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 順決擇分 煖頂忍世第一法 順解脫分善根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七 雜蘊第一中 世第一法納息第一之六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順決擇分 煖頂忍世第一法 順解脫分善根

問。煖有何意趣。答。先所修集一切善根。謂從布施乃至七處善。皆以迴向解脫。是其意趣。問。煖依何而起。答。依自地定。問。煖以何為因。答。前生自地同類善根。問。煖誰為所緣。答。四聖諦。問。煖以何為果。答。以頂為近士用果。問。煖誰為等流。答。後生自地同類善根。問。煖誰為異熟。答。色界五蘊。問。順決擇分亦能牽引眾同分不。有說不能。所以者何。厭背有故。謂此善根厭背諸有。於眾同分但能圓滿不能牽引。有說亦能。謂此善根雖厭背有。而能牽引隨順聖道眾同分果。謂此所招眾同分果。增上熾盛。微妙殊勝。無有災橫。順勝善品。問。煖有何勝利。答。能與涅槃作決定因。有說得煖。定不斷善。問。煖有幾行相。答。十六行相。問。煖為緣名。為緣義。答。名義俱緣。問。煖為聞所成。為思所成。為修所成。答。唯修所成。問。煖為欲界繫。為色界繫。為無色界繫。答。唯色界繫。問。煖為在定。為不在定。答。唯在定。問。煖為有尋有伺。為無尋唯伺。為無尋無伺。答。具三種。問。煖為樂根相應。為喜根相應。為捨根相應。答。三根相應。問。煖為一心。為多心。答。多心。問。煖為可退。為不可退。答。可退。

頂意趣者。謂從布施乃至煖。果者。以忍為近士用果。勝利者。不斷善根。有說亦不作無間業。餘如煖說。忍意趣者。謂從布施乃至頂。果者。以世第一法為近士用果。勝利者。不退。不作無間業。不墮惡趣。有說亦不執我。餘如頂說。世第一法意趣者。謂從布施乃至忍。所緣者。唯苦諦。果者。以苦法智忍為近士用果。勝利者。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行相者。苦諦四行相。一心多心者。當言一心。餘如忍說。(中略)

問。修煖加行。其相云何。答。以要言之。三慧為相。謂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問。云何修習聞所成慧。答。修觀行者。或遇明師。為其略說諸法要者。唯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或自讀誦素怛纜藏。毘奈耶藏。阿毘達磨藏。令善熟已。作如是念。三藏文義甚為廣博。若恒憶持。令心厭倦。三藏所說要者。唯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作是念已。先觀察十八界。彼觀察時立為三分。謂名故。自相故。共相故。名者。謂此名眼界。乃至此名意識界。自相者。謂此是眼界自相。乃至此是意識界自相。共相者。謂十六行相所觀十八界。十六種共相。彼緣此界修智修止。

於十八界修智止已。復生厭倦。作如是念。此十八界即十二處。故應略之入十二處。謂十色界即十色處。七心界即意處。法界即法處。彼觀察此十二處時。立為三分。謂名故。自相故。共相故。名者。謂此名眼處。乃至此名法處。自相者。謂此是眼處自相。乃至此是法處自相。共相者。謂十六行相所觀十二處。十六種共相。彼緣此處修智修止。

於十二處修智止已。復生厭倦。作如是念。此十二處。除無為即五蘊。故應略之入於五蘊。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即色蘊。意處即識蘊。法處中受即受蘊。想即想蘊。餘心所法不相應行即行蘊。彼觀察此五蘊時。立為三分。謂名故。自相故。共相故。名者。謂此名色蘊。乃至此名識蘊。自相者。謂此是色蘊自相。乃至此是識蘊自相。共相者。謂十二行相所觀五蘊。十二種共相。彼緣此蘊修智修止。

於五蘊修智止已。復生厭倦。作如是念。此五蘊并無為。即四念住。故應略之入四念住。謂色蘊即身念住。受蘊即受念住。識蘊即心念住。想行蘊并無為。即法念住。彼觀察此四念住時。立為三分。謂名故。自相故。共相故。名者。謂此名身念住。乃至此名法念住。自相者。謂此是身念住自相。乃至此是法念住自相。共相者。謂十六行相所觀四念住。十六種共相。彼緣此念住修智修止。

於四念住修智止已。復生厭倦。作如是念。此四念住。除虛空非擇滅。即四聖諦。故應略之入四聖諦。謂有漏法。果分即苦諦。因分即集諦。擇滅即滅諦。對治即道諦。彼觀察此四聖諦時。立為三分。謂名故。自相故。共相故。名者。謂此名苦諦。乃至此名道諦。自相者。謂此是苦諦自相。乃至此是道諦自相。共相者。謂四行相所觀苦諦。四種共相。一苦。二非常。三空。四非我。四行相所觀集諦。四種共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緣。四行相所觀滅諦。四種共相。一滅。二靜。三妙。四離。四行相所觀道諦。四種共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彼緣此諦修智修止。

於四聖諦修智止時。如見道中。漸次觀諦。謂先別觀欲界苦。後合觀色無色界苦。先別觀欲界集。後合觀色無色界集。先別觀欲界滅。後合觀色無色界滅。先別觀欲界道。後合觀色無色界道。如是觀察四聖諦時。猶如隔絹觀諸色像。齊此修習。聞所成慧方得圓滿。依此發生思所成慧。修圓滿已。次復發生修所成慧。即名為煖。煖次生頂。頂次生忍。忍次生於世第一法。世第一法次生見道。見道次生修道。修道次生無學道。如是次第。善根滿足。

善根有三種。一順福分。二順解脫分。三順決擇分。順福分善根者。謂種生人生天種子。生人種子者。謂此種子。能生人中高族大貴。多饒財寶。眷屬圓滿。顏貌端嚴。身體細渜。乃至或作轉輪聖王。生天種子者。謂此種子。能生欲色無色天中。受勝妙果。或作帝釋魔王梵王。有大威勢。多所統領。順解脫分善根者。謂種決定解脫種子。因此決定。得般涅槃。順決擇分善根者。謂煖頂忍世第一法。

此中應廣分別順解脫分善根。問。此善根以何為自性。答。以身語意業為自性。然意業增上。問。此善根為在意地。為五識身。答。在意地。非五識身。問。此善根為加行得。為離染得。為生得耶。答。唯加行得。有說亦是生得。評曰前說者好。加行起故。問。此善根為聞所成。為思所成。為修所成耶。答。聞思所成。非修所成。有說亦是修所成。評曰前說者好。唯欲界繫故。問。此善根於何處起。答。於欲界起。非色無色界。欲界中人趣起。非餘趣。人趣中三洲起。非北俱盧。問。此善根於何時種。答。佛出世時。要有佛法方能種故。有餘師說。雖無佛法。若遇獨覺。亦能種此善根。問。此善根依何身起。答。亦依男身。亦依女身。

問。為因何事種此善根。答。或因施。或因戒。或因聞。而不決定。所以者何。意樂異故。謂或有人因施一摶食。或乃至一淨齒木。即能種殖解脫種子。如戰達羅等。彼隨所施皆作是言。願我因斯。定得解脫。或有雖設無遮大會。而不能種解脫種子。如無暴惡等。彼隨所施皆求世間富貴名稱。不求解脫。或有受持一晝一夜八分齋戒。即能種殖解脫種子。或有受持盡眾同分別解脫戒。而不能種解脫種子。或有讀誦四句伽他。即能種殖解脫種子。或有善通三藏文義。而不能種解脫種子。問。誰決定能種此順解脫分善根。答。若有增上意樂。欣求涅槃。厭背生死者。隨起少分施戒聞善。即能決定種此善根。若無增上意樂。欣求涅槃。厭背生死者。雖起多分施戒聞善。而亦不能種此善根。

