂歌舞戲笑等所攝。若倡女僕從等所攝。或為觀看。或為受用。於如是等諸欲事中。未離欲者。為欲界貪所染污者。因堅執故。因縛著故。因耽嗜故。因貪愛故。發憤乖違。喜鬪諍者。興種種論。興怨害論。故名諍論。或依惡行所起。若自所作身語惡行。他所譏毀。若他所作身語惡行。自行譏毀。若所愛有情所作身語惡行。互相譏毀。於如是等行惡行中。願作未作諸惡行者。未離欲界貪瞋癡者。重貪瞋癡所拘蔽者。因堅執故。因縛著故。因耽嗜故。因貪愛故。更相憤發。懷染污心。互相乖違。喜鬪諍者。興種種論。興怨害論。故名諍論。或依諸見所起。謂薩迦耶見。斷見。無因見。不平等因見。常見。兩眾見等。種種邪見。及餘無量諸惡見類。於如是諸見中。或自所攝。他所遮斷。或他所攝。自行遮斷。或所愛有情所攝。他正遮斷。或已遮斷。或欲攝受所未攝受。由此因緣。未離欲者。如前廣說。乃至興種種論。興怨害論。是名諍論。(中略)

云何論處所。當知亦有六種。一於王家。二於執理家。三於大眾中。四於賢哲前。五於善解法義沙門婆羅門前。六於樂法義者前。

云何論所依。當知有十種。謂所成立義有二種。能成立法有八種。所成立義有二種者。一自性。二差別。所成立自性者。謂有立為有。無立為無。所成立差別者。謂有上立有上。無上立無上。常立為常。無常立無常。如是有色無色。有見無見。有對無對。有漏無漏。有為無為。如是等無量差別門。當知名所成立別。能成立法有八種者。一立宗。二辯因。三引喻。四同類。五異類。六現量。七比量。八正教量。

立宗者。謂依二種所成立義。各別攝受自品所許。或攝受論宗。若自辯才。若輕蔑他。若從他聞。若覺真實。或為成立自宗。或為破壞他宗。或為制伏於他。或為摧屈於他。或為悲愍於他。建立宗義。(中略)

論莊嚴者。略有五種。一善自他宗。二言具圓滿。三無畏。四敦肅。五應供。

善自他宗者。謂如有一。若於此法毘奈耶中。深生愛樂。即於此論宗旨。讀誦受持。聽聞思惟。純熟修行。已善已說已明。若於彼法毘奈耶中。不愛不樂。然於彼論宗旨。讀誦受持。聞思純熟。而不修行。然已善已說已明。是名善自他宗。

言具圓滿者。謂如有一。凡有所說。皆以其聲。不以非聲。何等為聲。謂具五德。乃名為聲。一不鄙陋。二輕易。三雄朗。四相應。五義善。不鄙陋者。謂離邊方邊國鄙俚言詞。輕易者。謂有所說皆以世間共用言詞。雄朗者。所謂依義建立言詞。能成彼義。巧妙雄壯。相應者。謂前後法義相符不散。義善者。謂能引發勝生定勝。無有顛倒。又此聲論。由九種相。言具圓滿。一不雜亂。二不麁獷。三辯了。四限量。五與義相應。六以時。七決定。八顯了。九相續。如是一切相。總名言具圓滿。

無畏者。謂如有一。處在多眾雜眾大眾執眾諦眾善眾等中。其心無有下劣恒懼。身無戰汗。面無怖色。音無謇吃。語無怯弱。如是說者。名為無畏。

敦肅者。謂如有一。待時方說。而不嚵速。是名敦肅。

應供者。謂如有一。為性調善。不惱於他。終不違越諸調善者調善之地。隨順他心而起言說。以時如實能引義利。言詞柔軟。如對善友。是名應供。(中略)

論出離者。謂立論者。先應以彼三種觀察。觀察論端。方興言論。或不興論。名論出離。三種觀察者。一觀察得失。二觀察時眾。三觀察善巧及不善巧。

觀察得失者。謂立論者。方興論端。先當觀察。我立是論。將無自損損他及俱損耶。不生現法後法及俱罪耶。勿起身心諸憂苦耶。莫由此故。執持刀杖鬪罵。諍訟諂誑妄語而發起耶。將無種種惡不善法而生長耶。非不利益安樂若自若他及多眾耶。非不憐愍諸世間耶。不因此故。諸天世人無義無利不安樂耶。彼立論者如是觀時。若自了知。我所立論能為自損。乃至天人無義無利亦無安樂。便自思勉。不應立論。若如是知。我所立論不為自損。乃至能引天人義利及與安樂。便自思勉。當立正論。是名第一或作不作論出離相。

觀察時眾者。謂立論者。方起論端。應善觀察。現前眾會為有僻執。為無執耶。為有賢正。為無有耶。為有善巧。為無有耶。如是觀時。若知眾會唯有僻執。非無僻執。唯不賢正。無有賢正。唯不善巧。無善巧者。便自思勉。於是眾中不應立論。若知眾會無所僻執。非有僻執。唯有賢正。無不賢正。唯有善巧。無不善巧。便自思勉。於是眾中應當立論。是名第二或作不作論出離相。

觀察善巧不善巧者。謂立論者。方起論端。應自觀察。善與不善。我於論體論處。論依論嚴。論負論出離等。為善巧耶。不善巧耶。我為有力。能立自論摧他論耶。於論負處能解脫耶。如是觀時。若自了知。我無善巧非有善巧。我無力能非有力能。便自思勉。與對論者不應立論。若自了知。我有善巧非無善巧。我有勢力非無勢力。便自思勉。與對論者當共立論。是名第三或作不作論出離相。