問。若有種殖此善根已。為經久如能得解脫。答。若極速者。要經三生。謂初生中種此種子。第二生中令其成熟。第三生中即能解脫。餘則不定。謂或有人種順解脫分善根已。或經一劫。或經百劫。或經千劫流轉生死。而不能起順決擇分。或復有人起順決擇分善根已。或經一生。或經百生。或經千生流轉生死。而不能入正性離生。

315 煖法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六 雜蘊第一中 世第一法納息第一之五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煖法

問。何故名煖。答。智於境轉。故有勝智煖生。能燒諸煩惱薪。故名為煖。猶如鑽火。上下相依有火煖生。能燒薪等。有說諸有相依故有墮。有智煖生。能令諸有皆悉萎悴。故名為煖。猶如夏時聚花為𧂐。花生煖氣。還自萎悴。又如夏時積聚糞壤中生煖氣。還自腐爛。有說諸蘊相依故有墮。蘊智煖生。能燒蘊林。令其永滅。故名為煖。如竹等相摩煖生。能燒彼林令為灰燼。尊者妙音作如是說。依求解脫有善根生。是聖道日前行前相。故名為煖。如日將出。明相先現。復次。依求解脫有善根生。是聖道火前行前相。故名為煖。如火將然。烟為前相。

云何煖。答。若於正法毘奈耶中。有少信愛。即信名愛。故名信愛。於正法中有信愛者。說緣道諦信。於毘奈耶中有信愛者。說緣滅諦信。問。此煖善根。具以十六行相。緣四聖諦。何故此中。但說緣滅道諦。非苦集耶。答。依勝說故。謂四諦中滅道是勝。出生死故。餘如頂中廣說。有說於正法中。有信愛者。說緣三諦信。於毘奈耶中。有信愛者。說緣滅諦信。以煖具緣四聖諦故。

問。緣滅道諦。可爾是可信事。是生信處。是所歸依應信愛故。緣苦集諦云何可爾。煩惱惡行及所得果。猶如糞穢深可厭患。不應於中生信愛故。答。信有二種。一者信可。二者信愛。於滅道諦具二種信。於苦集諦雖無信愛。而有信可。故緣苦集亦生於信。餘廣說如頂。

問。諸於正法毘奈耶中。有少信愛者。彼皆得煖耶。答。不爾。所以者何。煖是色界定地修地十六行相所攝善根。此中說有如是信愛。非餘信愛。故言不爾。此中尊者引經為證。如世尊為馬師井宿二苾芻說。此二愚人。離我正法及毘奈耶。譬如大地去虛空遠。此二愚人。於我正法毘奈耶中。無少分煖。此經文句。雖已隱沒。而作論者以願智力引之為證。

問。此煖善根殊勝微妙住寂靜地。世尊何故名少分耶。答。此於所餘順決擇分最微小故。得少分名。有說此於正法毘奈耶中。觀事不共微小善根後邊生故。說名少分。

問。諸有未得煖善根者。皆如此二被訶擯耶。答。不爾。所以者何。世尊所化總有三種。一於佛法有意樂。二於佛法息意樂。三於佛法無意樂。此二苾芻於佛正法。全無意樂。故佛訶擯。諸如是類亦被訶擯。非餘未得煖善根者。有說此二苾芻。捨離親愛歸佛出家。然於正法毘奈耶中。全無信愛可以攝受。故佛訶擯。非餘未得煖善根者。

即彼經中。世尊先告馬師井宿二苾芻言。吾當為汝說四句法。汝欲知不。當恣汝意。二苾芻言。我今何用知尊法為。問。此中何者是四句法。有說四聖諦是。所以者何。彼不見諦造惡行故。有說四念住是。所以者何。彼由顛倒造惡行故。有說四正斷是。所以者何。彼由懈怠造惡行故。有說四神足是。所以者何。彼闕勝德造惡行故。有說四聖種是。所以者何。彼貪利養造惡行故。有說四沙門果是。所以者何。彼實未得四沙門果。而稱我得。造惡行故。有說四無量是。所以者何。彼由貪瞋嫉妬增上。造惡行故。有說四靜慮是。所以者何。彼由欲界煩惱增上。造惡行故。有說四善巧是。謂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所以者何。彼愚因果。造惡行故。有說即四種順決擇分善根是。所以者何。佛說彼二人無少分煖故。有說即增一阿笈摩中。四法迹是。一無貪法迹。二無瞋法迹。三正念法迹。四正定法迹。有說即雜阿笈摩中。四句法是。如彼頌言  

賢聖法中善言最  二常愛言遠不愛   三常實言離虛誑  四常法言遠非法

如是說者。四聖諦是。彼愚諦理背聖教故。

314 頂法 頂墮 云何得頂 云何捨頂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六 雜蘊第一中 世第一法納息第一之五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頂法 頂墮 云何得頂 云何捨頂

云何頂。答。於佛法僧生小量信。問。何故名頂。答。如山頂故。謂如山頂。人不久住。若無諸難。便過此山。更至餘山。若有諸難。即還退下。如是行者。至頂位中必不久住。若無諸難。便進至忍。若有諸難。還退住煖。(中略)順決擇分總有二種。一可退。二不可退。可退中。下者名煖。上者名頂。不可退中。下者名忍。上者名世第一法。此於可退順決擇分中。勝故名頂。

問。何故此信名小量耶。尊者妙音作如是說。欲界名小。以下劣故。此在欲界故名小量。有說此信應名異量。量謂決定信順印可。故名為量。煖是第一。頂是第二。此異於前。故名異量。有說此信應名少量。以頂位中不久住故。如露懸枝不久停住。應作是說。此頂但應名小量信。在可退位。樂觀寶故。此中於佛僧生小量信者。說緣道諦信。於法生小量信者。說緣滅諦信。問。此頂善根。具以十六行相緣四聖諦。何故此中。但說緣滅道諦。非苦集耶。答。依勝說故。謂四諦中滅道是勝。出生死故。復次。滅道二諦清淨無垢離過微妙。是可信事。是生信處。是所歸依。是故偏說。復次。滅道二諦非唯可信。亦是可求。難可證得。極可欣故。苦集不爾。是故不說。復次。為受化者生信樂故。若佛為彼說苦集諦。便作是念。我無始來。為此鄙劣煩惱惡行。及所得果擾亂逼迫。寧可信樂。若說滅道。便深信樂。不欲捨離。故於此中。偏說滅道。有說於佛僧。生小量信者。說緣道諦信。於法生小量信者。說緣三諦信。以頂具緣四聖諦故。

問。緣滅道諦。可爾是可信事。是生信處。是所歸依應信樂故。緣苦集諦云何可爾。煩惱惡行及所得果。猶如糞穢深可厭患。不應於中生信樂故。答。信有二種。一者信可。二者信樂。於滅道諦具二種信。於苦集諦雖無信樂。而有信可。故緣苦集亦生於信。如人掘地求水寶等。具二種信。一者信可。謂信地中有水寶等故。二者信樂。謂信水等是可欣樂故。脇尊者言。為厭患苦集故。稱讚滅道。謂此滅道寂靜美妙。止息對治下劣鄙穢苦集法故。如人風雨所逼惱故。稱讚舍宅。故於四諦皆可生信。然於道諦。亦非一切具二種信。謂隨信行者。於隨法行道。具二種信。謂信可彼。信樂彼故。隨法行者。於隨信行道。唯有一信。謂雖信可彼。而不信樂彼故。信勝解者。於見至道。具二種信。見至者於信勝解道。唯有一信。時解脫者。於不時解脫道。具二種信。不時解脫者。於時解脫道。唯有一信。佛於佛道。具二種信。於二乘道。唯有一信。獨覺於二道。具二種信。於聲聞道。唯有一信。聲聞於三道皆具二信。此中尊者。欲令前義得成立故。復引契經。如世尊為波羅衍拏摩納婆說  

若於佛法僧  生起微小信   儒童應知彼  名已得頂法    

問。此頂善根。十六行相觀四聖諦。何故世尊為摩納婆說信三寶。答。彼於三寶愚惑不信。然三寶希有難可值遇。欲令信解。故為說之。有說彼摩納婆為苦所逼欲求出要。來詣佛所。說是頌言  

為苦所逼諸眾生  不知出要來詣佛   唯願為說除眾患  如熱所逼入涼池    

出苦之要。無過三寶。故佛為說於三寶信。有說欲令所化於佛法中深生信重。故佛為說於佛法僧生微小信。若佛為說四聖諦者。所化有情便作是念。我等何用信重如是煩惱惡行顛倒見趣。及所得果苦集諦為。若佛為說佛法僧寶。彼便踊躍深生信重。有說隨修行者樂別觀故。謂修行者於煖位中樂別觀蘊。於頂位中樂別觀寶。於忍位中樂別觀諦。故於頂位說信三寶。

如世尊告阿難陀言。吾今為汝等。說頂及頂墮。謂聖弟子。於五取蘊。起作有為緣生法中。思量觀察。此是無常苦空無我。彼即於如是思量觀察時。有忍有見。有欲樂。有行解。有見審慮忍。如是名為頂。

問。何故世尊為波羅衍拏。說信為頂。為諸新學苾芻。說慧為頂耶。答。佛善知法相及善知根器。應為說者即為說之。餘無此能。故不應問。(中略)復次。佛隨所闕而為說故。謂波羅衍拏有慧闕信。故為彼說信為頂。新學苾芻有信闕慧。故為彼說慧為頂。復次。為止諂曲及愚癡故。謂波羅衍拏是婆羅門種。雖有智慧而闕淨信。無信之慧增長諂曲。為止彼諂曲故。說信為頂。新學苾芻是釋迦種。雖有淨信而闕智慧。無慧之信增長愚癡。為止彼愚癡故。說慧為頂。復次。世尊所化有利根者。有鈍根者。為利根者說信為頂。為鈍根者說慧為頂。(中略) 

於三時中。諸業煩惱極與行者而作留難。一從頂入忍時。能感惡趣諸業煩惱極為留難。義言行者若入忍位。定不復受諸惡趣生。我於誰身受異熟果。二聖者離欲染時。能感欲界諸業煩惱極為留難。義言行者若離欲染。於欲界生。定不復受我於誰身受異熟果。三得阿羅漢果時。能感後有諸業煩惱極為留難。義言行者若得阿羅漢果。定不復受一切生死。我於誰身受異熟果。(中略)

云何頂墮。答。如有一類。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信佛菩提。法是善說。增修妙行。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善施設苦諦。善施設集滅道諦。彼於異時。不親近善士。不聽聞正法。不如理作意。於已得世俗信。退沒破壞移轉亡失。故名頂墮。問。何故作此論。答。前雖說頂自性。而未說頂云何得。云何捨。今欲說之。故作此論。

親近善士者。謂親近善友。聽聞正法者。謂屬耳聽聞如理所引。訶毀流轉。讚歎還滅。順瑜伽法。如理作意者。謂自內正解。信佛菩提法是善說增修妙行者。顯信三寶。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者。顯信五蘊。善施設苦諦善施設集滅道諦者。顯信四諦。此中信佛菩提。乃至信善施設道諦。皆共顯示法隨法行。此及前三即是顯示四預流支。是名得頂。

問。佛為何等所化有情。於頂位中顯示三寶。復為何等顯示五蘊。又為何等顯示四諦。答。為愚寶者顯示三寶。為愚蘊者顯示五蘊。為愚諦者顯示四諦。復次。為初業者顯示三寶。為已串習者顯示五蘊。為已超作意者顯示四諦。復次。為鈍根者顯示三寶。為中根者顯示五蘊。為利根者顯示四諦。復次。為疑行者顯示三寶。為我慢行者顯示五蘊。為諸邪見損覺慧者顯示四諦。有作是說。為樂廣者顯示三寶。為樂略者顯示四諦。為樂廣略者顯示五蘊。是名三種所為差別。

已說得頂。云何捨頂。彼於異時者。謂彼散亂時。不親近善士者。謂親近惡友。不聽聞正法者。謂作意聽聞非理所引。讚歎流轉。訶毀還滅。違瑜伽法。不如理作意者。謂自內邪解。於已得世俗信。退沒破壞。移轉亡失者。謂於已得。即頂位中。頂等流世俗信。退沒破壞。移轉亡失。此中尊者。欲令頂墮義得成立故。復引契經為證。如佛即為波羅衍拏摩納婆說  

若人於如是  三法而退失   我說彼等類  應知名頂墮

313 順忍順諦忍 住忍位中 於所緣諦行相先廣後略 生世第一法 緣苦諦忍後入正性離生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五 雜蘊第一中 世第一法納息第一之四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順忍順諦忍 住忍位中 於所緣諦行相先廣後略 生世第一法 緣苦諦忍後入正性離生

如世尊說。若有一類成就六法。於現法中。必不能得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云何六法。一不樂聞法。二雖聞說法而不囑耳。三雖囑耳聽。而不安住奉行教心。四於未證善法不勤求證。五於已證善法不勤守護。六不成就順忍。應知白品與此相違。(中略)

問。順忍。順諦忍。有何差別。義無異故。應知前說為善。問。因論生論。何故此忍獨名順諦。非煖頂耶。答。亦應說順諦煖。順諦頂。而不說者。當知此是有餘之說。義皆有故。復次言順諦者。謂極隨順聖諦現觀。忍極隨順聖諦現觀。煖頂不爾。故偏說忍。復次。忍隣近見道。煖頂不爾故。復次。忍與見道相似。煖頂不爾故。謂見道位唯法念住恒現在前。忍位亦爾。煖頂不然。謂彼初位雖但起法念住。而增進位亦得起餘三念住故。復次。忍位必有不出意樂趣入聖道。煖頂不爾故。復次修觀行者。於忍位中樂別觀諦。於頂位中樂別觀寶。於煖位中樂別觀蘊故。(中略)

復次以忍位中。或時以十六行相觀察聖諦。或時以十二行相觀察聖諦。或時以八行相觀察聖諦。或時以四行相觀察聖諦。煖頂位中。但以十六行相觀察聖諦故。復次。以忍位中無雜作意。煖頂位中有雜作意故。謂煖頂位。數數復起欲界善心。觀欲界苦為間雜已。復能引此善根現前。忍位不爾。復次以忍位中。唯別作意別觀諸諦。煖頂位中不如是故。謂煖頂位。雖別作意別觀諸諦。而於中間修總行相。總觀諸諦。謂觀一切有漏皆苦。觀一切行皆是無常。觀一切法皆空無我。唯觀涅槃是真寂靜。復次以忍位中。有時相續。有一剎那觀察聖諦。煖頂位中唯有相續觀聖諦故。復次以忍位中。漸略觀諦。極能隨順。趣向涅槃。如適他方以多貿少。煖頂位中不如是故。以如是等種種因緣。忍名順諦。煖頂不爾。