論多所作法者。謂有三種。於所立論。多所作法。一善自他宗。二勇猛無畏。三辯才無竭。問。如是三法。於所立論。何故名為多有所作。答。能善了知自他宗故。於一切法能起談論。勇猛無畏故。處一切眾。能起談論。辯才無竭故。隨所問難。皆善酬答。是故此三。於所立論。多有所作。(中略)

云何聲明處。當知此處略有六相。一法施設建立相。二義施設建立相。三補特伽羅施設建立相。四時施設建立相。五數施設建立相。六處所根栽施設建立相。(中略)云何法施設建立。謂名身句身文身。及五德相應聲。一不鄙陋。二輕易。三雄朗。四相應。五義善。(中略)

云何工業明處。謂於十二處。略說工業所有妙智。名工業明處。何等十二工業處耶。謂營農工業。商估工業。事王工業。書算計度數印工業。占相工業。呪術工業。營造工業。生成工業。防邪工業。和合工業。成熟工業。音樂工業。

331 佛教所應知處 (三法至七法)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四 本地分中聞所成地第十之二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佛教所應知處 (三法至七法)

復有三種從因所生有漏法因。若於此中。不如正理修方便者。能生諸苦。若能如理修方便者。於苦於因。能知能斷。謂於欲界繫法。染污希求。於色無色界繫法亦爾。又有三種諸煩惱趣。令諸有情流轉生死。謂於勝欲發意希求。名初煩惱趣。於色無色界勝自體中發意希求。名第二煩惱趣。於邪解脫發意希求。名第三煩惱趣。又有三種諸有情類。欲為根本作業方便。一為得勝欲。二為得勝自體。三為證勝解脫道。(中略)

復有三種邪執所生。大火所起有情燒惱。一貪愛燒惱。二愁憂燒惱。三顛倒燒惱。又有三火。為化樂福邪事外火勝解有情。示無虛誑所應事火。雖實非火。假立火名。一者父母。二者妻子。三者真實應供福田。(中略)又有三法。能害現行煩惱怨敵。一者信順善友。二者不與在家出家諸眾雜住。三者內正作意覺悟所知真實道理。復有三種正教誡方便。能展轉證後後所證及得涅槃。一於尸羅正教誡方便。二於心住正教誡方便。三於覺悟所知真實道理正教誡方便。如正教誡方便有三種。當知數習正教誡方便亦爾。又於正教誡方便。現修習時。由三種法得安隱住。一者空無願無相滅盡等至。二者四靜慮。三者四無量。(中略)

又有四種。為欲住心。為得勝定。修方便者。心住如意能生長門。一樂出離欲。二受持讀誦悔過精進。三能取賢善定相之心。四住空閑處觀察諸法。又有四種心定心住。一有尋有伺有喜心住。二無尋無伺有喜心住。三無尋無伺離喜心住。四捨念清淨超度一切苦樂心住。(中略)復有四種證預流支。能令行者於佛聖教及善趣中。畢竟不動。謂於大師所真覺所生無動心淨。如於大師所。當知於所證法。及為證法修證行者所亦爾。如是三種。名心清淨。第四一種。名色清淨。聖所愛戒所攝故。前之三種令於聖教無有動搖。最後一種。令於善趣無有動搖。又有四種證預流支。一於說法師及教授者。能善承事。無所違犯。二無倒聽聞師所說法及教授法。三於所聞法。能正思惟及善通達。四成辦所修。(中略)又有四法。能令信者。為斷煩惱修正方便。一相續殷重作用精進。二正知行念。三奢摩他。四毘鉢舍那。(中略)

又有四種於生死中。諸識流轉所依足迹。謂於諸色。見已趣向。由貪愛故取為所緣。所依境界俱有建立。如於諸色。於受想行。當知亦爾。又諸苾芻。顧戀現法身命為依止故。而於衣服飲食臥具。生希求愛。顧戀後法身命為依止故。而於後有。生希求愛。愚於涅槃為依止故。而於無有。生希求愛。如是略有四種希求之愛。謂衣服愛。飲食愛。臥具愛。有無有愛。又有四法。能令有情現行造作所不應作。謂隨順可愛事。違逆不可愛事。怖畏強敵。其心顛倒愚於現法及後法果。(中略)

又有四清淨道。一背惡說法及毘奈耶。二向善說法及毘奈耶。三資糧道。四清淨道。此中最初謂如有一。於外道見及引無義苦切行中。心不愛樂。亦不忍可。第二謂如有一。於蘊.界.處.緣起.處非處等。諸善巧中。愛樂忍可。又能堪忍寒熱等苦。第三。謂淨尸羅守根門等諸善資糧所攝正法。第四。謂奢摩他毘鉢舍那。斷諸煩惱。現法樂住。又有四種學增上心方便。謂未離欲者為得不還果。或不還果依未至定求現法樂住。又為令他斷諸惡法及往善趣。又為自己斷諸煩惱得勝決擇。(中略)又有四種補特伽羅。一以苦自任。不任於他而生非福。謂受外道自苦戒者。二以苦任他。不任於自而生非福。謂隨有一不律儀者。三以苦俱任。而生非福。謂諸國王及祠祀主馬祠祀等。四不以苦任。於自他而生大福。謂住靜慮者。及離諸惡補特伽羅。又略有四種語失。一不實。二乖離。三毀德。四無義。興此相違。當知即是四種語德。(中略)