問。世第一法。何故不立順諦名耶。答。雖復此位一切皆勝。而於四諦不徧觀察故。不建立順諦之名。

問。忍為幾念住。答。現在唯一。雜緣法念住。未來具四。似見道故。問。忍為幾緣。答。為四緣。謂因.等無間.所緣.增上緣。為因緣者。謂與彼相應俱有同類等法為因緣。為等無間緣者。謂與世第一法為等無間緣。為所緣緣者。謂與能緣此心心所法為所緣緣。為增上緣者。謂除自性與餘一切有為法為增上緣。問。忍有幾緣。答。有四緣。有因緣者。謂此相應俱有同類法。有等無間緣者。謂已生頂。有所緣緣者。謂四聖諦。有增上緣者。謂除自性餘一切法。問。忍當言何界繫。答。應言唯色界繫。問。忍當言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耶。答。應言三種。問。忍當言樂根相應。喜根相應。捨根相應耶。答。應言三根相應。問。忍當言一心多心耶。答。應言或多心。或一心以增上忍一剎那故。問。忍當言退不退耶。答。應言不退。如是等義。依上所說世第一法。如理應知。

問。緣何諦忍後入正性離生耶。有作是說。緣道諦忍後入正性離生。問。若爾。云何所緣行相不成倒錯。若倒錯者。云何不與入正性離生而作留難。答。此於所緣行相雖有倒錯。而於入正性離生不作留難。所以者何。已串習故。謂修行者於此串習。已成徑路。自在現前。如見道中。緣欲界忍智後。緣有頂忍智現在前。緣有頂忍智後。緣欲界忍智現在前。緣苦諦行相後。緣集諦行相現在前。緣集諦行相後。緣滅諦行相現在前。此等所緣行相雖有倒錯。而於現觀不作留難。已串習故。此忍亦爾。

若作是說。緣道諦忍後入正性離生者。則有三心同一所緣。同一行相。謂世第一法。苦法智忍。苦法智相應。二心同一行相。不同一所緣。謂苦類智忍。苦類智相應。二心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謂集法智忍。集法智相應。餘心不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

如是說者。緣苦諦忍後入正性離生。所以者何。見道是無漏善根。有大勢力。雖所緣行相有倒錯。而於現觀不作留難。忍是有漏善根。無大勢力。若所緣行相有倒錯者。則於入正性離生便作留難。故修行者住忍位中。所緣行相。先廣後略。由此得入正性離生。

謂彼先以四行相觀欲界苦。次以四行相觀色無色界苦。次以四行相觀欲界諸行因。次以四行相觀色無色界諸行因。次以四行相觀欲界諸行滅。次以四行相觀色無色界諸行滅。次以四行相觀欲界諸行道。後以四行相觀色無色界諸行道。齊此名下忍。

從此以後。漸漸略之。謂復以四行相先觀欲界苦。次觀色無色界苦。乃至最後觀欲界諸行道。漸次略去色無色界諸行道。復以四行相先觀欲界苦。次觀色無色界苦。乃至最後觀色無色界諸行滅。漸次略去一切諸行道。復以四行相先觀欲界苦。次觀色無色界苦。乃至最後觀欲界諸行滅。漸次略去色無色界諸行滅。復以四行相先觀欲界苦。次觀色無色界苦。乃至最後觀色無色界諸行因。漸次略去一切諸行滅。復以四行相先觀欲界苦。次觀色無色界苦。後觀欲界諸行因。漸次略去色無色界諸行因。復以四行相先觀欲界苦。後觀色無色界苦。漸次略去一切諸行因。復以四行相觀欲界苦。漸次略去色無色界苦。彼於欲界苦。以四行相相續觀察。復漸略之。至一行相二剎那觀察。如苦法智忍及苦法智。齊此名中忍。

彼復於欲界苦。一剎那觀察。如苦法智忍。此名上忍。

從此無間。復一剎那觀欲界苦。名世第一法。

從此無間。生苦法智忍。展轉乃至生道類智。

譬如有人。欲從己國適於他國。多有財產不能持去。遂以易鍮。猶嫌其多。復以易金。猶嫌金重。復以貿易大價寶珠。持此寶珠隨意所往。行者亦爾。先廣觀察上下諸諦。後漸略之。乃至唯以一剎那心。觀欲界苦。次生世第一法。次生苦法智忍。展轉乃至生道類智。

若如是說。緣苦諦忍後入正性離生。則有四心同一所緣。同一行相。謂增上忍。世第一法。苦法智忍。苦法智相應。二心同一行相。不同一所緣。謂苦類智忍。苦類智相應。二心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謂集法智忍。集法智相應。餘心不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

問。世第一法。亦如忍有三品耶。答。一相續中則無。多相續中則有。謂佛種性是上品。獨覺種性是中品。聲聞種性是下品。依六種性三根說亦爾。

312 世第一法 苦法智忍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三 雜蘊第一中 世第一法納息第一之二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世第一法 苦法智忍

云何世第一法。答。若心心所法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卷第二)

問。已知世第一法隨轉。生住老無常亦是。世第一法彼得。為亦是世第一法不。設是或非。俱有何失。若彼得亦是世第一法者。得聖果已。順決擇分應重現前。若彼得非世第一法者。何故沙門果得。是沙門果。而世第一法得。非世第一法耶。答。彼得定非世第一法。得聖果已。順決擇分不重起故。(中略)沙門果。成就所顯故。沙門果得是沙門果。世第一法等無間緣所顯。彼得既非等無間緣。亦不隨順如彼生等。故彼得非世第一法。煖頂忍得。亦非煖等。勿得聖已重現前故。(中略)

問。世第一法為幾念住。答。現在唯一。雜緣法念住。未來具四。似見道故。問。世第一法為幾緣。答。為四緣。謂因.等無間.所緣.增上緣。為因緣者。謂與彼相應俱有同類等法為因緣。為等無間緣者。謂與苦法智忍為等無間緣。為所緣緣者。謂與能緣此心心所法為所緣緣。為增上緣者。謂除自性與餘一切有為法為增上緣。問。世第一法有幾緣。答有四緣。有因緣者。謂此相應俱有同類等法。有等無間緣者。謂已生增上忍。有所緣緣者。謂欲界五蘊。有增上緣者。謂除自性餘一切法。

問。文雖不說。義必應有。云何出世第一法耶。答。苦法智忍是。謂此能持一切聖道故。(中略)

何故名世第一法。答。如是心心所法。於餘世間法。為最為勝。為長為尊。為上為妙。故名世第一法。(中略)有作是說。此法都勝。故名第一。然約能開聖道門說。非據一切。謂現觀邊世俗智等。雖有如前所說勝事。然皆無力開聖道門。此法獨能。是故都勝。或有說者。此法於餘一切事勝。故名第一。謂現觀邊世俗智等所有勝事。皆由此成。所以者何。彼諸勝事若無此法開聖道門。體尚不修。況有勝用。要由此法開聖道門。方修彼體乃有勝用。彼諸勝事既由此成。故此於餘一切事勝。(中略)

復次體用有異。亦有差別。謂此能作苦法智忍等無間緣。故名為最。超過一切異生善根。故名為勝。映奪一切世俗善根。故名為長。能逮勝德。故名為尊。無二分故名為上。似無漏故名為妙。復次相用有異。亦有差別。謂是異生最後心故。猶如樹端名為最。能開聖道門。故名為勝。根猛利故名為長。以於一切順決擇分此最上。故名為尊。折伏一切煩惱冤。故名為上。引愛果故名為妙。(中略)

復次。如是心心所法為等無間。捨異生性。得聖性。捨邪性。得正性。能入正性離生。故名世第一法。

捨異生性者。謂此心心所法能捨異生性。問。誰正能捨異生性耶。為世第一法。為苦法智忍。設爾何失。若世第一法正能捨異生性者。云何住彼能捨彼耶。若苦法智忍正能捨異生性者。此在何位。為生時捨。為滅時捨。若生時捨者。云何未來能有所作。若滅時捨者。彼性已捨。復何所捨。有作是說。世第一法正能捨異生性。問。此既是異生法。云何住彼而能捨彼。答。住彼捨彼亦無有過。如調御者乘象調象。乘馬調馬。乘船御船。乘車御車。如勝怨士昇怨害怨。如伐樹人昇樹伐樹。世第一法亦復如是。依異生性而能捨之。或有說者。苦法智忍正能捨異生性。謂正生時捨異生性。於正滅位能斷欲界見苦所斷十種隨眠。如燈生時發明破闇。滅時燒炷熱器盡油。

問。云何未來能有所作。一法二用。理豈應然。答。於義無違。許亦何失。謂一切法。能於未來有作用者。總有三類。一者內法。如苦法智忍。二者外法。如日等光明。三者內外法。如諸生相。一燈多用世所共知。苦法智忍二用何失。有餘師言。世第一法。苦法智忍。更互相資捨異生性。謂世第一與異生性雖恒相違。而力劣故不能獨捨。由此引生苦法智忍。共相助力捨異生性。譬如羸人。依因健者更相助力。能伏怨家。由此因緣。世第一法如無間道。苦法智忍如解脫道。捨異生性。是故世第一法與異生性。成就得俱滅。苦法智忍與異生性。不成就得俱生。

得聖性者。謂此心心所法。能得苦法智忍。以能任持一切聖法。故且說彼以為聖性。又餘聖道雖亦聖性攝。然非此所得。故不說之。有說見道皆是聖性。有餘師說。一切聖道皆是聖性。若不爾者。修道無學道中。應不成就聖性。是則不應名為聖者。問。世第一法。唯能引得苦法智忍。於苦法智尚不能得。況能得餘。云何乃言此得聖性。答。一切聖道能成聖者。皆名聖性。種類同故。世第一法得彼一分。亦名為得。如說燒衣。

捨邪性者。謂此心心所法。能捨三種邪性。一業邪性。二趣邪性。三見邪性。業邪性者。謂五無間業。趣邪性者。謂三惡趣。見邪性者。謂五顛倒見。

問。於此位中。業趣邪性。先不成就。道類智時。捨見邪性。乃得究竟。如何可說此位能捨三邪性耶。答。由三緣故。此位名捨。一由不作故名捨。謂業邪性。二由不往故名捨。謂趣邪性。三由不行故名捨。謂見邪性。問。增上忍時三緣已具。何故此位乃說捨邪。答。今破彼依。故說捨彼。問。何謂彼依。答。無覆無記異生性。是謂諸煩惱依異生性。害諸有情。令於生死受諸苦故。如師子王。依止無覆無記窟穴。能害種種傍生等類。世第一法能捨彼依異生性故。說名捨彼。有餘師說。苦法智忍。是彼對治。世第一法。引之令生。故說捨彼。問。業趣邪性是修所斷。苦法智忍如何能治。答。苦法智忍能為五種對治。謂捨.斷.持.不作.不往對治。捨對治者。謂此能捨異生性故。斷對治者。謂此能斷欲界見苦所斷十隨眠故。持對治者。謂此能持一切後位諸聖道故。不作對治者。謂此能令畢竟不作五無間故。不往對治者。謂此能令畢竟不往三惡趣故。

得正性者。謂此心心所法。能得苦法智忍。以能任持一切正法。故且說彼以為正性。又餘聖道雖亦正性攝。然非此所得。故不說之。有說見道皆是正性。有餘師說。一切聖道皆是正性。若不爾者。修道為學道中。應不成就正性。是則不應名為聖者。問。世第一法唯能引得苦法智忍。於苦法智尚不能得。況能得餘。云何乃言此得正性。答。一切聖道離顛倒故。皆是正性。種類同故。世第一法得彼一分。亦名為得。如說燒衣。

311 若不能起世第一法 能入正性離生 無有是處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 雜蘊第一中 世第一法納息第一之一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若不能起世第一法 能入正性離生 無有是處

佛世尊說。若有一類。於諸行中不能如理思惟。能起世第一法。無有是處。若不能起世第一法。能入正性離生。無有是處。若不能入正性離生。能得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無有是處。若有一類。於諸行中能如理思惟。起世第一法。斯有是處。(中略)

今尊者迦多衍尼子。何故造論。先說世第一法耶。(中略)

謂佛出世。眾生入法。凡有二種。一者世俗。二者勝義。世俗者。謂剃除鬚髮。被以法服。正信出家。勝義者。謂世第一法。無間引生苦法智忍。世俗入法有二種過。一者破戒。二者歸俗。勝義入法無如是過。隨其種性自在證得自乘功德。無退失故。

有說若有住此法時。無始時來。聖道門閉今創能開。捨未曾捨諸異生性。得未曾得所有聖道。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說若有住此法時。捨異生名。得聖者名。捨異生數。得聖者數。捨異生分齊。得聖者分齊。捨異生種性。得聖者種性。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說若有住此法時。得心不得心因。得明不得明因。得受不得受因。餘心所亦爾。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說若有住此法時。捨曾習緣。得未曾習緣。捨共得不共。捨世間得出世間。捨有愛味得無愛味。捨耽嗜依得出離依。是故先說世第一法。

有說為斷疑異生性。是故先說世第一法。謂或有疑此異生性。既無有始。應亦無終。今顯其有終。即世第一法。有說若有住此法時。異生過患。異生變異。異生虛誑。異生剛強。悉不復起。煖頂忍位或有起者。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說異生起此法已。要至非異生位。方得命終。如異生非異生。如是未見諦已見諦。未得果已得果。未入正性離生。已入正性離生。未起現觀已起現觀。住不定聚。住正定聚。無聖道有聖道。無證淨有證淨。應知亦爾。煖頂忍等即不決定。是故先說世第一法。

有說若有起此善根。唯一剎那。必無停滯。煖等不爾。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說若有住此法時。異生身中念住等行修至究竟。煖等不爾。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說若有住此法時。說名最初有漏心斷。無漏心續。餘位不爾。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說此法能令異生可傾動身。而不傾動。是故先說。如妙高山踞金輪上。四方猛風不能傾動。如是異生安住此法。四倒惡見不能傾動。餘異生位即不如是。

有說此法猶如明相。能表始終。是故先說。謂如明相。表晝分始。及夜分終。世第一法亦復如是。顯聖道始及異生終。如表始終。如是能表正度已度。趣入已出。加行究竟。應知亦爾。餘位不然。有說顯此。住同法中能有異相。是故先說。謂世第一法雖苦諦攝。而無間引生初滅苦道。雖有世間流轉老死。薩迦耶攝。而能引生初滅彼道。煖等不然。