又有二種下分。謂見道是修道下分。欲界是色無色界下分。約此二種下分。說五下分結。依初下分。說薩迦耶見.戒禁取.疑。依第二下分。說貪欲瞋恚。又有二種上分。謂色界及無色界。依此二種上分。說五上分結。或有無差別結。謂色貪無色貪。或有有差別結。謂愛上靜慮者掉。慢上靜慮者慢。無明上靜慮者無明。(中略)又有五種為斷煩惱正精進障。一者耽著等至及生。二者耽著利養恭敬。三者放逸。四者惡慧。五者其心下劣或增上慢。(中略)又阿羅漢。雖現追求供身財物。亦常受用。而能超度三邪追求。二邪受用。謂能超過殺生偷盜妄語所引三邪追求。亦能超過妻妾畜積二邪受用。(中略)

又有五種。能圓滿解脫。厭離所對治法。謂於諸法中。有三種愚以為依止。起三顛倒。三種愚者。一時節愚。二分位愚。三自性愚。三顛倒者。一於無常計常顛倒。二者於苦計樂顛倒。三於無我計我顛倒。及規求利養。希望壽命。為治如是五所治法。起五取相。謂於諸行。取無常相。亦取苦相。於諸法中。取無我相。於飲食中。取惡逆相。於其命根。取中夭相。又有五種修定修智二勝行者。正心解脫生長之門。定勝行者。因聞依諦聖言論故。正解法義。如因聽聞。因廣大音讀誦經典。因為他人開闡妙義。在空閑處審諦思惟。正解法義。當知亦爾。智勝行者。於上品亂貪欲對治。無倒思惟。又有五種修觀行者。意樂方便。悉皆具足。謂於涅槃菩提。起猛利信解。名意樂具足。無間殷重。修習正智。而行奢摩他毘鉢舍那。名方便具足。(中略)

次說六種。謂依六相。宣說八種有情事差別。為令墮在我及有情命者見等眾生。趣入無我故。謂我所依事差別。境界事差別。自性事差別。受用因事差別。受用事差別。隨說事差別。作用事差別。希望事差別。於如是等事差別中。未善純熟修觀行者。便謂有我。依眼等根。於色等境。由觸及受。種種受用。有如是名。如是種。如是姓。如是食等。於自於他。隨起言說。造作一切法非法行。於可愛事。希望和合。久住增益。於非愛事。希望不合。不住損減。若於如是事差別中。已善純熟修觀行者。爾時妄計皆不得生。又於寶學有六輕懱。能令善法或未得退。或已得退。捨佛聖教。乃至微信亦皆退失。謂於佛法僧寶。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由惡友故。於增上心慧。令得邪僻教誡教授。由惡語故。全無所得。彼由邪僻及無所得故。退失一切所有善法。與此相違。當知即是白品六法。(中略)

復有三處諸修行者難可超越。一者超越欲貪恚害不樂所攝下界。二者超越一切行相現行。三者超越有頂。超越此三難超越處。當知由六種無上對治。四無量是初對治。無相心三摩地是第二對治。我慢永盡是第三對治。永害如是所對治故。諸三摩地皆悉成滿。善修對治故。害所對治令彼決定不復現行。已斷我慢者。終不為彼我為究竟為不究竟。如是疑惑纏擾其心。當知有疑惑者。必不離我慢。若離我慢必無疑惑。(中略)

又於聖諦未得現觀補特伽羅。略有六種能障諦現觀法。謂如前說。三種愚癡增上力故。起三顛倒。規求利養。希望壽命。此中差別者。於順惡見惡聞惡說惡分別處法中。喜樂惡見惡聞惡說惡分別事。如是喜樂。於未得聖諦現觀異生。心最能漂動。極為障礙。非於聖者。是故說此在明分中。非在解脫成熟分中。對治如是能障礙法。當知即是六種正取相。謂如前說五種取相。及一切世間不可樂取相。(中略)

次說七種。謂有七法。能於諸諦如實覺了。圓滿解脫。謂毘鉢舍那品有三。一擇法。二精進。三喜。奢摩他品亦有三。一安。二三摩地。三捨。念通二品。又由根故.果故.解脫故。建立七種補特伽羅。於向道中。依鈍根利根故。建立隨信隨法行。於果道中。即此二種名信解脫.見到。定障解脫非煩惱障解脫故。建立身證。煩惱障解脫非定障解脫故。建立慧解脫。定障煩惱障俱解脫故。建立俱分解脫。(中略)

又有七種第一義法涅槃品法。能令正法無退久住。一聞所成慧。二思所成慧。三修所成慧。四不為惡緣侵損依止。五正求財法。六無增上慢。七於可供養不可供養補特伽羅。能善簡擇此可供養.此不可供養。此中由聞慧故。於未了義能正解了。由思慧故。於未善決定義能善思惟。由修慧故。斷諸煩惱。由無惡緣侵損依止故。堪能修斷。正求財法故。速證通慧。無增上慢故。於下品所證不生喜足。能善揀擇補特伽羅故。於諸世智大福者等。不樂親近。亦不供養。唯樂親近供養少欲者等。

註: 云何賢善定相。謂所思惟青瘀等相。為欲對治欲貪等故。何故此相說名賢善。諸煩惱中。貪最為勝。於諸貪中。欲貪為勝。生諸苦故。此相是彼對治所緣。故名賢善。(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一)

330 五明處 內明處 云何聖教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三 本地分中聞所成地第十之一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譯