有說顯此雖是世間緣。而能無間引初出世緣。餘位不爾。是故先說。如世間出世間緣。如是有垢無垢。有過無過。有毒無毒。有濁無濁。有身見無身見事。有顛倒事無顛倒事。有愛事無愛事。有隨眠事無隨眠事緣。應知亦爾。是故先說。有說若有住此法時。有勢有力能有所作。猶如健夫。謂於爾時。無間引起聖初止觀。及起聖見。慧首創冠。餘覺支鬘。餘位不爾。是故先說世第一法。

有說此法其用最勝。能捨異生性得聖性。捨邪性得正性。無間能入正性離生。餘法不然。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說行者住此法時。能捨輕動過妬羅綿柳疊絮等諸異生性。能於聖教 安住不動。如天帝幢。是故先說世第一法。

有說行者住此法時。捨無始來令心心所。成不質直煩惱惡見。得未曾得令心心所。成質直性無漏聖道。有說行者住此法時。捨五補特伽羅同分。謂五無間者。得八補特伽羅同分。謂四向四果。是故先說世第一法。

有作是言。世第一法。由三事故。論先說之。一順經說。二止多謗。三此剎那得初聖果。順經止謗如前廣說。即此剎那得初聖果者。謂彼與世第一法為無間士用果。以如是等諸因緣故。此論先說世第一法。(中略)

云何世第一法。答。若心心所法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中略)

世第一法。與苦法智忍為等無間緣。名入見道。為此滅已方名為入。為此住位即名入耶。(中略)世第一法。住時名入。問。若爾異生應即聖者。入聖道故。答。無如是過。世第一法至住位時。苦法智忍在正生位。未成就故。不名聖者。苦法智忍雖未已生。以在正生名等無間。世第一法。爾時為彼等無間緣。故名為入。由此故說。若心心所法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

310 世第一法 頂法頂墮煖法

阿毘達磨發智論卷第一 雜蘊第一中 世第一法納息第一 尊者迦多衍尼子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世第一法 頂法頂墮煖法

云何世第一法。答。若心心所法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有作是說。若五根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於此義中。若心心所法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

何故名世第一法。答。如是心心所法。於餘世間法。為最為勝。為長為尊。為上為妙。故名世第一法。復次。如是心心所法。為等無間。捨異生性。得聖性。捨邪性。得正性。能入正性離生。故名世第一法。

世第一法。當言欲界繫。色界繫。無色界繫耶。答。應言色界繫。何故此法不應言欲界繫耶。答。非以欲界道。能斷蓋制纏。令欲界纏。不復現起。乃以色界道。能斷蓋制纏。令欲界纏。不復現起。若以欲界道。能斷蓋制纏。令欲界纏。不復現起。如是世第一法。應言欲界繫。然非以欲界道。能斷蓋制纏。令欲界纏。不復現起。乃以色界道能斷蓋制纏。令欲界纏。不復現起。是故世第一法。不應言欲界繫。

何故此法不應言無色界繫耶。答。入正性離生。先現觀欲界苦為苦。後合現觀色無色界苦為苦。聖道起。先辯欲界事。後合辯色無色界事。若入正性離生。先現觀無色界苦為苦。後合現觀欲色界苦為苦。聖道起。先辯無色界事。後合辯欲色界事。如是世第一法。應言無色界繫。然入正性離生。先現觀欲界苦為苦。後合現觀色無色界苦為苦。聖道起。先辯欲界事。後合辯色無色界事。是故世第一法。不應言無色界繫。復次。入無色定除去色想。非除色想能知欲界。

若緣此法。起苦法智忍。即緣此法。起世第一法。

世第一法。當言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耶。答。應言或有尋有伺。或無尋唯伺。或無尋無伺。云何有尋有伺。答。若依有尋有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彼所得世第一法。云何無尋唯伺。答。若依無尋唯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彼所得世第一法。云何無尋無伺。答。若依無尋無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彼所得世第一法。

世第一法。當言樂根相應。喜根相應。捨根相應耶。答。應言或樂根相應。或喜根相應。或捨根相應。云何樂根相應。答。若依第三靜慮。入正性離生。彼所得世第一法。云何喜根相應。答。若依初二靜慮。入正性離生。彼所得世第一法。云何捨根相應。答。若依未至.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彼所得世第一法。

世第一法。當言一心多心耶。答。應言一心。何故此法非多心耶。答。從此心心所法無間。不起餘世間心。唯起出世心。若當起餘世間心者。為劣為等為勝。若當劣者。應不能入正性離生。何以故。非以退道能入正性離生故。若當等者。亦不能入正性離生。何以故。先以此類道。不能入正性離生故。若當勝者。先應非世第一法。後方是世第一法。

世第一法。當言退不退耶。答。應言不退。何故此法定不退耶。答。世第一法。隨順諦。趣向諦。臨入諦。此彼中間。無容得起不相似心。令不得入聖諦現觀。譬如壯士度河度谷度山度崖。中間無能迴轉彼身。還至本處或往餘處。先所發起增上身行未至所趣。必不止息。世第一法亦復如是。隨順諦。趣向諦。臨入諦。此彼中間。無容得起不相似心。令不得入聖諦現觀。

如贍部洲。有五大河。一名殑伽。二名閻母那。三名薩洛踰。四名阿氏羅筏底。五名莫醯。如是五河。隨順大海。趣向大海。臨入大海。中間無能迴轉彼流。還至本處或往餘處。彼決定能流入大海。世第一法亦復如是。隨順諦。趣向諦。臨入諦。彼此中間。無容得起不相似心。令不得入聖諦現觀。

復次世第一法。與苦法智忍。作等無間緣。無有一法。速疾迴轉過於心者。可於爾時能作障礙。令不得入聖諦現觀。是故此法。決定不退。

云何頂。答。於佛法僧。生小量信。如世尊為波羅衍拏摩納婆說  

若於佛法僧  生起微小信   儒童應知彼  名已得頂法    

云何頂墮。答。如有一類。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信佛菩提法。是善說僧。修妙行。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善施設苦諦。善施設集滅道諦。彼於異時。不親近善士。不聽聞正法。不如理作意。於已得世俗信。退沒破壞移轉亡失。故名頂墮。如佛即為波羅衍拏摩納婆說  

若人於如是  三法而退失   我說彼等類  應知名頂墮    

云何煖。答。若於正法毘奈耶中。有少信受。如世尊為馬師井宿二苾芻說。此二愚人。離我正法及毘奈耶。譬如大地去虛空遠。此二愚人。於我正法毘奈耶中。無少分煖。

309 見我慢纏雜染 無明與愛

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八 攝事分中契經事 行擇攝第一之四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見我慢纏雜染 無明與愛

復次一因二緣。令後有芽當得生長。謂五品行中煩惱種子所隨逐識。說名為因。與因相似四種識住。說名為緣。又由喜貪滋潤其識。令於彼彼當受生處。結生相續。感薩迦耶。亦名為緣。此中有一由四識住攝受所依。由喜貪故。於現法中。新新造集及以增長。彼於後時成阿羅漢。令識種子悉皆腐敗。一切有芽永不得生。又復有一具一切縛。勤修正行。欣樂涅槃。徧於一切諸受生處。起厭逆想。彼具縛故。種子不壞。識住和合。然於諸有起厭逆想。故無喜貪。彼由如是修正行故。於現法中堪般涅槃。其後有芽亦不得生。(中略)