五明處 內明處 云何聖教

云何聞所成地。謂若略說。於五明處。名句文身無量差別。覺慧為先。聽聞領受。讀誦憶念。又於依止名身.句身.文身義中。無倒解了。如是名為聞所成地。

何等名五明處。謂內明處。醫方明處。因明處。聲明處。工業明處。

云何內明處。當知略說由四種相。一由事施設建立相。二由想差別施設建立相。三由攝聖教義相。四由佛教所應知處相。

云何事施設建立相。謂三種事總攝一切諸佛言教。一素怛纜事。二毘奈耶事。三摩怛履迦事。如是三事。攝事分中當廣分別。

云何想差別施設建立相。嗢拕南曰  句迷惑戲論  住真實淨妙   寂靜性道理  假施設現觀    

云何句。謂內六處。無量境界。無量方所。無量時分。(中略)云何迷惑。謂四顛倒。一於無常計常顛倒。二於苦計樂顛倒。三於不淨計淨顛倒。四於無我計我顛倒。云何戲論。謂一切煩惱及雜煩惱。諸蘊云何住。謂四識住或七識住。云何真實。謂真如及四聖諦。云何淨。謂三清淨性。一自體清淨性。二境界清淨性。三分位清淨性。云何妙。謂佛法僧寶名最微妙。墮最第一施設中故。云何寂靜。謂從善法欲。乃至一切菩提分法及所得果。皆名寂靜。云何性。謂諸法體相。若自相。若共相。若假立相。若因相。若果相等。云何道理。謂諸緣起及四道理。云何假施設。謂於唯法。假立補特伽羅。及於唯相。假立諸法。云何現觀。謂六現觀。如有尋有伺地已說。

復次。嗢拕南曰  方所位分別  作執持增減   冥言所覺上  遠離轉藏護

云何方所。謂色蘊。云何位。謂受蘊。云何分別。謂想蘊。云何作。謂行蘊。云何執持。謂識蘊。云何增。謂有二種。一煩惱增。二業增。如增有二種。當知減亦爾。云何冥。謂無明及疑。云何言。謂諸如來十二分教。說名為言。云何所覺。謂彼彼言音所說之義。名為所覺。云何上。謂四沙門果。云何遠離。謂五種遠離。一惡行遠離。二欲遠離。三資具遠離。四憒鬧遠離。五煩惱遠離。云何轉。謂三界五趣。云何藏護。謂追戀過去。希慕未來。耽著現在。

復次。嗢拕南曰  思擇與現行  睡眠及相屬   諸相攝相應  說任持次第 (中略)

復次。嗢拕南曰  所作及所緣  亦瑜伽止觀   作意與教授  德菩提聖教    

云何所作。謂八種所作。一滅依止。二轉依止。三徧知所緣。四喜樂所緣。五得果。六離欲。七轉根。八引發神通。云何所緣。謂四種所緣。一徧滿所緣。二淨行所緣。三善巧所緣。四淨煩惱所緣。云何瑜伽。謂或四種或九種。四種瑜伽者。一信二欲三精進四方便。九種瑜伽者。一世間道。二出世道。三方便道。四無間道。五解脫道。六勝進道。七軟品道。八中品道。九上品道。云何止。謂九種住心。云何觀。謂或三事觀。或四行觀。或六事差別所緣觀。三事觀者。一有相觀。二尋求觀。三伺察觀。四行觀者。謂於諸法中。簡擇行觀。極簡擇行觀。徧尋思行觀。徧伺察行觀。六事差別所緣觀者。一義所緣觀。二事所緣觀。三相所緣觀。四品所緣觀。五時所緣觀。六道理所緣觀。云何作意。謂七種作意。了相等如前說。云何教授。謂五種教授。一教教授。二證教授。三次第教授。四無倒教授。五神變教授。云何德。謂無量解脫等。如句中已說。云何菩提。謂三種菩提。一聲聞菩提。二獨覺菩提。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聖教。謂授以歸依。制立學處。施設說聽。建立師徒。施論戒論。生天之論。訶欲愛味。示欲過失。顯說雜染及清淨法。教導出離及與遠離。稱讚功德。乃至廣說。無量無邊清淨品法。

云何攝聖教義相。此中有能修習法。謂於諸善法。專志所作。相續所作。方便勤修。有所修習法。謂所有諸善法。有有過患法。謂應徧知法。有有染污法。謂應不著制伏初應斷法。有障礙法。謂違逆現觀究竟法。有隨順法。謂隨順現觀究竟法。有真如所攝法。謂應覺悟法。有勝德所攝法。謂所應引發法。有隨順世間法。謂應習應斷及斷已現行法。有得究竟法。謂究竟自義所應證法。

云何佛教所應知處相。當知此中一切有情。住有三種。謂日別住。盡壽住。善法可愛生展轉住。初由食增上力。第二由命行增上力。第三由於諸善法不放逸增上力。於諸不善.無記法中。亦有相似不放逸法。如於殺生等事及威儀工巧等中。審諦而作。然於善法不放逸者。於現法中。乃至能得般涅槃故。於後法中。往善趣故。多有所作。

復次。依有情世間及器世間。有二種法。能攝一切諸戲論事。謂能取法。及彼所依所取之法。又諸世間。略有二種雜染根本。能引無義無利雜染。謂於真實。無正解行。及彼為先。悕求無義。又正法外。若諸沙門。若婆羅門。略有二種雜染根本。謂薩迦耶見。增上力故。雜求我常。推求我斷。又諸有情。略有二種眾苦根本。謂於有漏法。喜愛俱行所有期願。及非理所引厭離俱行所有期願。又有二種師及弟子教授教誡相違之法。謂諸弟子。不能堪忍教誨語言。及師倒見習行邪行。與此相違。當知即是白品二法。又有二法。甚能違越世出世間正行境界。謂於自非法增上所生不可愛果。無有顧慮。於所作罪。無有羞恥。及於現法他所殺縛衰退等事。無有顧慮。於所作罪。無有羞恥。與此相違。當知即是白品二法。

又有二種無倒建立。能令行者少用功力。住於梵行。終不唐捐。一正立學處。若有違越便獲大罪。若不違越便生大福。二正立出離。令違越者速復出離。又有二法。能令作者。得自他利。一居遠離者。心常安定。現法樂住。二居憒閙者。有來求法。時時為說。能令正法相續久住。又有二法。能令有情。內正作意。外聞他音。二因緣故。於現法中。入諦現觀。或令當來諸根成熟。一於因所生法。正通達因。二於如來所說。所有甚深相似甚深空相應經。一切緣性及諸緣起。隨順作意。數數思惟。又有二法。能令根熟補特伽羅。速證通慧。一於教授教誡。遠離諂誑。二厭離為先。身語意行。離諸調戲。又有二法。令居一處同梵行者。展轉皆得安樂而住。一者堪忍他所逼惱。二者自不逼惱於他。又有二法。令居一處同梵行者。未生違諍。遮令不生。其已生者。速令止息。無鬪無訟。無諍無競。一者展轉互起慈心。二者平等受用財法。

又有二法。速令心住。得三摩地清淨梵行。一者憶持久遠所作所說。增上力故。若有所犯。如法悔除。若無所犯。便生歡喜。晝夜隨學。嘗無懈廢。二者於身語意一切事業。能正了知。增上力故。於諸過失。終無違犯。由此因緣。亦無憂悔。隨生歡喜。廣說乃至解脫知見。又有二法。能越眾苦。謂能超越諸惡趣苦。及能超越生死大苦。一者深見現法當來諸過患故。遠離惡行。二者心常安定。精勤修習菩提分法。又有二法。能令修斷居遠離者得安樂住。一者於諸境界不生雜染。無惡尋伺擾亂其心。二者凡所噉食。要為利益。稱量消化。能隨順斷。令身調適。又有二法。令修善品諸苾芻等時無虛度。一者於諸根境。正勤方便。研究法相。二者知時知量。少習睡眠。又有二法。能壞增上心學慧學。一者建立邪學。違越正學。及懷猶豫。二者增益損減邪見決定。與此相違。當知即是白品二法。

又有二法。能令已集菩提資糧未入現觀補特伽羅。速入現觀。一者思惟現在過去自他衰盛。二者勤修諦行所攝無倒作意。又有二法。令觀行者。最極究竟。離垢梵行。速得圓滿。一者修諦現觀。二者於後離欲。方便勤修。於諸等至。無有愛味。離諸障難。又有二法。令觀行者。速能引發世出世間一切勝德。一者九相住心。二者由六種事。以正定心。思擇諸法。如聲聞地當廣分別。又觀行者。有二種淨。謂作意淨。及所依淨。於三世中。遠離愚癡。智清淨故。名作意淨。遠離三界諸煩惱品麁重法故。名所依淨。又有二法。心善解脫諸阿羅漢內自所證。一者於現法中。苦因永盡。二者由此為先。當來世苦。畢竟不生。(後續)

329 云何名比丘 云何名阿羅漢 心得好解脫 慧得好解脫

大智度論卷第三 釋初品 共摩訶比丘僧第六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云何名比丘 云何名阿羅漢 心得好解脫 慧得好解脫

(經) 共摩訶比丘僧。(論) 共。名一處。一時。一心。一戒。一見。一道。一解脫。是名為共。摩訶。秦言大。或多或勝。云何大。一切眾中最上故。一切障礙斷故。天王等大人恭敬故。是名為大。云何多。數至五千故名多。云何勝。一切九十六種外道論議能破。故名勝。

云何名比丘。比丘名乞士。清淨活命故名為乞士。如經中說。舍利弗入城乞食。得已。向壁坐食。是時有梵志女名淨目。來見舍利弗。問舍利弗言。沙門汝食耶。答言。食。淨目言。汝沙門下口食耶。答言不。姊。仰口食耶。不。方口食耶。不。四維口食耶。不。淨目言。食法有四種。我問汝。汝言不。我不解。汝當說。舍利弗言。有出家人合藥種穀殖樹等不淨活命者。是名下口食。有出家人觀視星宿日月風雨雷電霹靂不淨活命者。是名仰口食。有出家人曲媚豪勢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淨活命者。是名方口食。有出家人學種種術卜筮吉凶如是等種種不淨活命者。是名四維口食。姊。我不墮是四不淨食中。我用清淨乞食活命。是時淨目聞說清淨法食。歡喜信解。舍利弗因為說法得須陀洹道。如是清淨乞食活命。故名乞士。

復次。比名破。丘名煩惱。能破煩惱故名比丘。復次。出家人名比丘。譬如胡漢羌虜各有名字。復次。受戒時自言。我某甲比丘盡形壽持戒。故名比丘。復次。比名怖。丘名能。能怖魔王及魔人民。當出家鬀頭著染衣受戒。是時魔怖。何以故怖。魔王言是人必得入涅槃。如佛說。有人能鬀頭著染衣一心受戒。是人漸漸斷結離苦入涅槃。