復次雜染有二。一見雜染。二餘煩惱雜染。見雜染者。謂於諸行計我我所。邪執而轉薩迦耶見。由此見故。或執諸行以為實我。或執諸行為實我所。復有所餘。此為根本諸外見趣。其餘貪等所有煩惱。當知是名第二雜染。又見雜染得解脫時。亦能於餘。畢竟解脫。非餘雜染得解脫時。即能解脫諸見雜染。所以者何。由生此者。依世間道。乃至能離無所有處所有貪欲。於諸下地其餘煩惱心得解脫。而未能脫薩迦耶見。由此見故。於下上地所有諸行和雜自體。不觀差別。總計為我。或計我所。由此因緣。雖昇有頂。而復退還。若於如是一切自體。徧知為苦。由出世道。先斷一切薩迦耶見。後能永斷所餘煩惱。由此因緣。無復退轉。是故當知。唯見雜染是大雜染。

復次應知。由三種相。道名一趣。謂於異生地。以五行相。觀察諸行五處差別。即此觀察於二時中修治令淨。謂於行向學地。及無學地。云何名為五種行相觀察諸行。一者觀察諸行自性。二者觀察諸行因緣。三者觀察雜染因緣。四者觀察清淨因緣。五者觀察清淨。(註: 雜染清淨。可參見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五)

復次應知。於異生位。先於五處得善巧已。後於學位。即於如是五種處所。更以五種差別行相審諦觀察。能令獲得速疾通慧。何等名為五種行相。謂觀察諸行。諸行因緣。雜染因緣。清淨因緣。滅寂靜故。趣向清淨道出離故。諸行種種眾多性故。各自種子所生起故。各待餘緣所生起故。

復次應知。由四因緣。於二處所。發生恐怖能為障礙。何等為四。一者若於此位生起。二者若依此法生起。三者若彼如是生起。四者若彼行相生起。位生起者。謂於非聖位中生起。於諸聖諦。未得善巧。又此非聖於五處所亦未善巧。依生起者。謂於諸行起邪行相。計我我所薩迦耶見為依生起。如是生起者。謂由二種諸行變壞差別生起。一由異緣所變壞故。二由自心起邪分別而變壞故。行相生起者。謂於所愛。慮恐未來當變壞故。生恐怖行相。於正變壞生損惱行相。即於所愛已變壞中。欣彼重生。起顧戀行相。又於涅槃。分別自體永變壞故。起怖畏行相。如是行相差別轉時。於愛樂聖教及愛樂涅槃。能為障礙。又由二種門。於所緣境自所行處。我我所執差別而轉。謂推求故。及領受故。即見及受。

復次由三種相。善說法者。惡說法者。於等事中宿住隨念。當知染淨有其差別。何等為三。謂惡說法者宿住隨念。於彼諸行自相共相。不如實知。便於諸行或全計常。或一分常。或計非常。或計無因。善說法者宿住隨念。如實知故。無邪分別。是名第一二念差別。

又惡說法者。隨依何定發宿住念。不能如實了知是苦。便生愛味。由愛味故。於過去行深生顧戀。於未來行深生欣樂。於現在行不能修行厭離欲滅。善說法者。當知一切與彼相違。是名第二二念差別。

又惡說法者。如是邪行四種雜染所雜染故。能感後有。何等名為四種雜染。一業雜染。二見我慢纏雜染。三愛纏雜染。四彼隨眠雜染。若諸新業造作增長。若諸故業數數觸已而不變吐。是名業雜染。若於諸行邪分別起薩迦耶見。於他有情以諸沙門婆羅門等與己挍量。謂自為勝或等或劣。是名見我慢纏雜染。於內於外所起貪欲。於愛行中應知其相。是名愛纏雜染。於相續中。見我慢愛三品麁重。常所隨逐。是名彼隨眠雜染。如是四種總攝為二。謂業。煩惱。煩惱復二。纏及隨眠。

於諸行中。先起邪執後生貪著。由此二種增上力故。雖復有餘煩惱雜染。而但取此。爾所煩惱於諸行中不校量他。自起邪執。說名為見。校量於他。說名我慢。如是邪執。是無明品。由此為先。發起貪著。名為愛品。由此二種根本煩惱。於生死中。流轉不絕。若善說法毘奈耶中正修行者。能斷如是四種雜染。於現法中。能般涅槃。又由此故。能住究竟圓滿涅槃。若不爾者。尚不能住彼分涅槃。何況究竟。是名第三二念差別。

又於此中。見及我慢。說名高視。愛說名烟。何以故。於諸行中。為見我慢所覆障者。不如實知其性弊劣。諸行體相於人天身及彼眾具。謂為高勝。是故彼二。說名高視。愛猶如烟。令心擾亂不得安隱。是故名烟。

308 攝受圓滿涅槃

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八 攝事分中契經事 行擇攝第一之四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攝受圓滿涅槃

智有二種。一者正智。二者邪智。此中正智依有事生。邪智亦爾。雖此二智俱依有事。然正智如實取事。邪智邪分別。不如實取事。由有正教如理作意為前行故。於所知境。正智得生。由有邪教非理作意為前行故。於所知境。邪智得生。非正智生。壞所知境。但於此境捨於邪執。而起正智。如闇中色。明燈生時不壞此色。但能照了。當知此義亦復如是。

復次。隨順樂受諸行與無常相共相應故。若至苦位。爾時說名損惱迫迮。若至不苦不樂位。爾時方於行苦名苦迫迮。若不至彼位。便應畢竟唯順樂受。勿至餘位。又生老等法所隨諸行皆悉是苦。彼若至疾病位。說名損惱迫迮。若至生等苦位。名苦迫迮。若不至彼位。於諸行中生等苦因之所隨逐。勿至果位。又本性諸行。眾緣生故。不得自在。亦無宰主。若有宰主。彼一切行雖性無常。應隨所樂流轉不絕或不令生。廣說乃至於死。(中略)

復次當知。由三分故。攝受圓滿涅槃。一由隨順教授故。二由正觀察一切行故。三由永斷一切煩惱故。

隨順教授者。謂記說教誡神變所攝。如來隨欲記說彼心。由自定意。以三行相徧照他心。若展轉久遠滅心。若無間滅心。若於現在所緣轉心。從定起已。隨念分別思惟定內所受他心。如其所受。即如是記汝有如是心。謂久遠滅者。如是意。謂無間滅者。如是識。謂現在者。此據種類。不據剎那。即以如是記說神變為依止故。於其三處而為教誡。一於行處現前境界。開許如理作意。遮止不如理作意。二於住處遮止不正尋思。開許正尋思。三於止觀勤修行處。開許令斷未斷諸行。及令煩惱永得離繫。而證涅槃。如是宣說。令從三處。諸隨煩惱心得清淨。謂從行處住處依處。

又正觀察過去未來現在諸行。名正觀察。

一切諸行又有三漏。三漏為先而有欲害。欲害為先而有尋思熱惱。尋思熱惱為先而有追求憂惱。如是一切皆永斷故。說名永斷一切煩惱。

如是安住心善解脫。無相樂住無恐怖時。於現法中。名入圓滿般涅槃數。又依三法。依止自義。名住歸依。依止他義。名住洲渚。何者為三。一依內如理作意為先。法隨法行。二依佛聽聞所說正法。三依親近正法內善士。不依親近餘正法外一切外道諸不善士。如是三法。當知顯示人中四種多所作法。謂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

復由三緣及五種相。當知證得彼分涅槃。何等三緣。一徧知苦故。二深見一切隨順苦行諸過患故。三超過愁等一切苦故。云何五相。一知苦種類相交涉時。發生愁等。是名於彼徧知自性。二知有種子。彼法得生。是名於彼徧知因性。三知自所行所知境界。是名於彼徧知緣性。四隨觀執著我所及我。皆是能順眾苦諸行。是名於彼徧知行性。五隨觀三世欲界所繫諸行過患。能斷一切愁等諸苦。當知由此三緣五相。獲得如是彼分涅槃。

由可愛事無常轉變。悲傷心慼。故名為愁。由彼發言咨嗟歔欷。故名為歎。因此拊膺。故名為苦。內懷冤結。故名為憂。因茲迷亂。故名為惱。又以喪失財寶無病親戚等事。隨一現前創生憂惱。說名為愁。由依此故次乃發言。哀吟悲冤。舉身煩熱。名歎苦位。過此愁歎身煩熱已。內燒外靜。心猶未平。說名憂位。過初日已。或二三五十日夜月。由彼因緣。意尚未寧。說名為惱。

307 須陀般那 一來 不來 阿羅漢 辟支佛

坐禪三昧經卷下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須陀般那 一來 不來 阿羅漢 辟支佛

是人多增進一心。極厭世界行。欲了了四諦相。作證趣涅槃。如是一心中。是名世間第一法。一時住四行。無常苦空無我。觀一諦苦法忍共緣故。何以故。觀欲界五受陰。無常苦空無我。是中。心忍入慧亦是相應心心數法。是名苦法忍。身業口業。及心不相應諸行。現在未來世一切無漏法初門。是名苦法忍(法.無漏法。忍.信受也)。次第生苦法智。苦法忍斷結使。苦法智作證。譬如一人刈一人束。亦如利刀斫竹。得風即偃。忍智功夫故。是事得辦。

欲界繫見苦。斷十結得。得爾時。異等智得。無漏智未得。無漏慧得。是時成就一智(等智未來成就)。第二心中成就法智。苦智等智過第三心。第四心成就四智。苦智.法智.比智.等智。習.盡.道法智中一一智增。離欲人。知他心智成就增。苦比忍苦比智斷十八結。是四心。苦諦能得。習法忍習法智斷欲界繫七結。習比忍習比智斷色無色界繫十三結。盡法忍盡法智斷欲界繫七結。盡比忍盡比智斷色無色界繫十二結。道法忍道法智斷欲界繫八結。道比忍道比智斷色無色界繫十四結。

道比智是名須陀般那孖。實知諸法相。是十六心。能十五心中利根名隨法行。鈍根名隨信行。是二人未離欲。名初果向。先未斷結得十六心。名須陀般那。若先斷六品結得十六心。名息忌陀伽迷(秦言一來)。若先斷九品結得十六心。名阿那迦迷(秦言不來)。

先未離欲。斷八十八結故。名須陀般那。復次無漏果善根得。得故名須陀般那。利根名見得。鈍根名信愛。思惟結未斷。餘殘七世生。若思惟結三種斷。名家家。三世生。聖道八分三十七品。名流。流向涅槃。隨是流行故。名須陀般那。是為佛初功德子。惡道得脫。

三結斷三毒薄。名息忌陀伽迷。復次欲界結九種(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見諦斷。思惟斷。若凡夫人先以有漏道斷欲界繫六種結。入見諦道十六心中得。名息忌陀伽迷。若八種斷入見諦道第十六心中。一種。名息忌陀伽迷果向阿那伽迷。若佛弟子得須陀般那。單斷三結。欲得息忌陀伽迷。是思惟斷欲界繫九種結六種斷。是名息忌陀伽迷。八種斷是名一種。息忌陀伽迷果向阿那伽迷。若凡夫人。先斷欲界繫九種結。入見諦道第十六心中。名阿那伽迷。若得息忌陀伽迷。進斷三種思惟結第九解脫道。名阿那伽迷。

阿那伽迷有九種。今世必入涅槃。阿那伽迷中陰入涅槃。阿那伽迷生已入涅槃。阿那伽迷勤求入涅槃。阿那伽迷不勤求入涅槃。阿那伽迷上行入涅槃。阿那伽迷至阿迦尼吒入涅槃。阿那伽迷到無色定入涅槃。阿那伽迷身證。阿那伽迷行向阿羅漢。

阿那伽迷色無色界九種結。以第九無礙道金剛三昧破一切結。第九解脫道盡智修一切善根。是名阿羅漢果。是阿羅漢有九種。退法.不退法.死法.守法.住法.必知法.不壞法.慧脫.共脫。濡智濡進行五種法退。是名退法。利智利進行五種法不退。是名不退法。濡智濡進利厭思惟自殺身。是名死法。濡智大進自護身。是名守法。中智中進不增不減處中而住。是名住法。少利智勤精進能得不壞心解脫。是名必知法。利智大進初得不壞心解脫。是名不壞法。不能入諸禪未到地中。諸漏盡。是名慧解脫。得諸禪亦得滅禪。諸漏盡。是名共解脫。

有阿羅漢。一切有為法常厭滿足。更不求功德。待時入涅槃。有阿羅漢。求四禪.四無色定.四等心.八解脫.八勝處.十一切入。九次第.六神通.願智.阿蘭若那三昧(秦言無諍。阿蘭若言無事或言空寂。舊言須菩提常行空寂行。非也。自是無諍行耳無諍者。將護眾生不令起諍。於我耳起諍如舍利弗目連。夜入陶屋中宿。致拘迦離起諍者是也) .超越三昧熏禪.三解脫門及放捨(放捨者。三脫門空無願無相。空無願無相。即十二門念反著者也)。更作利智勤精進。入如是諸禪功德。是名得不退法不壞法。

若佛不出世。無佛法無弟子時。是時離欲人辟支佛出。辟支佛有三種上中下。下者本得須陀般那.若息忌陀伽迷。是須陀般那於第七世生人中。是時無佛法不得作弟子。復不應八世生。是時作辟支佛。若息忌陀伽迷二世生。是時無佛法不得作弟子。復不應三世生。是時作辟支佛。有人願作辟支佛。種辟支佛善根。時無佛法。善根熟。爾時厭世出家得道。名辟支佛。是名中辟支佛。有人求佛道。智力進力少。以因緣退(如舍利弗是也)。是時佛不出世。無佛法亦無弟子。而善根行熟。作辟支佛。有相好若少若多。厭世出家得道。是名上辟支佛。

於諸法中。智慧淺入名阿羅漢。中入名辟支佛。深入名佛。如遙見樹不能分別枝。小近能分別枝。不能分別華葉。到樹下盡能分別知樹枝葉華實。聲聞能知一切諸行無常。一切諸法無主。唯涅槃善安隱。聲聞能如是觀。不能分別深入深知。辟支佛少能分別。亦不能深入深知。佛知諸法分別究暢。深入深知也。

如波羅奈國王。夏暑熱時處高樓上坐七寶床。令青衣磨牛頭栴檀香塗身。青衣臂多著釧。摩王身時釧聲滿耳。王甚患之。教次第令脫。釧少聲微。唯獨一釧寂然無聲。王時悟曰。國家臣民宮人婇女多事多惱。亦復如是。即時離欲。獨處思惟。得辟支佛。鬚髮自落。著自然衣。從樓閣去。以己神足力。出家入山。如是因緣。中品辟支佛也。