云何名僧伽。僧伽秦言眾。多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樹叢聚是名為林。一一樹不名為林。除一一樹亦無林。如是一一比丘不名為僧。除一一比丘亦無僧。諸比丘和合故僧名生。是僧四種。有羞僧。無羞僧。啞羊僧。實僧。云何名有羞僧。持戒不破。身口清淨。能別好醜。未得道。是名有羞僧。云何名無羞僧。破戒。身口不淨。無惡不作。是名無羞僧。云何名啞羊僧。雖不破戒。鈍根無慧。不別好醜。不知輕重。不知有罪無罪。若有僧事。二人共諍。不能斷決。默然無言。譬如白羊。乃至人殺。不能作聲。是名啞羊僧。云何名實僧。若學人。若無學人。住四果中。行四向道。是名實僧。是中二種僧。可共百一羯磨。說戒受歲種種得作。是中實聲聞僧六千五百。菩薩僧二種。有羞僧。實僧。聲聞一種。謂實僧。以是實僧故。餘皆得名僧。以是故名比丘僧。(中略)

(經) 皆是阿羅漢。(論) 問曰。云何名阿羅漢。阿羅名賊。漢名破。一切煩惱賊破是名阿羅漢。復次。阿羅漢一切漏盡故。應得一切世間諸天人供養。復次。阿名不。羅漢名生。後世中更不生。是名阿羅漢。

(經) 諸漏已盡。(論) 三界中三種漏。已盡無餘。故言漏盡也。(經) 無復煩惱。(論) 一切結使流愛扼縛蓋見纏等斷除故。名無煩惱也。

(經) 心得好解脫。慧得好解脫。(論) 問曰。何以說心得好解脫。慧得好解脫。答曰。外道離欲人。一處一道心得解脫。非於一切障法得解脫。以是故。阿羅漢名心得好解脫。慧得好解脫。復次諸阿羅漢。二道心得解脫。見諦道。思惟道。以是故名心得好解脫。學人心雖得解脫。非好解脫。何以故。有殘結使故。復次諸外道等。助道法不滿。若行一功德。若行二功德。求道不能得。如人但布施求清淨。如人祀天。言能脫憂衰。能得常樂國中生。亦更有言八清淨道。一自覺。二聞。三讀經。四畏內苦。五畏大眾生苦。六畏人天苦。七得好師。八布施。但說第八名清淨道。復次有外道。但布施持戒說清淨。有但布施禪定說清淨。有但布施求智慧說清淨。如是等種種。道不具足。若無功德。若少功德。說清淨。是人雖一處心得解脫。不名好解脫。涅槃道不滿足故。如偈說

無功德人不能渡  生老病死之大海  少功德人亦不渡  善行道法佛所說

是中應說須跋陀梵志經。須跋陀梵志年百二十歲。得五神通。阿那跋達多池邊住。夜夢見一切人失眼裸形冥中立。日墮地破。大海水竭。大風起吹。須彌山破散。覺已恐怖。思惟言何以故爾。我命欲盡。若天地主欲墮。猶豫不能自了。以有此惡夢故。先世有善知識天。從上來下。語須跋陀言。汝莫恐怖。有一切智人名佛。後夜半當入無餘涅槃。是故汝夢不為汝身。(中略)

是時須跋陀得前見佛。問訊世尊已。於一面坐。如是念。諸外道輩捨恩愛財寶出家。皆不得道。獨瞿曇沙門得道。如是念竟。即問佛言。是閻浮提地六師輩。各自稱言我是一切智人。是語實不。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我始年二九  出家學佛道  我出家已來  已過五十歲

淨戒禪智慧  外道無一分  少分尚無有  何況一切智

若無八正道。是中無第一果。第二第三第四果。若有八正道。是中有第一果。第二第三第四果。須跋陀。是我法中有八正道。是中有第一道果。第二第三第四道果。餘外道法皆空。無道無果。無沙門。無婆羅門。如是我大眾中。實作師子吼。須跋陀梵志聞是法。得阿羅漢道。思惟言。我不應佛後般涅槃。如是思惟竟。在佛前結加趺坐。自以神力身中出火燒身而取滅度。以是故。佛言。無功德。少功德。是助道法不滿。皆不得度。佛說一切功德具足故。能度弟子。譬如小藥師以一種藥二種藥不具足故。不能差重病。大藥師輩具足眾藥。能差諸病。

問曰。若一切三界煩惱離故。心得解脫。何以故佛言。染愛離。心得解脫。答曰。愛能繫閉。心有大力。以是故說。不說餘煩惱。愛斷。餘則斷。復次若人言王來。知必有將從。染愛亦如是。又如捉巾一頭。餘則盡隨。愛染亦如是。愛斷。則知餘煩惱皆已斷。復次。諸結使皆屬愛見。屬愛煩惱覆心。屬見煩惱覆慧。如是愛離故。屬愛結使亦離。得心解脫。如是無明離故。屬見結使亦離。得慧解脫。復次是五千阿羅漢。應不退法。得無生智。以是故言。心得好解脫。慧得好解脫。不退故。退法阿羅漢得時解脫。如劬提迦等。雖得解脫。非好解脫。以退法故。

328 隨信行 隨法行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五十四 結蘊第二中 不善納息第一之九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隨信行 隨法行

問。何故名隨信行。答。由彼依信隨信行故。名隨信行。謂依有漏信隨無漏信行。依有縛信隨解脫信行。依有繫信隨離繫信行。由信為先得入聖道。如是種類補特伽羅。從本以來性多信故。若聞他勸汝應務農。以自存活。彼不思察我為應作為不應作。我為能作為不能作。為有宜便為無宜便。聞已便作。或聞他勸汝應商賈。或應事王。或應習學書算印等種種伎藝。以自存活。亦不思察。廣說乃至。聞已便作。

或聞他勸汝應出家。亦不思察為應出家不應出家。為能出家不能出家。為能持戒不能持戒。為有宜便為無宜便。聞他勸已即便出家。既出家已。若聞他勸汝應誦習。彼不思察為應誦習不應誦習。為能誦習不能誦習。為有宜便為無宜便。為素怛纜。為毘柰耶。為阿毘達磨。聞他勸已即便誦習。或聞他勸營理僧事。亦不思察我為應作為不應作。我為能作為不能作。為有宜便為無宜便。聞已便作。或聞他勸住阿練若。亦不思察我為應住為不應住。我為能住為不能住。為有宜便為無宜便。聞已便住。彼漸次修聖道加行。展轉引起世第一法。無間引生苦法智忍。從此見道十五剎那。名隨信行。

問。何故名隨法行。答。由彼依法隨法行故。名隨法行。謂依有漏法隨無漏法行。依有縛法隨解脫法行。依有繫法隨離繫法行。由慧為先得入聖道。如是種類補特伽羅。從本以來性多慧故。若聞他勸汝應務農。以自存活。彼便思察我為應作為不應作。我為能作為不能作。為有宜便為無宜便。審思察已然後作之。餘廣如前隨信行說。彼漸次修聖道加行。展轉引起世第一法。無間引生苦法智忍。從此見道十五剎那。名隨法行。

問。隨信行者。如有爾所信。亦有爾所慧。隨法行者。如有爾所慧。亦有爾所信。何故一名隨信行。一名隨法行耶。答。或但信他。展轉修行而入聖道。或自思察。展轉修行而入聖道。若但信他。展轉修行入聖道者。名隨信行。若自思察。展轉修行入聖道者。名隨法行。復次。或由因力。加行力。不放逸力。皆不廣大。而入聖道。或由三力皆悉廣大。而入聖道。若由三力皆不廣大入聖道者。名隨信行。若由三力皆悉廣大入聖道者。名隨法行。復次。或由止行而入聖道。或由觀行而入聖道。若由止行入聖道者。名隨信行。若由觀行入聖道者。名隨法行。復次或樂奢摩他。或樂毘鉢舍那。樂奢摩他者名隨信行。樂毘鉢舍那名隨法行。如樂喜欲亦爾。

復次。或由止為先。而入聖道。或由觀為先。而入聖道。若由止為先入聖道者。名隨信行。若由觀為先入聖道者。名隨法行。復次或有奢摩他增。或有毘鉢舍那增。奢摩他增者名隨信行。毘鉢舍那增者名隨法行。復次。或由止熏心依觀得解脫。或由觀熏心依止得解脫。若由止熏心依觀得解脫者。名隨信行。若由觀熏心依止得解脫者。名隨法行。復次或有鈍根。或有利根。若鈍根者名隨信行。若利根者名隨法行。復次或有說智。或有開智。有說智者名隨信行。有開智者名隨法行。復次。或由緣力而入聖道。或由因力而入聖道。若由緣力入聖道者。名隨信行。若由因力入聖道者。名隨法行。復次。或得增上心奢摩他。非增上慧毘鉢舍那。或得增上慧毘鉢舍那。非增上心奢摩他。前名隨信行。後名隨法行。

復次如世尊說。二因二緣能生正見。一外聞他法音。二內如理作意。若外聞他法音多者。名隨信行。若內如理作意多者。名隨法行。復次如契經說。人有四法。多有所作。一親近善士。二聽聞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若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多者。名隨信行。若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多者。名隨法行。復次。或有多住無貪善根。或有多住無癡善根。多住無貪善根者。名隨信行。多住無癡善根者。名隨法行。復次。或有外信有情。或有內思正法。外信有情者。名隨信行。內思正法者。名隨法行。

問。何故名信勝解。答。由彼依信得信勝解故。名信勝解。謂依見道所攝信。得修道所攝信勝解。依向道所攝信。得果道所攝信勝解。復次。由彼補特伽羅以信為先。心脫三結。是故名信勝解。問。何故名見至。答。由彼依見得至於見。故名見至。謂依見道所攝見。得至修道所攝見。依向道所攝見。得至果道所攝見。復次。由彼補特伽羅以見為先。心脫三結。是故名見至。問。信勝解亦應名信至。見至亦應名見勝解。何故一名信勝解。一名見至耶。答。如信勝解名信勝解。見至亦應名見勝解。如見至名見至。信勝解亦應名信至。而不爾者。欲現異相異門說法。令諸智者。愛樂受持。不相雜亂。

問。何故名身證。答。由彼以身證八解脫。未以慧盡諸漏故。名身證。問。何故名慧解脫。答。由彼以慧盡諸漏。未以身證八解脫故。名慧解脫。俱解脫名。如前已釋。

327 隨信行 隨法行 信勝解 見至 身證 慧解脫 俱解脫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五十四 結蘊第二中 不善納息第一之九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隨信行 隨法行 信勝解 見至 身證 慧解脫 俱解脫

有五補特伽羅。謂隨信行。隨法行。信勝解。見至。身證。乃至廣說。問。何故尊者此結蘊中。依五補特伽羅作論。後智定蘊中。依七補特伽羅作論。謂於此五。加慧解脫。及俱解脫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復次此結蘊中。依有結者而作論故。不說後二。智定蘊中。依有智定者而作論故。有結無結者。俱應說之。復次此結蘊中。依有煩惱者而作論故。不說後二。智定蘊中依有智定者而作論故。有煩惱無煩惱者。俱應說之。復次此結蘊中以補特伽羅為章。以煩惱為門故。不說後二。智定蘊中以補特伽羅為章。以智定為門故。亦說後二。是故此彼。依五依七補特伽羅。而造於論。

云何隨信行補特伽羅。謂有一類。本來稟性多信多愛。多恩多樂。多隨順。多勝解。不好思量觀察簡擇。由彼稟性多信等故。有時遇佛或佛弟子為說法要教授教誡。廣為開闡無常苦空無我等義。彼作是念。所為我說無常苦空無我等義。甚為善哉。欲令我修如是觀行。我應無倒精勤修學。彼勤修學無常苦空無我等觀。既淳熟已。漸次引起世第一法。次復引生苦法智忍。從此見道十五剎那。一切皆名隨信行者。此隨信行補特伽羅。或是預流向。或是一來向。或是不還向。謂若具縛或乃至斷五品結已。入正性離生。彼於見道十五心頃。名預流向。若斷六品或乃至斷八品結已。入正性離生。彼於見道十五心頃。名一來向。若離欲染或乃至離無所有處染已。入正性離生。彼於見道十五心頃。名不還向。

云何隨法行補特伽羅。謂有一類。本來稟性多思多量。多觀察。多簡擇。不好信愛思樂隨順及與勝解。由彼稟性多思等故。有時遇佛或佛弟子為說法要教授教誡。廣為開闡無常苦空無我等義。彼作是念。所為我說無常苦空無我等義。我應觀察為實為虛。審觀察已。知無顛倒。復作是念。甚為善哉。欲令我修如是觀行。我應無倒精勤修學。所餘廣說如隨信行。

云何信勝解補特伽羅。謂隨信行得道類智。捨隨信行。得信勝解。問。彼於爾時何所捨得。答。捨名得名。捨道得道。捨名者捨隨信行名。得名者得信勝解名。捨道者捨見道。得道者得修道。此信勝解補特伽羅。或是預流果。或是一來向。或是一來果。或是不還向。或是不還果。或是阿羅漢向。謂住預流果。未勝進來。名預流果。若從此勝進。名一來向。若住一來果。未勝進來。名一來果。若從此勝進。名不還向。若住不還果。未勝進來。名不還果。若從此勝進。名阿羅漢向。

云何見至補特伽羅。謂隨法行得道類智。捨隨法行。得見至。問。彼於爾時何所捨得。答。捨名得名。捨道得道。捨名者捨隨法行名。得名者得見至名。捨道者捨見道。得道者得修道。此見至補特伽羅。或是預流果。乃至或是阿羅漢向。如信勝解。應說其相。

云何身證補特伽羅。謂信勝解或見至。以身具證八解脫。未以慧盡諸漏。彼捨信勝解或見 至得身證。問。彼於爾時何所捨得。外國諸師作如是說。捨名得名。捨道得道。捨名者捨 信勝解或見至名。得名者得身證名。捨道者捨信勝解或見至道。得道者得身證道。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此捨名得名。非捨道得道。信勝解等得滅定時。不捨不得無漏道故。

云何慧解脫補特伽羅。謂信勝解或見至。但以慧盡諸漏。未以身具證八解脫。彼捨信勝解或見至得慧解脫。問。彼於爾時何所捨得。答。捨名得名。捨道得道。捨名者捨信勝解或見至名。得名者得慧解脫名。捨道者捨修道。得道者得無學道。

云何俱解脫補特伽羅。謂慧解脫。或見至。或身證。以身具證八解脫亦以慧盡諸漏。彼捨慧解脫或見至或身證。得俱解脫。若先得阿羅漢果後得滅定。彼捨慧解脫得俱解脫。但捨名得名。非捨道得道。如捨信勝解等得身證說。若先得滅定後得阿羅漢果。彼捨身證得俱解脫。捨名得名。捨道得道。捨名者捨身證名。得名者得俱解脫名。捨道者捨修道。得道者得無學道。若諸菩薩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彼盡智時。捨見至得俱解脫。捨名得名。捨道得道。捨名者捨見至名。菩薩修位名見至故。得名者得俱解脫名。諸佛皆是俱解脫故。捨道者捨修道。得道者得無學道。

西方師說。菩薩學位。先起滅定。後得菩提。彼捨身證得俱解脫。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三十四念得菩提故。菩薩學位未起滅定。故盡智時定捨見至。得俱解脫。必無鈍根未得滅定。得盡智時成俱解脫。故無捨信勝解得俱解脫者。

問。何故名俱解脫。答。障有二分。一煩惱障。二解脫障。於二分障心解脫故。名俱解脫。問。若先得阿羅漢果。後得滅定者。彼於解脫障。何等心解脫。有漏耶。無漏耶。有說有漏。以無漏心得盡智時已解脫故。評曰。應作是說。有漏無漏俱得解脫。所以者何。解脫有二種。一者行世解脫。二者在身解脫。彼未得滅定時。入出定心不得行世。不行世故。不得在身。若得滅定。入出定心行世在身。故名解脫。是故有漏無漏二心。俱得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